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靖難之役”,又稱“靖難之變”,是中國明朝建文年間發生的內戰。明惠帝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藩王中勢力最強的燕王朱棣因不滿朝廷削藩措施而起兵叛亂。戰爭歷時三年,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軍攻下首都南京,惠帝失蹤,朱棣登上帝位,是為明成祖。
目录 |
[编辑] 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及子孫的統治,便大封宗室二十多人為藩王,駐守全國各地。這些藩王雖然沒有封地的管治權,但擁有護衛軍隊,少者有三千人,多者至一萬九千人,駐守北方邊境的晉王、燕王和寧王軍權更大。
如果太子朱標不是早死的話,即使他將來繼位,按照“長兄為父”的傳統,諸王應會對他存有敬畏。朱標不幸早死,太孫朱允炆是諸王的後輩,感到難以約制諸王,加上諸王擁有軍權,對他構成潛在威脅,便有削藩之意。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去世,朱允炆作为长孙繼位,是為惠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的建議開始削藩,先後削去周王、齊王、湘王、代王及岷王五位藩王。
[编辑] 經過
燕王朱棣感到朝廷將會向他動手,在謀士姚廣孝的策劃下,在建文元年七月自北平起兵造反,号称清君侧,指惠帝身邊的齊泰和黃子澄為奸臣,需要鏟除,稱自己的舉動為「靖難」(「靖」即「平定」,「靖難」代表「平定禍亂」),瞬即控制北平附近地區,兵力增至數萬人。
由於明太祖晚年誅殺了不少良將,導致惠帝手下缺乏將才可用,朝廷只好派65歲老將耿炳文率兵北上討伐,號稱三十萬人。耿炳文前部十三萬人在初期戰事中不敵燕軍,朝廷撤換耿炳文,以李景隆接任,增兵至五十萬人;景隆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齊泰反對李景隆接任,但惠帝不聽。景隆上任後敗得更慘烈,損失更大。朱棣在此期間突襲寧王所在的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挾持寧王朱权,得其軍馬,軍力更強。
建文二年四月,燕軍在白溝河(今河北雄县境內)大敗李景隆的六十萬大軍,進至濟南,守將盛庸、鐵鉉堅守,燕軍攻城不下。朝廷撤換李景隆,封盛庸為平燕將軍。十二月盛庸在東昌(今山東聊城)大破燕軍,燕軍損失數萬人及大將張玉,此役是中央軍自開戰以來首次大捷,燕軍退回北平。建文三年三月,燕軍在夾河(今河北武邑境)大敗盛庸,此後燕軍又取得多次勝利。
由於惠帝曾告誡諸將“毋使朕負殺叔父之名”,故此中央軍與燕軍作戰時諸多制肘,甚至有一次中央軍圍困了朱棣,卻不敢傷害他,結果被他逃脫。
雖然燕軍屢敗中央軍,因兵力不足,往往放棄所攻下的地方,僅能據有北平、保定、永平(今河北盧龍)三府。建文三年冬,有南京宦官逃到朱棣那裡,告之京城守備空虛,朱棣便率兵南下,繞過盛庸軍,直趨南京。建文四年四月,中央軍平安、徐輝祖部先後擊敗燕軍,可是朝廷在這時調走徐輝祖,令燕軍有機可乘,在淮北大破中央軍,平安被俘,十萬人降。五月燕軍擊敗防守淮河南岸的盛庸,進至長江北岸。六月有水師叛降燕軍,燕軍渡過長江,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等人開南京城門讓燕軍入城,宮中起火,惠帝失蹤,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然後為惠帝舉行葬禮。
盛庸在南京失守後率軍向朱棣投降,鐵鉉不久兵敗被擒。
[编辑] 餘波及後事
成祖在“靖難之役”獲勝後,誅殺齊泰、黃子澄、方孝孺及眾多建文舊臣如:卓敬、暴昭、練子寧、毛泰、郭任、盧植、戴德彝、王艮、王叔英、謝升、丁志方、甘霖、董鏞、陳繼之、韓永、葉福、劉端、黃觀、侯泰、茅大芳、陳迪等,史稱︰“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流放及被其它方式懲罰的人也不少[1]。直至明仁宗即位後,大部份人始獲赦免,餘下的人的後代卻遲至明神宗時始獲赦免。
成祖不承認建文年號,以即位當年為洪武三十五年,明年改元永樂元年。雖然成祖因為反對惠帝削藩而起兵,但他即位後卻跟惠帝一樣推行削藩。
[编辑] 影響
因為京中宦官提供的情報幫助成祖擊敗惠帝,成祖即位後便改變太祖以來禁止宦官干政的政策,開始重用宦官,埋下日後宦官禍國的種子。
[编辑] 參考資料
- 《明史》本紀第四、第五、列傳第十四、十八、三十二、三十三
- 陳時龍、許文繼,《正說明朝十六帝》
- 張宏杰,《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编辑] 註釋
- ↑ 《奉天刑賞錄·教坊錄》中記載︰“永樂十一年正月十一日,本司鄧誠等于右順門里口奏,有奸惡齊泰的姐並兩個外甥媳婦,又有黃子澄妹四個婦人,每一日一夜,二十條漢子守著,年小的都懷有身孕,除夕生了小龜子,又有一個三歲的女兒。奉欽(旨)︰‘小的長到大,便是搖錢樹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