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埃勒·沙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里埃勒·沙龙 אֲרִיאֵל שָׁרוֹן, |
|
![]() |
|
|
|
任期 2001年3月7日 – 2006年4月14日 (1月4日开始住院,此后一直陷入昏迷) |
|
副總理 | 艾胡德·奧爾默特 |
---|---|
|
|
出生 | 1928年2月26日 以色列卡法馬拉 |
政黨 | 以色列前進黨 |
配偶 | 麗麗·沙龙(已逝世) |
阿里埃勒·沙龙(希伯來語:אריאל שרון;英語:Ariel Sharon,1928年2月26日-),以色列前總理,而且是經驗豐富的將軍,沙龙也是利庫德集團创建人之一,亦是前任主席(1999-2005年)。之前也曾經為以色列防衛軍服務超過30年,是以色列建国以来战功最大的将军,他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和十月戰爭的行動,有非常大的成就。在2005年末,沙龙離開利庫德集團,建立另一個政黨(名為“以色列前進黨”或“國家責任黨”),並要求總統解散議會,提前舉行大選。預料2006年以色列國會選舉是有史以來有三個關鍵的政黨(工黨、前進黨、利庫德集團)相對於過去只得兩個政黨(工黨、利庫德集團)才有機會“獲勝”,亦有很多人談論這次選舉“三強鼎立”。
沙龙是一個在國內外都具有極大爭議性的人物。許多以色列人視他為“戰爭英雄”,稱讚沙龙曾經協助保衛國家。然而,一些評論家認為他的行動經常破壞以巴和平的進程;更有人認為沙龙犧牲太多保安來換取以巴和平;此外,更有人認為沙龙戰時的行動(特別的是1982年黎巴嫩戰爭)是戰爭罪行。在2006年1月3日,以色列第十电视台报道说,警方掌握证据显示沙龙的儿子奥马里·沙龙接受了高达300万美元的贿赂。[1]
目录 |
[编辑] 背景
沙龙出生于以色列特拉维夫附近沙龙山谷马拉勒村的一个犹太农民家庭,沙龙家原姓施恩内曼,后来才改以家庭所在地的沙龙山谷为姓氏。沙龙的父母沙廖爾和維拉都是狂熱的猶太複國主義者。1922年,他們從蘇聯移民到以色列。
[编辑] 军旅生涯
沙龙早年在英国坎特伯雷参谋学院、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和特拉维夫大学学习。1956年10月参加英国、法国和以色列发动的苏伊士运河战争。1967年获得少将军衔。在赎罪日战争中,当以色列军队受到重大挫折之时,沙龙率领属下的两个师强突苏伊士运河,一举扭转战局,被手下的将士称为“犹太之王”。
[编辑] 政治生涯
1981年出任以色列国防部长。
1996年任国家基础设施部长,并从1998年起兼任外交部长,直到1999年以色列大选。
2001年2月,以利库德集团党魁领导人身份参加以色列总理竞选并获胜。
2003年1月28日,领导利库德集团在选举中获胜,使得利库德集团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他也成功连任总理一职。
[编辑] 和平进程
[编辑] 中風危機
在2005年6月18日,沙龙被送往耶路撒冷當地的一間醫院,基於輕微中風[2]。報道指沙龙感到不適及言語上難以說話、溝通。之後他突然在以色列軍方電台出現,表明自己將會繼續擔任以色列總理,勸喻人民不要擔心。
沙龙於2005年12月18日再次因輕微中風入院。不過兩日後(12月20日)即出院。沙龙似乎已痊癒(甚至在午餐上吃了兩塊巨型牛扒),不過醫生已提醒沙龙注重飲食健康,以免又再中風。医生还计划在2006年1月为其进行心脏修补手术。
1月4日晚,沙龙因突发严重中风被紧急送往耶路撒冷哈达萨医院进行抢救。[3]
1月6日,因为脑部出血未停止,沙龙再次被迫进行手术。哈達薩醫院院長什洛莫·莫爾及沙龙助手還指出其或將無法履行總理的職務。 [4] [5]
1月9日,沙龙在醫生逐步減少使用麻醉藥後,開始恢復獨立呼吸,但仍要佩戴氧氣罩。莫爾指,其情況仍然危殆,會在他甦醒後,再評估他腦部受損的情況;而另一方面,代總理艾胡德·奧爾默特承諾,會繼續沙龙的政策。[6]
1月11日,沙龙病情繼續好轉,但仍然嚴重,什洛莫·莫爾還計劃停止為他注射麻醉劑。[7]
2月10日,沙龙的消化系統嚴重受損,情況危殆,醫生指他生存機會甚低。[8]
4月11日,以色列内阁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沙龙永久失去履行职权的能力,同时任命代总理艾胡德·奧爾默特为临时总理。这意味着以色列政坛的沙龙时代正式结束。[9]
[编辑] 外部連結
前任: 首任 |
以色列前进党黨主席 2005—2006年 |
繼任: 艾胡德·奧爾默特 |
前任: 梅纳赫姆·贝京 |
以色列国防部长 1981—1983年 |
繼任: 摩斯·阿连斯 |
前任: 本雅明·内塔尼亚胡 |
利库德集团主席 1999—2005年 |
繼任: 本雅明·內塔尼亞胡 |
前任: 埃胡德·巴拉克 |
以色列总理 2001年3月—2006年4月11日 |
繼任: 艾胡德·奧爾默特(临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