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Comonwealth of the Bahamas | |||||
|
|||||
国家格言:Forward Upward Onward Together | |||||
国歌:March On, Bahamaland | |||||
自然地理 (实际管辖区) |
|||||
首都 | 拿騷 | ||||
面积
|
|||||
时区 | EST | ||||
人民生活 | |||||
官方语言 | 英語 | ||||
人口 | |||||
政治文化 | |||||
政治体制 | 聯邦制 | ||||
国家领导人 | |||||
经济实力 | |||||
货币单位 | 巴哈馬元 | ||||
国家资料 | |||||
国家代码 | bs | ||||
国际域名缩写 | .bs | ||||
国际电话区号 | 1-242 | ||||
巴哈馬,正式名稱巴哈馬聯邦(Commonwealth of the Bahamas),是一位於大西洋西岸的岛国,地處美国佛罗里达州以東,古巴和加勒比海以北,全國包含700座岛屿和珊瑚礁。首都拿騷。
目录 |
[编辑] 历史
原始居民為路克揚印第安人,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探索該群島時瞥見他們。據說哥倫布曾登陸聖薩爾瓦多島。西班牙人對移民該島無興趣,但到此搜刮奴隸,使人口銳減。
1648年一批百慕達的英國人移民來到巴哈馬,但還是沒打算定居下來,這裡很快又淪為海盜的避難所及西班牙人侵擾地,後來的居民點少見繁榮。
美國獨立革命之後,帶動了該島一些繁榮景象,當時有一些效忠派人士逃出美國到此,建立了棉花種植園。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成為封鎖走私船的中心。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旅遊業才開始發展,促進當地永久性的繁榮。
1964年獲得內部自治權。1973年成為獨立國家。
[编辑] 政治
巴哈馬是君主立憲國家,採兩院制。國家元首是總督(代表英國君主),政府首腦為總理。
[编辑] 经济
[编辑] 人口
人口約298,000(2001年),人民多為歐洲人和非洲人混血後裔,為以前奴隸。人口多集中在新普洛維頓斯島。
[编辑] 气候
[编辑] 文化
[编辑] 外部链接
- 巴哈马政府官方网站:Bahamas Government Official Website
- 巴哈马旅游局:Bahamas Ministry of Tourism
- 巴哈马建设部:The Bahamas Constitution
- 巴哈马风景:Photo-Gallery(德语)
美洲 | ||||||||||||||||
|
||||||||||||||||
世界地理索引 | 非洲 | 亞洲 | 南极洲 | 歐洲 | 大洋洲 | 各国首都 |
|
|
---|---|
安提瓜和巴布达 | 澳大利亚 | 巴哈马 | 孟加拉 | 巴巴多斯 | 伯利兹 | 波札那 | 文莱 | 喀麦隆 | 加拿大 | 塞浦路斯 | 多米尼克 | 斐濟 | 冈比亚 | 加纳 | 格林纳达 | 圭亚那 | 印度 | 牙买加 | 肯尼亚 | 基里巴斯 | 莱索托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尔代夫 | 马耳他 | 毛里求斯 | 莫桑比克 | 纳米比亚 | 瑙魯 | 新西蘭 | 奈及利亞 | 巴基斯坦 | 巴布亞新幾內亞 | 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 | 圣卢西亚 |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 萨摩亚 | 塞舌尔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南非 | 斯里蘭卡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湯加 |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 圖瓦盧 | 乌干达 | 英国 | 瓦努阿图 | 赞比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