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痢疾依传染性的致病生物体不同而分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目录 |
[编辑] 細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因感染痢疾杆菌引起,最常見的痢疾杆菌是志贺氏菌屬內的志賀痢疾杆菌,由志賀氏菌引起的菌痢症狀最為嚴重。此病以结肠潰瘍性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大便後,如果不習慣地以肥皂清手,细菌就可能附着到手上,進而經污染了的食具及食物進入口內;或進食了未經煮熟受糞便污染的食物而致病。菌痢主要是通过带菌者的手传播扩散。經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的菌痢多發於夏季。细菌性痢疾流行范围广,传播快,发病率高,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多見於青少年及小童。病后仅有短暂和不稳定的免疫力,人类对菌痢普遍易感,引起该病爆发流行,特别是洪涝灾害地区,一旦水源受污染,更容易发生流行。菌痢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及慢性兩期
[编辑] 症狀
[编辑]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是因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感染結腸引起,主要是通過糞便污染所傳染。多見於熱帶地區衛生較差的農村,夏秋季發病率較多,其中以成年男性患者較多。患者病後沒有免疫能力,故易出現重覆感染。嚴重患者會出現如腸出血、腸穿孔、腹膜炎。
[编辑] 症狀
部份病人會出現無症狀。一般起病較慢,沒有發熱,腹瀉糞便惡臭伴腹脹氣,右下腹腹痛。體弱及營養不良病者有機會出現暴發症狀:起病急、高熱、劇烈腹痛、水樣便。
[编辑] 菌痢與阿米巴痢疾症狀鑑別
根据临床表区别阿米巴痢与菌痢
- 里急后重:沒有——阿米巴痢;有——菌痢
- 糞便:果酱伴惡臭或水樣——阿米巴痢;脓血兼见——菌痢
- 腹痛:右下腹——阿米巴痢;左下腹——菌痢
[编辑] 處理
- 臥床休息
- 半流質或流質食物,避免進食刺激性或易引致腹脹的食物
- 立即看醫生 (切勿自行購買成藥服食)
[编辑] 中醫文獻記載
中国历代文献有关痢疾记载:
- 《黄帝内经》,唐朝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称“肠癖”或“赤沃”
- 《伤寒论》,《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称“下利”,对其病机多责之“以有热故也”,并开始有方药记载,制定了白头翁汤,桃花汤(赤石脂,干姜,粳米)等 有效方剂,开清热解毒,温涩固下之先河。
- 《千金要方》,唐朝 孙思邈著,将本病称为“滞下”,并记载102首方剂。
- 《严氏济生方》,南宋严用和,正式提出“痢疾”这一病名。治疗上主张“先导涤肠胃,次治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之治法”。
- 《河间六书》,金元四大医学家 之一刘完素等撰、明朝 吴勉学等编校,认为本病之所以急迫,是由于火性的原因。对本病的治疗创“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的原则。
- 《丹溪心法》元代 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朱震亨著述、明朝 程充校订,提出“痢赤属血,白属气”,“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传染相似”。
按痢疾症状分证,有白痢 或称湿痢、赤痢 亦名热痢、赤白痢 亦名湿热痢、噤口痢、休息痢 (慢性痢疾)、疫毒痢 (中毒性痢疾)、寒湿痢、虚寒痢等。
[编辑] 預防
-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食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
- 切生熟菜的刀具及砧板最好能分开。如无条件者,至少在每次切熟食前洗净,并用开水烫一下。
- 注意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编辑] 參考文獻
- 實用傳染病學 (ISBN 7-5023-1033-9/R.138)
- Lecture Notes on Clinical Medicine (ISBN 0-632-01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