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 (称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大名 |
假名 | だいみょう |
羅馬字 | Daimyō |
大名是由大名主一詞轉變而來,是日本幕府在日本各地的封臣,意思類似於诸侯。大名的意思是“拥有大片土地的人”。
目录 |
[编辑] 歷史
“大名”一詞在不一樣的時代,意義上則有著某些差距。
- 在室町時代,大名是由幕府任命,又稱為守護大名。他們在經濟上掌控一個到數個分國的莊園與公領,以擴大守護領國的勢力。對於地方武士(國人),大名對他們支配能力則有限。大名掌握領地過大時,會任命家臣為守護代協助掌管部份分國。
- 在江戶時代,知行10000石達以上者便稱為大名。江戶時代共有200多家大名,基本分為親藩大名、譜代大名和外樣大名。親藩大名是與德川家有血緣關係的藩領,在這之中有著“御三家”之稱的尾張、紀伊、水戶最為重要。譜代大名是指在關原之戰以前就已追隨德川家的武士,有權力,俸祿卻很少,外樣大名則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
[编辑] 戰國大名
- 在戰國時代,無須幕府任命,只要支配數郡到數國勢力,能穩固支配國人者,就是大名。戰國時代的大名一般被稱為戰國大名,出身背景以守護、守護代、國人和平民四種為主。
[编辑] 江戶時代大名
[编辑] 譜代大名
又稱世襲大名,是指1600年的關原之戰以前一直追隨德川家康的大將。譜代大名地位僅次於親藩大名,大多位居幕府要職,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地位、有權力,俸祿卻很少,如本多正信、大久保忠鄰等。德川家康設計幕府統治必須完全由親藩和譜代大名操控,外樣大名不得參與。
[编辑] 外樣大名
外樣大名則是在關原之戰被迫臣服的大名,即使有心要反抗德川家,卻沒有親藩或譜代大名的權力。因為外樣大名的領土多在偏僻的外邊,在鎖國時期反而最容易跟外國勢力結合,成為倒幕的主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