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宗,在中国大陆通常譯為教皇或羅馬教皇,但是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內部依然稱為教皇。天主教會(全名「至一至圣大公教会及宗座教会」)的領袖,當中包括羅馬天主教会(拉丁禮)和东仪天主教会。这一称号同时由东正教会和安立甘教会分享,也因此引起分歧。
教宗的頭銜包括「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教宗),西方之宗主教,義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長),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總主教),梵蒂岡國元首及上帝之眾僕人之僕人」(Episcopus Romanus, Vicarius Christi, 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 Pontifex Maximus, Patriarcha Occidentis, Primatus Italiae, 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 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 Servus Servorum Dei)。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認為教宗為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西元5世紀時才改稱為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2006年《宗座年鑑》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對上一次修訂為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眾僕之僕」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句語)。
除了他的宗教职务之外,教宗也是拥有独立主权的梵蒂冈的国家元首。該國又被称為“圣座”(Sancta Sedes)。梵蒂冈整个被罗马城包围,在1870年之前,教宗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廷国,被称为“圣伯多祿的遗产”。尽管授予教宗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是伪造的,教宗对教廷国的统治还是延续到了1870年意大利统一的时候,而意大利王國和教宗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兰协定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過的意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宗的职位空缺,這種情况称为宗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宗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John Paul II),他于1978年58岁时被选为教宗,也是自亚德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来首位被选为教宗的非意大利人。
若望·保禄二世于 2005年4月2日19:37GMT 逝世,享年84岁。在4月18日开始的教宗选举(conclave)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国籍枢机主教约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為新教宗,是為本篤十六世。
[编辑] 辞源
拉丁文的「教宗」「papa」源自希腊文的「πάππας」,原意為「父亲」,起初用于对任何司铎或主教亲昵的称呼。在四世纪或五世纪的时候,「πάππας」在西罗马帝国仍频繁地用于称呼主教,尽管它已经开始逐渐转变成现代的用途,即局限于称呼罗马主教,而在东罗马帝国,尤其是在希腊和俄罗斯,司铎仍然被成为「πάππας」。天主教会内一直沿用“教宗”的名称,教会外也有翻译为“教皇”、“众仆人的仆人”等。
早在三世纪,亚历山大里亚主教对埃及的各副主教实行了集权控制,有意识地仿效罗马主教的管辖方式。在尼吉亚大公会议后,罗马主教立即授予亚历山大里亚大主教以管辖的优先权,并使用了“亚历山大里亚教宗”的称号,该称号现在演变成为希腊正教的“亚历山大里亚及全非洲教宗及宗主教”以及哥普特教会的“亚历山大里亚及宗徒圣马可之座的教宗”
[编辑]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