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球城市(英文:global city),又稱世界級城市,指在社會、經濟、文化及/或政治層面直接影響全球事務的城市。近年,基於全球化(即全球金融、電訊和交通)的擴張,「全球城市」漸漸為人熟悉。「全球城市」一詞由莎辛(Saskia Sassen)於1991年的作品中首創,與巨型城市(又稱超級城市;megacity)相對。
目录 |
[编辑] 一般特點
全球城市的定義較主觀,但全球城市一般有以下特點:
- 國際性、為人熟知(人們一般會說「巴黎」而非「法國巴黎」)。
- 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且具影響力(舉例,紐約市是聯合國總部的所在地)。
- 相當大的人口(都會區中心至少要有100萬人口,典型的要幾百萬)。
- 重要的國際機場(舉例:倫敦希思羅機場),作為國際航線的中心。
- 先進的交通系統,如高速公路及/或大型公共交通網絡,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地下鐵路、輕軌運輸、區域鐵路、渡輪或巴士)。
- 亞洲城市要吸引外來投資,並設有相關的移民社區,例如:香港和新加坡。西方城市要設有國際文化和社區(如唐人街、小意大利或其他移民社區)。
- 國際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公司總部(尤其是企業集團)和股票交易所,並對世界經濟起關鍵作用。
- 先進的通訊設備,如光纖、無線網絡、流動電話服務,以及其他高速電訊線路,有助於跨國合作。舉例,臺北是全球首個無線城市。
- 蜚聲國際的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和大學。
- 濃厚的文化氣息,如電影節、首映、熱鬧的音樂或劇院場所;交響樂團、歌劇團、美術館和街頭表演者。
- 強大而有影響力的媒體,放眼世界,如BBC、《紐約時報》、《世界報》、法新社和路透社。
- 強大的體育社群,如體育設施、本地聯賽隊伍,以及舉辦國際體育盛事的能力和經驗,如奧運會、足球世界盃或網球大滿貫盛事。
在西方眼裏,倫敦、紐約、巴黎和東京傳統上被認為是「四大世界級城市」。同時,它們也被視為全球資本主義的象徵。近年一些觀點還包括亞洲的大城市,如香港、新加坡和首爾。當然,不同人會有不同的標準,這決取於大家的文化背景、價值觀和閱歷。
在某些已發展國家,其郊區的發跡,加上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的不斷遷移,導致城市明顯的衰落。因此,要推動城市的復興、旅遊業和稅收,近年小型城市的政府和其選民的冒起了建立「世界級」城市的念頭。
非凡的世界級城市建築,可為城市帶來一點成功,布宜諾斯艾利斯、法蘭克福、悉尼、墨西哥市和多倫多是有力的證明。這些城市已顯露其大規模和影響力。
[编辑] GaWC的世界級城市名冊
1999年,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WC)以英國列斯特郡拉夫堡的拉夫堡大學為基地,嘗試為世界級城市定義和分類。世界級城市名冊於GaWC 5號調查學報 [1]中概述,以國際公司的「高階生產者服務業」供應,如會計、廣告、金融和法律為城市排名。GaWC的名冊確認了世界級城市的3個級別及數個副排名。
注意:這份名冊一般以城市設有多少提供金融及顧問服務的跨國公司營業處排名,而非文化、政治和經濟等的中心。GaWC的城市簡圖,請參見 [2]。
[编辑] 第一類世界級城市(全面世界級城市)
[编辑] 第二類世界級城市(大型世界級城市)
[编辑] 第三類世界級城市(小型世界級城市)
- 6分:阿姆斯特丹、波士頓、卡拉卡斯、達拉斯、杜塞道夫、日內瓦、休斯敦、雅加達、約翰尼斯堡、墨爾本、大阪、布拉格、聖地牙哥、臺北、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5分:曼谷、北京、蒙特婁、羅馬、斯德哥爾摩、華沙
- 4分:亞特蘭大、巴塞隆納、柏林、布達佩斯、布宜諾斯艾利斯、哥本哈根、漢堡、伊斯坦堡、吉隆坡、馬尼拉、邁阿密、明尼阿波利斯、慕尼黑、上海
[编辑] 形成世界級城市的跡象
[编辑] 明顯跡象
[编辑] 部分跡象
- 2分:阿布扎比、阿拉木圖、伯明罕、波哥大、布拉提斯拉瓦、布里斯班、布加勒斯特、開羅、克利夫蘭、科隆、底特律、杜拜、胡志明市、基輔、利馬、里斯本、曼徹斯特、蒙特維多、奧斯陸、利雅德、鹿特丹、聖路易斯、西雅圖、斯圖加、海牙、溫哥華
[编辑] 極微跡象
- 1分:阿德萊德、安特衛普、奧爾胡斯、巴爾的摩、班加羅爾、博洛尼亞、巴西利亞、卡爾加里、開普敦、可倫坡、哥倫布、德累斯頓、愛丁堡、熱那亞、格拉斯哥、哥德堡、廣州、河內、堪薩斯城、利茲、里爾、馬賽、里奇蒙、圣彼得堡、塔什干、德黑蘭、提華納、杜林、烏得勒支、威靈頓
[编辑]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2006年全球城市會議 [3] 將於2006年6月29日假利物浦希望大學舉行,由Dr. Lawrence Phillips主持。會議旨在確定「全球城市」的定義,評核準則包括:城市的形象、敘述、經濟、規劃和市民的體驗。會議也會探討是否只有已知的「四大世界級城市」──倫敦、巴黎、紐約和東京,才可享有全球城市的地位;又或者,發展迅速的亞洲城市或第三世界可否列入世界級城市。
[编辑] 其他準則
GaWC的名冊以特定的準則為主,所以其他佔有全球意義的城市未必包括在內。以下是一些例子:
[编辑] 世界級城市列表
跟據個別準則排名
排名 | 城市人口(整體) | 都會區人口 | 外來出生人口 [4] | 生活指數 [5] | 地鐵系統全年載客量 | 機場全年載客量 | 億萬富翁數目 [6][7] |
---|---|---|---|---|---|---|---|
1 | 重慶 | 東京 | 邁阿密 | 東京 | 東京 | 阿特蘭大 | 紐約市 |
2 | 孟買 | 墨西哥市 | 多倫多 | 大阪 | 莫斯科 | 芝加哥 | 莫斯科 |
3 | 卡拉奇 | 紐約市 | 洛杉磯 | 倫敦 | 首爾 | 倫敦 | 倫敦 |
4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孟買 | 溫哥華 | 莫斯科 | 墨西哥市 | 東京 | 日內瓦 |
5 | 德里 | 聖保羅 | 紐約市 | 首爾 | 紐約市 | 洛杉磯 | 洛杉磯 |
6 | 馬尼拉 | 德里 | 新加坡 | 日內瓦 | 巴黎 | 達拉斯 | 香港 |
7 | 莫斯科 | 加爾各答 | 悉尼 | 蘇黎世 | 倫敦 | 巴黎 | 三藩市 |
8 | 首爾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阿必尚 | 哥本哈根 | 大阪 | 法蘭克福 | 巴黎 |
9 | 聖保羅 | 雅加達 | 倫敦 | 香港 | 香港 | 費城 | 東京 |
10 | 伊斯坦堡 | 上海 | 巴黎 | 奧斯陸 | 聖彼得堡 | 拉斯維加斯 | 芝加哥 |
[编辑] 參見
- Metropolis(大都會)
[编辑] 外部連結
- 「『世界級城市網絡』中的美國城市」 Peter J. Taylor 和 Robert E. Lang,2005年2月(英文)(PDF格式報告)
- 城市地方的相關連結總匯(英文)
- 世界級城市 查爾斯特大學Jennifer Curtis的文章(英文)
- 世界體系的城市體系:研究議程 猶他大學Jeffrey Kentor 和 Michael Timberlake 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David Smith(英文)
- 《2001年世界城市狀況》 聯合國人類住宅區計劃署(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