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儒家 |
---|
儒家思想 |
纲 常 伦 理 |
儒家人物 |
孔子 孟子 荀子 |
儒家经典 |
《四书》《五经》《十三经》 |
历史发展 |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
相关事项 |
诸子百家 孔庙 孔子弟子 |
主题:中國文化 |
孔庙,又称夫子庙,通常称为文庙(夫子庙往往专指南京夫子庙,孔庙的另一种含义则是专指孔子故里曲阜孔庙),本是中国纪念孔子,供后人祭拜的庙宇式建筑,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借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
随着中国文化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影响加深,越南、朝鲜、日本等地都兴建了许多孔庙。18世纪以后,在欧洲、美洲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孔庙。据资料,孔庙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
目录 |
[编辑] 奉祀
中国孔庙主祀孔子,唐代以後以孔门弟子和一些历代儒学大家附祀配享。这些配享的人不断新增,汉明帝以孔子72弟子配祀,到民国时期,达到162人,有四配、十二哲、先贤、先儒等名号。每年固定於春、秋二季舉行釋奠禮。
[编辑] 建築
作为礼制庙宇的孔庙多與地方官學結合,亦即所謂「廟學制」,布局主要可以分为前庙后学、左庙右学、右庙左学等形式。主要建筑一般都有萬仞宮牆、泮池、禮門、義路、大成门、棂星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崇圣祠、明倫堂几部分,有些孔廟並設有鄉賢祠、名宦祠、節孝祠、孝子祠等。一般都是三进院落(曲阜孔庙是九进),也有许多只有两进。
[编辑] 中国的孔庙
中国最早的孔庙是孔子的古宅改造而成的,也就是现在的曲阜孔庙,也是中国最大的孔庙。它是前479年,孔子逝世后,鲁哀公下令改造的。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孔庙。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在当时的京城建立了第一座位于京城的孔庙。唐朝贞观四年(630年),皇帝下令各州县学校都要有孔子庙,自此孔庙遍及中国。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衍聖公孔端友奉孔子及夫人亓官氏畫像南下,宋高宗賜其安居於浙江衢州,1253年建立孔氏家廟,即所謂「南宗孔廟」。
所有列入国家祭典的孔庙都是礼制庙宇。此外,还有孔子后代的家庙、孔子活动过的地方所建的纪念性庙宇、以及书院内的祭祀庙宇等非礼制庙宇。
[编辑] 臺灣的孔廟
臺灣以台南孔廟最早,乃明鄭時期陳永華所立,入口題有「全臺首學」。此額題字者不明,但已成為臺南市、甚至臺灣象徵之一。每年9月28日舉行釋奠典禮,歷來都由台灣省政府主席擔任正獻官,台南孔廟大成殿中懸掛有清代自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乃至光緒等清代皇帝御匾。台灣省光復後,中華民國歷任總統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亦相繼贈匾,頗富盛名。
台北市孔廟位於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峒,與台北保安宮為鄰,由於日本統治中華民國後,廢棄了台北城內原有的文廟,日治時期由台北士紳辜顯榮、陳培根等人捐獻建立孔廟。臺灣光復後,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移來華,台北市孔廟乃成為中央政府舉行祭孔大典之處,每年都由內政部長代表中華民國總統主祭,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及孟子、曾子後人等亦在此參與祭祀。
名稱 | 屬性 | 位置 |
---|---|---|
台北孔廟 | 官立 | 台北市大同區大龍街275號(台北大龍峒保安宮隔壁) |
桃園孔廟 | 官立 | 桃園巿公園路42號虎頭山風景區內 |
新竹孔廟 | 官立 | 新竹巿東區中山公園內 |
苗栗孔廟 | 私設 | 苗栗縣頭屋鄉象山村文昌祠 |
苗栗象山孔廟 | 私設 | 苗栗縣頭屋鄉象山村孔聖39號 |
台中孔廟 | 官立 | 台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30號 |
彰化孔廟 | 官立 | 彰化縣彰化市永福里孔門路31號 |
鹿港文武廟 | 私設 | 彰化縣鹿港鎮青雲路二號 |
南投孔廟 | 私設 | 南投市崇文里文昌街140號 |
日月潭文武廟 | 私設 | 南投縣日月潭北面山腰上 |
埔里孔子廟 | 私設 | 南投縣埔里鎮清心里南興街381號 |
嘉義孔子廟 | 官立 | 嘉義巿東區嘉義公園內 |
台南孔廟 | 官立 | 台南市南門路二號 |
台南敦源聖廟 | 私設 | 台南縣歸仁鄉忠孝路旁敦源聖廟 |
佳里昭清宮 | 私設 | 台南縣佳里鎮安西里118-2 |
南安國小孔子祠 | 私設 | 台南縣安定鄉南安村62號 |
高雄孔廟 | 官立 | 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00號 |
高雄舊城孔廟 | 官立 | 高雄市左營區蓮潭路47號舊城國小內 |
旗山孔廟 | 官立 | 高雄縣旗山鎮中山公園內 |
屏東孔廟 | 官立 | 屏東市勝利路38號 |
海濱國小孔子祠 | 私設 | 屏東縣東港鎮豐漁里豐漁街三四之二號 |
羅東孔廟 | 私設 | 宜蘭巿羅東震漢民里北成街8-2號 |
宜蘭孔廟 | 官立 | 宜蘭巿新興街 |
鳳林國小孔子祠 | 私設 | 花蓮縣鳳林鎮中正路二段一號花蓮縣鳳林國小內 |
澎湖孔廟 | 官立 | 湖縣馬公巿西文里文化中心附近 |
[编辑] 其他地区孔庙
[编辑] 越南
中国的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非常深。越南的孔庙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最早记载的孔庙是越南李朝神武二年(1070年)在首都兴建的。越南陈朝光泰十四年(1397年)明各府设立学校,孔庙开始遍及各地。
形制和中国相似,不同的是,大成殿之前有拜殿,大成门前有建筑。比较著名的有顺化国子监、会安文庙、海阳文庙、安宁文庙等。
祭祀对象也仿照中国的制度,但是还增加了越南的学者。
[编辑] 朝鮮和韓國
朝鲜是除中国外孔庙最多的地方。高丽时,开始设立孔庙。1268年孔庙开始推向地方。李成桂时期,命令地方各级都要建立孔庙,从此孔庙遍及朝鲜全境。
朝鲜孔庙的布局也是仿照中国孔庙的,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为前学后庙。除嗣奉中国的儒家圣贤外,还有本国的东国十八贤。
朝鲜历史上共有362座礼制孔庙。二战后,南北分治,北部的孔庙改作他用,南部的232座孔庙很多仍然进行祭祀活动。此外,在大韩民国现存非礼制孔庙有12座祠堂、2座书院、3座书斋。
[编辑] 日本
[编辑] 新加坡
[编辑] 印度尼西亚
[编辑] 马来西亚
[编辑] 欧美
[编辑] 參考資料
- 孔令朋,《孔裔谈孔》,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 ISBN 750340938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