Wikipedia talk:专题/ACG/維基ACG專題創作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
[编辑] 提議仿照香港創作獎創立動漫創作獎
提議仿照維基香港創作獎創立維基動漫專題創作獎。基本的積分規則與香港創作獎相同:
[编辑] 範圍
Category:動畫、Category:漫畫、Category:輕小說、Category:配音員等分類內的條目。
※註:分類歡迎大家討論。
[编辑] 得分方法
以下四種情況均可得分,分數亦可累加。(如:先獲新條目推薦,再獲優良條目)每得到10分即自動獲得提升一級創作獎。
- 與動漫有關的新條目
- 分數計算方法如下:
- 2,000至2,999位元組的條目:1分
- 3,000至4,999位元組的條目:2分
- 5,000或以上位元組的條目:3分
- 與「Portal:動漫/歡迎參與」有關的新條目:加1分 (只需600位元組以上即可)
- 註:1個全形漢字約等如3位元組。列表、外部連結內容不計算在內。
- 新條目須於創建後7天內到本頁面登記,條目位元組數據以Special:Newpages或這個工具為準
- 分數計算方法如下:
- 與動漫有關的新圖片
- 原創的自拍照片或繪圖、地圖,而使用於與動漫條目有關的條目:1分
- 新圖片須於上傳後7天內到本頁面登記
- 在同一個月內,用於同一條目的圖片,無論數量多少,只能當一張計算
- 當選新條目推薦/特色條目/特色圖片之與ACG有關的項目
- 提名他人 (不包括自薦)
- 同一個月內,每有效提名他人5次:1分
[编辑] 頒授方法
|
- 歡迎任何維基人協助核實加分及頒授獎項
- 請先到登記處作出核實,然後更新分數排名榜
- 當分數超過10分的倍數時,請到其用戶頁更新{{ACGProduceAward}}的模板。
[编辑] 討論
請各位踴躍發表意見,謝謝大家!--Jnlin(討論) 15:13 2007年2月18日 (UTC)
- 如果成功推行,接下來應該可以繼續加入Wikipedia:专题/ACG/維基動漫專題條目提昇計畫,並且在有關的創作獎規則內加入協作獎勵規則。--Jnlin(討論) 15:15 2007年2月18日 (UTC)
這主意看起來頗不錯。不過ACG本身廣泛包含了Category:電子遊戲,個人是希望也延伸到這分類下。--RalfX(議) 15:46 2007年2月18日 (UTC)
- 這可能有爭議,如果有人寫了星海爭霸或類似條目來申請,會不會被批評為「撈過界」?有點為難呢……--Jnlin(討論) 16:05 2007年2月18日 (UTC)
- 我個人是不反對。如果再幾天沒人反對的話我就加入到暫定規則中。--Jnlin(討論) 16:54 2007年2月18日 (UTC)
- 像三國志大戰般,有插圖畫家及漫畫家的武將卡插畫,那麼算不算ACG的範圍嗎?--費勒姆 費話連篇 04:09 2007年2月20日 (UTC)
- 既然專題是ACG,我個人希望把遊戲一併列入。建議改名如ACG創作獎。再者ACG在日本尤有一體化的現象,熱門動漫畫改成遊戲,熱門遊戲改成動漫畫的情形屢見不鮮,就編輯來說,只要夠熱門,在條目中也多少會碰到與遊戲相關的內容。廣泛地來說,我認為只要被分類在電子遊戲下的遊戲條目,就可以參與這項ACG提昇計畫。我想只要規則明訂可參加的標準,應可減少爭議。再者,納入的範圍較大的好處是,可鼓勵專寫遊戲者,也許能激勵其對動漫條目等貢獻,反之專寫動漫條目者,亦可能受激勵而開始撰寫並充實遊戲相關條目。--Syn 17:33 2007年3月3日 (UTC)
- 我先建了頁面,來推行看看吧!--Jnlin(討論) 06:38 2007年3月4日 (UTC)
[编辑] 動畫廣播
依日本所分類的原則「動畫、遊戲關係、聲優主持」,屬於ACG專題創作獎的範圍。
現在被提出的條目,由於過去該分類不存在,所以變成了條目創建後才加上去的型態,個人認為應該仍符合創作獎的資格。--RalfX(議) 02:43 2007年3月19日 (UTC)
- 只要母分類有動畫、漫畫、遊戲、聲優,我認為就可以加入。--Jnlin(討論) 05:14 2007年3月19日 (UTC)
- 一開始沒有留意條目沒有範圍內的分類,看到林原惠的名字就放上來了,下次會注意一下OTZ--Eky 09:29 2007年3月19日 (UTC)
- 只是因為本來中文維基沒有對應的分類,所以才特別提問(#´ー´)旦--RalfX(議) 12:07 2007年3月19日 (UTC)
[编辑] 關於加分標準
- 我想建議一下,除了新增條目外,如果把條目大量更新或是增加,是不是也應該要加點分數?不然打的好辛苦卻一點分數也沒有><
另外看要不要舉辦類似"質量提升"之類的活動,把水準拉高? —Andychay2 11:59 2007年4月2日 (UTC)
- 可以討論,例如提昇了多少 bytes並且進入新條目推薦則加分?--Jnlin(討論) 12:42 2007年4月2日 (UTC)
- 不一定要進入,如果要進入的已經可以加1分了—Andychay2 14:28 2007年4月2日 (UTC)
- 現在需要質量提升甚至重寫的小作品很多,可以籍此而激勵修改這些舊條目。規則或許可以參考新條目推薦的「擴充原文的2/3以上+擴充2000位元組」。—Eky-♪ 13:38 2007年4月2日 (UTC)
- 另時間上,討論一週如何?--Jnlin(討論) 13:40 2007年4月2日 (UTC)
- 問一下,「旁人」要怎麼判斷條目增加了多少位元組,外部工具只能檢查最後的大小...。--RalfX(議) 14:21 2007年4月2日 (UTC)
[编辑] 關於「維基ACG專題創作獎」
以下内容移动自Wikipedia talk:专题/ACG,新留言请置于框外。--Jnlin(討論) 06:17 2007年4月15日 (UTC)
這項獎既然是為了鼓勵貢獻,我認為某一些部分應作一些修改: 首先某一些定義好像不太明確。例如「獨力」一字應該如何理解?如果只是一人增添內容,其餘的人只是作小修改而已,那算是毫無疑問;但是如果是有另一人也作一些可能也符合足夠字節的編寫呢?如是者一人就被鼓勵了,兩人便不。是否有點與原意相違呢?所以,我認為亦應當鼓勵協力編輯的維基人們,分數可酌量減少。
另外,如果是涉及優良或特色條目的修改(嗯,希望將來有新的),情況可能更加複雜。獨力修改成優良或特色條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條目本身若有不少人的關注,這個可能編了一點,那個又可能加了一些,那麼是否貢獻了如何多,也不算是「獨力」呢?同樣地,分數亦應該分給多人貢獻的條目,不應只限於獨力而已。當然分數的分配,也應視乎各人貢獻的份量而定。例如假設貢獻了特色條目一半以上,就給予8分…等等(以上得分標準只是假設)。此外也有一些得分標準也應當給予列明,例如貢獻的是列表,可能貢獻份量有一定程度的減少(例如二字節算一個)…因為我看見某些人評選時的確用了以上標準。
如果評分標準可以清楚列明,那麼相信推薦或自薦時有更多的依據,衡量得分時也將更容易。如果認同的話,詳細得分標準留待各人慢慢斟酌吧。始終本人也有意思去為自己大幅更改的條目作推薦,由自己提出標準似乎有欠公允。—Ray1118x 除了我不談的之外就是無所不談 11:48 2007年4月4日 (UTC)
- 我覺得這些都可以討論,不過在「協力」的部份,維基百科還沒有這方面的先例,所以會比較複雜;也許可以解決其他較簡單的部份。還有,這個獎是鼓勵性質,所以我在審核的時候都比較不嚴格。--Jnlin(討論) 12:03 2007年4月4日 (UTC)
- 明白。關於協力方面,既然沒有先例,個人認為更有設立之必要性,甚至是推廣到其他專題創作獎。畢竟團結才能製造更高質素的條目,而照你所言,如果其他創作獎沒有這個標準的話,那麼反而有不鼓勵合力創作之意味。複雜的話可以慢慢來。至於更清晰的標準可以使評分更加公平,始終,如果有人著意這些鼓勵的話,可能會有一些爭議。—Ray1118x 除了我不談的之外就是無所不談 12:17 2007年4月4日 (UTC)
其實所有的規則都是照搬香港創作獎的……(汗)。協力部份真的沒先例,而且比起獨力來的複雜許多,需要大家討論。我希望各位不要太過在意分數,始終來維基百科的目的應該是快樂地跟大家分享知識才對。--Jnlin(討論) 12:20 2007年4月4日 (UTC)
其實我給這些意見的目的,不是主要著重於分數方面,而是覺得這個制度如果可以更清楚的確立,對條目的質素是可以有效的提高的。我相信無論在現實或維基當中,有不少人的確為榮譽或獎勵而努力。要改變他們的價值觀不太可能,但是清晰的獎勵制度可以誘使他們作更多的努力。對維基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我只是想如何可以使這些人能夠更盡力的改善百科,僅此而已。我不否認「快樂地跟大家分享知識」也是一個重要的目的。—Ray1118x 除了我不談的之外就是無所不談 12:29 2007年4月4日 (UTC)
- 大家都是無償的付出,有鼓勵總勝過沒有。只是需要避免在制度上造成容易產生糾紛的情形。--RalfX(議) 13:18 2007年4月4日 (UTC)
- 因為付出是無償,所以確立應有的鼓勵會更能夠維持創作之熱誠吧。而本人覺得現在只是鼓勵獨力創作,卻不鼓勵合力創作。大概是如此吧。分數是否要確切制定標準是其次了,也許如Jnlin一樣,視乎審核者決定吧。—Ray1118x 除了我不談的之外就是無所不談 13:45 2007年4月4日 (UTC)
- 兩種方法
- 1.由推薦者同時推薦其他人
- 2.審核者檢查之(會累死人)
- 要去推薦別人,或許可以累積推薦人數來當獎勵
- 但是比重問題尚未解決
—Andychay2 15:13 2007年4月4日 (UTC)
-
- 比重方面,我認為只有優良或者特色才有需要判斷吧。反正此類條目罕見,偶然花一花工夫檢查一段時間內(例如一個月左右)各人貢獻之比重,工作量應該不算太重吧?—Ray1118x 除了我不談的之外就是無所不談 15:28 2007年4月4日 (UTC)
- 我有個提議:
- 協作部份,在被評選為優良或者特色後,所有有貢獻的作者必須在一週內來申請。
- 由沒有參與編輯的維基人根據貢獻比重來給予加分,並說明加分理由。但一個人所被加的分數不得超過規定的上限。
另外,關於大幅改進部份,我打算借用DYK標準:
- 擴充原文的2/3以上並至少擴充2000位元組。
請大家討論並發表意見。--Jnlin(討論) 15:25 2007年4月8日 (UTC)
- 獨自大幅改進的加分標準和現在創建新條目的標準一樣吧?
- 2,000至2,999位元組:1分
- 3,000至4,999位元組:2分
- 5,000或以上位元組:3分
- 還是再定高一點?通常擴充原文的2/3以上不止5000位元組。—Eky-♪ 15:27 2007年4月9日 (UTC)
- 要考慮小作品的擴充。我認為用現在的新條目標準即可。--Jnlin(討論) 16:34 2007年4月9日 (UTC)
-
- 這個沒有太大的異議。但是,算取得共識否?—Ray1118x 真的要按下去嗎?閣下要留言呀… 15:32 2007年4月12日 (UTC)
页面分类: 動漫專題條目 | 維基ACG專題創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