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彭佳嶼(官方英譯:Pengjia Islet,又稱Agincourt)(中華民國(台灣)的附屬島嶼之一,距離台灣北部的基隆港約56公里,在行政上則隸屬於基隆市中正區管轄。目前彭佳嶼仍然是軍事管制區。
),又名莫萊嶼、大峙山嶼,當地漁民也稱之為大嶼,是
目录 |
[编辑] 名稱來源
據說彭佳嶼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有一戶彭姓人家為避開械鬥而舉家躲避至此,而被稱「彭家嶼」。
[编辑] 地理位置
- 位於北緯25°37'22"~25°37'58"、東經122°04'27"~121°05'11"。
- 島的周圍約4300公尺,面積約114公頃,最高海拔165公尺。
[编辑] 地質地形
- 為海底火山噴發所形成的島嶼,因為強烈的海蝕作用,目前僅剩西半部。
- 東、南、北三側海岸都是斷崖,有許多海蝕凹壁與海蝕洞,西側傾斜稍緩。
- 地勢東高西低,燈塔的位置在島的中央偏東,是火山口附近的高點,辦公室與房舍就建在火山口上。
- 彭佳嶼、花瓶嶼與棉花嶼合稱北方三島,同時也是三島中面積最大、地勢較平坦的島嶼。
[编辑] 生態資源
[编辑] 植物
- 彭佳嶼風多且強,非常不適合高大的樹木生長,自然植被都是草原物種,僅在燈塔圍牆內背風處有少數幾株灌木叢。
- 每年四至五月間是島上的鐵炮百合的花季,有時成片開放熱鬧繽紛,為孤島增添幾許美景。鐵炮百合的野外族群只分布在北部、東部及離島。
- 島上另一種特別的植物是俗稱海芙蓉的蘄艾,屬於藍雪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歡生長在海岸線邊緣的岩石上,是一種稀有的名貴藥材,用來治療氣喘、肺結核、高血壓及背脊酸痛。
[编辑] 動物
- 鳥類:早期文獻(伊能嘉矩『彭佳嶼調查報告書』)記載,彭佳嶼有信天翁的棲息地,可能因為燈塔的興建與人為干擾,目前已不存在。
- 魚類:附近的海域也是良好漁場。
[编辑] 島上狀況
- 水源:除了飲用水仍靠補給艦運補,其他生活用水主要依靠收集雨水。利用房舍的屋頂及集水坪,水管和雨水溝導引到儲水槽。儲水槽有兩個,第一個先將雜質沉澱後,較乾淨的水再流到第二個儲水槽供水。彭佳嶼各月份降雨大致平均,春季與颱風時雨水稍多,雖然雨量不多(氣象觀測站資料),但因人員也少,用水不虞匱乏。
- 電力:燈塔底層機房的發電機組,除供應燈塔發光所需,也供應守塔人員的生活用電。
- 建築:燈塔、氣象觀測站,並有直昇機場,南方海岸有人工碼頭可上岸。而彭佳嶼燈塔自西元1909年9月20日開始點火至今,每十五秒閃白光一次,為台灣海拔第三高的燈塔。
- 人口:過去島上即有居民居住,目前除了燈塔守護人員,還有氣象站和行政院海巡署人員,為北方三島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
- 運補:島上生活物資與燈塔的維護器材全靠海巡署的巡補艦「運星號」每月兩次的運補作業,主要補給物資包括柴油、燈塔用物料及民生必需品。 運補時須靠小艇接駁人員和物資。有時風浪太大,小船不能下海,只好被迫折返,所以物資都需有額外的貯備。
[编辑] 對外通訊
- 中華民國基隆市中正區的郵遞區號:202。
- 島上沒有固網的電話線路,但有公用電話及行動電話。
- 可以無線電對講機與基隆燈塔通話。
[编辑] 和彭佳嶼相關的史料、研究書目及影視資料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正祥,1954,彭佳嶼。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 高治平,1980,台灣北部海域冬季波候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 谷瑞峰,1984,彭佳嶼-釣魚台與東沙海域鯖魚年齡成長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 郭瓊文,2004,彭佳嶼海域大氣懸浮微粒中金屬元素之組成及來源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 胡錦城等,1992,台灣北方海域彭佳嶼盆地與其鄰近地區油氣潛能研究。探採研究彙報(中國石油公司),no. 15:1-29。
- 聯勤總部測量署,1988,彭佳嶼。[台北]:聯勤總部測量署。
- 林斐然,2002,彭佳嶼海域大氣懸浮微粒中金屬元素的濃度、來源及粒徑分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呂馨玲,2003,千里電緣兩相佐:彭佳嶼之風光發電。能源報導,no. 9月號:11-13。
- 三立節目部製作,2002,台灣全記錄:彭佳嶼。台北:台視文化。
- 吳政鴻,1996,彭佳嶼海域大氣懸浮微粒之化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 楊燦堯等,1990,彭佳嶼之火山噴發層序。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no. 4:372。
- 張郇生,1991,龜山島、彭佳嶼、澎湖及花嶼火山地質之比較。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年報,no. 八十年度年報:31-38。
- ______,2004,彭佳嶼東北方懸崖之地質景觀。地質 23,no.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