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神宗 | |
---|---|
姓名 | 朱翊钧 |
庙号 | 明神宗 |
谥号 | 范天合道哲肃敦简 光文章武安仁止孝 显皇帝 |
陵墓 | 定陵 |
政权 | 明朝 |
在世 | 1563年-1620年 |
在位 | 1573年-1620年 |
年号 | |
万历 |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代皇帝。年号万历,是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死,十岁的朱翊鈞登基做皇帝,是为明神宗。谥号“範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目录 |
[编辑] 生平
朱翊鈞在位前十年,由於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實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為“萬曆中興”。但张居正死後,朱翊鈞因身體狀況不佳,逐渐暴露出其人性黑暗的一面,開始沉湎於酒色之中(一說是染上鴉片煙癮)。後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以至於朱翊鈞在位中期以後方入中樞的廷臣不知皇帝长相如何。
雖然朱翊鈞在內政行為可謂荒唐,但是對外仍保持幹練的本貌。他遣兵調將,平定播州(遵义)杨应龙之乱、宁夏哱拜之乱、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的壬辰倭亂以及东北大片地区(奴兒干都司),维护了明朝的统一狀態,並粉碎了日本侵略朝鲜的野心。不過他派宦官以勘矿、采矿为名去江南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又使明朝政治腐败到极点。此时东北女真族努爾哈赤興起,成为日後中原帝國的隐患。1619年,遼東軍區司令官楊鎬四路進攻後金,在薩爾滸大敗,死四萬餘人,開原、鐵嶺淪陷,北京震動。朱翊鈞用熊廷弼守辽东,屯兵筑城,才将遼東局勢扭轉。不過朱翊鈞的三十年“斷頭政治”,連“票擬”、“朱批”都已經完全停止,即使軍事科技領先當代、農業技術明顯優於前朝,但是明朝行政已長年陷於癱瘓、民間貧富極度不均、金融亂無法度,最後連農民的生活亦不得溫飽。
朱翊鈞在薩爾滸戰役的次年(1620)逝世。《明史·神宗本紀》:“故論考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趙翼《廿二史劄記·萬曆中礦稅之害》:“論者謂明之亡,不亡於崇禎而亡於萬曆。”清高宗乾隆在《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中則道:“明之亡非亡於流寇,而亡於神宗之荒唐,及天啟時閹宦之專橫,大臣志在祿位金錢,百官專務鑽營阿諛。及思宗即位,逆閹雖誅,而天下之勢,已如河決不可復塞,魚爛不可復收矣。而又苛察太甚,人懷自免之心。小民疾苦而無告,故相聚為盜,闖賊乘之,而明社遂屋。嗚呼!有天下者,可不知所戒懼哉?”
[编辑] 評價
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一書將萬曆皇帝的荒怠,聯繫到萬曆皇帝與文官群體在“立儲之爭”觀念上的對抗。怠政則是萬曆皇帝對文官集團的一種報復。黃仁宇說:「他(即萬曆皇帝)身上的巨大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沒有人可以做出確切的答復。但是追溯皇位繼承問題的發生,以及一連串使皇帝感到大為不快的問題的出現,那麼1587年丁亥,即萬曆十五年,可以作為一條界線。這一年表面上並無重大的動蕩,但是對本朝的歷史卻有它特別重要之處。」
但若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朱翊鈞的这种怠政也可以被理解为习得性失助或忧郁症的临床表现。
在《萬曆十五年》文末總結,「1587年,是為萬曆15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
[编辑] 家庭
[编辑] 妻
- 孝端显皇后王氏,皇后,谥曰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合葬定陵,主祔庙。
- 昭妃刘氏,庄烈帝尊为太妃
- 孝靖太后王氏,光宗朱常洛生母,初封恭妃,后进皇贵妃,崩,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明熹宗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祀奉慈殿。
- 恭恪皇贵妃郑氏,初封贵妃,后进皇贵妃。薨,谥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葬银泉山。
- 端妃周氏
- 贵妃李氏
[编辑] 兄弟
- 宪怀太子朱翊釴
- 靖悼王朱翊铃
- 潞简王朱翊镠
[编辑] 子女
[编辑] 子
- 光宗朱常洛,母孝靖皇后王氏
- 邠哀王朱常溆,生母无考
- 福恭王朱常洵,母恭恪皇贵妃郑氏
- 沅怀王朱常治,母恭恪皇贵妃郑氏
- 瑞王朱常浩,母端妃周氏
- 惠王朱常润,母贵妃李氏
- 桂端王朱常瀛,母贵妃李氏
- 永思王朱常溥,生母无考
[编辑] 女
- 荣昌公主,万历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四十四年,春元卒。久之,主薨。
- 寿宁公主,母鄭貴妃,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
- 静乐、云和、云梦、灵丘、仙居、泰顺、香山、天台八位公主,皆早逝,追册。
[编辑] 參考資料
明朝皇帝 | ![]() |
---|---|
前任:父亲朱载垕 朱翊鈞(1573年-1620年间执政) 即任:长子朱常洛 | |
洪武 • 建文 • 永乐 • 洪熙 • 宣德 • 正统 • 景泰 • 天顺 • 成化 弘治 • 正德 • 嘉靖 • 隆庆 • 万历 • 泰昌 • 天启 • 崇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