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相傳是黃帝與岐伯、雷宮、伯高、俞跗、少師、鬼臾區、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實乃後人托名黃帝的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整理先人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御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使中医学基本上跳出了经验医学的窠臼,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
它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中醫亦稱為「岐黃之術」。《黃帝內經》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已經是預防醫學的理想。
黃帝內經影響了其後的中醫經典。如,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等。
《汉书 艺文志 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
-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遗憾的是,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因此,《黄帝内经》便成了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了。此外,「內經」、「外經」之分本身沒有太深的意義,相當於「前後篇」、「上下篇」的分法而已。
[编辑] 成書與傳抄
傳世本《黃帝內經》由《黃帝內經素問》和《黃帝內經靈樞》兩部書組成。《黃帝內經》共十八卷,《素問》、《靈樞》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內容包括攝生、陰陽、臟象、經絡和論治之道。其成書年代一向有爭議,大約是戰國至秦漢的作品。成書時間一般有三種說法︰一、《黃帝內經》是「三墳之書」其中之一,認為是黃帝所寫,但黃帝年代各方面不夠成熟,可信度較低;二、春秋戰國時候的著作,因一百六十二篇文章裡,從文字、語言、用詞、以及所涉及到的社會背景等角度,都不乏春秋戰國的背景。因春秋戰國長達數百年之久,確實可能包含多種觀點、不同習慣的內容;三、認為《黃帝內經》非一時一人之作,關於編成一部書的時間,《黃帝內經》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漢書.藝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據《七略》刪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劉向、劉歆父子,作為圖書分類目類來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類,而由李柱國來分工、校正醫書,時間是西漢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而被認為《黃帝內經》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書。最早是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史記中記載不少當代醫學,如公乘陽慶、倉公、扁鵲等,但唯獨沒有記載更為重要的《黃帝內經》,所以被認為不可能早於寫《史記》的時代,司馬遷是在公元前99年入獄時撰寫了史記,從上述推論《黃帝內經》大約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 但這部分仍有其它專家的不同看法。還有其它的旁證是,1973年,在馬王堆3號墓所出土的簡帛醫書有《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五十二病方》、《脈法》、《導引圖》等14件醫書,而墓主是西漢初年封於長沙的軑侯利倉之子,下葬時間為漢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這些文獻較為簡略粗糙,例如只有十一經脈,而黃帝內經是十二經脈,從理論的簡繁、完善程度上認為,十一經脈要早於十二經脈,也就是完備的《黃帝內經》的成書年代要晚於公元前168年。《黃帝內經》各篇文章的時間差距,從文字、反映的社會背景、語言特點、音韻學特點來考據,前後時間可能相差幾百年之久。
《黃帝內經》因古代的傳抄、抄寫當中,經常出現散失和錯亂。唐代王冰(號啟玄子)註釋《黃帝內經素問》,補述七篇大論,乃成為今日之全帙。王冰在唐朝寶應年間,以其師的「張公秘本」作為藍本,並參校其它流傳版本的《素問》加以整理、註釋、編排次序,而成了目前最完整的《素問》版本。原來的內容用黑筆來寫,王冰加上的註釋用紅筆來寫,以區分原文與註釋之別。但在後來百年的傳抄之下,紅字又被寫成黑色,何處為王冰註釋,又難以區分了。王冰將素問的九卷整理成為二十四卷,其中第七卷後來迭失。宋代之後,又有人補上兩篇(本病論、刺法論)《素問遺篇》。《靈樞》又稱作《九卷》、《針經》,在王冰之前稱作《九靈》,到王冰時候改稱作《靈樞》。北宋林億校正醫書時,校正後的《素問》又叫《新校正》,但《靈樞》在當時已散失。後來高麗國獻書,獻書中就包括有《靈樞經》,高麗國希望以此換取中國的《資治通鑒》,中國也重新取回《靈樞經》。由於北宋當時戰亂不斷,又散失了不少,現在流傳下來的是南宋史崧的家藏本。
楊上善的《黃帝內經太素》雖早於王冰,但楊上善將《靈樞》、《素問》根據內容而分類了,而不是按照原篇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