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全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劉全生,台灣物理學家,祖籍中國安徽,生於廣西省全縣,父親劉行之曾就讀國立東南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前身)實驗中學(今南師附中),任監察委員,母親王立文曾擔任抗戰時期桂林難民救濟工作,後為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
1960年畢業於東海大學,1968年在柏克萊加州大學取得物理博士學位,1971-1974年擔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長期研究員,以電漿物理、核融合理論做基本研究,在雷射與電漿相互作用之參數不穩定性及非線性理論方面有重要貢獻。
自1975年起,他任職馬里蘭大學27年。1975年,該校聘他為物理系正教授,領導電漿理論研究小組。1979年,他擔任該校剛成立的電漿暨核融合能實驗室的主任,領導電漿物理的研究。後任研究院院長及副校長,為該校首任華人副校長,並任全球華人事務研究所主任。1993年擔任美國物理學會電漿分會會長,1996-1999年擔任美國科學院國家研究委員會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電漿物理委員會主席,並於2000至2003年擔任美國物理天文科學政策及計劃制定的權威機構——NRC之物理及天文董事會董事。他曾獲頒馬里蘭大學傑出國際服務獎。他因電漿物理的成就,獲得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榮譽博士。2003年2月劉全生獲選為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中央大學在台前任校長有戴運軌、李新民、余傳韜及劉兆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