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汉昭烈帝 | |
---|---|
![]() |
|
姓名 | 刘备 |
庙号 | 无 |
谥号 | 昭烈皇帝 |
陵墓 | 惠陵 |
政权 | 蜀汉 |
在世 | 161年—223年 |
在位 | 221年—223年 |
年号 | |
章武:221年四月— 223年四月 |
汉昭烈帝刘备(161年—223年4月24日),字玄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的建國者。
目录 |
[编辑] 生平
[编辑] 早年討賊
相傳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父親劉弘本為官員,但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賣草鞋、草蓆為生。175年,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學,與同宗劉德然加入東漢末大儒盧植門下求學,與公孫瓚同門、並與其結為好友。劉德然父劉元起常資助劉備。劉元起妻罵:「各自一家,何能常爾邪!(各是一家,怎可時常幫助他呢!)」元起答:「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我們宗族中有此孩兒,不是普通人啊。)」但劉備不喜歡讀書,只喜歡穿著華美服飾,成天嬉犬遊馬、酣歌醉曲為樂。平日沈默寡言,常以謙虛恭敬待人,只是情感很少表露於外。由於喜歡和豪傑遊俠交往,許多年少者都趨附在他身邊。
184年,黃巾之亂爆發,各州郡皆有義軍。劉備受到中山縣富商張世平、蘇雙等人的資助,也组织起義軍,跟隨鄒靖討伐黃巾軍,立下戰功,被任為安喜尉。後來,漢室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長吏的人,都會被選精汰穢,督郵到安喜便是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休息房舍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十分痛恨,綑綁督郵鞭打兩百後,棄官逃亡。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
190年,投奔公孫瓚,公孫瓚隨即上表,保奏劉備為別部司馬,任為高唐縣尉、縣令,先加入了討伐董卓的戰爭。後捲入公孫瓚與袁紹間的鬥爭,被袁紹與曹操軍打敗,轉與田楷一同防衛,數次立下戰功,被封為平原縣令、平原相。劉備平原外禦賊寇,在內則屯糧分發給百姓,士以下的人,都會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簡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三國志》以「其得人心如此(如此深獲眾人的信望)」稱讚劉備。
[编辑] 入主徐州
黃巾賊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太史慈對劉備說:「慈,東萊之鄙人也,孔北海親非骨肉,比非鄉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災共患之義。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區區,延頸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圍,從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慈(太史慈),只是東萊的一個鄙殘之人,孔北海(孔融)與我非親族骨肉,也非鄉族朋友,只是以名聲、志向相識,有分災共患的義理。現今管亥製造暴動,北海被圍,孤窮而無援助,危在旦夕。以你的仁義之名,能救人之急。雖然小小的北海,仍然延頸恃仰,派慈冒著利刃,突破重圍,從萬死之中托附於君,只有君可以救存北海啊。)」劉備驚訝的答道:「孔北海知世間有劉備邪!(孔北海(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賊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193年,曹操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節節敗退,曹操在徐州進行大屠殺。陶謙向田楷求救,劉備協同田楷一起前往相救。劉備軍中攙雜的千餘幽州烏恒、異族騎兵,又有饑民數千人投靠,與陶謙將領曹豹屯在郯東,被曹操擊敗。後曹操因後方生事而撤退,陶謙特意送四千丹楊兵給劉備,劉備便依附陶謙,屯於小沛防備曹軍,並被表為豫州刺史。
194年,陶謙病死,死前曾對別駕從事麋竺說:「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如非劉備不可能安定這州。)」麋竺便率人迎劉備入主徐州,但劉備卻推辭,陳登對劉備游說:「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於今日。彼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現今漢室漸趨衰敗,海內傾覆,能立功業、立職掌,就在於今日。我們州中殷實富足,戶口百萬,希望能屈就使君掌管州中之事。)」劉備回說:「袁公路近在壽春,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君可以州與之。(袁公路(袁術)就近在壽春,此人為四世五公,是海內所歸,你可以將州給他管理。)」陳登答:「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若 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公路(袁術)驕縱、奢華,不是治理亂世的主人。現今我們希望為使君結合十萬步騎,上可以輔佐皇上而救濟人民,成就春秋五霸般的功業,下可以割地守境,在竹帛上書寫功績。若是使君不答許,登(陳登)也未敢聽從使君。)」而北海相孔融仍對劉備說:「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袁公路(袁術)豈是憂慮國事而忘家的人?只是墳墓中的枯骨,不足以在意。今日的事,是百姓讓與賢能,天意讓與你而不取,難免有不可追的悔恨。)」最後劉備也答允,並領徐州州牧。
[编辑] 轉戰呂布
195年,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呂布見劉備,對劉備極為尊敬,說:「我與卿同邊地人也。布見關東起兵,欲誅董卓。布殺卓東出,關東諸將無安布者,皆欲殺布爾。(我與你是站在同一邊的人。我見關東軍起兵,想要誅殺董卓。後來我殺了董卓向東走,關東諸將卻沒有一個安置我,更加要殺死我啊。)」請劉備於帳中坐,並令妻子行禮,酌酒飲宴,又稱呼劉備為其弟。劉備見呂布胡言亂語,外表上雖不當一回事而心裡卻對其有所戒備。最後劉備仍讓呂布屯於小沛。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進攻徐州,獲得曹操任命為鎮東將軍的劉備出兵迎擊。與袁術大戰,互有勝負,於盱眙、淮陰擋著袁軍。曹操為拉攏劉備並對抗袁術,向獻帝上表劉備之功,朝廷拜為鎮東將軍、宜城亭侯。相持經一個月,呂布乘機偷襲攻佔下邳,下邳守將曹豹趁機倒戈,將守將張飛趕走,佔據下邳,擄獲劉備的妻子,迎接呂布入主徐州。劉備只好轉戰海西,途中遇上楊奉、韓暹等賊軍在徐、揚二州之間作惡,劉備便與其決戰,一舉大破,楊奉、韓暹其盡為劉備所斬。
後來劉備與呂布議和,呂布歸還他的妻子,準他在小沛屯兵。劉備返回小沛後,立即收編失散的兵馬萬餘人,私下招兵的行徑令呂布十分嫌惡,呂布遂出兵攻打小沛,劉備兵敗後投靠曹操,日後獲得其協助,反而消滅了呂布。劉備與曹操一同返回許都後,被任命為左將軍,受到曹操優渥的禮遇。劉備前來投奔之際之前,曹操的參謀程昱就曾經提出「劉備並非久居人下之輩」的警告,勸曹操趁早解決後患,但曹操認為劉備是英傑,反而對其禮遇有嘉,出則同車,坐則同席。
198年春天,呂布派人攜金到河內買馬,但被劉備兵所掠取。呂布於是派高順、張遼等攻劉備,雖然曹操曾派夏侯惇前往解救,但仍敗陣,劉備妻子又被呂布所擄。十月,曹操親自東征呂布,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便聯合起來,成功消滅呂布,獲回劉備妻子。
[编辑] 對抗曹操
漢獻帝因曹操濫權,發出血詔令其岳父董承要誅殺曹操,劉備未加入。一日,曹操宴請劉備,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唯獨你我是當今的英雄,袁紹根本稱不上)。」劉備聽心中一震,筷子從手中掉落。此時剛好打雷,劉備便對曹操說:「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於此也!(有聖人曾說『突發的雷聲、強烈的大風都很突然』真是說得好。一聲雷鳴,可以令我變成這樣!)」《華陽國志》記載當時碰巧雷聲大作,劉備便把自已的失態歸咎於雷鳴,而此事後,劉備便加入了董承。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術想北投袁紹,劉備便向曹操借兵出擊袁術,曹操便派他督朱靈、路招攻擊袁術,但軍未到,袁術已病死。
199年,劉備遣朱靈、路招佔據下邳,遣回朱靈、路招。後來,劉備殺死徐州刺史車冑,留關羽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另一方面派遣孫乾與袁紹連合,打出對抗曹操的名目。曹操曾派劉岱、王忠領軍攻打劉備,但反被劉備大敗而回。同時,東海昌霸反叛,郡縣多投靠劉備,劉備軍再次聚起數萬人,並連同多個地方勢力一起反曹。200年,反曹事件敗露,董承被殺。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
最後劉備大敗,小沛被佔,曹操虜獲劉備妻子及生擒關羽、夏侯博。劉備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譚親自迎接,並報知其父袁紹,袁紹也親到鄴城外迎接。待了一個多月後,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會。不久,曹操與袁紹於官渡發生戰爭,汝南黃巾餘軍劉辟等响應袁紹叛曹,袁紹便派劉備率軍與劉辟會合。曹操派曹仁攻打汝南,劉備惟有再次還軍袁紹。當時劉備想離開袁紹,便說服袁紹應南連劉表,袁紹再次派劉備到汝南與龔都會合。曹操另派蔡陽攻擊劉備,為劉備所殺。
201年,於官渡之戰大敗袁紹的曹操南攻汝南,劉備敗走棄城,並派麋竺、孫乾與劉表會面,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准他屯於新野。劉表雖禮待劉備,但對其有所顧忌,而且劉備與荊州很多豪傑結交,所以對他不甚信用,也不接受其北伐意見。202年,曹將夏侯惇、于禁等南侵至博望,相方對持,劉備設下伏兵,火燒自營偽退,夏侯惇等追殺,為劉備伏兵所破。
[编辑] 南下之危
207年,劉備三顧草盧請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對的戰略方針。208年,曹操南下,劉備屯於樊城相抗。八月劉表病卒,次子劉琮即位,遣使曹操舉州投降。起初劉備並不知,當曹軍到達宛時才得知,連忙棄新野南徹。當經過襄陽時,諸葛亮曾游說劉備直接進攻劉琮,佔有荊州。但劉備卻不忍心,便停馬呼喚劉琮,劉琮懼怕不敢起來回答。劉琮的手下及荊州人都大多歸附劉備,當經過劉表墓時,劉備只好涕泣而離去。
到達當陽時,隨軍人數已有十餘萬人,輜重數千輛,一日只能走十餘里。惟有派另派關羽乘數百艘船,直到江陵。有人向劉備進言:「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宜速行而保江陵,現今雖然擁有大眾,但士兵很少,若曹操軍追至,怎樣抵抗他呢?)」劉備答道:「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做大事都要以人為本,現今人眾歸附於我,我又怎忍心離棄他們!)」
曹操深怕劉備先佔領江陵,拋棄輜重,以輕軍急行到襄陽。曹操聽聞劉備軍已離開襄陽,派曹純等領五千精騎先行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餘里。奔至當陽的長阪,兩軍遇上,劉備軍遭曹軍突襲,大舉擒獲其人員輜重。劉備惟有棄妻兒,向漢津逃亡,剛好遇上關羽船隊會合,又在濟沔遇上劉表長子劉琦的萬餘人,遂一起逃到夏口。當時孫權派魯肅來打探消息,劉備便派諸葛亮出使孫權,與孫權結盟。劉備便與孫權將領周瑜、程普的部隊戰於烏林,大破敵軍,更追至南郡,最後曹操只好北還(詳見赤壁之戰)。
[编辑] 佔荊奪蜀
劉備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征荊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雷緒也率部曲數萬口人投效。後劉琦病死,諸將推舉劉備為荊州牧,治於公安。而孫權為與劉備建立更固結的關係,遂提出將其妹嫁予劉備。劉備到京口見孫權,關係表現親密、寬度。
以後,孫權曾派使希望與劉備一起取蜀,劉備本想答應,因吳不可能越荊而有蜀,蜀地就可據為己有。但荊州主簿殷觀卻反對:「若為吳先驅,進未能克蜀,退為吳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贊其伐蜀,而自說新據諸郡,未可興動,吳必不敢越我而獨取蜀。如此進退之計,可以收吳、蜀之利。(若果我們為吳開路,前進未必能攻克蜀,後退可能為吳乘機攻擊,那事大勢而去了。現今但可以贊同他伐蜀,不過自己卻說新據諸郡,未能起兵,吳必定不敢越過我境而單獨取蜀。如此進退得宜的計謀,便可以收吳、蜀兩地之利。)」劉備依從其計,孫權果然不再提出。遂升殷觀為別駕從事。
211年,益州牧劉璋唯恐曹操進攻巴蜀,劉璋的別駕從事張松便建言:「若能迎接劉備入蜀,必可討伐漢中的張魯。」劉璋遂派法正帶四千人及巨款送給劉備,劉備與軍師龐統一同進入益州,留諸葛亮、關羽等人據守荊州。然而劉備要知道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多少,及多個要害之地的遠近,便向二人請教,張松、法正都一一詳述,更畫出地圖指示山川所在,所以劉備知道益州的內部。
到達涪城,劉璋親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法正及龐統都提議劉備可乘機殺了劉璋,當時龐統主張:「今因此會,便可執之(趁此機會,擒住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未採納龐統的建言。劉璋推薦劉備行大司馬,領司隸校尉,劉備又推薦劉璋行鎮西大將軍,領益州牧。劉璋配給劉備士兵,及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當時總計有三萬多人,車甲、器械、資貨甚多。但劉備卻到葭萌時,未出兵,而是樹立恩德,收買民心。
212年,曹操出兵征討孫權,孫權遣使向劉備告急,劉備請求劉璋仁與兵士萬人與軍事物資。但劉璋只允諾給予四千兵馬,其他物資僅提供一。,劉備受此激怒,忿忿說道:「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不遑寧居;今積帑藏之財而於賞功,望士大夫為出死力戰,其可得乎!(我為了益州征討強敵,軍隊勤瘁,無暇休息;現今劉璋積存起財富而不用於賞功,卻希望士大夫能為他出力死戰,這又怎可能!)」當時張松不知劉備用意,寫信質問:「今大事垂可成立,如何釋此去乎(眼看就要大事底定,為何拋下一切離去)?」結果被其兄張肅據此告密,張松遭到處死,導致劉備與劉璋關係惡化。
劉備依龐統提出的中計,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另外又派黃忠、卓膺率軍攻劉璋,一路佔領至涪城。劉璋連忙派出劉璝、泠苞、張任、鄧賢等與對抗劉備,但被攻克。退至綿竹關,守將李嚴投降。劉備軍勢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諸葛亮、張飛、趙雲也從荊州率兵入蜀。但劉備軍卻被雒城守將劉循阻擋攻勢,戰事長達一年。214年夏天,雒城終被攻破,乘勢進圍成都數十日,劉備派簡雍為說,最後劉璋出降。蜀中繁盛、安樂,劉備設宴大慰勞士卒,又取蜀城中的金銀、穀帛賜給將士,有志之士都紛紛來投。
[编辑] 漢中之爭
215年,孫權知道劉備已奪得益州,希望取回荊州。劉備卻說:「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當得到涼州時,便會還與荊州。)」孫權對此十分怨恨,便派呂蒙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立即率兵五萬到公安,又令關羽進軍益陽,與孫軍對峙。正值當時,曹操佔領漢中。劉備知道後,立即與孫權講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給孫權,南郡、零陵、武陵則為劉軍所有,回軍江州。又遺黃權率兵迎向敗北於曹操的張魯,但當時張魯已降曹操。曹操派夏侯淵、張郃屯兵漢中,多次侵犯邊界。劉備遂令張飛進兵宕渠,與張郃等於瓦口發生戰爭,張郃被大敗,劉備也還軍成都。
218年,劉備經法正勸諫率軍進攻漢中。但先頭部隊卻被打敗,劉備逐進兵陽平關,與夏侯淵、張郃等相峙。終於在219年春天,於定軍山派大將黃忠斬殺夏侯淵及趙顒等。曹操只好從長安立刻率兵南征,劉備在險處死守,不與曹軍交戰,數月後曹操只好退兵,劉備最後擁有漢中。而另一方面,又遣劉封、孟達、李嚴等進攻上庸的申耽。(詳見漢中之戰)
同年秋天,群臣向漢獻帝上表,希望劉備進位為王。劉備遂於沔陽設置祭壇,與群臣、士兵出列,宣讀奏訖,成為漢中王。後還治成都,升任魏延為都督,坐鎮漢中。又從成都至白水關建設館舍,築起亭障四百餘區。但於同年冬天,關羽北上打曹樊城時,被孫權大將呂蒙偷襲荊州,並殺死關羽,双方正式決裂。
[编辑] 遺恨夷陵
220年,曹操逝世,劉備本想贈書弔唁及贈禮,但不成功。同年十二月,曹丕篡漢,劉備聽聞漢獻帝已被加害的消息,便穿喪服發喪,追諡他為孝愍皇帝。第二年,諸葛亮、許靖、黃權等人上書望劉備即位為皇,劉備便於成都武擔的南面登基,以續東漢大統,改國號「漢」,史稱蜀漢。四月,大赦天下,並改元章武。任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等。五月,立皇后吳氏,太子劉禪。 六月,立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七月,劉備聲稱為關羽報仇,發兵東吳,不接受東吳提出的和議。起初,蜀軍氣勢如虹,不過吳將陸遜以逸待勞,於222年大敗蜀軍(詳見夷陵之戰)。最後撤退到魚復縣,並將其改為永安。後轉往白帝城,孫權知道後十分懼怕,遣使請和,劉備仍答應,派宗瑋出使。同時,黃元造反。
223年二月,諸葛亮由成都到達永安。三月,黃元出兵攻打臨邛縣。劉備遣陳曶前往討伐,黃元大敗,本想順流下江,但為親兵所縛拿,押至成都斬首。後劉備病危,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與李嚴。4月24日駕崩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臨終前,與劉永說:「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我死了後,你們數兄弟以父親般侍奉丞相(諸葛亮),你們與丞相只是共事而已。)」諸葛亮上表讚揚劉備。五月,將遺體由永安運返成都,谥为昭烈帝。八月葬於惠陵。
刘备現有两个坟墓。一个是成都市武侯祠内的惠陵;另一处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
[编辑] 特徵
劉備身高七尺五寸(約173公分),垂手下膝,有一對招風大耳,不需攬鏡自照,眼睛的餘光也可以看到耳朵。由於沒有鬍鬚,因此曾被劉璋時官吏張裕取笑。為人不愛多說話,喜怒不形於色,不甚愛讀書,喜玩賞評犬馬、音樂、美衣等當時士人才子間風行得雅樂之事、常幫助、善待地位低下、受困苦的人。好與豪俠義士交結相識,善待百姓,曾因其仁德而感動了一位刺客,放棄殺死劉備。
小时候,家中有株大桑树,遙望見如同车盖,刘备與宗中小兒於樹下玩耍時說過:「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我一定會坐有羽飾華蓋的車。)」叔父劉子敬聽到後,當下斥責他:「汝勿妄語,滅吾門也(不許胡說,你想招來滅門之禍嗎。)」又如劉備在荊州數年,曾建議劉表北伐曹操,劉表不接受。一次與劉表飲酒時,到厠所時見大腿變粗,與劉表感嘆自己年輕曾親身征戰四處,戎馬生涯時身不離鞍,更未見贅肉。現在不再征戰,在荊州安逸數年,而逐見大腿贅肉漸生,在荊州無所為用。爭戰半生理想仍未成、國家仍未平,為之嘆息、感殤落淚。
[编辑] 家庭
[编辑] 祖父
- 劉雄,被舉孝廉,官至東郡范令。
[编辑] 父
- 刘弘,東漢末年官吏。
[编辑] 妻
- 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劉禪生母,曾於長阪被困,幸得趙雲解救。後病死,諡皇思夫人,後再追諡昭烈皇后,與劉備合葬。
- 麋夫人,麋竺之妹,於劉備在豫州落難時,麋竺將她嫁給劉備。
- 孫夫人,孫權之妹,與劉備結為政治婚姻,後劉備入蜀,孫權接回她,再無記錄。
- 穆皇后,吳氏,吳懿之妹,劉備入蜀後納為夫人,後為漢中王后。劉禪即位時,尊她為皇太后,稱長樂宮。延熙八年病死,與劉備合葬。
[编辑] 子女
- 劉封,劉備養子。本姓寇,後因不援助關羽而令他被擒殺,劉備將他問罪,賜死。
- 劉禪,劉備長子。後登上皇位。
- 劉永,劉備次子。先為魯王,後封為甘陵王。與劉禪寵臣黃皓不和,被劉禪疏遠。後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為鄉侯。
- 劉理,劉備三子。先為梁王,後封為安平王。早卒,諡為悼王。
- 有二女於劉備南逃至長坂時被曹將曹純所俘。
[编辑] 孫
- 劉璿,劉禪長子,十五歲被立為太子,蜀亡後,鍾會在成都作亂,被亂兵殺害。
- 劉瑤,劉禪二子,蜀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
- 劉琮,劉禪三子,蜀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
- 劉瓚,劉禪四子,蜀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
- 劉諶,劉禪五子,北地王,曾反對譙周降魏的提議,但劉禪不接受,在投降之日自殺。
- 劉恂,劉禪六子,蜀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
- 劉璩,劉禪七子,蜀亡後投降。於永嘉之亂被殺。
- 劉胤,劉理長子,封為哀王。十九歲卒。
- 劉輯,劉理次子,東遷洛陽,拜奉車都尉,封鄉侯。
[编辑] 曾孫
[编辑] 评价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劉豫州,使君之肺腑,可與交通。」、「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劉備),則敵攻其外,民攻其內,必敗之道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锺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锺,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编辑] 民間藝術
[编辑] 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演義》為塑造人物性格,將劉備描寫成極仁愛的君主,不願為爭天下而背叛別人,甚至有歇後語說:「劉備的天下 -- 哭來的」。但實際上,劉備雖數次失敗,但仍堅持奮鬥。
[编辑] 劇曲
劇曲一的劉備為老生所演,而劇目取材於《三國演義》,例如《劉備過江招親》、《甘露寺》就是著名的劇目。
[编辑] 參考資料
前任: 汉献帝刘协 |
中國大漢皇帝 221-223 |
繼任: 汉懷帝刘禅 |
蜀地君主 22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