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zh-hk:杜嘉菱;zh-tw: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
The Rt Hon. Sir Alec Douglas-Home zh-cn: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zh-tw: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zh-hk:杜嘉菱爵士閣下 |
|
|
|
---|---|
任期 1963年10月19日 – 1964年10月16日 |
|
前任者 | 麥美倫 |
繼任者 | 韋爾遜 |
英國保守黨黨魁
|
|
任期 1963年 – 1965年 |
|
前任者 | 麥美倫 |
繼任者 | 希思 |
|
|
出生 | 1903年7月2日 倫敦梅菲爾 |
逝世 | 1995年10月9日 蘇格蘭貝里克郡科爾德斯特里姆 |
政黨 | 英國保守黨 |
配偶 | 伊莉莎伯·道格拉斯-霍姆 (Elizabeth Douglas-Home) |
zh-cn:亚历山大·腓特烈·道格拉斯-霍姆;zh-tw:亞歷山大·腓特烈·道格拉斯-霍姆;zh-hk:杜嘉菱[1],夏塞爾的霍姆男爵,KT,PC(Alexander Frederick Douglas-Home, Baron Home of the Hirsel,1903年7月2日—1995年10月9日),另自1951年至1963年擁有第十四代霍姆伯爵(14th Earl of Home)的頭銜。英國保守黨政治家,自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出任英國首相一職。在英國歷史上,他是最後一位出身自上議院的首相、首位在20世紀出生的首相,和唯一一位透過放棄貴族爵位,再以補選進入下議院的首相。此外,迄今為止,他也是最後一位由英國君主指定出任首相的人。
目录 |
[编辑] 生平
[编辑] 早年生涯
[编辑] 家庭背景
zh-hk:杜嘉菱;zh-cn:道格拉斯-霍姆;zh-tw:道格拉斯-霍姆生於倫敦梅菲爾(Mayfair)的一個蘇格蘭貴族家庭,為鄧格拉斯勳爵的長子,祖父是第十二代霍姆伯爵。其父親在1918年承繼了伯爵爵位後,他自己亦承繼了鄧格拉斯勳爵(Lord Dunglass)這個頭銜。他的弟弟威廉是一位劇作家。道格拉斯-霍姆早年就讀於伊頓公學,後來入讀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
道格拉斯-霍姆的妻子是伊莉莎伯·艾林頓(Elizabeth Alington),岳丈是西里·艾林頓(Cyril Alington),曾任伊頓公學的校長。
[编辑] 板球員生涯
道格拉斯-霍姆自在學時已十分熱忱於板球運動,而且曾於學校、會所和郡參加比賽。他更是唯一一位參加過一級板球比賽的英國首相,並曾以「鄧格拉斯勳爵」的身份,代表瑪麗勒本板球會(即MCC)、米德爾塞克斯CCC、牛津大學板球會、HDG Leveson-Gower's XI、自由森林居民(Free Foresters)和哈樂根(Harlequins)。自1924年至1927年,鄧格拉斯勳爵一共參與了10場一級比賽的賽事,一共取得147分[2],平均每場得到16.33分,最佳一場取得37分。作為一位右翼中快速的投球手,他曾取得12次三柱門,平均取得30.25分,最好的一次成績是一次過取得3個三柱門,取得43分。在1926年和1927年,鄧格拉斯勳爵曾3次代表MCC,到南美洲與阿根廷板球隊進行一級比賽。
道格拉斯-霍姆在日後辭去首相一職後,他在1966年成為了MCC的主席。而自1977年至1989年,霍姆勳爵又出任了著名業餘板球隊I Zingari的總督。
[编辑] 政治生涯
[编辑] 議會生涯
鄧格拉斯勳爵在1931年以蘇格蘭統一黨黨員的身份,成功當選下議院議員,代表拉納克(Lanark)。他的家庭背景使他很快得到起用。自1937年至1939年,他成為了內維爾·張伯倫的國會私人秘書,除了見證了綏靖政策的推行,也見證過張伯倫與希特拉的斡旋。在1938年,他不幸染上了脊柱結核,以致其背部有兩年不能移動,亦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須服兵役。
鄧格拉斯勳爵在1945年大選中失去了他在下議院的席位,但其後又在1950年捲土重來。可是,到了1951年,他繼承了父親的伯爵爵位,成為了第十四代霍姆伯爵,以致他在當年被迫放棄下議院的議席,晉身到上議院。
晉身上議院後,霍姆勳爵成為了他的常用頭銜,而他的上議院議員身份,亦沒有對其仕途構成障礙。在1955年,正值蘇伊士運河危機的時候,他獲任用為英聯邦關係大臣,自1957年起又兼任上議院領袖和樞密院議長[3]。到了1960年,他獲調升為外務大臣。1962年,英女皇向霍姆勳爵頒授薊花勳章,作為君主的私人禮物。薊花勳章是英國地位第二崇高的勳章,而且只有蘇格蘭人才可獲勳。所以,霍姆勳爵獲勳後,好使他在日後放棄伯爵爵位時,仍然可使用「爵士」頭銜。
[编辑] 首相
在1963年,當時的保守黨首相麥美倫被誤診患有前列腺癌,並相信自己將不能康復,於是毅然決定辭去首相一職。由於當時的保守黨還未發展出完善的黨魁選舉制度,而以往留下的一系列慣例又混淆不清,女皇伊莉莎伯二世遂希望黨內的資深黨員能夠提供意見。當時的「副首相」[4]拉博·巴特勒(Rab Butler)是最多下議院保守黨黨員支持的人選,但是黨內的資深黨員卻多數選擇霍姆勳爵,其中的一些資深黨員,如奎尼汀·霍格(Quintin Hogg),即後來的海爾什勳爵更揚言,若果巴特勒當選黨魁,他將不會在其內閣供職。麥美倫的辭呈在1963年保守黨大會中正式生效後,巴特勒和霍姆的支持者隨即在公眾場合出現磨擦。有鑑於此,麥美倫在黨內進行了諮詢,意圖能找出一位能取得「保守黨上下」支持的可靠人選,其後更向女皇提供了他的意見。雖然有不少人爭論到,麥美倫沒有權利向女皇提供關於選任首相的意見,而女皇本身也沒有義務去接受他的進言,但女皇最終仍選擇以霍姆伯爵出任首相和第一財政大臣。
作為首位在20世紀出生的首相,霍姆勳爵深信現代的首相將不能在上議院有效運用其職權[5]。而正好在同年,在工黨的東尼·貝恩(Tony Benn)帶領下,國會通過了《1963年貴族爵位法案》,容許貴族放棄貴族爵位的同時,不影響後人仍享有繼承爵位的權利。霍姆勳爵遂藉此放棄了他的伯爵爵位,成為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再透過下議院補選,出選琴洛斯與西伯斯夏選區(Kinross & West Perthshire),由於該選區一直為保守黨所穩佔,所以他輕易勝出了補選,並成功返回下議院。霍姆當選首相一事,可謂立下了歷史創舉,因為他是史上最後一位出身自貴族家庭的英國首相,也是唯一一位透過放棄上議院議席而進入下議院的首相。
[编辑] 下台與下台以後
受1963年初,麥美倫任內爆發的「普羅富莫事件」(Profumo Affair)所影響,道格拉斯-霍姆僅當了約一年首相,並在1964年10月舉行的大選中,遭到以哈羅德·威爾遜為首的工黨擊敗。然而,工黨在大選中只是險勝,以致威爾遜上任後步步為營,並以道格拉斯-霍姆為針對目標。威爾遜曾指他當過第十四代霍姆伯爵,因此不能夠代表民眾。道格拉斯-霍姆隨即反駁到:「就第十四代霍姆伯爵而言,我建議威爾遜先生想一想,他自己也就是第十四代威爾遜先生。」
道格拉斯-霍姆下台後,仍然出任黨魁一職至1965年7月。在辭任黨魁之前,他重新審定了黨魁選舉規則,容許保守黨的下議院議員以選舉選出黨魁。結果,希思擊敗了對手雷金納·麥德寧(Reginald Maudling)和埃諾奇·鮑威爾(Enoch Powell),接任黨魁。在此後六年,道格拉斯-霍姆一直對希思表示忠心,而希思在1970年上任首相後,道格拉斯-霍姆即獲委任為外務大臣[6]。
在1973年,道格拉斯-霍姆暗示自己有意在下屆大選後退出國會和政府。而在1974年2月的大選中,希思敗給了哈羅德·威爾遜,結束了保守黨的執政。而在同年10月,威爾遜再次舉行了大選,道格拉斯-霍姆亦宣佈退出下議院,正式從前線退下來。在1979年,當時的工黨政府就下放權力到蘇格蘭一事展開了公投,道格拉斯-霍姆高調表態,向蘇格蘭人承諾,保守黨上台的話,將會設立一個比工黨提議更要好的蘇格蘭議會(Scottish Assembly),可是,公投最終未能獲得所需的票數,而戴卓爾夫人上任後,也沒有兌現他的承諾。
[编辑] 晚年
道格拉斯-霍姆在1974年獲冊封為終身貴族,再一次晉身上議院,並取得了夏塞爾的霍姆男爵頭銜(夏塞爾是其家族在貝里克郡,英文Berwickshire的封地),他是上議院的常客,踏入90歲以後,仍常常出席議會。霍姆是歷史上第三長壽的英國首相,而第一和第二位則分別是卡拉漢和麥美倫。他的自傳名為《The Way The Wind Blows》,於1976年發行。
在1995年10月9日,霍姆勳爵於科爾德斯特裡姆(Coldstream)逝世,享年92歲。他死後,其伯爵爵位由兒子大衛·道格拉斯-霍姆所繼承。
[编辑] 頭銜
-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閣下 (1903年—1918年)
- 鄧格拉斯勳爵 (1918年—1931年)
- 鄧格拉斯勳爵,MP (1931年—1945年)
- 鄧格拉斯勳爵 (1945年—1950年)
- 鄧格拉斯勳爵,MP (1950年—1951年)
- 鄧格拉斯勳爵閣下,MP (1951年)
- 霍姆伯爵閣下,PC (1951年—1962年)
- 霍姆伯爵閣下,KT,PC (1962年—1963年)
-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閣下,KT (1963年)
-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閣下,KT,MP (1963年—1974年)
- 夏塞爾的霍姆勳爵閣下,KT,PC (1974年—1995年)
[编辑] 道格拉斯-霍姆爵士內閣
- 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首相
- 迪爾霍恩勳爵(Lord Dilhorne,又譯狄瀚勳爵)—大法官
- 奎尼汀·霍格—樞密院議長
- 塞爾文·勞埃(Selwyn Lloyd)—掌璽大臣
- 雷金納·麥德寧—財政大臣
- 拉博·巴特勒—外務大臣
- 亨利·布魯克(Henry Brooke)—內務大臣
- 基思·約瑟夫爵士(Sir Keith Joseph)—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
- 彼得·霍尼戈夫(Peter Thorneycroft)—國防部長
- 朱利安·艾默里(Julian Amery)—民航部長
- 歐尼斯特·瑪波斯(Ernest Marples)—交通部長
- 腓特烈·詹姆士·埃羅爾(Frederick James Erroll)—動力部長
- 希思—工業、貿易及地方發展大臣和貿易委員會主席
- 鄧肯·愛德溫·桑斯(Duncan Edwin Sandys)—殖民地大臣、英聯邦關係大臣
- 愛德華·波義耳爵士(Sir Edward Boyle)—教育大臣
- 安東尼·巴伯(Anthony Barber)—衛生大臣
- 約翰·博伊德-卡本特(John Boyd-Carpenter)—財政部秘書長和財政部主計長
- 若瑟·葛柏(Joseph Godber)—勞工及國民服務部長
- 傑佛瑞·呂本(Geoffrey Rippon)—工務部長
- 克里斯多夫·索梅斯(Christopher Soames)—農業部長
- 邁克爾·諾貝爾(Michael Noble)—蘇格蘭事務大臣
- 布雷克根漢勳爵(Lord Blakenham)—蘭卡斯特公爵領地總裁
- 威廉·法蘭西斯·迪德斯(William Francis Deedes)—不管部大臣
- 卡靈頓勳爵(Lord Carrington)—不管部大臣和上議院領袖
[编辑] 變動
[编辑] 注釋
[编辑] 外部連結
前任 斯維頓子爵 |
英聯邦關係大臣 1955年–1960年 |
繼任 鄧肯·愛德溫·桑斯 |
前任 索爾茲伯里侯爵 |
上議院領袖 1957年–1960年 |
繼任 海爾什子爵 |
樞密院議長 1957 |
||
前任 海爾什子爵 |
樞密院議長 1959年–1960年 |
繼任 海爾什子爵 |
前任 塞爾文·勞埃 |
外務大臣 1960年–1963年 |
繼任 拉博·巴特勒 |
前任 麥美倫 |
英國首相 1963年–1964年 |
繼任 哈羅德·威爾遜 |
保守黨黨魁 1963年–1965年 |
繼任 希思 |
|
前任 哈羅德·威爾遜 |
反對黨領袖 1964年–1965年 |
|
前任 克里斯多夫·索梅斯 |
影子外務大臣 1966年–1970年 |
繼任 丹尼士·希利 |
前任 邁克爾·史都華德 |
外務大臣 1970年–1974年 |
繼任 卡拉漢 |
前任 卡拉漢 |
影子外務大臣 1974年 |
繼任 傑佛瑞·里彭 |
前任 查理斯·道格拉斯-霍姆 |
霍姆伯爵 (放棄) 1951年–1963年 |
繼任 大衛·道格拉斯-霍姆 |
英國首相 | |
---|---|
沃波尔 - 威尔明顿 - 佩勒姆 - 纽卡斯尔 - 德文郡 - 纽卡斯尔 - 比特 - G·格伦维尔 - 罗金汉 - 查塔姆 - 格拉夫顿 - 诺斯 - 罗金汉 - 谢尔本 - 波特兰 - 小皮特 - 阿丁顿 - 小皮特 - W·格伦维尔 - 波特兰 - 珀西瓦爾 - 利物浦 - 坎宁 - 戈德里奇 - 威灵顿 - 格雷 - 墨尔本 - 皮尔 - 墨尔本 - 皮尔 - 罗素 - 德比 - 阿伯丁 - 帕尔姆斯顿 - 德比 - 帕尔姆斯顿 - 罗素 - 德比 - 迪斯雷利 - 格莱斯顿 - 迪斯雷利 - 格莱斯顿 - 索爾斯伯利 - 格莱斯顿 - 索爾斯伯利 - 格莱斯顿 - 罗斯贝利 - 索爾斯伯利 - 贝尔福 - 坎贝尔-班纳文 - 阿斯奎斯 - 勞萊·喬治 - 伯纳尔·劳 - 鲍德温 - 麦克唐纳 - 鲍德温 - 麦克唐纳 - 鲍德温 - 张伯伦 - 丘吉尔 - 艾德礼 - 丘吉尔 - 艾登 - 麥美倫 - 道格拉斯-霍姆 - 威爾遜 - 希思 - 威爾遜 - 卡拉汉 - zh:戴卓爾夫人; zh-cn:玛格利特·撒切尔; zh-tw:瑪格麗特·柴契爾; zh-hk:戴卓爾夫人 - zh:馬卓安; zh-cn:约翰·梅杰; zh-tw:約翰·梅傑; zh-hk:馬卓安 - zh:貝理雅; zh-cn:布莱尔; zh-tw:布萊爾; zh-hk:貝理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