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瘋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麻疯病,又作麻风病、痲瘋病、癩病等。醫學領域稱為漢生病或韩森氏病(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Mycobacterium lepre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漢生病或韩森氏病之名,係出於麻疯杆菌的发现者-挪威学者zh-cn:韩森;zh-tw:漢生(Gerhard Armauer Hansen)之名,亦較為尊重患者,因為患「麻瘋病」之名相當難聽。
目录 |
[编辑] 历史
[编辑] 发现史
第一例痲瘋病記載出現在前600年的印度宗教典籍中,描述了病人手指和腳趾喪失感覺的症狀。當時的病人往往受到残酷对待,被遗弃在荒野中任其生灭,甚至被烧死。
[编辑] 中国历史的情况
麻瘋病在中国已经流行了2000多年。 黃帝內經‧素問‧長刺節論‧ ‧‧‧病大風,骨節重,須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須眉生而止鍼。
[编辑] 临床特征
主要伤害皮肤、粘膜和周围神经,也能侵害深层组织和器官。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很广,估计约有病人约一千万人左右。他们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 麻瘋病按五級分類法分為:結核樣型麻瘋(TT)、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瘋(BT)、中間界線類麻瘋(BB)、界線類偏瘤型麻瘋(BL)、瘤型麻瘋(LL)。各類麻瘋病的早期階段為未定類麻瘋(I)。
[编辑] 結核樣型麻瘋(TT)
臨床上本型較多見,損害常局限於外周神經和皮膚。皮損為紅色斑疹、紅色或暗紅色斑塊,呈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清,表面乾燥無毛,有時有鱗屑,局部感覺障礙出現早且明顯。
[编辑] 界線類偏結核樣型麻瘋(BT)
常見皮損為斑疹、斑塊和浸潤性損害,基本特點似結核樣型,但損害多發。典型皮損中央有明顯的"空白區",周圍常有小的衛星狀損害,周圍神經損害多發,皮損感覺障礙明顯。
[编辑] 中間界線類麻瘋(BB)
典型皮損為斑疹與浸潤性的雙型損害,基本皮損呈多形性和多色性。可見有特徵性的倒碟狀、靶狀或衛星狀損害。面部皮損呈蝙蝠狀者,稱"雙型面孔"。皮損大小不一,數量較多;神經損害多發,但不對稱。皮膚與神經的損害和功能障礙介於結核樣型和瘤型之間。中間界線類麻風可向結核樣型或瘤型麻瘋轉化。
[编辑] 界線類偏瘤型麻瘋(BL)
皮損有斑疹、斑塊、結節和瀰漫性浸潤等,分佈廣泛,不完全對稱,少數皮損邊緣可見。有的瀰漫性浸潤中央可見空白區。淺神經腫大,多發但不對稱。晚期患者皮損融合成片,面部深在性浸潤可形成"獅面",鼻中隔潰瘍或鞍鼻。病變還可以侵犯內臟。
[编辑] 瘤型麻瘋(LL)
早期瘤型皮損多為斑疹,呈淡紅色或淺色,邊緣模糊,形小數多,分佈對稱。無明顯感覺障礙和閉汗,可有癢和蟻行感等感覺異常。病程長者可出現溫覺、痛覺遲鈍。 中期瘤型可出現斑疹、瀰漫性浸潤和結節等損害,邊緣不清,表面光亮呈多汁感,分佈廣泛,局部可出現輕度淺感覺障礙。 晚期瘤型麻風瀰漫性浸潤更加明顯且向深層發展,體表皮膚絕大部分都有浸潤。面部皮膚瀰漫增厚,額、顳部皮紋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軀幹廣泛深在性浸潤,有明顯的感覺障礙與閉汗。 神經損害早期不明顯,摸不到神經粗大。中、晚期可出現廣泛而對稱的神經幹粗大,可導致嚴重的殘廢畸形。 早期眉毛外側對稱性稀疏。隨著病程的進展,眉毛睫毛都可全部脫光。頭髮等也可逐漸脫落。 粘膜損害出現早而明顯,中晚期常有淋巴結、睾丸、眼球及內臟損害。
[编辑] 未定類麻瘋(I)
為麻風病的早期階段,常見少量斑疹,多為淺色,少數淡紅色,邊緣清楚或不清楚,有不同程度的淺感覺障礙。
[编辑] 麻瘋反應
在麻風病的慢性過程中,麻風病人可突發症狀活躍,出現新皮損,伴惡寒、發熱等急性或亞急性症狀,這種變態反應性現象稱為麻風反應。
[编辑] 治療
目前,已有安全有效的藥物和方法治療麻風病。一般選用氨苯碸、利福平、苯丙碸和丙硫異煙胺等對麻風病患者進行聯合化療,或採用免疫療法對病人進行治療。對麻風反應,可選用酞咪呱啶酮、腎上腺皮質素等進行治療。
[编辑] 易感人群
麻風桿菌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和呼吸道進入人體。麻瘋病人是本病的唯一傳染源。 人類對麻風桿菌的易感性很不一致,一般兒童較成人易感,而病例多為2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病例多於女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