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Kevin wong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有问题?請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別忘記:討論後要簽名,可使用編輯工具條上的![]()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希望您能享受编写人類共有之自由百科的快乐,成为一名维基百科人。我是欢迎您的维基百科人:~~~~發狂的Faryne 可以找我聊天! 10:59 2006年9月3日 (UTC)

歡迎您的香港維基人是: Stewart~惡龍 17:55 2007年3月2日 (UTC)
[编辑] 您好,希望能與您對談
如果您有意願,請即刻移步至 http://gabbly.com/zh.wikipedia.org ,不需要安裝額外的交談軟體,謝謝。--Jasonzhuocn 19:45 2007年2月24日 (UTC)
-
- 好吧,不過因為要把心中的想法轉為筆談,回應時間會比較慢,頁面保護方針中的規定,你沒說我還沒發現,原來有這樣的規定,看來管理員應該時常前往使用到的方針頁面複習規則。--jasonzhuocn 20:07 2007年2月24日 (UTC)
- 另外,我認為剛好可藉此次的討論對方針的條文作一些完善。例如保護中的頁面目前依慣例是將討論頁一些討論出來的成果編輯到保護中的條目。另外,其實管理員也會在保護中的條目持續的做一些維基化、跨語言連結、模板的更新等與較少變更文意的修訂,是目前維基的慣例,我認為這些修改可以加入到方針裡面。寫清楚以後,管理員在參與編輯就比較不會發生一些類似的可能引發爭議的編修動作。--Jasonzhuocn 20:14 2007年2月24日 (UTC)
- 對阿,如果有人專責,或是特定某些人可以隨時留意特定事項,就像2004年冷玉兄曾提議將有意願的夥伴組織起來,專責處理一些事情,會是比較理想的情形。--Jasonzhuocn 20:21 2007年2月24日 (UTC)
- 另,許多比較活躍的夥伴,彼此之間溝通的管道比較暢通,若對夥伴的管理執行上有不同的意見,通常會在聊天室或即時通訊一對一傳達,較少在互助客棧提起。通常參與比較久的夥伴都能夠有一些基本的認識,而沒參與聊天室或聚會交流的朋友,對一些夥伴們顯的有些距離感。--Jasonzhuocn 20:28 2007年2月24日 (UTC)
- 更進一步的說,其實極大量的社群互動並不在互助客棧,維基各主題聊天室的討論每週累計文字量約是互助客棧的20倍以上,參與者也是最活躍的編輯群的部分。客棧反而不能夠全然的反應社群的全貌。本來想邀您參與對話,但您沒有留下任何即時聯絡方式,所以 gabbly.com提供的服務剛好可以派上用場。--Jasonzhuocn 20:36 2007年2月24日 (UTC)
- 其實負責營運維基百科運作的維基媒體基金會有成立了IRC頻道專供維基人使用,在英文版的頻道對他們來說非常實用。但IRC在華人社會不流行,似乎某些地區不能使用,而且還要另裝軟體才能連上,且紀錄不能保留。事實上,現有的SKYPE 與QQ可以請專人負責將討論的內容精華收錄到對應的頁面。http://gabbly.com/zh.wikipedia.org 真的不錯,不需要安裝就能夠直接對談。--Jasonzhuocn 20:48 2007年2月24日 (UTC)
- 更進一步的說,其實極大量的社群互動並不在互助客棧,維基各主題聊天室的討論每週累計文字量約是互助客棧的20倍以上,參與者也是最活躍的編輯群的部分。客棧反而不能夠全然的反應社群的全貌。本來想邀您參與對話,但您沒有留下任何即時聯絡方式,所以 gabbly.com提供的服務剛好可以派上用場。--Jasonzhuocn 20:36 2007年2月24日 (UTC)
- 另,許多比較活躍的夥伴,彼此之間溝通的管道比較暢通,若對夥伴的管理執行上有不同的意見,通常會在聊天室或即時通訊一對一傳達,較少在互助客棧提起。通常參與比較久的夥伴都能夠有一些基本的認識,而沒參與聊天室或聚會交流的朋友,對一些夥伴們顯的有些距離感。--Jasonzhuocn 20:28 2007年2月24日 (UTC)
- 好吧,不過因為要把心中的想法轉為筆談,回應時間會比較慢,頁面保護方針中的規定,你沒說我還沒發現,原來有這樣的規定,看來管理員應該時常前往使用到的方針頁面複習規則。--jasonzhuocn 20:07 2007年2月24日 (UTC)
[编辑] 回:恭喜當選管理員
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会记得提醒您新开始的讨论和投票。谢谢,祝愉快。-下一次登录 于2007年03月1日01:57留言
[编辑] Cybercavalier
- kevin wong你好,初次見面,打個招呼。提醒你Charlotte是一位女性,可以算是Charlotte姐。Cybercavalier 14:23 2007年3月1日 (UTC)
[编辑] Kevin你好
你好,關於簽名檔使用「扑濕佢」一詞,我沒意料到有關用語可能令人反感。對於任何因此而感到自己受傷害的人,我謹此致歉。現在有關的用語已被抽起,希望各位能夠原諒我這個錯失,並請繼續支持我在維基百科的工作,謝謝。--華德禹@以和為貴(江湖救急區)(參與小圈子選舉) 16:17 2007年3月1日 (UTC)
[编辑] 打個招呼
Kevin你好,我是tonync。拜讀過你在其他地方的留言,見你溝通態度和善、熟悉維基百科方針指引,於是冒昧翻閱你的貢獻紀錄。得知你註冊已久,但到了近日才活躍編輯,而且自我介紹寫得很謙恭得體。沒幾位新手會這樣,所以令我印象深刻。未知你是否在其他語言版本有編輯或管理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 tonync (talk) 07:12 2007年3月2日 (UTC)
-
- 這裏其實有Wikipedia:社区主页(連結就在左方導航欄)以及Wikipedia:常见问题解答,用意和你所講的應該差不多吧,未知是否可以補充。-- tonync (talk) 14:55 2007年3月3日 (UTC)
- 我也來打個招呼,你是香港人嗎?! 歡迎你來到維基百科!! ^.^ Stewart~惡龍 16:03 2007年3月2日 (UTC)
[编辑] 你好,找你有一些事。
最近你在互助客棧看到了管理員與普通用戶之間的不信任,但是再看真一點,其實是Toytoy對管理員功能不熟悉才會導致這種不必要的爭執。你在管理員提名中提出了一些假設的問題很好,但是請不要此以理由去反對其他維基人,而導致了維基人成為管理員的障礙。--地獄少女閻魔愛 接通地獄通信 11:18 2007年3月2日 (UTC)
[编辑] Jnlin申請成為管理員
您好,Kevin,在Wikipedia:申請成為管理員/Jnlin中,您表達了您的反對原因。但我個人認為管理員多並不是一個理由去反對一個人成為管理員,如果這樣的話,將來的管理員愈來愈多,那就不要再投票申请成为管理员了?隨著維基百科建立的時間愈久,適合的人選就會愈多,將順其自然,人數多並不成問題。再者,擔心人數多的話,何不罷免那些編輯次數少於500次,又整整一年半年不編輯的舊管理員?Kevin wong兄您要三思三思。 --王者之王 Chaplin (☎) 05:25 2007年3月3日 (UTC)
- 十分謝謝您。 --王者之王 Chaplin (☎) 09:13 2007年3月7日 (UTC)
[编辑] Wikipedia:知名度
我今天提议将Wikipedia:知名度升级为正式方针,不知道您是否感兴趣,参见WP:客栈方针,祝愉快。-下一次登录 于2007年03月6日00:10留言
[编辑] 我是這樣想的
因為他曾經在刪除投票提出「改善條目」,因而他可能在維基榮譽(因為條目成為了DYK)上作出了利益衝突。--費勒姆 費話連篇 23:49 2007年3月8日 (UTC)
[编辑] re:關於高琳琳
-
- 有關內容已回覆於Talk:高琳琳九天生命日記事件,如對刪除方針有更多意見,建議到「互助客棧/方針」中提出。Stewart~惡龍 01:38 2007年3月9日 (UTC)
[编辑] Wikipedia:投票/罷免管理及行政員的票數
請問喔,是不是應該寫成Wikipedia:投票/罷免管理員及行政員的票數?小鬍子 -(對話) 07:40 2007年3月11日 (UTC)
[编辑] 关于沙盒
众多不同Wiki都采用Sandbox作为它们的测试页,这在Wiki软件中已经是一个传统了。所以我觉得你直接将“沙盒”改为“測試頁”未免有些草率,作重要的改变之前最好先付诸社群的讨论。谢谢。--Mountain 13:21 2007年3月11日 (UTC) 「沙盒」這個名稱好像用了很久了,為什麼要轉? --王者之王 Chaplin (☎) 13:32 2007年3月11日 (UTC)
- 對於新人來說,測試頁還是沙盒並不重要,最要緊的是你得告訴他們維基百科有個版可以供他們作測試之用。他們是否知道沙盒的存在是最要緊的問題。--王者之王 Chaplin (☎) 13:40 2007年3月11日 (UTC)
- 目前最好的辦法是討論。不過提你一句,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不是粵語維基百科,儘管你是廣東人,也請不要打粵語,要知道維基百科的人大部分都不是廣東人,謝謝。 --王者之王 Chaplin (☎) 14:23 2007年3月11日 (UTC)
[编辑] 社區整理
冇相干。有冇諗過用Skype保持聯絡?喺返維基百科呢度諮詢社群同埋公佈方針改動之固然重要,但係合併指導頁面呢挺嘢,涉及好多濕碎功夫;所以我認為,通過Skype之類嘅非wiki頁面,先搵到一定程度共識,然後先至推出尋求更廣大社群意見,咁會有條理整齊好多。不妨考慮吓?-- tonync (talk) 06:49 2007年3月12日 (UTC)
- 你嘅建議有道理,不過我有三個顧慮。 1.係有冇人願意開始,又或者應該話,有冇人願意開完之後繼續跟進follow up,而唔係挖咗個屎坑就拍拍屁股走人。我自認係後者,所以我個人傾向維持喺既有框架下運作。 2.搞BBS自然要有所謂「版主」,咁樣可能強化「管理員係版主,鍾意點刪就點刪」嘅誤解。Skype係冇得刪文嘅,而且唔似BBS咁公開法,講錯乜嘢大鑊極都有限。我覺得喺家吓互助客棧咁政治化嘅環境下,Skype嘅氣氛比較適合。 3.Skype另一好處就係方便用戶獨立溝通,傾啲同維基百科無關嘅嘢。BBS做唔到呢個我認為都幾好嘅優點。-- tonync (talk) 07:17 2007年3月12日 (UTC)
[编辑] RE:關於新人
最近發現你在多個新人頁面中,取消了一連串的留言,我覺得這樣頗不符合維基禮儀,請留意一下。--Kevin wong 11:52 2007年3月12日 (UTC)
-
- 你儘可放心,我這個執行編輯知的禮儀也不是太少,不過你歡迎新人的方法不好,我們歡迎新人的模版是{{subst:welcome}},而不是你創的模版,因為這樣會阻止新人對維基百科的認識,請不要再這樣歡迎新人了。--王者之王 Chaplin (☎) 11:57 2007年3月12日 (UTC)
-
-
- 您應該注意到,討論頁的留言是不應該被刪除的,儘管你不同意內容,但不要強行按照個人喜好,刪除你不喜歡的留言(特別是其他人的討論頁)。如果你希望把留言方法「規範化」,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提出。--Kevin wong 12:03 2007年3月12日 (UTC)
- 這並不是我的個人喜好,而是維基百科統一的歡迎新人模版,你擅自使用自己的模版,會做成極大的不便,我不斷地revert破壞也是做也做不完,請立即停止破壞了!我並不想編輯戰及用戶封禁的事發生在你身上。 --王者之王 Chaplin (☎) 13:48 2007年3月12日 (UTC)
- 您應該注意到,討論頁的留言是不應該被刪除的,儘管你不同意內容,但不要強行按照個人喜好,刪除你不喜歡的留言(特別是其他人的討論頁)。如果你希望把留言方法「規範化」,可以在Wikipedia:互助客棧提出。--Kevin wong 12:03 2007年3月12日 (UTC)
-
-
-
-
-
- 惹怒了你真的不好意思。我在新人頁面加入{{小天使迎新}},這是一個wikipedia:維基小天使給新人的留言,讓他們知道有問題可以找誰哪位小天使協助,你認為這是「破壞」,是言重了,而您持續地把{{小天使迎新}}模板從他人的討論頁移走,並且把模板內容刪除,我想這種氣氛和情緒,暫時不適合跟你談了。嘗試從善意假定、在分歧中看看其他人的理由設想吧。--Kevin wong 13:59 2007年3月12日 (UTC)
-
-
-
-
-
-
-
-
- 十分對不起,我太激動了。你的模版好是好,但你其實應該先以{{subst:welcome}},然後才用你的模版。而且,你的這個模版給新人所提供的資料,並不比{{subst:welcome}}模版更足夠,因此建議加入兩個模版,歡迎新人時使用{{subst:welcome}}(必要的模版)及{{小天使迎新}},謝謝。我這次好像激動了點,希望沒有破壞我們的合作關係吧!十分對不起。--王者之王 Chaplin (☎) 05:23 2007年3月13日 (UTC)
-
-
-
-
其實我並不是不想與你討論,自顧自的意思行,而是希望你立即停止用那模版歡迎新人的行為,我好再慢慢解釋維基歡迎新人的方式,再作討論。
現在,希望大家慢慢的討論這事,關於歡迎新人,事態嚴重,會大大影響日後他們的貢獻,因此得謹慎行每一件事,不得胡亂改動一貫的做法,明白嗎?凡事有改動一貫的做法,就應該先與其他認識維基比較多的維基人們一起作討論,討論後達成共識,才開始行事,謝謝你的合作。 --王者之王 Chaplin (☎) 08:56 2007年3月13日 (UTC)
- 有點頭痛了, 而且你有點過慮, 並且將一些很微小的事說得是很危險, 迫在眉睫。不如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討論一下, 看看會不會有不同見解。(其實已有一篇類似的討論, 歡迎給些意見) --Kevin wong 09:02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SUBST:小天使迎新
Kevin Wong,吾人修改了{{小天使迎新}},可否代之入以下十七頁[1] ?不能代勞,抱歉。---Hillgentleman | 書 | 2007年3月12日( 一 ), 19時34分34秒.
- 例:User talk:貓王中,可改為 SUBST:小天使迎新---Hillgentleman | 書 | 2007年3月12日( 一 ), 19時42分42秒.
- User talk:Kankankankan
- m:help:editing#Links to other help pages---Hillgentleman | 書 | 2007年3月13日( 二 ), 03時52分15秒.
[编辑] 投票
“投票安排”一节说“如果三套方案中,未有一套能获2/3人支持,将会抽出较多人支持的两套方案,两周后重新投票。”如果这轮没有选出,我会在接下来的对决投票中,选择支持其中的一个。--Wikijoiner 09:16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唔洗客氣
唔洗客氣,大家都係想搞好呢個維基啫 :) 我啱啱入黎嗰陣都成日搞錯晒啲嘢,慢慢就會習慣。共勉之! --Gakmo (Talk) 16:15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re:「決定權」
- 這個我也很難說清楚,建議在Wikipedia:互助客棧一塊討論,目前的情況的確是管理員能運用部份「決定權」,如條目在支持和反對票相持的情況下。Stewart~惡龍 18:19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re:Wikipedia:投票/罷免管理及行政員的票數
- 我加上了一些討論時提出了但沒加到投票的選項,但我沒有加上我30%的方案。可能因此影響到選情,但我認為選項真的太極端了。個人除30%的方案外是偏向較支持50%的,但還是想先看多一點大家的意見。Stewart~惡龍 18:19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小天使
對了,{{小天使}}模板弄得不錯,希望繼續努力推廣和宣傳Wikipedia:維基小天使。不過好像不算維基榮譽吧?加到那個category似有不妥。Stewart~惡龍 18:35 2007年3月13日 (UTC)
- Wikipedia:維基小天使上有「本計劃尚在討論,目前僅是草稿階段,歡迎您參與討論。」好像有點無謂,是嗎?另外,{{Helpme}}模板似乎實用性不大,還是另想辦法協助新手比較好,如:我之前提議過將Wikipedia:新手求助合併到Wikipedia:互助客棧中。
- 投票方面沒什麼其他意見補充了,就說一句加油吧! Stewart~惡龍 18:49 2007年3月13日 (UTC)
[编辑] 谢谢你对新手的欢迎,有疑问条目是人鱼森林
谢谢你的欢迎辞,并对我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回应。在互助站,我得到了热心的帮助,不能留言的原因原来是Minghong限定了注册不超过四天的新人,我现在已经可以给他留言,但是一直没有回响,可能比较忙。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讨论后得不到编者及大家的意见,呵呵。本小鱼初来乍到,很多不懂,规则太多,还未研透,有甚不懂的希请教。再,有空请看看高桥广树,是我在维基创的第一个新条目,请看看有什么格式或者用语的问题,谢谢你的用心和关心!PS:不知在人鱼森林条目挂上疑问的模板(我本意是想大家看到可进来讨论,但没有效果,也许是我滥用了模板)是否可行,如果不符规定,请予以取消。Shary 04:20 2007年3月15日 (UTC)shary
[编辑] Re:地震資料
你好!首先也多謝你對香港條目的關注。地震資料本來是在一個叫「地理、氣候及授時」的章節。我參考英文維基百科的做法,分拆地理及氣候,並刪除較次要的授時。至於地震資料,我當時並沒有深思熟慮,加上地理一節主要講地貌和生態,所以便把地震資料放在氣候了。現在想起來,也好像有點不對。然而,現在地震資料當然不足以在香港條目中另開新節介紹。因此,現在有兩個解決辦法:第一是放在地理一節,但可能與地貌和生態資料未夠連貫;第二是索性刪除,畢竟香港條目篇幅有限,地震又不是香港的特色,未必需要在香港條目中提及。 -- Kevinhksouth (Talk) 15:09 2007年3月20日 (UTC)
- 多謝你的意見。我已作出相關修訂。如果還有任何建議,歡迎向我提出,或直接動手修改。 -- Kevinhksouth (Talk) 15:25 2007年3月20日 (UTC)
-
- 至於香港一文,其實真是需要大家,最好是每位香港維基人,都去關注一下,因為要改善、補充甚至刪減的地方真是有很多。說回你的問題,首先IP戶回退問題,假如是同一個IP,可以到其talk page留言,否則就只能在Talk:香港進行警告。如果情況持續,就只能請管理員半保護條目數天,但這無疑會影響好的IP的貢獻。至於流行文化章節,我暫時未處理到,所以暫時沒有評論。我較喜愛順次序逐一改善:前日改了歷史、昨日改了「地理、氣候及授時」、今日本來想改政治的,但今晚我恐怕沒有時間,或者要順延一日了。無論如何,我相信惡龍和 Tony 的能力能夠幫助改善這個條目,所以找他商量也是一件好事。 -- Kevinhksouth (Talk) 15:37 2007年3月20日 (UTC)
-
-
- 多些參考資料自然是好事。我加入維基已久,在我還是新手時並沒有引用參考資料的做法(當時根本就沒有這種風氣),現在才要培養這個習慣並不容易。說回香港條目,如果每項資料都要參考來源,以香港的內容豐富程度,相信需要過千項註釋了。因此,現實點說,雖然參考資料並非不重要,但最重要是有需要才使用。我整理的歷史、地理及氣候章節,英文版本也分別只有2個、4個及2個註釋。不過我也多謝你的提醒,如果方便的話我也會順便加入參考資料,但我最主要的貢獻還是會以整理文字為主。 -- Kevinhksouth (Talk) 16:06 2007年3月20日 (UTC)
-
[编辑] Re:港式英語
對不起,看到你回退IP用戶的編輯並加以不適當的解釋,十分憤怒,因而保留了IP用戶的編輯版本。經你這麼一說,我再去看一看,也覺得你的回退是有道理的,對不起。不過下次為了避免誤會,請加以適當的解釋,說明你回退的實際原因,而不是一味說這是因為IP用戶不是註冊用戶而回退,謝謝。--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0:13 2007年3月27日 (UTC)
- 其實回退的理由並非「 ip 戶」, 在 remark 中只是勸他申請一個戶口, 可以商量當中的內容。 早前我正在跟另一人討論這篇文章的事, 未有跟你說明, 實在不好意思。 不過, 遇上一些小事時, 實在不用太憤怒, 有點怪怪的。 --Kevin wong 16:26 2007年3月27日 (UTC)
其實現在才剛剛是翻譯的階段,文筆不通順當然是有的,我也看到自己的一些翻譯錯誤,但我是故意不改的,因為我和師兄翻譯完畢後,會一起大幅修改文章,但在這之前,先得把英語翻譯為中文。謝謝你對這條目的關注,編安。--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0:04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並不是「刻意」,也不是拒絕協助。但說真的,第一,不通順的地方不是怎麼嚴重,且修改後雖是通順了,但似乎有點失去了原本的意思,因此我還是決定遲點自己來修改。--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0:12 2007年3月28日 (UTC)
關於港式英語,請勿再掛在口邊吧!我已就這問題向你致歉,但請你作解釋時也得清楚一點,若再含糊不清,更多的維基人會像我一樣錯誤地回退人家的編輯,謝謝你。--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0:14 2007年3月28日 (UTC)
- 從你的風格, 我實在不太肯定自己再回退港式英語時, 會否激發你發動編輯戰, 但現在你說明後, 我去取消你的回退。 如果有問題, 請跟我聯絡, 避免令人誤以為發生編輯戰。--Kevin wong 10:20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不知道你是否明白我的意思。如果修改了一篇文章令該文章變得通順,但卻有失原意,寫起來更像是編者根本不知道這故事的話,該文章有多通順也是沒用。Kevin wong 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近來常常回退你的編輯,令你對我愈來愈憤怒似的。其實本來我們可以合作得很好,但我發現我們常有分歧,我不想因為我們的意見及想法不同而令我們互相憎恨,這是我極不想發生的。其實再回頭想想,你也許就會發現我們都說的有道理,但就總是覺得對方無理。如果我是已經得罪了您的話,我在此深表歉意,並希望能握手言和,重新合作,讓我給您道歉!--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0:28 2007年3月28日 (UTC)
-
- 或許你看看自己的留言內容, 會不會看出不少前後矛盾的內容。我想一般人未必都能明白你的想法。 你想清楚過嗎? 你是抱甚麼原則去參與維基? 想讓維基人知道你是甚麼性格? 現在我覺得你的性格有點陰晴不定, 情緒時好時壞。
- 老實說, 回退一兩篇文章, 是很簡單的事, 問題是用甚麼心態。第一篇你說自己是錯誤回退, 解釋過已沒有問題 (如果可以自行修改, 當然會更好, 避免讓人覺得你我來來回回地回退) ; 第二篇, 你全面取消他人的修改, 寧願採用一篇文句不順但自己編寫的內容, 我最擔心你不明白維基「人人可以編輯」 的原則, 認為這有失禮儀。
- 避免想得太遠了。維基的事若會跟「憤怒」一字扯上關係,可能是過於投入,把一些微小的事看得過於嚴重了。
--Kevin wong 10:41 2007年3月28日 (UTC)
我想你知道,問題不在於文句通不通順,而在於意思上是否有問題。文章中,寫作的手法需符合英國的說法,遠大前程是英國的事啊!您就是因為這樣才被我回退。我的暱稱,人人都是這樣稱呼我的了,並沒有什麼意思。或許是因為我已踏入青春期,其中之一的特徵是心情不穩定,希望您會體諒我的難處,且我是做得有理的!我在此再一次致歉。--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1:07 2007年3月28日 (UTC)
[编辑] 2007香港春聚通知
[编辑] 約稿
Kevin你好,是關於香港條目的事。過去一個多星期,香港條目的初段已經經過大幅度整理,添補很多資料來源。早前你約定了寫文化一段,暫時未見你動筆,我和Kevinhksouth打算過寫,但仍然在等你的作品啊!雖然香港條目已經暫時停止撤銷特色條目的討論,但還是請你不要放棄提升這篇重要條目的機會。期待你的作品!:) -- tonync (talk) 17:09 2007年3月28日 (UTC)
- 上星期太忙,少了上維基,竟然忘記了香港。我未來幾天可能比較忙,希望一周內完成到。真的不好意思。--Kevin wong 17:12 2007年3月28日 (UTC)
-
- 期待中! -- tonync (talk) 17:16 2007年3月28日 (UTC)
[编辑] 翻譯
我的翻譯錯誤在於總是要逐怡逐字翻譯,就是不能像你所說的那般把自己的理解寫下,因此常常造成翻譯的錯誤。或許我應嘗試改一改自己的翻譯作風。謝謝你,我們可以交個朋友嗎?--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3:37 2007年3月29日 (UTC)
十分謝謝你,希望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從而了解更多事物。--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13:54 2007年3月29日 (UTC)
[编辑]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及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陋室★茶話★獻曝★工具與關注 15:57 2007年3月31日 (UTC)
[编辑] 优良条目候选投票
您好,我在优良条目候选提交的条目凯瑟琳·珍妮薇正在投票候选中,希望您能前往为该条目投票或评论,非常感谢!--PhiLiP 09:02 2007年4月11日 (UTC)
[编辑] 互相客棧/其他
你好,Kevin兄,十分同意你在互相客棧/其他中對金翅大鵬鳥的回應,但一點小小的提示,可知道金翅大鵬鳥是個維基女孩?為何稱她金翅兄?嘻嘻,下回小心點了。—Chaplin ☎晉見 ★西出之日 06:50 2007年4月13日 (UTC)
[编辑] 港女
建議移動至港女(網絡用語),因為現時香港報紙仍然常常以「港女」一詞泛指所有香港女性,很多沒有逛香港網路討論區的人根本不知道港女有其他含義,另外希望有人可以翻譯日文版ja:毒男條目作對照--Ws227 15:53 2007年4月14日 (UTC)
[编辑] Re:港女 (網路用語)
請留意,該條目複製了[2](User:Shizhao所舉證的連結)的文字,所以依照刪除標準必須予以刪除,重新編輯請在子頁面進行。--RalfX(議) 05:59 2007年4月15日 (UTC)
[编辑] 中世紀菜餚
Kevin wong兄你好,你的中世紀菜餚做的很不錯,可以提特呢!加油!—Chaplin ♨來喝杯茶吧! ★日頭西出 13:56 2007年4月15日 (UTC)
我的長處也許不是翻譯,是知識才對。我遲數天就要開始我對生物條目方面的大量擴充了,記得留意新條見推荐/候選啊!嘻嘻!—Chaplin ♨來喝杯茶吧! ★日頭西出 10:23 2007年4月16日 (UTC)
好的,十分對不起,我下次會留意的了。—Chaplin ♨來喝杯茶吧! ★日頭西出 08:54 2007年4月1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