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九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昭武九姓,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西域锡尔河以南至阿姆河流域的粟特民族和国家及其来华后裔之统称。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寻和戊地九姓(出自《新唐书》,又有包括穆、東安﹑畢﹑沛捍﹑那色波、烏那曷﹑穆﹑漕等姓的说法),唐代又称九姓胡。《隋书》记载﹐九姓的祖先是月氏人﹐原居祁连山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为匈奴所破﹐迁居葱岭﹐分为多个小国﹐其王均以昭武为姓。昭武九國在南北朝時隸屬懨噠﹐隋朝時隸屬西突厥。唐朝平西突厥后,划入康居都户府,归安西都护管辖。
昭武九姓人善商贾,和中国通商很早,唐代在中国的外商,以昭武九姓人最多,其中又以康国人、石国人为主。
西安、洛阳出土了许多昭武九姓中曹、石、米、何、康、安诸姓的墓志,他们有的为唐朝立了军功,有的担任过唐朝的军政职务。唐代石城守将康拂耽延\鸿胪卿康谦,琵琶乐师康昆仑。安禄山原为康国人,后改姓安。哥舒翰则父为突厥,母为九姓胡。史思明亦出自史国。
九姓由于世代经商,成为古代西亚文明、南亚文明与东亚文明的重要媒介。石国、康国的胡腾舞、胡旋舞和柘枝舞曾传入长安,为唐人所喜爱。而狮子、哈巴狗、汗血马等物种传入东土,也与九姓有关。
[编辑] 参考
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