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诺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诺篇<Meno>是柏拉图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以苏格拉底对话体写成。 其试图确定德行(virtue)的定义。是德行的本质定义,而非某些特定的美德(如正义
与节制等)。 目标在于一个普适的定义,适用于一切特定的德行。
开篇,美诺向苏格拉底请教:德行是什么? 苏格拉底一如既往地回答:不知道。 美诺便列举了很多类型的例子:男人德、女人德、奴隶德、儿童德等。 苏格拉底并不接受这些解说。 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特性(quality)使得这些行为被称做德行。
对话继续。 苏格拉底同美诺列举了很多的具体的特定的德行。 但是,他们还是找不到一个共性,能够定义或者区分德行。 不得已,美诺只得用“善(good)”(道德意义上的善)作为定义。
苏格拉底质疑这个定义,因而提出: 没人有意为恶,大家都想为善。[按:人之初,性本善:-)] 美诺补充:善(good)源自正道(right way), 所以,只要钱财来自合理的途径(just way),富裕也是善的。 苏格拉底指出了这里的循环定义: 善来自于善途。 美诺放弃了他的论断,说: 我的思想和语言都太迟钝了,我不知道如何回应你。 此前,我们关于善,说了很多,也谈及很多好人, 我认为,现在我已说不出何为善。
美诺随后提出了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苏格拉底啊,你当如何探究未知?以何为前提? 如果你已获知,你如何知道这就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 换句话说:倘若不知真相为何,如何确知自己得知真相?
苏格拉底提出: 所有知识的获取,基于记忆的现实, 我们从来没有真的学会什么(learn anything)。 我们已经知道了,只是需要一些提示。 这一理论有一著名例子: Socrates, through gentle prodding of one of Meno's slaves, elicits a simple geometrical theorem from the boy, though the boy had not before even considered the matter.
既然没人真的学到什么,也就没有学生和老师,善也就无法被传授。 这意味着美诺必须自己定义善。 美诺以苏格拉底之言为结论: 美诺,结论在于,善之为善,是神的天赋赐礼。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极致真理,除非我们深入揭示了善的确切本质。 或许来日我们尚可求问与神:善如何给定? 我怕是必须离开了, 你得说服你自己,说服我们的朋友阿尼图斯(Anytus),让他别那么大的火气。 如果你能这样地安慰他,这是有益于雅典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