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北宋文学家,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蘇軾和苏辙的父亲。父子三人被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编辑] 生平
苏洵小時不好學,成名很晚,一直到27岁后才开始发愤读书。嘉佑元年(1056年),他到汴京拜访欧阳修,文章受到欧阳修的賞識,以為雖賈誼、劉向不過也,士大夫爭誦一時,文名因而大盛。但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他参加考试时,他却推病不去。嘉祐五年(1060年)得任秘书省校书郎,后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又授命与姚辟同修《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后不久病逝。
苏洵的文章主要是以史論政,繼承《孟子》和韓愈的議論文傳統,論點鮮明,論据有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但有時不免帶有詭辨氣息,不免迂阔偏颇,是其短處。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詩頗质朴苍劲。散文作品有《六国论》、《心术》、《幾策》、《權書》、《辨奸論》、《衡論》和《六經論》,後世傳有《嘉佑集》十五卷。
唐宋八大家 |
---|
韩愈 | 柳宗元 | 欧阳修 | 苏洵 | 苏轼 | 苏辙 | 王安石 | 曾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