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埃德伯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zh-cn:史蒂芬·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
[[Image:|200px]]
|
|
个人资料
|
|
国籍: | 瑞典 |
生日: | 1966年1月19日 |
出生地: | 瑞典韦斯特维克 |
居住地: | 英國倫敦 |
身高: | 187zh-tw:公分;zh-cn:厘米 |
体重: | 77zh-tw:公斤;zh-cn:千克 |
持拍: | 右手握拍,單手反拍 |
转职业年: | 1983年 |
球拍: | |
球衣: | |
球鞋: | |
成绩
|
|
单打最高排名: | 1 (8/13/1990) |
双打最高排名: | 1 (6/9/1986) |
现单打排名: | 已退役 |
现双打排名: | 已退役 |
单打冠军头衔: | 42个 |
双打冠军头衔: | 18个 |
职业战绩: | 806胜270负 (單打) |
奖金: | $20,630,941美元 |
大满贯(單打6個,雙打3個)
|
|
澳网: | 男單冠军(85 87) 男雙冠军(87 96) |
法网: | 男單亞軍(89) 男雙亞軍(86) |
温网: | 男單冠军(88 90) |
美网: | 男單冠军(91 92) 男雙冠军(87) |
奥运会: | 1984年男單金牌 (示範項目) 1988年男單銅牌 1988年男雙銅牌 |
zh-cn:史蒂芬·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Stefan Edberg 1966年1月19日—)是瑞典职业网球男运动员(1983年—1996年),他是前單打和雙打世界排名第一,曾奪得6个大满贯男單錦標(1985、87年澳網,1988、90年zh-hk:溫布頓;zh-cn:温布尔登和1991、92年美網),以及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男單示範項目冠軍,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男單及男雙銅牌。
他在職業生涯(ATP)中共取得42個單打和18個雙打冠軍,他是1990年和1991年ATP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此外,zh-cn: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亦曾協助瑞典奪得三屆世界團體盃(1988年、1991年、1995年),他亦協助瑞典四奪zh-cn:戴维斯杯;zh-hk:台維斯盃 (參看戴维斯杯一段落)。
由於埃德伯格球品極佳,甚少和裁判爭論,被球圈譽為紳士,故他曾5度奪得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體育精神獎(1988-90年、1992年、1995年),国际职业网球联合会其後亦將體育精神獎冠以其名以作表揚每一年度最有體育精神球員。
已于1996年退役的埃德伯格,在2004年被收录入国际网球名人堂(the 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目录 |
[编辑] 青年組真正大满贯
1983年, 當年17歲的埃德伯格連奪澳网、法网、温布尔登、美网青年組冠軍, 亦是至今唯一青年組真正大满贯得主。
[编辑] 技術分析
埃德伯格是一名以發球上網為主的網球運動員。 他亦是當年少數持單手反拍(單反)的球員。
草地和硬地等快速場地是他最善長比賽的場地。
[编辑] 大满贯
[编辑] 男單冠軍 (6)
年份 | 比賽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85 | 澳网 | zh-cn:维兰德;zh-hk:韋蘭特;zh-tw:韋蘭德 | 瑞典 | 6-4, 6-3, 6-3 |
1987 | 澳网 | zh-cn:卡什;zh-hk:柏·卡殊;zh-tw:凱許 | zh-hk:澳洲;zh-cn:澳大利亚 | 6-3, 6-4, 3-6, 5-7, 6-3 |
1988 | 温布尔登 | zh-cn:贝克尔;zh-hk:碧加;zh-tw:貝克 | zh-cn:联邦德国;zh-hk:西德 | 4-6, 7-6, 6-4, 6-2 |
1990 | 温布尔登 | 贝克尔 | 德國 | 6-2, 6-2, 3-6, 3-6, 6-4 |
1991 | 美网 | zh-cn:考瑞尔﹙库里埃﹚;zh-hk:古里亞;zh-tw:庫里爾 | 美國 | 6-2, 6-4, 6-0 |
1992 | 美网 | zh-cn:桑普拉斯;zh-hk:森柏斯;zh-tw:山普拉斯 | 美國 | 3-6, 6-4, 7-6, 6-2 |
[编辑] 男單亞軍 (5)
年份 | 比賽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89 | 法网 | 張德培 | 美國 | 6-1, 3-6, 4-6, 6-4, 6-2 |
1989 | 温布尔登 | 贝克尔 | 西德 | 6-0, 7-6, 6-4 |
1990 | 澳网 | zh-cn:伦德尔;zh-hk:蘭度;zh-tw:藍道 | 捷克斯洛伐克 | 4-6, 7-6, 5-2 (埃德伯格因傷退出) |
1992 | 澳网 | 考瑞尔﹙库里埃﹚ | 美國 | 6-3, 3-6, 6-4, 6-2 |
1993 | 澳网 | 考瑞尔﹙库里埃﹚ | 美國 | 6-2, 6-1, 2-6, 7-5 |
[编辑] 年终大师赛/ATP年終賽
- 年终大师赛/ATP年終賽現名為大师盃
[编辑] 冠軍 (1)
- 年终大师赛
年份 | 舉行地點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89 | 美國紐約 | 贝克尔 | 德國 | 4-6, 7-6, 6-3, 6-1 |
[编辑] 亞軍 (1)
- ATP年終賽
年份 | 舉行地點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
1990 | 德國法蘭克福 | zh-cn:阿加西;zh-hk:阿加斯;zh-tw:阿格西 | 美國 | 5-7, 7-6, 7-5, 6-2 |
網球 | ||
铜牌 | 1988 | 男子單打 |
[编辑] ATP單打冠軍 (42)
- 1984 (2) - 米蘭、洛杉磯奧運會<示範項目>
- 1985 (4) - 孟菲斯、三藩市、巴塞爾、澳網<草地>
- 1986 (3) - 瑞士公開賽(格斯塔德)、巴塞爾、斯德哥爾摩
- 1987 (7) - 澳網<草地>、孟菲斯、鹿特丹、東京室外賽、zh-hk:辛辛那堤;zh-cn:辛辛纳提、東京室內賽、斯德哥爾摩
- 1988 (3) - 鹿特丹、温布尔登、巴塞爾
- 1989 (2) - 東京室外賽、年終大師賽
- 1990 (7) - 印第安泉、東京室外賽、温布尔登、洛杉磯、辛辛那堤、長島、巴黎室內賽
- 1991 (6) - zh-cn:史图加特;zh-hk:史特加;zh-tw:史圖加特室內賽、東京室外賽、zh-hk:皇后會;zh-cn:女王杯、美網、zh-hk:悉尼;zh-cn:悉尼;zh-tw:雪梨室內賽、東京室內賽
- 1992 (3) - 漢堡、紐黑文、美網
- 1993 (1) - 馬德里
- 1994 (3) - 多哈、史图加特室內賽、華盛頓
- 1995 (1) - 多哈
網球 | ||
铜牌 | 1988 | 男子雙打 |
[编辑] ATP雙打冠軍 (18)
- 1984 (1) - 漢堡
- 1985 (4) - 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布魯塞爾、辛辛那堤、年終大師賽
- 1986 (3) - 洛杉磯、年終大師賽、鹿特丹
- 1987 (6) - zh-hk:蒙特利爾;zh-cn:蒙特利尔;zh-tw:蒙特婁/多倫多、澳網、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鹿特丹、斯德哥爾摩、美網
- 1991 (1) - 東京室外賽
- 1993 (1) - zh-hk:蒙地卡羅;zh-cn:蒙特卡洛
- 1995 (1) - 多哈
- 1996 (1) - 澳網
[编辑] 戴维斯杯
除了職業賽事成就突出外,埃德伯格在國際賽成績亦十分出眾;他是80年代瑞典隊戴维斯杯的主力成員,那時瑞典隊時正值黃金年代。
埃德伯格在80-90年代以球員身份,帶領瑞典隊在戴维斯杯七度打入決賽(1984-89年、1994年),並取得4次冠軍。
- 按:戴维斯杯是一年一度男子網球的世界團體錦標賽,是國際網球比賽中最高水平的團體賽。
[编辑] 經典金句
假如他-吉米·范艾伦從沒有在世上生存的話,我想我和zh-cn:迈克尔;zh-hk:米高;zh-tw:邁克爾﹙zh-cn:史提克﹙斯蒂希﹚;zh-hk:史迪治;zh-tw:史提希的名字﹚的比賽現在仍然在進行中。
原文 : "If he hadn't lived," Edberg later said of Van Allen, "Michael and I might still be out there playing."
-- 這是1991年温布尔登zh-hk:準決賽;zh-cn:半决赛中,埃德伯格被德國選手zh-cn:史提克﹙斯蒂希﹚;zh-hk:史迪治;zh-tw:史提希以比分4-6,7-6(7-5),7-6(7-5),7-6(7-2)淘汰,在沒有失掉任何發球局的情況下輸掉了三盤搶七局(Tie-break)而衛冕失敗,當得悉網球搶七局的發明者吉米·范艾伦在同一天因病去世後,埃德伯格有感而發的回應。
[编辑] 參看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 (只列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冠軍) 编辑 |
|
Bill Bowrey 68 | 拉沃爾 69 | 阿瑟·阿什 70 | 羅斯維爾 71 72 | 紐康姆 73 75 | zh-cn:康诺尔斯(康纳斯);zh-hk:干納斯;zh-tw:康諾斯 74 | Mark Edmondson 76 | Roscoe Tanner 77 1月 | Vitas Gerulaitis 77 12月 | 維拉斯 78 79 | Brian Teacher 80 | Johan Kriek 81 82 | zh-cn:维兰德;zh-hk:韋蘭特;zh-tw:韋蘭德 83 84 88 | zh-cn: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 85 87 | 沒有舉行 86 | zh-cn:伦德尔;zh-hk:蘭度;zh-tw:藍道 89 90 | zh-cn:贝克尔;zh-hk:碧加;zh-tw:貝克 91 96 | zh-cn:考瑞尔(库里埃);zh-hk:古里亞;zh-tw:庫里爾 92 93 | zh-cn:桑普拉斯;zh-hk:森柏斯;zh-tw:山普拉斯 94 97 | zh-cn:阿加西;zh-hk:阿加斯;zh-tw:阿格西 95 00 01 03 | zh-cn:科达;zh-hk:哥達;zh-tw:科達 98 | zh-cn:卡费尔尼科夫;zh-hk:卡菲尼哥夫;zh-tw:卡菲尼可夫 99 | zh-cn:托马斯·约翰松;zh-hk:T祖漢臣;zh-tw:約翰松 02 | zh-cn:费德勒;zh-hk:費達拿;zh-tw:費德勒 04 06 07 | zh-cn:萨芬;zh-hk:沙芬;zh-tw:沙芬 05 |
zh-cn:温布尔登;zh-hk:溫布頓;zh-tw:溫布頓网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只列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冠軍) 编辑 |
|
拉沃爾 68 69 | 紐康姆 70 71 | 史密斯 72 | 科德斯 73 | zh-cn:康诺尔斯(康纳斯);zh-hk:干納斯;zh-tw:康諾斯 74 82 | 阿瑟·阿什 75 | zh-cn:博格;zh-hk:波格;zh-tw:博格 76 77 78 79 80 | zh-cn:麦肯罗;zh-hk:麥根萊;zh-tw:馬克安諾 81 83 84 | zh-cn:贝克尔;zh-hk:碧加;zh-tw:貝克 85 86 89 | zh-cn:卡什;zh-hk:柏·卡殊;zh-tw:凱許 87 | zh-cn: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 88 90 | zh-cn:施蒂希;zh-hk:史迪治;zh-tw:施蒂希 91 | zh-cn:阿加西;zh-hk:阿加斯;zh-tw:阿格西 92 | zh-cn:桑普拉斯;zh-hk:森柏斯;zh-tw:山普拉斯 93 94 95 97 98 99 00 | zh-cn:克拉吉塞克;zh-hk:加逸錫;zh-tw:克拉查克 96 | zh-cn:伊万尼塞维奇;zh-hk:伊雲尼斯域;zh-tw:伊凡尼塞維奇 01 | zh-cn:休伊特;zh-hk:曉域(希域);zh-tw:休伊特 02 | zh-cn:费德勒;zh-hk:費達拿;zh-tw:費德勒 03 04 05 06 |
美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单打冠军 (只列1968年公開賽年代以來冠軍) 编辑 |
|
阿瑟·阿什 68 | 拉沃爾 69 | 羅斯維爾 70 | 史密斯 71 | 納斯塔塞 72 | 紐康姆 73 | zh-cn:康诺尔斯(康纳斯);zh-hk:干納斯;zh-tw:康諾斯 74 76 78 82 83 | 奧蘭特斯 75 | 維拉斯 77 | zh-cn:麦肯罗;zh-hk:麥根萊;zh-tw:馬克安諾 79 80 81 84 | zh-cn:伦德尔;zh-hk:蘭度;zh-tw:藍道 85 86 87 | zh-cn:维兰德;zh-hk:韋蘭特;zh-tw:韋蘭德 88 | zh-cn:贝克尔;zh-hk:碧加;zh-tw:貝克 89 | zh-cn:桑普拉斯;zh-hk:森柏斯;zh-tw:山普拉斯 90 93 95 96 02 | zh-cn:埃德伯格;zh-hk:艾特堡;zh-tw:艾德伯格 91 92 | zh-cn:阿加西;zh-hk:阿加斯;zh-tw:阿格西 94 99 | zh-cn:拉夫特;zh-hk:拉夫達;zh-tw:拉夫特 97 98 | zh-cn:萨芬;zh-hk:沙芬;zh-tw:沙芬 00 | zh-cn:休伊特;zh-hk:曉域(希域);zh-tw:休伊特 01 | 罗迪克 03 | zh-cn:费德勒;zh-hk:費達拿;zh-tw:費德勒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