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诺娜·瑞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1971年10月29日—),美国电影女演员。全名薇诺娜·劳拉·霍洛威兹 (Winona Laura Horowitz),出生明尼苏达州欧姆斯特郡(Olmsted County)。
目录 |
[编辑] 早年经历
瑞德生在明尼苏达州的欧姆斯特郡,她因附近一座叫“薇诺娜”的小镇而得名。瑞德的母亲欣蒂·霍洛威兹(Cindy Horowitz)是一名作家,她的父亲麦克·霍洛威兹 (Michael Horowitz)则是作家和编辑。她有一个弟弟,尤里(得名于前苏联太空人尤里·加加林), 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祖巴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珊雅达。
瑞德在七岁时举家搬迁到彩虹(加利福尼亚州,依尔克附近的一个乡镇),他们和另外七个家庭生活在那里的一片三百英亩(一点二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那里没有电流供应或电视机,瑞德开始喜欢阅读。然而,她的母亲利用农舍播放一些影片,从而激发她对演艺的兴趣。
在十岁那年,瑞德和家人再次搬迁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佩达露玛。不过瘦弱的她在当地的一所初中才就读了一个礼拜,就因被误认为一个“同性恋男生”而被一帮坏学生欺负。结果,那年她得以在家读书。而当时的她开始到附近的旧金山的美国戏剧学院修演艺课。
[编辑] 银幕生涯
[编辑] 1985 - 1990
1985年,瑞德寄出了一个试演录影带,希望能在电影《Desert Blom》里串上一角,但是不获录用。尽管如此,一位叫大卫·塞尔哲的作家和导演对她印象深刻,并让她在《Lucas》里饰演主角的朋友。之后她选择把自己的姓氏改为“瑞德”(片中播放了他父亲喜欢的米兹·瑞德专辑的背景音乐),做为她在片尾工作人员名单出现的名字。
[编辑] 个人生活
[编辑] 所获荣誉
[编辑] 影视作品
- 《美国小子》(Lucas) (1986年)
- 《少女离家时》(Square Dance) (1987年)
- 《希德姐妹帮》(Heathers) (1988年)
- 《阴间大法师》(Beetlejuice) (1988年)
- 《1969 1969》(1988年)
- 《大火球》(Great Balls of Fire!) (1989年)
- 《剪刀手爱德华》(Edward Scissorhands) (1990年)
- 《风情妈咪俏女儿》(Mermaids) (1990年)
- 《我很酷,但我我很精灵》(Welcome Home, Roxy Carmichael) (1990年)
- 《吸血鬼》(Bram Stoker s Dracula) (1992年)
- 《地球之夜》(Night on Earth) (1992年)
- 《金色豪门》(The House of the Spirits) (1993年)
- 《纯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1993年)
- 《新小妇人》(Little Women) (1994年)
- 《四个毕业生》(Reality Bites) (1994年)
- 《编织恋爱梦》(How to Make An American Quilt) (1995年)
- 《Boys》(1996年)
- 《激情年代》(The Crucible) (1996年)
- 《寻找理查》(Looking for Richard) (1996年)
- 《异形4 浴火重生》(Alien Resurrection) (1997年)
- 《Celebrity》(1998年)
- 《女生向前走》(Girl, Interrupted) (1999年)
- 《勾魂时分》(Lost Souls)(2000年)
- 《纽约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 (2000年)
- 《祖兰德》(Zoolander)((2001年)
- 《虚拟偶像》(S1m0ne) (2002年)
- 《凸槌大亨》(Mr. Deeds) (2002年)
- 《巧克力猫王》(The Heart Is Deceitful Above All Things) (2004年)
- 《达尔文奖》(The Darwin Awards) (2006年)
- 《盲区行者》(A Scanner Darkly)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