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因工程学(Ergonomics或Human Engineering)又称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因学等各種名稱,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它是管理科学中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专业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目的的一门科学。其中侧重于研究人对环境的精神认知称为cognitive ergonomics或human factors,而侧重于研究环境施加给人的物理影响称为biomechanics或physical ergonomics。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和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人们试图从各种角度命名和定义它。
目录 |
[编辑] 命名
Ergonomics一词是由希腊词根“ergon”(意思是工作、劳动)和“nomos”(意思是规律、规则)复合而成,本义是人的劳动规律。 而在世界范围内,人因工程学的命名并不统一,不过有少数命名法被人们广泛采用。在中国大陆,多数著作使用“人机工程学”。
下面是一个有代表性(但不是全部)的命名表:
[编辑] 命名表
英文 | 中文译名 | 使用范围 |
Ergonomics | 人类工效学、工效学 | 欧洲、世界其他国家 |
Human Factors | 人因工程学 | 美国 |
Human Factor Engineering | 人因工程学 | 美国 |
Human Engineering | 人类工程学 | 某些学者 |
Engineering Psychology | 工程心理学 | 主要是心理学家 |
[编辑] 定义
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IEA)将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定义为:
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息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还有其他一些从不同角度出发的、关注重点不同的定义。从这些不同的定义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元素:
研究内容:人-机器-环境系统的相互关系。
研究方法:对人的能力和行为(生理的、心理的)进行深入研究,把成果用于设计和改善机器和环境。
研究目的:使机器和环境适应人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
这些共同的元素表明,尽管命名和定义并不统一,但它们都指涉同一学科。
[编辑] 学科的历史
[编辑] 早期(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这个时期机械设计对人机关系得考虑是通过选择和培训使人适应于机器,满足工作的需要。研究偏重心理学角度。
20世纪早期Frank Gilbreth和Lillian Gilbreth夫妇二人开始进行动作研究方面的工作,例如他们对外科手术过程的研究成果,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他们被认为是人因工程学领域的先驱之一。
[编辑] 转变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60年代)
开始重视人的因素,意识到使机械和程序适应人的要求的重要性。二战期间,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军事领域。研究者逐渐认识到除心理学外的生理学、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知识对于研究和运用人因工程学的重要性。战后,研究与应用扩展到工业与工程设计,如飞机、汽车和机械设计。
1949年,Chapanis等人出版了第一部人因工程学著作《应用实验心理学:工程设计中的人因》。
[编辑] 发展壮大期(1960年代之后)
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向的变化,从重视“人因”发展到把“人—机器—环境”系统看作统一的整体来研究;研究和应用扩大到医学和计算机等领域;涉及的专业和学科有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业卫生学等,并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1961年,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IEA)成立,该组织为推动世界人类工效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Chinese Ergonomics Society)成立于1989年,这是中国大陆与IEA相应的学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