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森正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語表記 | |
---|---|
日語原文 | 河森 正治 |
假名 | かわもり しょうじ |
羅馬字 | Kawamori Shoji |
河森正治(1960年2月2日─)是日本的機械設計師、動畫監督、演出家。出生於本州富山縣。
在遊戲、玩具等各領域裡也有參與。隸屬於Studio Nue。兼任Satelight取締役。
目录 |
[编辑] 略歴
就讀於慶應義塾高等學校時,和同學的美樹本晴彥、細野不二彥、大野木寛等人一同拜訪了以科幻美術知名的Studio Nue。考上慶應義塾大学工学部之後,做幫忙設計的打工,就這樣於1978年進入該公司。受到前輩宮武一貴的薫陶,在《闘士ゴーディアン》等作品以新銳機械設計師開始受到注意。而後請退了慶應義塾大学的學業。
1982年,在Studio Nue原作的科幻動畫《超時空要塞》首次設計了主角機械的可變戰鬥機VF-1巴爾基里,以嶄新的創意一舉成名。另外在作品企畫階段參與的構成、演出方面也發揮了他的個性。1984年的劇場作品《超時空要塞 愛還記得嗎》裡被提拔為共同監督,24歳初次監督作品其實力受到高度肯定。雖然許多人期待他的下一個作品,但沒能拿到企畫案1980年代後半在低迷中度過。短片的動畫電影《舞夢》也由於演出上的瓶頸而中止製作。
進入1990年代後,以機械設計師身份復出。經歷《閃電霹靂車》等作品,在1994年《Macross Plus》正式坐回監督的位子。此後在各方面持續活動,在《機戰傭兵》系列等作品裡也有參與遊戲的製作。索尼的寵物狗AIBO的改造設計也蔚為話題。身為影像作家,在《聖天空戰記》(原作)以後,能夠看到傾向神話傳承世界的作風,在描寫宮澤賢治半個人生的《イートハーブ幻想 Kenjiの春》中開拓了機器人動畫以外的新境界。
1995年參與Satelight公司的成立。2003年起擔任該公司的取締役一職,運用3DCG技術向更複雜的機械動作表現挑戰。破天荒的怪作《創聖的Aqaurion》更引起動畫迷的熱烈討論。
[编辑] 人物
- 被稱為「變形的河森」,以設計從機器人轉換到其他型態(飛行機、汽車)的變形機構為生計。不只在紙面上構圖,有時也會自己製作試作模型,提出立體化的企畫案。試作品使用樂高積木,但因為仔細檢討可動部分的關係,可能花費數年後才設計完成。而在小時候父母親所買的積木Fischer Technik,在性質上用來試作可變機械會比樂高輕鬆數倍,不過弄不到手所以使用樂高。此段在《機戰傭兵 Mechanical Guidance(アーマード・コア メカニカルガイダンス)》的訪談中所提到。
- 身為創作者,擁有「不模仿別人」「不重複相同的模式」等對於獨創性要求的堅持。在每個作品都有令人驚奇的點子,不過對於人物多為傳統式的描寫。
- 在虛構的機械設計中,會將現實中存在的飛機和汽車等投射到作品裡為其特徵。除了真實機械以外,也有受到《Thunderbirds》的影響。喜愛飛機的個性為人所知,有從超音速爆撃機XB-70取用巴爾基里的名字,而《Macross Plus》更是向寫實電影《太空先鋒(THE RIGHT STUFF)》表示敬意的作品。
- 和以高速機械動作(通稱板野馬戲團)為賣點的板野一郎,為了追求演出的真實感,兩人曾實際進行過空中模擬戰。
- 在私交深篤的電影導演押井守的作品裡,提供了有活躍表現的空艇兵器等。2006年上映的押井導演的実寫電影《立喰師列伝》中,以偽印度人立喰師角色參與演出。
- 因為長的眑黑有時也會使用「黒河影次」作為筆名。此人物在馬克羅斯作品中以隱藏角色身份登場,遭遇到各式各樣的災難。
[编辑] 代表作品
[编辑] 動畫
- 1979年 - The Ultraman(機械設計)
- 1982年 - 超時空要塞系列(原作、監督、系列構成、機械設計)
- 1992年 - 閃電霹靂車系列(車體設計)
- 1996年 - 聖天空戰記(原作、系列構成)
- 1996年 - イーハトーブ幻想 Kenjiの春(監督、脚本)
- 2001年 - 地球少女(原作、系列構成、監督)
- 2001年 - 地球防衛家族(原作、系列構成)
- 2005年 - 創聖的Aquarion(原作、系列構成、監督、機械設計)
- 2007年 - OVA創聖的Aquarion -背叛的翅膀- (原作、系列構成、監督、機械設計)
[编辑] 特攝
- 1989年 - GUNHED(機械設計)
[编辑] 遊戲
- 1997年 - 機戰傭兵系列(概念設計、機械設計)
- 1997年 - 馬克羅斯 DIGITAL MISSION VF-X系列(総監修、機械設計)
- 1998年 - 超鋼戰紀(企画、機械設計)
[编辑] 工業製品
- 2001年 - AIBO(ERS-220的外裝設計)
[编辑] 参加作品
[编辑] 動畫
- 1978年 - 闘将ダイモス(機械設計)
- 1979年 - 闘士ゴーディアン(機械設計)
- 1979年 - ユリシーズ31(日法合作動畫的企畫、機械設計)
- 1979年 - The Ultraman(機械設計)
- 1981年 - ゴールドライタン(機械設計)
- 1982年 - Technopolis 21C(機械設計)
- 1983年 - Crusher Joe(作画、機械設計)
- 1987年 - 破邪大星 彈劾凰(主要機械設計)
- 1989年 - 機動警察劇場版系列(機械設計)
- 1991年 - 機動戰士鋼彈0083 星塵作戰回憶錄(鋼彈試作1號機、2號機、ALBION戰艦的造型)
- 1993年 - 裝甲兵天使(概念設計、機械設計)
- 1995年 - GHOST IN THE SHELL / 攻殻機動隊(機械設計)
- 1998年 - 星方武俠OUTLAWSTAR(機械設計)
- 1998年 - 青之6號(機械設計)
- 1998年 - 星際牛仔(原案協力、腳本)
- 2002年 - しあわせソウのオコジョさん(分鏡 白河明治名義)
- 2005年 - 交響詩篇(機械設計)
[编辑] 特撮
- 1996年 - 宇宙船レムナント6(機械設計)
[编辑] 遊戲
- 1989年 - Out Live(機械設計)
- 1999年 - Omega Boost(CG監修、機械設計)
[编辑] 工業製品
- 1980年 - DIACLONE(TAKARA的玩具機器人設計)
- 1992年 - Battletech(桌上遊戲的日語版監修)
- 2006年 - 戦え!超ロボット生命体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鐵牛司令 (DIACLONE以來的設計監修)
[编辑] 演出作品
- 2006年 - 立喰師列伝(「中辛的Sub」役)
[编辑] 参考文献
- 《河森正治マクロス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Movic刊 2001年 160頁
- 《河森正治デザインワークス》 MDN Corporation刊 2006年 2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