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 |
---|
|
政治子系列
|
政治主題頁 |
編輯 |
意識形態 (ideology) 是指一種觀念的集合。英文ideology這個词是德崔希伯爵 (Count Destutt de Tracy) 在18世紀末的時候所創造,用來界定一種「觀念的科學」。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請比較世界觀),存在於共識(請見〈日常社會中的意識形態〉段落)與一些哲學趨勢中(請見〈政治意識形態〉段落),或者是指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定義下的意識形態,請見〈作為一種社會再造工具的意識形態〉段落。)
目录 |
[编辑] 日常社會中的意識形態
每個社會都有意識形態,作為形成「大眾想法」或共識的基礎,而社會中大多數的人通常都看不見它。佔有優勢地位的意識形態以一種「中立」的姿態呈現,而所有其他與這個標準不同的意識形態則常常被視為極端,不論到底真實的情況為何。哲學家福柯(Michel Foucault)就曾經寫過關於意識形態中立性的這種觀念。
努力追求權力的組織會去影響社會中的意識形態,將它變成他們想要的樣子。政治組織(包括政府)與其他團體(比如說在議會外遊說通過議案的團體)試圖透過傳播他們的意見來影響民眾,這也是為何社會中的許多人通常看起來都有「類似的想法」(think alike)。
當社會中絕大部分的人對於某些事情的想法都很類似,甚至忘記了目前的事務可以有其他的選擇,這就變成了哲學家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所說的霸權(Hegemony)。關於團體迷思(groupthink)這種規模小很多的概念,也有部份要歸功於他的著作。
現代語言學家在研究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機制時,這種「類似的想法」被認為就是透過這種機制傳達出去的。
[编辑] 政治意識形態
政治意识形态 |
---|
政治系列 |
|
政治主題頁 |
編輯 |
意識形態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政治的、社會的、知識論的、倫理的等等。
在社會研究中,政治意識形態是一組用來解釋社會應當如何運作的觀念與原則,並且提供了某些社會秩序的藍圖。政治意識形態大量關注如何劃分權力,以及這些權力應該被運用在哪些目的上。比如說,20世紀中最具有影響力與最被清楚界定的政治意識形態之一就是共產主義,它是以馬克思(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學說為其基礎。其他的例子有:無政府主義、資本主義、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企業自由主義(corporate liberalism)、基督民主主義(christian-democracy)、法西斯主義、君主主義、民族主義、納粹主義、保守主義、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social-democracy)。「系統意識形態」(systematic ideology)是指將意識型態當作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而非研究個別的意識形態)。請見條目《資本主義》文章下的〈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型態〉段落。
意識形態受歡迎的程度有部份原因是受到道德事業家(moral entrepreneur)的影響,他們常常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政治意識形態是指提出某種政治與文化計畫作為參考的社會運動、機構、階級或大團體,他們的整體觀念、原則、教條、迷思或符號。它也可以是通常用來界定某個政黨及其政策的一整個政治思想結構。
通常是某些道德觀(ethic)形塑了意識形態的基礎。
[编辑] 作為一種社會再造工具的意識形態
馬克斯提出一基礎/超結構(base/superstruture)社會模型. 基礎指社會的生產手段. 超結構在基礎之上形成, 並組成那社會的意識形態, 或如它的法律體系, 政治體系, 和宗教. 對馬克斯來說, 基礎決定著超結構, 因為統治階級控制著社會的生產手段, 社會的超結構便取決於什麼對統治階級最為有利. 因此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便有巨大的重要性, 因為它混淆著從本質疏離的(alienated)群體和可產生錯誤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 例如商品崇拜(commodity fetishism). 馬克斯主義的批評者認為其予經濟因素對於社會的影響以太大的重要性.
社會中主要階級的意識形態被提出予社會的所有成員, 使統治階級的利益顯得就像是所有人的利益. 盧卡奇(Gyorgy Lukacs)形容此為統始階級的階級意識的投影(projection of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而葛蘭西則推進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理論來解釋何以工人階級中的人們對自己的利益可有錯誤概念.
資本主義中意識形態的主要形式(依時間前後排列)有:
而它們相應於資本主義的不同發展階段:
- 廣泛階段(extensive stage)
- 密集階段(intensive stage)
- 近代資本主資(contemporary capitalism)
馬克斯主義者對意識形態作為社會再造工具的看法, 是很多理論和理論家的重要的試金石, 如知識社會學, 理論家曼海姆(Karl Mannheim), 貝爾(Daniel Bell), 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等. 然而, 曼海姆嘗試把'完整'但'獨特'(special)的馬克斯主義者的意識形態的概念進至一'普遍'(general)而'完整'的概念, 承認所有從社會生活而來的意識形態(包括馬克斯主義).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廣泛地發展了這個觀念.
[编辑] 參考書目
- Louis Althusser, Reading Capital ('Pour lire le Capital')
- Antonio Gramsci, Prison note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