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台南縣 鹽水鎮 |
|
舊名 | 月津 |
行政區類別 | 鎮 |
經度 | 東經 |
緯度 | 北緯 |
總面積 | 52.2455km2 |
戶數 | 9,559戶 |
人口 | 28,066人(2007年1月) |
鎮長 | 顏進仕 |
區劃 | 25里326鄰 |
政府網站 | 鹽水鎮公所 |
機關所在地 | |
民意機關 | 鹽水鎮民代表會 |
郵遞區號 | 737 |
毗 鄰 | 後壁鄉、學甲鎮、下營鄉、 |
鹽水鎮位置圖
|
鹽水鎮位於台灣台南縣西北部,北臨嘉義縣義竹鄉,東北連後壁鄉,東鄰新營市,西鄰學甲鎮,南接下營鄉。
本鄉位處八掌溪南岸,屬於平原地形,係由八掌溪及急水溪沖積而成,地形平坦,無丘陵或山脈,氣候上則屬熱帶季風氣候。
目录 |
[编辑] 歷史
鹽水鎮可說是台灣最古老的鄉鎮之一,原居住有西拉雅族,在鄭芝龍、顏思齊來台前(1621年)就已有漢人移民進入,是船隻進入八掌溪的集散地。最早稱大龜肉庒(疑為西拉雅人稱潟湖之轉音),後改為大圭壁庒;清雍正年間設鹽水港堡。鹽水一詞台語指鹹水,因臨倒風內海,港內有鹹水而得名。又因地形略微彎曲,狀似新月,故稱之為「月津」、「月港」,曾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四月津(鹽水)」的俗諺,繁華一時。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興建鐵路縱貫線,並預計於鹽水設置車站,但最後並未完成。傳言此因地方仕紳唯恐「斬斷地龍」,影響地方發展而作罷。然台灣鐵道史一書中記載,當時日本人乃為考慮鹽水地區尚有河運之便,遂在三條計畫線(分別經由鹽水、新營、白河中,選擇條件較平均,經由新營的路線。
其後雖官方研議新營經由鹽水至布袋之支線彌補不足,但亦未完成。最後雖有民營糖業鐵路(輕便鐵路)連結新營車站並延伸至布袋,但鹽水榮景已不再,區域中心機能為新營所替代。
鹽水港因日軍為鞏固據點,於布袋興建堤防而淤塞。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於此地設置「鹽水街」,劃歸台南州新營郡管轄,戰後改設台南縣鹽水鎮至今。
[编辑] 交通
- 台19線:中央公路
- 台19甲線
- 172線
[编辑] 教育
[编辑] 大專院校
[编辑] 高中職
[编辑] 國民中學
[编辑] 國民小學
|
|
[编辑] 旅遊
- 鹽水蜂炮
- 八角樓
- 護庇祠
- 五十三將軍忠義祠
- 鹽水武廟
- 大眾廟
[编辑] 外部連結
台南縣行政區劃 | ||
---|---|---|
縣轄市: | 新營市 | 永康市 | |
鎮: | 鹽水鎮 | 白河鎮 | 麻豆鎮 | 佳里鎮 | 新化鎮 | 善化鎮 | 學甲鎮 | |
鄉: | 柳營鄉 | 後壁鄉 | 東山鄉 | 下營鄉 | 六甲鄉 | 官田鄉 | 大內鄉 | 西港鄉 七股鄉 | 將軍鄉 | 北門鄉 | 新市鄉 | 安定鄉 | 山上鄉 | 玉井鄉 | 楠西鄉 南化鄉 | 左鎮鄉 | 仁德鄉 | 歸仁鄉 | 關廟鄉 | 龍崎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