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標點符號 |
---|
点号 |
標號 |
标点符号,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1]
西方的標點符號在16世紀主要有朗誦學派和句法學派兩個學派,主要是由古典時期希臘文和拉丁文演變而來,在17世紀後進入穩定階段。俄文的標點是依希臘文而來,到了18世紀採用西歐的標點方法。
古代的漢字作品無標點符號,到了19世紀開始使用「。」作為斷句。日本在8世紀時,使用返點和訓點作為標點系統。
目录 |
[编辑] 中文标点符号
[编辑] 历史
在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断句只能靠人的经验来完成(在文章裡加入「句讀符號」:句號貌似現在的句號,表示句子的完結;讀號貌似現在的頓號,表示語氣的停頓),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人趙恬養〈增訂解人頤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句就有七種解釋方法。1919年,胡适与其他人提出了《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2月出版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是正式用白話和新式標點寫作的第一部「新書」。1920年,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在上海经营一家小出版社的汪原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中国的白话文的推广使用起了很大的作用。
[编辑] 常用的标点符号
名称 | 符号 | 位置 | ||||
---|---|---|---|---|---|---|
简体 | 繁体 | 简体 | 繁体 | 简体 | 繁体 | |
句号 | 。 | 。 | 佔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 | 居中 | ||
问号 | ? | ? | ||||
叹号 | 惊叹号、感叹号 | ! | ! | |||
逗号 | , | , | ||||
顿号 | 、 | 、 | ||||
分号 | ; | ; | ||||
冒号 | : | : | ||||
引号 | 双引号 | “ ” | 『』 |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 | ||
单引号 | ‘ ’ | 「」 | ||||
括号 | 夹注号 | 圆括号 | () | |||
方括号 | [ ][2] | |||||
六角括号 | 〔〕 | |||||
方头括号 | 【】 | |||||
破折号 | —— | 佔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上下居中 | ||||
省略号 | 删节号 | …… | …… | |||
连接号 | — | 佔一个字的位置 | ||||
长横 | —— | 佔兩个字的位置 | ||||
半字线 | - | 佔半个字的位置 | ||||
浪纹 | ~ | 佔一个字的位置 | ||||
间隔号 | 音界号 | · | 佔一个字的位置,上下居中 | |||
书名号 | 双书名号 | 《》 | 左右符號各佔行中一格 | |||
单书名号 | 〈〉 | |||||
书名号 | 浪线书名号 | ﹏﹏ | 文字下方畫浪綫 | |||
专名号 | __ | 文字下方畫綫 | ||||
着重号 | zh-tw:‧;zh-cn:· | 文字下方畫點 |
[编辑] 引號問題
- 簡體:先用雙引號“ ”,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單引號‘ ’,若再需引用,使用雙引號“ ”,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
- 繁體:先用單引號「」,内部如需要引用,再用雙引號『』。
[编辑] 英文标点符号
- 句点(Full Stop / Period,“.”)
- 问号(Question Mark,“?”)
- 感叹号(Exclamation Mark,“!”)
- 逗点(Comma,“,”)
- 冒号(Colon,“:”)
- 分号(Semicolon,“;”)
- 连字符(Hyphen,“-”)
- 連接号(En Dash,“–”)
- 破折号(Em Dash,“—”)
- 括號(Parentheses,小括號“( )”;中括號“[ ]”;大括號“{ }”)
- 引号(Quotation Marks,雙引號“"”;單引號“'”)
- 縮寫及所有格符号(Apostrophe,“'”)
[编辑] 註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
- ↑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關於修訂發佈《標點符號用法》的聯合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