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公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 | |
上市公司 (NASDAQ: ORCL) | |
成立時間
|
加利福尼亚 (1977年) |
總部地點
|
美国加州红木滩市 |
重要人物
|
羅倫斯·艾利森 Lawrence (Larry) J. Ellison, 首席执行官 |
口號
|
信息驱动 |
数据库軟體 | |
数据库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开发工具 企业资源计划 客户关系管理 |
|
$40.22 亿美元 (2005年) | |
49,872 (2005年) | |
总部 中国 |
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NASDAQ: ORCL)是全球大型數據庫軟件公司,成為全球僅次於微軟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红木滩,現時行政總裁為公司創辦人羅倫斯·艾利森(Lawrence J. Ellison)。
目录 |
[编辑] 發跡
甲骨文1977年矽谷由3人合製,最初一年賺不夠百萬美金,在10年間迅速冒起,2004年市值達640億美元。
[编辑] 市場定位
約在2000年前後,微軟的資料庫產品,只集中在中小企市場,但微軟推出MS SQL 7資料庫後,技術上突破,搶佔高檔軟體市場。IBM亦以DB2資料庫,高姿態搶攻市場,令甲骨文面臨龐大挑戰。
在製定反擊策略時,甲骨文以所謂「開心樂園餐」作為反擊。過去甲骨文的資料庫只是一個平台,平台上的應用多由其他公司開發,但自2000年底起,該公司自行推出一套叫「電子商務套餐」(e-business suite)的軟體,內有人事管理系統、銷售系統,全都是植根在資料庫上的程式。不過這仍未挽回甲骨文的頹勢,IDC的調查指,在這2000至02年,微軟業務增長46%,IBM增長41%,但Oracle卻下跌10%。
在資料庫市場上,競爭尚不止於此。除了有資料庫對手外,甲骨文踏入應用軟體時,亦要面對應用界一哥SAP公司的競爭。當時在高階商業軟體市場上,SAP公司2003年的市佔率高達36%,位列榜首,同期甲骨文僅佔13%。
此外,IBM與方案顧問Accenture當時亦以套餐方式,直接向客戶提供軟體,當中甚至不介紹推介甲骨文本身的產品。相比甲骨文的策略,IBM傾向以和睦共處為大原則,在業內宣傳會議上,多次強調不會走甲骨文之路,成功安撫一批應用軟體商。
[编辑] 10億美元瘦身計劃
在甲骨文的商業歷史上,曾出現一場10億美元減省計劃,在業內頗受觸目,並成為哈佛學院的商業個案。1999年甲骨文在全球145地區進行大重組,艾利森當時說:全球有多少員工?我不知道,那批資料全放在70個資料庫內,Oracle於是把這批複雜的系統,全部搬上網上。
期間為免有個別地區不從,甲骨文更改賞罰機制。過去地區經理以營業額作評分,現在以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比高下。要是拒絕採用中央的系統,地區要自行付錢。基本改革初嘗甜頭,甲骨文再把銷售、財務等系統整合,年省6,000多萬美元維修費。
最後,Oracle認為,系統可以改,企業架構也應該改。艾利森曾指各地區分部猶如諸候國,要求把全球的人事、財務全部遷至中央負責人手上。以銷售為例,他們要求員工把訂單交回Oracle.com處理,即使那些客自己到網站落單,地區仍可分得佣金。
2000年中,甲骨文邊際利潤由19.6%,升上31.4%,節省達10億美元,甲骨文亦以此推出多個宣傳廣告,當時有分析員就笑說,這是Oracle最出色的宣傳了。
[编辑] 「人軟」搶奪戰
2003年夏天,以人事管理軟件作主打的人軟(仁科,Peoplesoft)正進行一場收購行動,以抗衝甲骨文和IBM的市場行為,但4天後,該公司亦成了收購對象。甲骨文提出以51億美元收購,令市場譁然,在消息公布後,甲骨文表明收購人軟後,將全面停止出售人軟的產品,所有系統會併入甲骨文平台上。
這場收購行動,最後演變成雙方激烈叫罵戰。當時人軟的行政總裁Craig Conway,本身是前甲骨文的員工,對甲骨文的收購行為大肆抨擊。當時矽谷人曾這樣評價甲骨文的行動:「想在泳池小便的話,切勿站在跳水板。」(if you're going to piss in the swimming pool, don't do it from the diving board)
[编辑] 艾利森
外界對甲骨文公司的印象,常會與艾利森的化身,以他自負、傲慢、說話露骨、充滿表現慾而著稱。1944年生於一个犹太人家庭的艾利森,母親是未婚媽媽,在紐約出世生後,他被送到芝加哥由其他親人撫養,12歲始知養育自己的父親是養父。
70年代他首次到京都參觀時,深為日本文化著迷。「他們是地球上最好戰、但又最有禮貌,難以置信的自大與匪疑所思的謙卑,融合一起。當我成立這間公司時,我已打算複製這種文化。」有說日本人的性格與他一脈相承,他曾說:「害怕失敗的感覺,比貪心更能激勵我。我討厭失敗!」(I've always been more motivated by fear of failure than by greed. And I hate losing.)他又曾說:「我要Oracle做全世界第一的軟件公司。這樣我就可以超越比爾·蓋茲了!」他的个人资产曾在2000年甲骨文公司股票达到顶峰时超过比爾·蓋茲一個星期。
艾利森在由前甲骨文員工創辦的客戶管理軟件公司Salesforce.com成立之初時曾入股,亦擔任董事會成員。当时 Salesforce.com 的顾客对象是小型企业,而甲骨文推出的與 Salesforce.com 极其相似的 OracleSalesOnline.com 的服務则是面向大中型企业。之后 Salesforce.com 改变经营理念,与甲骨文在大中型企业顾客中竞争,使他的投资与甲骨文的利益冲突,于是他收回投资退出這間新興公司的董事局。
在微軟襲斷官司時,甲骨文在2000年秘密僱用美國水門事件的辯方律師,從垃圾堆中找寻支持微軟的團體與微軟的關係。艾利森當時在電視上坦承其作为,更反問:「我应覺得內疚嗎?」(Am I supposed to feel bad?」)
1993年,甲骨文公司市場部被解僱的職員亚德琳·李指自己因拒絕和艾利森上床,所以被解僱,她更指艾利森為求得手,不惜香車贈美人。艾利森当时賠她10萬美元以和解,但之後马上自己派人暗中调查,發現這為女士索償時的主要证据电子邮件係偽造。1997年,法院向她控以刑事罪行,她被判入獄,10萬元的賠償亦被凍結。
[编辑] 主要产品
甲骨文公司主要的产品目前分为两大类:
-
- 数据库服务器:2005年最新版本10G
- 应用服务器: 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 开发工具:Oracle JDeveloper,Oracle Designer,Oracle Developer,等等
[编辑] 年表
- 約70年代 一間名為Ampex的軟件公司,正為中央情報局設計一套名叫Oracle的數據庫,Ellison是程式員之一。
- 1977 年艾利森與女上司Robert Miner創立「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s),當時IBM發表「關聯數據庫」的論文,艾利森以此造出新數據庫,名為甲骨文。
- 1978 年 公司遷往硅谷,更名為「關係式軟件公司」 (RSI),兩年後,共有8名員工,年收入少於100萬美金。最先提出「關聯數據庫」的IBM採用RSI的數據庫。1982年再更名為甲骨文(Oracle)。
- 1984年 三年內,先後進軍加、荷、英、奧地利、日、德、瑞士、瑞典、澳洲、芬蘭、法、香港、挪威、西班牙。1986年上市時,年收入暴升至5500 萬美元,同年3月招股,集資3150萬美元。
- 1987年 年收入達到 1.31 億美元,甲骨文一年後成為世界第四大軟件公司。兩年內再進軍墨西哥、巴、中、塞浦路斯、馬來西亞及紐西蘭。一年後,收入再升一倍至2.82億美元。
- 1990年 甲骨文兩年內揮軍進入智利、希臘、韓、葡、土、委內瑞拉、台、比利是、阿根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及菲等地,但是甲骨文首次錄得虧蝕,市值急跌80%,艾利森首次安排資深管理人員參與經營。
- 1992年 旗鑑產品Oracle 7面世,該公司重拾升軌,年收入達到 11.79 億美元。曾被視為甲骨文接班人、但後來被踼出局的Raymond Lane擔任營運總監。
- 1995年 艾利森宣布PC已死,把全數產品推向互聯網發展,並另組「網絡電腦公司」(Network Computer),銷售「網路電腦」,最終被淘汰收場。
- 2000年 科網接近尾聲時,推出E-Business Suite,搶佔應用產品市場,與昔日的生意夥伴構成嚴重利益衝突。同期微軟及IBM數據技術提升,此後Oracle新增訂單數目的佔有率,在兩年內下跌6.6%,業務倒退10%。
- 2003年 敵意收購仁科軟體公司(Peoplesoft),引起業界哄動。兩公司的爭議新聞層出不窮。同年美國司法部落案阻止甲骨文收購。
[编辑] 參考
- 甲骨文歷史回顧 2004年4月 ezone雜誌
[编辑] 參看條目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 | 科技公司 | |
消費電子產品: 松下 | zh-hk:新力;zh-cn:索尼;zh-tw:新力 | 三星 | 東芝 | 富士通 | 西門子 | 飛利浦 | NEC | 夏普 | 日立 | 樂金 | 明基 | 海尔 | TCL 行動通訊: 諾基亞 | 摩托羅拉 | 三星 | 索尼愛立信 | 樂金 | 明基 | 松下 | NEC | 三洋 | 夏普 | 多普達 | 日立 電腦: 戴爾 | 惠普 | 聯想 | 宏碁 | 富士通西門子 | 東芝 | NEC | zh-hk:新力;zh-cn:索尼;zh-tw:新力 | 蘋果 | 華碩 | IBM 微處理器: 英特爾 | 超微 | 德州儀器 | 東芝 | IBM | 威盛 | 全美達 | NVIDIA | ATI | 龙芯 | 中星微 軟體: 微軟 | 甲骨文 | 趨勢 | 賽門鐵克 | Adobe | 友立 | 訊連科技 | 金山 半導體: 英特爾 | 三星 | 德州儀器 | 東芝 | 意法半導體 | 瑞薩 | 英飛凌 | 飛利浦 | Hynix | NEC | 旺宏 液晶顯示面板: 三星 | 友達 | LG.Philips | Hydis | S-LCD | 華映 | 奇美電 科技代工: 鴻海 | 台積電 | 聯電 | 中芯國際 | 華碩 | 廣達電腦 | 仁寶電腦 網路: Google | 微軟 | 雅虎 | 美國線上 | 軟體銀行 | LiveDoor | 亞馬遜 | 易趣 | 百度 | 新浪 | 蕃薯藤 遊戲: 新力 | 微軟 | 任天堂 | SQUARE·ENIX | CAPCOM | 藝電 | KOEI | Falcom | SEGA | TAITO | 南夢宮 | 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