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城墙
|
|
---|---|
所在 | 江苏省南京市 |
分类 | 古建筑 |
时代 | 明 |
编号 | 3—59 |
登录 | 1988年 |
南京城墙指环绕中国南京城的城墙。现南京城墙为明代城墙,东傍钟山,西据石头,南凭秦淮,北控后湖,周长96里,现存约21公里。
目录 |
[编辑] 歷史
[编辑] 城墙长度
1373年6月21日,明朝皇家档案记载明城墙长度为“周一万七百三十四丈二尺”,折合今制为34.349公里;2005年江苏省测绘局与南京市文物局合作利用新测量技术进行的最新测定显示,明城墙筑造完成时长度为35.267公里。
[编辑] 城墙与城门
南京城墙原来开有13座城门:正阳门 (南京)(民国时期改名光华门,已无存)、通济门、聚宝门(民国时期改名中华门)、三山门(俗称水西门)、石城门(俗称旱西门或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民国时期改名兴中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太平门、朝阳门(民国时期改名中山门)。20世纪初,陆续又增辟了草场门(1908年)、丰润门(1909年,今玄武门)、海陵门(1913年,今挹江门)、武定门(1929年)、汉中门、中央门、小北门(1931年)、新民门(1934年)、雨花门(1935年)、 中华东门、中华西门,到1930年代,南京的城门已经增加到24座。此后,在1952年增开了解放门,1992年又增开了集庆门。
在南京城墙的外围,还因山之势,建有一道外城,开设了18个城门:江边的栅栏门、江东门、大小驯象门、大小安德门、凤台门、夹岗门、上方门、高桥门、沧波门、麒麟门、仙鹤门、姚坊门(今尧化门)、观音门、佛宁门、上元门,到江边的外金川门。
明代的南京皇城开有6门:洪武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安门、西安门、玄武门; 宫城也开有6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华门、西华门、北安门。
合计南京共有56座城门。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为南京古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南京城墙文化
南京明城墙的建造被形容为“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体现了“天人合一”、“皇权天授”等思想。民间传说南京城墙是“宝葫芦”形,有专家研究认为是“非方、非圆的不规则的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呈宫扇形”。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南京城墙是依照天上南斗星与北斗星的星宿聚合而建。
[编辑] 现状
南京城墙保存下来的部分大约有21千米(占原来长度的2/3),仍然是中国城市中最长的城墙。但是由于被分割为不相连接的几段,完整性不及西安城墙。
[编辑] 链接
页面分类: 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京明代遗迹 | 城墙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築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