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恰克图(布里亞特語Хяагта),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的一个临近蒙古国的城市。
恰克图位于现在的俄蒙边界界河的北岸,和南岸的蒙古国的阿勒坦布拉格(买卖城)隔河相望。这里原是清代的中国商人对俄贸易的重要城市。1727年(清朝雍正五年)9月1日,沙俄和清政府在此签订布连斯奇条约,俄方称恰克图条约。根据条约规定,两国以恰克图河为界,河北恰克图划归俄国。清朝于河南建新市镇阿勒坦布拉格,作为中俄贸易地,汉名“买卖城”。因为在蒙古语中阿勒坦布拉格又称“南恰克图”,所以一些在恰克图发生的事件也可能事实上是在阿勒坦布拉格发生的。
恰克图、阿勒坦布拉格的贸易日益繁盛。嘉庆、道光以来,中国从恰克图输往俄国的商品是以茶叶为大宗,其业务皆为晋商所垄断[1]。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主人公就从福建武夷山贩运茶叶到恰克图,卖给俄国商人。此外,中国还向俄国出口丝绸、棉布、水果、瓷器、大米、蜡烛、大黄、姜、麝香等,而俄国向中国出口毛皮、纺织品、成衣、生革、皮革、工具、牛等货品。
1860年,清、俄贸易全面开放,这里逐渐衰落。
1915年6月7日,北洋政府、沙俄在这里签署中俄蒙协约,为外蒙古独立的重要一步。
今天,这里是布里亚特共和国首都烏蘭烏德到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高速公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