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箴言 | 清清白白施政,實實在在建設 | ||||
簡稱 | 竹、新竹、竹市 | ||||
別稱/舊稱 | 風城 | ||||
設立始年 | 1930年 | ||||
行政區類別 | 市 | ||||
區劃 | 3區 | ||||
政府所在地 | 東區 | ||||
市長 | 林政則 | ||||
政府網站 | 新竹市政府 | ||||
市花 | 杜鵑花 | ||||
市樹 | 黑松 | ||||
市鳥 | 喜鵲 | ||||
電話區號 | 03 | ||||
總面積 | 104.0964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23位)
|
||||
總人口 | 396,261人(2007年3月)
(台灣的第18位)
|
||||
人口密度 | 3804.62人/平方公里
(台灣的第6位)
|
||||
毗鄰 | 新竹縣、苗栗縣 | ||||
![]() 新竹市在台灣的位置
|
|||||
地理 | |||||
經度 | 東經120.58度 | ||||
緯度 | 北緯24.48度 | ||||
東西寬度 | |||||
南北長度 | |||||
總面積 | 104.0964平方公里 | ||||
- 陸地面積 | |||||
- 水域面積 | |||||
海拔高程 | 最高:187公尺(五步哭山) 最低: 中位值: |
||||
氣候 | |||||
氣候類型 | 副熱帶季風氣候 | ||||
年平均溫 | 22.3℃ | ||||
- 最高月均溫 | 28.7℃ | ||||
- 最低月均溫 | 15.3℃ | ||||
年降水量 | 1782.7公釐 | ||||
無霜期 | |||||
年日照時數 |
新竹最早是“竹塹社”平埔族-道卡斯族的生活居住地。新竹舊名「竹塹」,是由平埔族語音譯而來。
新竹市為台灣五省轄市之一,是科學園區所在地,為台灣高科技中心,經濟重鎮。
目录 |
[编辑] 歷史
1626年,西班牙佔據北台灣後,曾有西班牙人到竹塹傳教。當地大規模的開發,是從1661年鄭成功入台另部屬屯墾算起,主要屯田蓬山、後壠地區,勢力廣及竹塹。隸屬天興縣,並置通事管理竹塹番社。
1683年台灣併入清朝版圖,竹塹改屬諸羅縣。1691年王世傑獲准帶領親族180餘人以暗仔街為中心,向竹塹社族人取得土地墾植,廣興水利開發良田。而粵籍徐立鵬於1725年帶領族人進入新竹、竹北、香山、新豐等地墾殖,形成客家移民聚落。雍正元年(1723年),淡水廳治設於竹塹, 成為清朝時期北台灣的一個重鎮。 1826年,竹塹進士鄭用錫等人奏請興建竹塹城獲准,於1827年興工,築造磚石造城牆與四座城樓。清光緒元年(1875年),淡水廳廢除,竹塹改稱新竹並設縣治。
甲午戰爭後,新竹成為抵抗日軍接收北台灣的重要據點。將新竹劃歸台北縣,並置新竹支廳管理。1920年9月合新竹、桃園支廳為新竹州,州治設於新竹郡(1930年新竹市自新竹郡分出,州治改新竹市)。
戰後新竹州解體,國民政府分原新竹州之新竹、桃園、中壢、苗栗等地改置八區一市,設縣治於桃園。新竹市則包含北中南東西、香山、寶山、竹東八區。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分為桃園、新竹、苗栗三縣,此時的新竹縣之縣治設於新竹市。1982年,新竹市與香山鄉合併升格為省轄市。
[编辑] 地理
[编辑] 行政區劃
新竹市行政區劃 | ![]() |
|
---|---|---|
市轄區: | 東區 | 北區 | 香山區 |
[编辑] 勞動力狀況
2006年3月,15歲以上之民間人口約有30萬,勞動力有18萬5千,就業者有17萬7千,失業者8千,非勞動力11萬7千,勞動力參與率61.3%,失業率4.3%。(勞委會勞動統計月報勞動力狀況-按地區分)
[编辑] 教育
[编辑] 大學
[编辑] 高級中學
-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連結)
- 國立新竹女子高級中學
- 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 (連結)
- 國立新竹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連結)
- 國立新竹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連結)
- 新竹市立建功高級中學 (連結)
- 新竹市立成德高級中學 (連結)
- 新竹市立香山高級中學 (連結)
- 光復高級中學 (連結)
- 曙光女子高級中學 (連結)
- 磐石高級中學 (連結)
- 世界高級中學 (連結)
[编辑] 國民中學
- 國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國中部 (連結)
- 新竹市立建華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培英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光華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育賢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光武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南華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富禮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三民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內湖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虎林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新科國民中學
- 新竹市立竹光國民中學
[编辑] 國民小學
|
|
[编辑] 交通
[编辑] 鐵路
台灣鐵路早在清代即通車至新竹市。
[编辑] 高速公路
[编辑] 公路
[编辑] 航空
新竹機場開闢於日治時期,為軍用機場。現屬於中華民國空軍新竹基地的一部份。於1998年改為軍民兩用,曾有7家航空業者服務,但該年發生空難,且搭機不便、業者虧損,9月起停止民航。
[编辑] 旅遊
新竹新八景 |
新竹夜八景 |
新竹海八景
|
[编辑] 政治
[编辑] 文化
[编辑] 古蹟
[编辑] 二級古蹟
# |
古 蹟 名 稱 |
地 址 |
類型 |
建成年代 |
1 |
進士第(鄭用錫宅第) |
新竹市北門街169號 |
宅第 |
1838 |
2 |
竹塹城迎曦門 |
新竹市東區 |
城郭 |
1827 |
3 |
鄭用錫墓 |
新竹市東區光鎮里客雅段447號 |
陵墓 |
1869 |
[编辑] 三級古蹟
# |
古蹟名稱 |
地址 |
類型 |
建成年代 |
1 |
新竹鄭氏家廟 |
新竹市北門街175號 |
祠廟 |
1853 |
2 |
新竹長和宮 |
新竹市北門街135號 |
祠廟 |
1742 |
3 |
新竹都城隍廟 |
新竹市中山路75號 |
祠廟 |
1748 |
4 |
新竹關帝廟 |
新竹市南門街101號 |
祠廟 |
1776 |
5 |
新竹金山寺 |
新竹市東區仙水里金山201號 |
祠廟 |
1853 |
6 |
李錫金孝子坊 |
新竹市東區 |
牌坊 |
1882 |
7 |
張氏節孝坊 |
新竹市北區 |
牌坊 |
1871 |
8 |
蘇氏節孝坊 |
新竹市北區 |
牌坊 |
1890 |
9 |
楊氏節孝坊 |
新竹市北區 |
牌坊 |
1824 |
[编辑] 國定古蹟
# |
古蹟名稱 |
地址 |
類型 |
建成年代 |
1 |
新竹車站 |
新竹市中華路2段445號 |
其他 |
1913 |
2 |
新竹州廳 |
新竹市北區中正路120號 |
衙署 |
1915 |
[编辑] 新竹市定古蹟
# |
古蹟名稱 |
地址 |
類型 |
建成年代 |
1 |
新竹州圖書館 |
新竹市文化街8號 |
其他 |
1925 |
2 |
新竹水仙宮 |
新竹市北門街135號 |
祠廟 |
1863 |
3 |
新竹信用組合 |
新竹市大同路130號 |
其他 |
??? |
[编辑] 姐妹市

目前新竹市和全球5個國家、9個城市締結為姐妹市。其中亞洲地區3國3個、北美洲地區1國5個、大洋洲地區1國1個。
洲別 | 國家 | 轄區名 | 友好城市名 | 締約時間 |
亞洲 | ![]() |
(嘉義市) | 嘉義市 | 2002年10月9日 |
![]() |
岡山縣 | 岡山市 | 2003年4月21日 | |
![]() |
巴拉灣省 | 公主港市 | 2006年2月10日 | |
北美洲 | ![]() |
華盛頓州 | 富國市 | 1988年6月6日 |
俄勒岡州 | 比美頓市 | 1988年6月7日 | ||
北卡羅萊那州 | 卡瑞鎮 | 1993年3月31日 | ||
加利福尼亞州 | 庫比蒂諾市 | 1998年11月11日 | ||
德克薩斯州 | 布蘭諾市 | 2003年9月22日 | ||
大洋洲 | ![]() |
新南威爾斯州 | 費菲市 | 1994年9月8日 |
[编辑] 外部連結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實際管轄區) | ![]() |
||||||
---|---|---|---|---|---|---|---|
|
|
|
---|---|
州轄市 | 新竹市(新竹郡香山庄,1941年廢庄,併入新竹市) |
新竹郡 | 新埔街 - 關西街 - 竹北庄 - 紅毛庄 - 湖口庄 - 蕃 地 (舊港庄、六家庄1941年廢庄,兩庄合併成立竹北庄) |
中壢郡 | 中壢街 - 楊梅街 - 平鎮庄 - 新屋庄 - 觀音庄 |
桃園郡 | 桃園街 - 蘆竹庄 - 大園庄 - 龜山庄 - 八塊庄 |
大溪郡 | 大溪街 - 龍潭庄 - 蕃 地 |
竹東郡 | 竹東街 - 芎林庄 - 橫山庄 - 北埔庄 - 峨嵋庄 - 寶山庄 - 蕃 地 |
竹南郡 | 竹南街 - 頭分街 - 三灣庄 - 南庄 - 後龍庄 - 造橋庄 - 蕃 地 |
苗栗郡 | 苗栗街 - 頭屋庄 - 公館庄 - 苑裡街 - 通霄庄 - 四湖庄 - 銅鑼庄 - 三叉庄 |
大湖郡 | 大湖庄 - 獅潭庄 - 卓蘭庄 - 蕃 地 |
|
|
---|---|
竹塹社群(竹塹二社) | 竹塹社 - 眩眩社 |
後壠社群(後壠五社) | 新港社 - 後壠社 - 中港社 - 貓裏社 - 加志閣社 (新港社有分東西社,貓裏社、加志閣社,乾隆初年二社合併為貓閣社) |
蓬山社群(蓬山八社) | 大甲東社 - 大甲西社 - 日南社 - 雙寮社 - 房裡社 - 苑裡社 - 貓盂社 - 吞霄社 (蓬山亦稱「崩山」;日北社後期才歸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