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晚年自號穎濱遺老。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蘇家父子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稱“三蘇”,苏辙則是“小蘇”。
[编辑] 生平
元佑元年(1086年)宋哲宗即位,司馬光等當國,盡廢新法,召蘇轍入京為司諫。官至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執掌朝政。蘇轍是散文家,為文以策論見長,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蘇軾的才華橫溢,蘇軾〈書子由超然臺賦後〉提到:「子由之文,詞理精確,有不及吾;而體氣高妙,吾所不及。」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蘇軾所說,達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如〈黃州快哉亭記〉一文:“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雲,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自是千古佳句。作品有《欒城集》,包括《後集》、《三集》,共84卷。
唐宋八大家 |
---|
韩愈 | 柳宗元 | 欧阳修 |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王安石 | 曾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