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關係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國對外關係史指历史上属于中国范畴的所有国家和其他国家交往的历史。
2000多年前的中国以丝绸之路来和中亚、欧洲相互交流。唐朝的繁荣时期,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最重要城市之一,宽容地接受世界各地而来的文化。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航海史上的壮举。清朝时,英国使者带礼品到中国来为乾隆皇帝祝寿时,被中国当以“朝贡”对待,并因英国从东部海路过来,而称之为“英夷”。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在鸦片战争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被迫正视自己的衰败与西方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
目录 |
[编辑] 隋唐以前的对外关系(公元589年以前)
在古代,中国认为自己是文明世界的中心,中国的皇帝是这个文明世界的领导者,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以中原为世界的中心,中国视周边地区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词语带有蔑视的态度。其实,中国只是东亚的中心。当时这种外交政策在东亚、东南亚被广泛接受,大多数周边国家都需要寻求中国的保护。周边国家历代向中国朝贡。参见朝贡体系
[编辑] 隋唐时的对外关系(公元589年—公元907年)
[编辑] 隋唐以后至近代以前的对外关系(公元907年—公元1840年)
中国与西方第一次的外交接触是在1665年,当时的俄罗斯冒险家来到满洲,通过拉丁语(中国人从耶稣会传教士那里学到了这门语言),中国的皇帝与俄国沙皇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之间的疆界,其中部分沿用至今。
[编辑] 近代以后的对外关系(公元1840年—公元1949年)
朝贡体系到了清朝达到最成熟的地步。朝鲜、越南和琉球国是朝贡国的典型。 在19世纪后半叶,中国很快学会了欧洲外交的游戏规则。虽然这期间中国外交的长期目标是重树中国的强国地位,当时的近期目标却是生存。仅拥有一支微弱军队的中国,必须依靠国际法与强国之间的矛盾来维持自己的独立。
南京条约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不断割地赔款。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辛丑条约是代表中国的清政府和八国列强的最后一个大的不平等条约。清朝也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十分低下,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才开始有所改观。
但是由于刚成立的中华民国是弱国,虽然作为一战的战胜国也依然在巴黎和会上不能获得公平的待遇。自中华民国建国以来内战不断,经常出现几个代表中华民国的政府,并且直到东北易帜前,中国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来积极发展外交关系。各个派系的军阀都依仗不同的国家来对自己的地区加以控制。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显著提高。开罗会议中国是三大国之一。對日抗戰後期,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府廢除了自鴉片戰爭後所簽訂的大部分不平等條約,並陸續與世界各國簽訂平等新約。政府還積極與英國交涉,欲收回香港,但被當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所拒绝。中華民國也是联合国的五个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失败后,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但依然在国际上代表着中国参与世界交流。1970年代,伴随着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以及与美国等国断交等一系列事件,中华民国的國際地位大大下降,这也对台湾问题的形成也造成了影响。
[编辑] 1949年以后的对外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策略,加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在冷战中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走上了完全独立发展的道路,并积极与第三世界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19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恢复正常,并通过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取代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而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编辑] 参考书目
[编辑] 參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