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簧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口簧琴,又稱口簧、口弦、嘴琴,是一種古老的民間樂器,廣泛使用於亞洲 (特別是東南亞、南亞以及北亞)、大洋洲以及歐洲,非洲與美洲的記錄則相對少很多。
口簧琴的樂器主體是一個一端固定於框式琴臺上,另一端可自由振動的簧片,樂器演奏者將琴臺置於雙唇之間,以撥動簧片或拉扯一根繫附於琴臺上細繩的方式,使簧片振動發聲,並以演奏者的口腔共鳴產生樂音。
目录 |
[编辑] 樂器的形態概說
[编辑] 在樂器分類上的位置
thumb|220px|典型的歐洲金屬製彈口簧琴 thumb|220px|泰國竹製彈口簧琴附琴套
由於口簧琴的聲響來源是簧片的振動,因此若依照一般常用,將樂器分為弦樂器、管樂器、打擊樂器的分類方式,則口簧難以歸類。而根據現今音樂學上所通用之Hornbostel-Sachs樂器分類法,口簧乃屬於體鳴樂器(idiophone,分類編號 1)下,彈撥體鳴樂器(plucked idiophone,分類編號 12),其分類編號為 121.2。
茲將H-S分類法中,關於口簧的部份節錄於下:
- 1 體鳴樂器
- 12 彈撥體鳴樂器
- 121 框架形式,彈性簧片於框架內振動
- 121.2 口簧
- 121.21 自體(idioglot)口簧,簧片從框架上所切出,其根部附於框架上 (自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於同一個體)
- 121.22 異體(heteroglot)口簧,外加的簧片附著於框架上 (異體一詞指簧片與框架屬不同個體)
- 121.221 單一異體口簧
- 121.222 異體口簧組,數個不同音高的異體口簧結合一組成為一件樂器
- 121.2 口簧
- 121 框架形式,彈性簧片於框架內振動
- 12 彈撥體鳴樂器
H-S分類法中所謂的「彈撥體鳴樂器」,是指該樂器的最主要發聲體為一或多個一端固定之彈性簧片,然而所用「彈撥」一詞,並不適用於以拉動細繩致使簧片振動產生聲響的口簧種類。
有些音樂學者如1943年曾至台灣本島進行音樂調查的日本民族音樂學家黑澤隆朝(黒沢隆朝)認為,H-S分類法中,將口簧琴從形態學觀點區分為自體口簧及異體口簧的方式並不十分恰當,而另採演奏方法為標準,劃分做彈口簧以及繩口簧(黑澤使用的日語原文做「彈き口琴」與「紐口琴」)兩大類。
[编辑] 樂器的演奏及發聲
[编辑] 名稱
[编辑] 幾種常見的口簧名稱
[编辑]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的口簧琴
[编辑] 古代文獻的記載
[编辑] 彝族
[编辑] 納西族
[编辑] 台灣原住民各族的口簧琴
台灣原住民幾乎各族都有口簧琴的使用。由於平埔族漢化日早,目前已無確實的口簧實物留下,但根據明清時代的文獻來看,平埔族群的原住民確有口簧琴的使用。至於目前官方承認的十二原住民族中,達悟族人不使用口簧琴,其他各族都有口簧琴,又以泰雅族包括過去被認為泰雅族一支的太魯閣族之使用最為有名,其次為阿美族、布農族等。過去幾十年來,除了民族學、人類學家以及私人愛好者的各族口簧琴實物收藏外,並有諸多音樂學者對上述提到的幾個族群的口簧琴音樂留下錄音。
[编辑] 明清文獻的記載
明代末年,文獻中始有台灣原住民口簧琴的記錄,一直到清領初期陸續有更詳細的敘述。由於這時期漢人所接觸的是台灣西部的原住民,因此可推測對象乃是平埔各族群。在此舉數個較為著名的例子。
- 明萬曆30年,西元1602年,福建連江文人陳第隨軍來台,於大員(今台南安平)受原住民(當為西拉雅族)頭目設宴款待,而後於1603年著《東番記》,其中提到:「…視女子可室者…夜造其家,不呼門,彈口琴挑之。口琴薄鐵所製,齧而鼓之,錚錚有聲。」此當為台灣原住民口簧琴之首次記錄,而「薄鐵所製」是否透露陳第當時所見為金屬琴臺之口簧,又或僅指金屬簧之部份?
- 清康熙56年,1717年修成之《諸羅縣志》(周鐘瑄著)載:「削竹為嘴琴,其一制如小弓,…。其一制略及琴形,大如指姆,長可四寸,竅其中二寸許釘以銅片,另繫一小柄,以手為往復,唇鼓動之,聲出銅片間,如切切私語,皆不能遠聞,而纖滑沈蔓,自有一種幽響。夜月更闌,貓踏與番女潛相和,以通情好。」諸羅縣即今台灣彰化嘉義一帶,文中所提嘴琴有兩種,前者明顯為弓琴,後者即為口簧,且可知為竹臺金屬簧之口簧琴。
- 1724年,黃叔璥著《臺灣使槎錄》:「製琴四寸截琅玗,薄片青銅竅可彈,一種幽音承齒隙,如聞私語到更闌。」又有:「…,薄暮,男女梳粧結髮,遍社戲遊,互以嘴琴挑之合意遂成夫婦。琴以竹為弓,長可四寸,虛其中二寸許,釘以銅片,另繫一小柄,以手往復,唇鼓動之。」這些文字明顯受《諸羅縣志》之影響,其中第二段雖用「以竹為弓」一語,但就後面的敘述可知為口簧琴而非弓琴。
- 乾隆9年(1744年),巡視台灣御史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口琴—削竹為片如紙二,長四、五寸,以鐵繫環其端,銜於口吹之,名曰『口琴』。又有制類琴狀,大如拇指長可四寸,窪其中二寸許,釘以銅片,另繫一柄,以手按循探動之,銅片間有聲娓娓相爾女,麻達於明月清夜吹行社中,女悅則和而應之,潛通情款。」這裏提到的第一種「口琴」不能確定實為何物,與口簧琴有何區別。
[编辑] 泰雅族
泰雅族口簧琴稱 Lubu,用於泰雅人的自娛、男女訴情等場合,老幼皆宜,一般在出草、狩獵、喪事期間禁止使用。泰雅口簧以其多簧口簧著名,傳說可至八簧之多,然文獻至多僅記錄到六簧,現代泰雅族人已嘗試製作全套包括竹台單竹簧、竹台簧金屬簧、雙簧、三簧、四簧等一直到八簧的口簧組。多簧樂器的簧片音高,調成與泰雅傳統音樂音階的排列相同,即「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
除樂器實體的多簧構造十分特殊外,泰雅族口簧亦以其口簧舞著稱,男女相對,一面演奏著口簧琴,一面左右抬腳隨著音樂節奏踏跳。泰雅人也可以使用口簧代替實際語言來傳遞訊息,即將原本用「口說」的內容透過口簧,表達給對方知道。有一說法是青年男女用這種方式說悄悄話不讓外人得知,然而今天已經越來越少人還具備這種能力了。
[编辑] 太魯閣族
[[圖像:Lubu.jpg|thumb|太魯閣族口簧琴 Lubu,由左至右分別是,竹台單竹簧,竹台單銅簧,竹台雙銅簧,竹台四銅簧樂器 (該圖口簧之作者為Lahang.Losing)]]由於太魯閣族過去被視為泰雅族的亞族,因此文獻記錄常常沒有分辨出來,我們只能進一步從收集或錄音的地點來判斷是否為太魯閣族口簧。太魯閣族口簧琴較為常見的有lubu qoqaw(竹口簧)、brux、lubu kingal(單銅片口簧)、lubu dha(雙銅片口簧)、lubu spat(四銅片口簧)、lubu lima(五銅片口簧琴),其它如六、七、八銅片口簧就較為少見。該族口簧琴的型制及作法大致和泰雅族相同,唯一不同的,在太魯閣族裡比較不常見到三簧的口簧琴,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三這個數字在太魯閣族裡是不吉祥的數字(但這只是個說法而已),所以三簧口簧琴就不被族人製作。
[编辑] 阿美族
[编辑] 口簧的使用
[编辑] 男女表示情愛
[编辑] 傳遞訊息
[编辑] 兒童玩具
[编辑] 身體裝飾
[编辑] 其他
[编辑] 現代社會中的口簧琴
[编辑] 參考文獻
(中文姓名以漢語拼音排序)
- Douron-Taurelle, Geveniève, J. Wright, "Les guimbardes du Musée de l'Homme. Paris: 1980.
- Dournon, Geveniève, "Organology". in H.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cmillon, 1992.
- Hornbostel, Erich M. von, Curt Sachs, "Classification of Musical Instruments", trans. by A. Baines and K. P. Wachsman (1961). in H.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 --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cmillon, 1992.
- 黒沢隆朝,《台湾高砂族の音楽》。東京:雄山閣,1973。
- 李卉,〈臺灣及東亞各地土著民族的口琴之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9:147-205。
-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之樂器〉,《東海民族音樂學報》,1974:85-203。
- 呂炳川,《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1982。
- 呂鈺秀,《臺灣音樂史》,台北:五南,2003。
- Tranchefort, François-René, "Les instruments de musiques dans le monde", vol. 1. Paris: Seuil, 1980. (法文)
- 許常惠,《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韻,1987。
-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1996。
- 鄭德淵,《樂器學研究—樂器分類體系之探討》。台北:全音樂譜,1993。
[编辑] 外部連接
- Aspiration.free.fr 传统中国口簧(英语/法语)
- The Jew's Harp Guild:英文內容
- GUIMBARDES:英文內容
- Dan Moi:英德文內容,附許多世界各地之口簧琴照片
- 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Konzert für Maultrommel und Streicher:德文內容,介紹 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的《口簧與弦樂協奏曲》
- 口琴てナニ!?:日文內容,附各種相關照片
- 竹臺金屬單簧口簧琴製作簡介:竹臺金屬簧口簧琴製作詳解,包括口簧實際演奏的錄影與錄音
- 天籟之音—口簧琴:竹臺金屬簧口簧琴製作過程,以及口簧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