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 21世纪 |
年代: | 1890年代 | 1900年代 | 1910年代 | 1920年代 | 1930年代 | 1940年代 | 1950年代 |
年份: | 1915年 | 1916年 | 1917年 | 1918年 | 1919年 | 1920年 | 1921年 | 1922年 | 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纪年: | 庚申年(猴年);民國九年;日本大正九年;越南啟定五年 |
目录 |
[编辑] 大事记
- 1月10日——国际联盟第一次开会,签署凡尔赛条约,正式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 1月16日——美国開始執行禁酒令。
- 1月16日——同盟国要求荷兰驱逐逃亡的德国皇帝。
- 1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参加国际联盟。
- 1月23日——荷兰拒绝驱逐德皇。
- 2月2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
- 2月9日——国际联盟决定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规瑞典。
- 2月17日——在柏林一个女子自杀未遂,她声称她是俄罗斯安娜塔西亚公主。
- 2月24日——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组织纳粹党。
- 3月19日——美国国会拒绝签署凡尔塞条约。
- 4月19日——德国和俄罗斯决定战后交换战俘。
- 4月23日——土耳其国会宣布废黜苏丹制。
- 4月24日——波俄战争:波兰和乌克兰军队进攻俄罗斯,占领乌克兰。
- 5月7日——波俄战争:波兰军队占领基辅。
- 5月16日——瑞士国民公投决定加入国际联盟。
- 5月16日——教皇本笃十五世宣布圣女贞德为天主教圣人。
- 5月17日——法国和比利时军队撤出它们占领的德国城市。
- 5月27日——托马斯·马萨利克当选捷克总统。
- 6月4日——匈牙利簽署特里阿農條約。
- 6月12日——波俄战争:苏联红军重新占领基辅。
- 6月15日——德国与丹麦签署边境条约,北石勒苏益格规丹麦。
- 6月22日——希腊进攻土耳其。
- 6月29日——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 7月2日——波俄战争:苏联红军开入波兰。
- 7月12日——俄罗斯承认立陶宛独立。
- 7月14日——中国爆发直皖战争。
- 7月22日——波俄战争:波兰向俄罗斯求和。
- 8月3日——天主教徒在贝尔法斯特暴动。
- 8月10日——土耳其签署塞夫勒条约。
- 8月11日——第一次粤桂战争爆发。
- 8月11日——俄罗斯承认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独立。
- 8月13日至21日——波俄战争:苏联红军在华沙战役中失利。
- 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 8月23日——第七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比利時安特卫普开幕。
- 8月26日——美国妇女获得选举权。
- 9月11日——邓小平赴法国勤工儉學。
- 9月13日——美国的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 9月16日——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发生炸弹爆炸事件,35人死亡。
- 10月12日——波俄战争:俄罗斯与波兰停火。
- 11月2日——沃伦·G·哈定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 11月15日——国际联盟第一次全体大会。
- 11月17日——国际联盟指点但斯克为自由城市。
- 11月21日——血腥星期天:英国军队在都柏林向一场足球赛观众开火。
- 12月5日——希腊国民公投决定重新设置国王。
- 12月16日——芬兰加入国际联盟。
- 12月16日——宁夏海原地震。
- 12月23日——英国和法国签署条约,英国占据巴勒斯坦,法国叙利亚。
[编辑] 出生
- 1月2日——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科幻作家(逝世1992年)
- 1月20日——费德里科·费里尼,意大利电影导演(逝世1993年)
- 2月7日——王安,电脑先驱(逝世1990年)
- 2月11日——法鲁克一世,埃及国王(逝世1965年)
- 2月23日——孔德成,孔子七十七代嫡長孫,衍聖公,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4月15日——理查德·冯·魏茨泽克,德国政治家
- 5月18日——约翰·保罗二世,教皇(逝世2005年)
- 6月2日——马塞尔·赖希—拉尼奇,德国文学评论家
- 7月25日——罗莎琳德·富兰克林,英国生物化学家(逝世1958年)
- 9月30日——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 偉恩·第伯——美國的普普藝術畫家
- 馬鶴凌——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父親。(逝世2005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