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晉 | |
---|---|
国君姓氏 | 姬姓 |
爵位 | 侯爵 |
国都 | 1. 唐 (後稱晉,山西太原市) 2. 曲沃 (山西聞喜縣東) 3. 絳 (又稱翼,山西翼城東南) 4. 新絳 (原稱新田,山西侯馬市) |
始封此國者 | 周成王 |
始祖 | 唐叔虞 |
兴亡年代 | 前11世纪 至 前376年 |
灭亡原因 | 被韓、趙、魏瓜分 |
史书记载 | 1. 史記 (卷39晉世家) 2. 春秋左氏傳 (始見於隱公五年) |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目录 |
[编辑] 历史
西周初,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西),为当时重要封国之一。叔虞子改称晋,后曾迁都于曲沃(今山西闻喜)、绛(即翼,今山西翼城)、新田(今山西侯马)等地。西周末年,晋文侯拥戴平王东迁洛邑,并杀死携王,为东周的缔造立下大功,受到平王奖赏。
春秋初,晋国的分裂局面长达六十余年。从晋昭侯元年(前745年)封其叔成师于曲沃,到晋侯缗二十八年(前679年)曲沃武公正式受命为晋侯,才以旁枝取代大宗,重新建国。新建的晋国充满活力,武公之子献公(前676年—前651年在位)大力扩张,曾伐灭耿、霍、魏、虞、虢等国,并战胜骊戎、赤狄等族。其后因争夺君位,晋国发生短期内乱,但到文公(前636年—前628年在位)即开创霸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大会诸侯,被周襄王正式赐命为霸主。以后象秦、齐这样的大国都无法与之对抗。能长期和晋较量的只有楚,但双方互有胜负,形成两强更迭把持中原霸权的局面。春秋初年,受封于曲沃的公子成师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终于夺得君位。献公吸取这一历史教训,对同姓公族采取杀戮和放逐的策略,导致从此晋国政治无公族势力的独特局面。献公起用异姓大臣为辅佐。灵公时,赵盾杀君更立他人,开晋大臣专权的先例。以后,各异姓大臣的势力愈来愈大。厉公(前580年—前573年在位)为加强公室、削弱强臣,曾利用大臣间的矛盾诛灭掌权的异姓大臣,但接着自己也被另两家大臣栾氏、中行氏所杀。悼公时(前572年—前558年在位)君权曾有所加强,但也未能扭转局势。昭公(前531年—前526年在位)以后,晋国形成强大的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卿,公室已不复成为重要力量,六卿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激烈。定公时(前511年—前475年在位)范、中行两家首先败亡。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共灭智氏,三分其地,晋国实际上已被三家瓜分。烈公十三年(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前349年),韩、赵兩国殺晉公分其地,建立近七百年的晋国灭亡。
[编辑] 重要事件
- 前739年,晋昭侯把曲沃封给其叔父(晋文侯的弟弟)桓叔姬成师,晋内乱开始。翼与曲沃争夺晋国统治权。
- 前679年,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周厘王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君主,列为诸侯,曲沃武公改称晋武公。
- 前661年,晋国灭耿国、霍国和魏国。
- 前656年,骊姬之乱,世子申生被迫自杀,重耳逃走。
- 前655年,晋国使用假途伐虢之计,灭虞国和虢国。
- 前651年,晋献公薨,骊姬之乱结束,晋惠公即位。
- 前646年,因为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之战攻打并打败晋国。
- 前636年,重耳(晋文公)即位。
- 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晋国打败楚国。晋国称霸中原。
- 前628年,晋文公薨,其子晋襄公即位。
- 前627年,晋秦殽之战,晋国打败秦国。
- 前621年,晋襄公薨,其子晋灵公尚幼,赵盾掌握政权。
- 前607年, 晋灵公被杀,其叔晋成公即位。
- 前600年, 晋成公薨,,其子晋景公即位。
- 前453年, 韓、趙、魏三家滅智氏。
- 前403年, 周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
- 前349年, 韓、趙兩國殺晉君,晉國滅亡。
[编辑] 晋国君主
谥号 | 姓名 | 在位时间 | 上任时间 | 退位時間 |
唐叔虞 | 姬虞 | 1042 | ||
晋侯燮 | 姬燮 | |||
晋武侯 | 姬宁族 | |||
晋成侯 | 姬服人 | |||
晋厉侯 | 姬福 | 859 | ||
晋靖侯 | 姬宜臼 | 18 | 858 | 841 |
晋釐侯或晋僖侯 | 姬司徒 | 18 | 840 | 823 |
晋献侯 | 姬籍 | 11 | 822 | 812 |
晋穆侯 | 姬费王 | 27 | 811 | 785 |
晋殇叔 | 姬殤 | 4 | 784 | 781 |
晉文侯 | 姬仇 | 35 | 780 | 746 |
晋昭侯 | 姬伯 | 06 | 745 | 740 |
晋孝侯 | 姬平 | 16 | 739 | 724 |
晋鄂侯 | 姬卻 | 06 | 723 | 718 |
晋哀侯 | 姬光 | 08 | 717 | 710 |
晋小子侯 | 姬小子 | 03 | 709 | 707 |
晉侯緡 | 姬缗 | 28 | 706 | 689 |
曲沃桓叔 | 姬成师 | 13 | 744 | 732 |
曲沃莊伯 | 姬鱓 | 16 | 731 | 716 |
曲沃武公(前679年改称晋武公,纪年不变) | 姬称 | 39 | 715 | 677 |
晋献公 | 姬诡诸 | 26 | 676 | 651 |
晋惠公 | 姬夷吾 | 14 | 650 | 637 |
晋懷公 | 姬圉 | 0 | 637 | 637 |
晋文公 | 姬重耳 | 09 | 636 | 628 |
晋襄公 | 姬欢 | 07 | 627 | 621 |
晋灵公 | 姬夷皋 | 14 | 620 | 607 |
晋成公 | 姬黑臀 | 07 | 606 | 600 |
晋景公 | 姬据 | 19 | 599 | 581 |
晉厲公 | 姬寿曼 | 08 | 580 | 573 |
晋悼公 | 姬周 | 15 | 572 | 558 |
晋平公 | 姬彪 | 26 | 557 | 532 |
晋昭公 | 姬夷 | 06 | 531 | 526 |
晋顷公 | 姬弃疾 | 14 | 525 | 512 |
晋定公 | 姬午 | 37 | 511 | 475 |
晋出公 | 姬凿 | 23 | 474 | 452 |
晋哀公或晉懿公或晉敬公 | 姬骄 | 18 | 451 | 434 |
晋幽公 | 姬柳 | 18 | 433 | 416 |
晋烈公 | 姬止 | 27 | 415 | 389 |
晋孝公或晋桓公 | 姬颀 | 32 | 388 | 357 |
晋静公 | 姬俱酒 | 8 | 356 | 349 |
- 晉國世系表 見中國歷代王朝君主世系表 (先秦至十六國)先秦時期晉國部分
注1:晉國於出公以下在位時間與年數,依據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作了修正。晉國於前349年為趙、韓所滅,然而晉國可考年數只到晉孝公二十年(前369年),之後己不可得知。
注2:若假設前349年被弒的晉君為静公,在位年數採用史記記載的「靜公元年,齊威王初立」,今暫定孝公在位時間為前388-前357年,静公為前356-前349年。
[编辑] 晋国大夫
[编辑] b
[编辑] d
- 東關嬖五
[编辑] g
- 虢射
[编辑] h
- 韓簡
- 狐毛
- 狐突
- 狐偃
- 狐射姑
[编辑] j
- 賈佗
- 賈華
- 冀芮
- 介之推
- 咎犯
[编辑] l
- 里克
- 梁五
- 欒枝
- 吕省
[编辑] q
- 慶鄭
[编辑] s
- 士蒍
- 司馬季子
[编辑] x
- 荀息
- 先轸
- 先且同
[编辑] w
- 魏武子
[编辑] y
- 陽處父
[编辑] z
周初姬姓诸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