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南京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南京沒有錯, 但事實上中華民國憲法並沒有條文規定首都的所在地(是由其他的法律訂定的), 所以我將憲法兩字刪除 阿牛 09:36 2004年8月13日 (UTC)
目录 |
[编辑] 有些话说得太过了吧
比如“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中华第一商圈”,“江南第一湖”,“世界七大奇迹”之类的话,还是不要说好话。--Louer 02:36 2005年4月6日 (UTC)
- 确实充满了不实的赞誉之词,不好,应删除。--用心阁(对话页) 03:02 2005年4月6日 (UTC)
- 这个条目太夸张,呈目录状,有很多个“最”,如“最大”、“最长”、“最宏伟”。跟实际情况有距离,有空洞的感觉,需要改进。--维基书虫 (talk) 07:42 2005年10月7日 (UTC)
事实如此嘛,存在有这样的说法,难道你要去否定?难道南京不是 “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 。“中华第一商圈”不是新街口?网上查查看看,南京的商圈集中嘛。大报恩寺庙不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随便查查嘛,Complete Listing of World WondersThe Seven Wonders of the Medieval Mind: Stonehenge The Colosseum The Catacombs of Kom el Shoqafa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e Porcelain Tower of Nanjing The Hagia Sophia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Hakok 02:17 2005年10月9日 (UTC)
[编辑] farm不要乱破坏删除,哪一个华而不实了?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被称为“六朝古都”或“十朝都会”;同时有“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五都之称。古称“金陵”,誉为“帝王之州”、“佳丽之地”;号“天京”,意为“天国京城”、“天堂之都”。南京自古为江南首府,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也是扬子江流域的商业经济中心,吴韵汉风沟通南北。目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同时是长江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的交通枢纽,拥有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大型的国际机场禄口机场和众多连通中国北方、南方和中西部的铁路和公路干线。南京是山水城林浑然一体的旅游城市,融中华皇家气韵与江南水乡风光于一体,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景点和传统遗产。” 哪一个不实,说来听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没听说过?天京不是 “天国京城”、“天堂之都”的意思?南京不是江南首府?这些显著性的特征不写怎幺表现一个地方的特征,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个性? Hakok 02:16 2005年10月9日 (UTC)
[编辑] 南京的现状
南京目前在江苏,经济实力排在苏州、无锡之后,列第三,跟上海更是相差甚远,所以说南京是“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就很滑稽。江南是什幺概念?江南包括江苏(苏南)、浙江、上海、安徽,南京在江苏都排不上老大,怎幺能成为江南首府?
至于大报恩寺庙,更是笑话,这个寺庙在现在的南京不存在,只是历史上有,至于“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则是一家之言,并不公认。--维基书虫 (talk) 02:55 2005年10月9日 (UTC) --维基书虫 (talk) 02:55 2005年10月9日 (UTC)
书虫怎出此言?“南京目前在江苏,经济实力排在苏州、无锡之后,列第三,跟上海更是相差甚远,所以说南京是“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就很滑稽。”,经济和这些有关系吗?苏州、无锡的经济强表示教育、科技、文化、艺术、旅游也强吗?搞笑的逻辑,长脑袋了吗?南京每万人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知道吗?江南首府不知道?江南省的省会在哪里知道吗?无知。现在不存在的就不能写?况且还有重建的计划呢。 什幺叫不公认,这个还不叫公认你找出有什幺公认的东西出来Hakok 03:01 2005年10月9日 (UTC)
那你说说,你所谓的那幺多的“都”,范围是什幺,是江南的“都”,还是全国的“都”?--维基书虫 (talk) 03:05 2005年10月9日 (UTC)
什幺叫那幺多都,都的范围?“都”的意思你懂不?难道“都”一定就是“The capital of a nation”?重庆、伦敦称雾都难道是某一个什幺范围的capital? Hakok 03:10 2005年10月9日 (UTC)
你的解释,个人无法赞同,恐怕大部分南京人,都不知到南京是所谓的“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更不要说南京以外的人。
好的方面是要宣传,但这样子的宣传,有违维基百科的原则。--维基书虫 (talk) 03:17 2005年10月9日 (UTC)
事实上如此嘛。哪一个有人不赞同,把不赞同的理由提出来,一个一个看看。南京的这些称为都是名副其实,并入像有些城市搞什幺CI自我标贴。海内外有识人士都明白的,看看沧桑历尽,只有香如故
79岁的美国著名华裔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女士昨天抵宁,这已是陈香梅第四次访问南京。 ...... "久居美国的陈香梅,萦绕不去的是故国的情怀。对于她四次到访的南京,她毫不掩饰对这座城市的喜爱:“南京是教育之都嘛”。一到南京,她就去了南大,今天还要去南航和三江学院。满满的行程中几乎都和教育有关。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三江学院的名誉董事长,“三江学院创办的时候还是很困难的,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办起来了,民办教育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谈起办学,1990年起就在中国教育界设立“陈香梅奖”的陈女士流露出无限深情。" ... “六朝古都南京也是文化之都啊,我女儿在美国当年念博士时的论文还是写南朝诗人谢眺的呢”,看得出,陈香梅对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也很深。不过,南京让她更难忘的是一群航空烈士,她和“飞虎将军”陈纳德将军的传奇婚恋,也让她对二战时中国战场上盟军空军有一份异常的牵挂,而安葬这些烈士的航空烈士公墓以及航空烈士纪念碑都在南京。当记者告诉陈女士,一部由江苏电视台和南京航空联谊会联合拍摄的抗日航空烈士题材的电视剧《血捍长空》上个月刚刚在南京开拍,她沉思了片刻说:“应该让现在的年轻人更多地了解那段历史”。 Hakok 03:19 2005年10月9日 (UTC)
大报恩寺目前在南京基本无存,为啥要放在“代表景点”段落,这不是骗人嘛。放在历史栏目倒是可以的。--维基书虫 (talk) 03:24 2005年10月9日 (UTC)
怎幺叫骗人,遗址还在当然可以写,就像明故宫一样。不过在没有重建好之前,当然要注明现在的情况拉 Hakok 03:34 2005年10月9日 (UTC)
在没有建好之前,就不是景点,明故宫至少还有个大房子、广场,大报恩寺啥也没有,说什幺景点,不是蒙人吗。--维基书虫 (talk) 03:56 2005年10月9日 (UTC)
- “教育之都、科技之都、文化之都、艺术之都、旅游之都”
你如果非要保留你的那些赞誉之词,就得保留disputed提示框。--维基书虫 (talk) 04:08 2005年10月9日 (UTC)
“之都”的意思懂不?非要最多?伦敦的雾没有重庆多不能叫雾都?重庆的雾没有奉节多不能叫雾都?教育,南京高等教育密集全国之最,古代更是源远流长,不叫教育之都?科技、文化、艺术在城市中所占分量之重,几个城市能比?北京是政治的,上海是商业的,这是每个城市的特色。旅游景点之丰富、重大、秀丽,西安、北京能比南京?现代的,上海有什幺多少旅游景点,说来看看,我天天在上海怎幺不知道? 没有看出哪里有什幺实在的disputed Hakok 04:11 2005年10月9日 (UTC)
还是无法苟同你的观点,我一直认为这所谓的“五都”,是市政府官员的自我贴金,偶尔也被少数来南京玩的外国人所用的过分赞誉之词。没想到还有维基人用这套。--维基书虫 (talk) 04:39 2005年10月9日 (UTC)
我从没有听说什幺市政府打出这些牌子。真正了解南京的人都会这幺同意这些说法。本人也算是半个南京人,在南京学习了四年,工作了二年,跑遍了全国,深切体会 Hakok 04:52 2005年10月9日 (UTC)
呵呵,我呆在南京的时间差不多是你的两倍。很高兴你能够喜欢南京。 --维基书虫 (talk) 11:06 2005年10月9日 (UTC)
farm不要乱删乱涂。江南首府为什幺要删?“帝王之州”、“佳丽之地”、“天国京城”、“天堂之都”为什幺要删?什幺叫可能是民国时期的称谓?明朝不是?清朝不是?六朝不是?为什幺加之一?自古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除了南京,还有什幺? Hakok 02:01 2005年10月10日 (UTC)
- 有些你得区分以下吧,历史上的称谓,比如五都,那显然是民国时期的说法,现在还津津乐道,就显得不合时宜;南京所谓的六朝,都是小朝廷,明朝朱棣登基后,很快就搬到北京去了。目前南京的经济,是生活在上海的阴影下,就如同天津之于北京;历史文化方面,就是生活在民国的回忆中,目前南京像样的建筑或者景点,很多都是继承自民国时期,比如总统府、公馆建筑,乃至各个高校的标志性建筑。但这些都是属于过去,并不能说明南京目前是“江南地区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最多只能说是江苏省的政治中心,江苏省的文化中心之一。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自1949年以后,南京的地位就日益下降,九十年代,在江苏的经济地位,已经落在了苏州、无锡的后面,用电量只有苏州的1/2,南京还被称为最伤感的城市。
还有老是强调什幺“皇家”云云,显得很可笑。南京最常见的名词是金陵、六朝古都、虎踞龙盘。--维基书虫 (talk) 02:52 2005年10月10日 (UTC)
[编辑] 时至今日,南京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
嗯,(依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时至今日,南京仍为中华民国之正式首都,而台北为临时首都。) 这句话对南京已经没什幺意义,只对国民党或者怀念民国而痛恨中共的人民共和国的人有意义。 Hakok 04:20 2005年10月9日 (UTC)
维基的根本精神就是客观中立,南京仍为中华民国的正式首都这是法律的事实,是事实就没有理由不让世人知道.如果有人辩解说“今天,既定事实已经是南京是江苏省会了,所以没必要写出这句话”。那我要反问你,如今中华民国的管辖范围也早已局限于台湾,但是为何大陆政府仍然坚决反对陈水扁企图将《中华民国宪法》中,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修改为“台、彭、金、马”的做法?所以,虽然既成事实已经是这样,但是我们将台湾方面的法律澄清仍然是正确的(有些话不能明说,您要仔细斟酌这里面的深意),也是尊重台湾同胞的立场,毕竟,这个网站不是大陆的而是全体汉语使用者的。我们不能用我们大陆的观点强加于台湾朋友身上! 这一点我也得到过台湾朋友的认可,只是台湾朋友说"这一点不是中华民国宪法所规定的",所以本人早已把"根据中华民国宪法之规定"改为"根据中华民国的相关法律"了. 对于这句话的存废问题,请原谅——我实在是不会妥协的,因为我认为我是正确的. 希望各位聪明的朋友再斟酌一下我的心思,如果能同意在下的立场,那真的是聪明而明智的判断! ——在下是本句话的原作者,十分了解两岸局势的网友:伟大汉语 2005。10。9
- 赞同。中华民国目前还存在,中华民国并没有通过立法改变首都,因此南京仍为中华民国的名义上和法律上的首都,尽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控制之下。 台北若为首府,那幺也该是台湾的,而非中华民国的。Hakok 02:04 2005年10月10日 (UTC)
[编辑] 请不要使用浮夸的语言
大凡涉及到地域,学校的条目。很多人似乎不用浮夸的语言就不能表达事实。浮夸不是完全的捏造事实,但它夸大了事实,同样是不符合中立原则的。中国的城市,哪个找不出一大堆浮夸的虚衔?只有那些得以公认和广为流传的应当记入百科,比如“六朝古都”;而不应当有人造个说法,百科就上记上一笔。这个条目希望能改一改,否则恐怕得放中立标签了。--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 (talk to Louer) 16:04 2005年10月13日 (UTC)
- 这个条目有必要大幅度改写,因为现在介绍的过于强调历史上的种种称谓,而对南京的现状,包括地铁、奥体等都没有介绍。--维基书虫 (talk) 00:09 2005年10月14日 (UTC)
- 关于南京的条目大多都狂妄自大至极,各位可参见南京大学及其相关讨论.16yards 04:31 2005年10月18日 (UTC)
- 16yards,你的一些编辑是盲目的和没有根据的。
- 这样雄伟的城市,名字只叫“南京”似乎有些可惜。建议将本条目名称由“南京”改为“开天辟地启运肇元神功圣德应命立纪至化神烈乾元坤泰正义光明圣京应天府”,哈哈! -- Magnae Virtutis ex Vicipaedia 10:09 2005年12月14日 (UTC)
- 16yards,你的一些编辑是盲目的和没有根据的。
条目各方如有争议的地方,应该逐条的讨论,而不是简单的编辑。如果没有争议,自然也不会不断的来回修改。 --Wikinu 05:19 2005年10月18日 (UTC)
[编辑] 不要随便删除内容
南京条目条中关于大报恩寺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谁删除的?南京大学、南京的条目我都看过,我看基本上都是符合事实的,我不知道你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在哪里?难道你不想看到的东西就是夸大的,假的?自己不懂的东西不要随便去评价。大报恩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难道某几个人不想承认它就不是了,就是浮夸的、假的了?即便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有不止一个版本,说它“被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没错。而且,作为百科全书,少了对它的这种说明,百科全书让了解知识的效果大大降低。 如果你不懂,外行人编辑内行事,更是会大大降低了百科全书的质量。 -Twiki 10:10 2005年12月16日 (UTC)
[编辑] 浮华之言
外表光鲜,内里空洞无物。百科全书要的是实实在在的骨肉,不是夸夸其谈实际什幺都没说的皮毛。比如说“虎踞龙盘”,本身就是说地形,如果在地理一节详细写明何为虎踞何为龙盘,这种地形在南京占多少面积是什幺影响,不是比简简单单四个大字好的多也实在的多?那些虚饰浮华的字眼对于百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来这里查资料的读者有谁关心这些?大家要的是实实在在能带来信息量的东西。如果虚饰夸张的句子能用详尽的背景资料坐实那也罢了,看看现在的编辑,满眼除了浮夸还是浮夸。这种浮华之言怎幺不能删!况且这几个字就真的动不得?不要忘记维基是人人可以编辑的百科全书,维基也是因为开放才有了发展有了未来。每个维基人来这里是贡献知识来的,老盯着几个条目占山为王那成什幺了。--Alexcn 17:02 2005年12月16日 (UTC)
- 开头最后一句是讲旅游,虎踞龙盘说的可是地形险要,横插一句实在不伦不类。Twiki兄既然对钟山和石头城这幺了解,请扩写地理一节相关丘陵的内容。如果实在写不下还有紫金山和石头城,感谢你对维基百科的贡献。--Alexcn 17:20 2005年12月16日 (UTC)
- 龙蟠虎踞,形容南京的一个很重要的标签性词语,为什幺不能写在条目中?龙蟠虎踞,指王气(还有秦始皇的泄王气的传说故事,也可以写成条目),和后面的皇家气韵连在一体,有何不妥?请问什幺是浮华之言?被称为天府之国,不能写在四川的条目中吗?上游天堂,下有苏杭,不能写在苏州、杭州的条目中吗?-Twiki 17:22 2005年12月16日 (UTC)
- 我上面说过了,虎踞龙盘是说地形,不是旅游。请体会一下开头第二段的逻辑关系,最后一句是说旅游景点的。另外我可没有说不能写在条目中,我只是说要“坐实”,用详尽的资料写在地理历史里面,包括你说的关于秦淮河的传说。你这虎踞龙盘四个字只是皮毛,希望你能先贡献骨肉,因为毛皮是不能凭空长的。谢谢。--Alexcn 17:41 2005年12月16日 (UTC)
- 又是“王气”,又是“皇家气韵”,恶心。--farm (talk) 01:17 2005年12月17日 (UTC)
- 不知道某些人看到王气、皇家气韵,为什幺会恶心? 王气、天人合一、皇家气韵、皇权天授(西方类似的是皇权神授)...,也是一种知识,一种人类的一种文化,包括宗教、包括风水等等内容,都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共产党唯科学主义的泛滥,使得受过它教育的很多人对这些文化现象都十分鄙夷。而尤其带给世界麻烦的是,共产党政权由于其专制的特性,它往往强迫它控制的人们接受它的价值观,对他的“异教徒”构成严重的威胁,就像许多极端伊斯兰势力对待“异教徒”一样。其实像王气,特别是金陵王气的传说,十分有必要写成一种条目。这句话可以在这里提供一下:参与维基的精神,是开放的精神。世界上存在无数种价值观,每个人要做的不是要以自己先入的价值观去强求他人,而是试着去理解、包容他人的价值观,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则是最基本的。 --Wikinu 10:50 2005年12月17日 (UTC)
看到twiki说这个条目大报恩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明给删了,特来看看。在“浮华之言”下,想做一下说明。我不太明白什幺叫做“浮华”。如果大报恩寺中世纪确实被认作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当然添加对说明地丰富维基是很有意义的,而且这种关键特别内容的说明,对提升维基的价值也是很有帮助的。 --Wikinu 10:50 2005年12月17日 (UTC)
- 今天张三说,某某东东是(若干定语)世界X大奇迹之一;明天李四说,某某西西是(若干定语)世界X大奇迹之一。维基百科是不是都要一一记录呢?不要说中国人,就是南京人,知道有这幺个塔的人,恐怕都是少数(毕竟该塔现已基本无存,我也是前几个月,通过当地报纸,宣传复建该塔的新闻讨论,才对此略有耳闻);知道该塔是什幺奇迹之一的,就更是寥寥。所以这种说法,就没必要煞有介事地说明。不过稍微提一下,也无不可。 --farm (talk) 11:24 2005年12月17日 (UTC)
- 对大报恩寺塔确实有这种说法。不过我说的不是某句话,而是整个行文的口气。再说一遍,维基要的是事实,是骨肉,不是看上去挺美的羽毛。另外,请wikinu先生就事论事,不要东扯西拉。什幺共产党、异教徒云云跟你的观点没有一点关系。如果你想暗示别人不接受你的想法就是“专制、强迫、构成严重威胁”那你可是大错特错了。南京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我对她的理解不比你差。我清楚的知道这里的山水这里的精神,在我的眼里看来,你在意的那些东西都只不过是腐鼠而已。--Alexcn 11:35 2005年12月17日 (UTC)
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己的观点,你不应当以自己的想法来衡量他人的眼光和观点。就比如Alexcn认为那些山水是腐鼠,没有理由而且也不可能不允许其他人有其他各种各样的看法。就好比耶路撒冷,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暴乱之城、废墟之城、破旧的垃圾之城,但是世界上海有无数人把它看作圣地,你的看法并不能强加到别人身上,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己的看法。wikinu提到的金陵王气,GOOGLE搜索有近万条结果,风水更多,维基建条目完全可以,这本身也是一种知识。建条目的目的是要去从那个文化的角度作介绍,让人们了解,这本身也是了解一种文化。我现在也不完全了解金陵王气作何解释,有什幺内涵,虽然经常看到这个词,好奇有了,到维基一查,如果能看到丰富的说明,维基对人们的价值又多了一点。至于说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现在知道的人是不多,知道的人不多并不表示没有价值。在我所列的那个版本中,中国只有大报恩寺和长城,当然有其价值,对于类似重要事物的记载对维基当然也很重要。 -Twiki 15:45 2005年12月17日 (UTC)
- 我想提醒你的是,你看的很重的“xx之都”“太学传承”“科学发源地”之类的“名声”在其他人眼里实在是无足轻重。“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宛雏竟未休”。--Alexcn 05:48 2005年12月18日 (UTC)
- 我认为这些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的。当然,每个人想法不同,像宗教,有些人认为那是糟粕迷信,而对很多宗教徒来说宗教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人愿意添写,有依据的东西都可以写。这个人不感兴趣那个人感兴趣。 金陵王气我很感兴趣,南京王朝短命,难道是传说中南京的王气,楚威王埋金镇住了?秦始皇凿山泄去了?其实,人是复杂的东西,很多东西影响到人的心理影响,人的心理又决定所作的事情。这是很有趣的事情。皇家气韵,特别是中国的皇家气韵,是人类思想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 67.15.100.252 06:00 2007年3月5日 (UTC)
[编辑] 请求解除保护
目前这个条目并没有编辑战,存在的一些争论仅涉及很细微的方面,并不影响整个条目的内容。--Alexcn 06:25 2005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建议
南京今年的变化比较大,但在维基百科上,看不到这些内容,反倒一些成年烂谷子,还在倒腾得不亦乐乎,什幺仍是中华民国的首都啦(放在段首,实在好笑),什幺“秦淮河:文化之河”啦(原来污染严重,发臭,现在有所好转),什幺“石鼓路天主教堂: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教堂”(建筑是复建的,绝大部分南京人都不知道,新街口附近还有这幺个教堂),其他就更不用提了,什幺“金陵八家”、“金陵九子”、 “秦淮八艳”、“金陵十二钗”……
一个字,累!
反倒南京新建的地铁、火车站、奥体等,倒鲜见提及,拜托诸位老学究们,拿些新东西来,不要抱着这些东西不放,南京人生活在现代21世纪的南京,不是明朝的南京,也不是民国的南京,更不是红楼梦里的南京。你们如果不在南京,就请礼让一些,多让南京人来修改此条目,不要再这样下去了。 --farm (talk) 11:38 2005年12月17日 (UTC)
- 维基是鲜活的,如果能把那种写家谱似的劲头花在对当下正发生的事情的关注上,这里早成特色条目了。--Alexcn
建议很好,但建议不应该建立抱怨他人的贡献的基础之上。维基的条目本来就是慢慢丰富完善起来的,有的人对条目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有的人对条目那方面的情况有了解,没有理由强求哪一个人内容平衡地、或者全面的编辑条目。愿意做多少贡献,在哪方面作贡献,都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指责、强求。相反,我们应该欣赏他人的贡献,尊重他人的贡献。如果你对现在发生的事情了解得多,或者更感兴趣,你完全可以扩展这方面的内容,这方面的内容的确也不太丰富。 -Twiki 15:30 2005年12月17日 (UTC)
[编辑] Farm, Louer,你们盗版怎幺盗得不全?
我查了一下南京大学条目,南京条目中教育“始自吴永安元年(公历258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所创国学,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至明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学府;金陵非京都时代由中央学府改作南京府学,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 南京大学条目中有“古代南京大学,始自吴永安元年(西历258年)孙休诏立五经博士所创国学,历晋代与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至明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繁盛之最高学府;金陵非京都时代由中央太学改作南京府学,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1902年采用近代新学制,前后三任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与东南名儒张謇、缪筱珊等人筹划于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经年余筹备,1904年三江师范学堂开学。”“南京大学追溯前身古为源自西元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位于南京国子监旧址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迭经变革,先后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定名为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1952年,金陵大学并入南京大学。”。
我查到南京条目中教育部分这段话最早是Louer拷自南京大学条目的一个版本,一方面因为有盗窃版权的嫌疑(不仅内容相同,而且每个字都相同),一方面拷得又不全,再一方面这段文字放在这里很突兀,而且始自吴永安元年的最多是高等教育或者官办高等教育,在这之前我相信还有其他形式的教育,江东私学在此之前就很盛行,所以删除了,但是看到Farm又恢复回来了。这句话,要幺删除,要幺完整保留,而且应当加点说明。 -Twiki 06:22 2005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建议删除学校名单
大专院校全部名单、南京中学全部名单、南京小学全部名单、南京幼儿园名单等。--farm (talk) 07:09 2006年11月18日 (UTC)
为什幺删除?介绍南京,既然其他学校已经列出。应该一视同仁。-- User:壮志满天涯
哪个人已经把他们另外开了几个条目。不错。 User:壮志满天涯
[编辑] 南京城已经合并
南京城已经并入历史古迹。合并再开一个? 壮志满天涯2006-11-22
[编辑] 优良条目评选
- 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4:03 2006年12月2日 (UTC)
- (-)反对,内容很丰富,可惜没有参考资料--人神之间 14:25 2006年12月2日 (UTC)
- (+)支持--蜜蜂 (Talk) 14:28 2006年12月2日 (UTC)
- (+)支持--洛卡其 15:34 2006年12月2日 (UTC)
- (-)反对,没有列明参考资料。--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53 2006年12月2日 (UTC)
- (-)反对,同人神之间--無墓孤魂(鬼話連篇) 10:05 2006年12月6日 (UTC)
- (-)反对,同人神之间--百無一用是書生 (☎) 11:58 2006年12月6日 (UTC)
- (+)支持,资料丰富而且已经有了外部链接,以上反对者可以考虑重投票 --dbslikacheung 05:30 2006年12月7日 (UTC)
- (:)回應,单单是外部连接是不够的哦!还需要参考资料的哈,有了参考资料我一定重新投票,内容实在丰富。--人神之间 06:46 2006年12月7日 (UTC)
分類:地方--
[编辑] 第二次优良条目评选
- 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36 2007年1月29日 (UTC)
- (+)支持內容豐富、文筆流暢、版面宜人,相當不錯,不過滿滿的超連結,看起來太熱鬧了些--Droxiang 04:47 2007年1月29日 (UTC)
- (+)支持,從頭到尾仔細看了,這不能當特色嗎?--by--阿佳真的很囉唆! 09:36 2007年1月29日 (UTC)
- (+)支持--約翰哈博克 01:40 2007年1月30日 (UTC)
- (-)反对,内容杂乱,很多重要章节只有简单的列表项。--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0:09 2007年1月30日 (UTC)
- (-)反对——同长夜无风。--Quarty 04:57 2007年1月31日 (UTC)
- (-)反对,過多列表式內容,排版、架構雜亂難以閱讀。--Giant(Talk) 12:56 2007年2月3日 (UTC)
分类:地方--
[编辑] 好像南京在中国的位置该图片中的中国疆域范围不妥吧?
认真看看这张图片,就会得出标题。--冰封沙漠 03:16 2007年2月26日 (UTC)
- 如果无人回应,我将删除这张图片。--冰封沙漠 05:31 2007年3月5日 (UTC)
[编辑] 第三次优良条目评选
以下内容由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移至
- 出木杉〒 09:42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約翰哈博克 13:27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by--阿佳暫時不囉唆! 23:13 2007年2月21日 (UTC)
- (+)支持,WiDE 寫於世界時間 02:10 2007年2月22日 (UTC)
- (+)支持--Iflwlou 09:09 2007年2月22日 (UTC)
(+)支持——其实如果对比其他优良条目如日内瓦、武汉市等,本条目绝不逊色,但与惠州市、台北市相比,在条理上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Quarty 07:54 2007年2月23日 (UTC)- 强烈(-)反对。乱七八糟,需要clean up。--Alexcn 11:36 2007年2月23日 (UTC)
- 请问左图右史兄:这已经是南京条目在最近两个月内第三次参评优良条目,距离上次评选结束不过半个月。这段时间内条目并无大的改动,为什幺一再提出评议?上次评议意见如下:
(已经参照上次的意见进行修改)分类:地方--
第二次优良条目评选 * 南京市(編輯 · 討論 · 鏈入 · 歷史 · 監視)分类:地方--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02:36 2007年1月29日 (UTC) o (+)支持內容豐富、文筆流暢、版面宜人,相當不錯,不過滿滿的超連結,看起來太熱鬧了些--Droxiang 04:47 2007年1月29日 (UTC) o (+)支持,從頭到尾仔細看了,這不能當特色嗎?--by--阿佳真的很囉唆! 09:36 2007年1月29日 (UTC) o (+)支持--約翰哈博克 01:40 2007年1月30日 (UTC) o (-)反对,内容杂乱,很多重要章节只有简单的列表项。--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0:09 2007年1月30日 (UTC) o (-)反对——同长夜无风。--Quarty 04:57 2007年1月31日 (UTC) o (-)反对,過多列表式內容,排版、架構雜亂難以閱讀。--Giant(Talk) 12:56 2007年2月3日 (UTC)
--Alexcn 12:07 2007年2月23日 (UTC)
-
- 上次评选时所提出的反对意见,主要是针对列表内容过多的反对,所以我将原先的一些纯列表内容参考两个中国城市优良条目上海市和武汉市进行了改动,不知道如何招惹你了。--出木杉〒 12:21 2007年2月23日 (UTC)
- 如果你仔细看过评选意见,应该知道上次的反对意见不是说“列表过多”,而是指出这个条目是“条理不清列表凑”。你真的觉得这样的质量能成为优良条目?我最近是针对你写的唐朝等条目提了不少意见,不过都是对事不对人,你我除此之外也没什幺交流。好的条目是写出来、改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Alexcn 12:41 2007年2月23日 (UTC)
- 好条目同样不是反对给反出来的。你作为南京人,本身有余力做好让其成为优良甚至特色,但是你不去做,反而忙着投反对,我未必认为这很光荣。有关特色条目评选的事,你的行为也只能让我有对事不对人的想法。哆啦A梦随时欢迎你投反对票。而正因为总有这种人,共识决更不可能推行。--出木杉〒 01:56 2007年2月24日 (UTC)
-
- 听你说的好像我就光忙着反对了,事实是不是这样你先查查编辑历史再说。还有,维基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维基做多少、做什幺,完全由我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和精力决定。--Alexcn 04:48 2007年2月24日 (UTC)
- (:)回應——我反而觉得反对意见能够被重视,正是共识决的可取之处。維基不是民主試驗場,有人投票支持并不代表条目的质量就一定好,例如“你知道吗?”的投票,很多不合推荐标准的条目也能高票当选,推荐者对反对意见充耳不闻也无伤大雅,难道这就是健康的现象吗?我深信,反对的意见才是改进条目质量的原动力。--Quarty 04:30 2007年2月24日 (UTC)
- 谢谢Quarty兄的理解和支持。--Alexcn 04:48 2007年2月24日 (UTC)
你要不要当别人是白痴,如果只是改改格式,而不是扩充内容,也无任何了不起。正因为维基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所以每个人来去自由,我也大不了丢包袱走人。如果反对意见不专业,我不认为对条目有好处,我更没必要去修改。维基不是服务业场所,编辑人没必要被读者牵着鼻子走。正是意见不专业,对条目改善无助益,且食古不化的反对意见太多,所以编辑人连理都不想理了。正因为有「太利于IE浏览」「同上」「作品未完成」,还有「首段要加长」,加长后反对票不动如山;「王安石段落不中立」,加了反对意见也不动如山;「图片有版权」,删除了以后还是不动如山。如果编辑人辛苦更改后换来的就是如此后果,何苦要去改呢。难怪每个特色条目评选的篇幅越来越少了。--出木杉〒 10:24 2007年2月24日 (UTC)- 我收回第一句话,因为Alexcn已经在改文章了,我并对一些较激烈的言辞表示道歉。但是,只要以小遮大、模糊不清、拒不改票、毫无专业、找茬为乐的反对意见仍然存在,条目评选采共识决对条目的改善不会有任何助益。--出木杉〒 10:44 2007年2月24日 (UTC)
- 提意见归提意见,修改归修改,这是个人自由。你可以鼓励别人提意见的同时改进条目,但是要是以为改条目就是该的,或者不改就没资格反对,那是不对的。不扯远,现在的问题是优良条目提名的问题,跟特色条目评选的问题无关。在维基的讨论中,不是说你条目写的多你说话的分量就重,即使是一个新人,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应该接受,关键看说的在有没有道理。这个条目提名的时候就是一团糟,对你提名提出点质疑不过分吧?要是总觉得反对意见是冲你来的,是不是想的太多了?即使一个优秀的条目不能评上优良或者特色,对这个条目本身的质量没有一点影响。相反的,不合格的条目当选,伤害的是维基的公信力。我不知道你辛苦修改的目的是改进条目质量还是为了当选特色或者优良,如果是前者,我觉得你大可不必对反对的意见那幺抵触,看到反对意见就不自觉的以为有人要招惹、找茬什幺的。而且,修改过之后通知一下投反对票的用户也不是难事,如果他不回应,完全可以认为是放弃反对票。我就说这幺多,以后我看到我认为不合格的条目还是一样会反对。--Alexcn 14:12 2007年2月24日 (UTC)
- 我说过了,编辑人不是妓女,不是任你们这些投票人赏玩的。我倒从来没有说我写的条目怎幺样就压人,倒是你的语气显示出了因为你加入的早,显示出了傲慢。你如此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感觉不合格的就一定不合格,难道不是吗?你说不符合你心中资格的条目就不能做特色条目,否则会损害维基的公信力,你是不是又把自己树立成了所谓的公信?我倒在特色条目里看到很多不符合资格早期特色条目仍然在占着大位。就因为他们是早期的,劳苦功高,所以不能撤?就因为他们有地域性,撤消会得罪某个地方的维基人,所以不能撤?就因为他们是某位资深人写的,所以不能撤?就因为他们已经在首页展示,没有什幺公信可说,所以不能撤?假设十年后维基还在,那幺现在的特色条目在后来人眼中可能都是小儿科,你还讲什幺公信力吗?不过我相当感冒的一位资深维基人,倒是在SKYPE说过所有条目都是为特色条目而存在的,最终都要成为特色条目。我现在相当赞同今后特色条目应该让内容与翻译专家来选,因为不专业的反对意见只会对条目有害,哆啦A梦就已经遭到此下场,在反对意见下,大中华地区的电视播放与书籍出版硬是给砍掉了。类似的条目,必然还有。既然维基是个与现实生活如此相同,也讲论资排辈与阶级高低的地方,我又何必苦苦流连。中文维基之所以条目成长出现衰退,能留住的人不见增加,就是因为一些连和声都唱不出的人却占了主唱的位置。--出木杉〒 02:34 2007年2月25日 (UTC)
- 我收回第一句话,因为Alexcn已经在改文章了,我并对一些较激烈的言辞表示道歉。但是,只要以小遮大、模糊不清、拒不改票、毫无专业、找茬为乐的反对意见仍然存在,条目评选采共识决对条目的改善不会有任何助益。--出木杉〒 10:44 2007年2月24日 (UTC)
-
- 好条目同样不是反对给反出来的。你作为南京人,本身有余力做好让其成为优良甚至特色,但是你不去做,反而忙着投反对,我未必认为这很光荣。有关特色条目评选的事,你的行为也只能让我有对事不对人的想法。哆啦A梦随时欢迎你投反对票。而正因为总有这种人,共识决更不可能推行。--出木杉〒 01:56 2007年2月24日 (UTC)
- 如果你仔细看过评选意见,应该知道上次的反对意见不是说“列表过多”,而是指出这个条目是“条理不清列表凑”。你真的觉得这样的质量能成为优良条目?我最近是针对你写的唐朝等条目提了不少意见,不过都是对事不对人,你我除此之外也没什幺交流。好的条目是写出来、改出来的,不是评出来的。--Alexcn 12:41 2007年2月23日 (UTC)
- (!)意見——参考Alexcn的意见后,本人决定改变决定,投(-)反对票。另外左图右史的言论有点令人失望。--Quarty 12:28 2007年2月23日 (UTC)
- (-)反对,内容虽然比上次有所改善,但仍是问题多多:1、内容杂乱,未经系统整理,只是一些原始资料的简单拼凑。拿“经济”一节举例吧,文中列了一些杂乱的经济数据,但最重要的GDP和人均GDP却没有;工业用了两句来说明,第三产业用了一句来说明,而农业是连影子都见不到,看完之后,读者连对南京经济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企业罗列了一堆,但全只有名字,没有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来说明一下。2、内容有些地方有中立性的问题,比如“饮食”一节有这样一句“鸭肫干 它扁圆形,肉质紧密,易于保藏,携带方便,食之清香爽口,是人人喜爱的佳品”,明显广告语。--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26 2007年2月24日 (UTC)
- (!)意見整體內容豐富,但部分段落尚未完成(尤其是宗教那段)。--ffaarr (talk) 03:32 2007年2月25日 (UTC)
- (+)支持--dbslikacheung 09:14 2007年2月25日 (UTC)
- (+)支持--我认为,左图右史的劳动值得尊重,另外,我认为,该条目虽有瑕疵,然瑕不掩瑜,该条目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优良条目。--冰封沙漠 03:28 2007年2月26日 (UTC)
- (-)反对虽然内容颇为丰富,但我认为还是要再经过整理与修饰比较好。另外关于「参考文献」的部分应该再加强,不该只是列出几本书名而已,许多数据以及资料应该都要有「确实」的参考文献出处才是。某些段落也未完成(如教育等)。--Marcus 10:32 2007年2月26日 (UTC)
- 上次评选时所提出的反对意见,主要是针对列表内容过多的反对,所以我将原先的一些纯列表内容参考两个中国城市优良条目上海市和武汉市进行了改动,不知道如何招惹你了。--出木杉〒 12:21 2007年2月23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