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 talk:SElephant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留言貨棧
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暨台灣維基人西部幹線聚會
親愛的台灣維基人:
如果您已經在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名冊填寫資料並簽章,也已經繳交身份證影本,在此向您致上謝意,感謝您對協會籌備的支持。如果您想要加入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的發起人但是尚未填寫名冊及繳交影本,請注意以下訊息:
我將於7月22日至23日展開收集身份證影本西部幹線之旅。請有意願加入維基媒體協會發起人而尚未繳交身份證影本的維基人,請至該頁面簽名;西部幹線各站,只要有1個維基人以上簽名,我就會下車收身份證並提供名冊表格以填寫、簽章。
如果您不在台灣,或者當日無法至臺鐵西部幹線沿線車站,請寫電子郵件與我聯繫,下載發起人名冊填寫,再將名冊及身份證郵寄給我。
如果您對協會的籌備並沒有興趣,也邀請您參加環島列車聚會,歡迎您於該頁面簽名,參與路段隨意,可長可短,和其他維基人一起乘坐火車觀賞台灣西部平原和海岸的風光。--mingwangx (talk) 10:33 2006年7月12日 (UTC)
Ubuntu
小弟參與編寫的條目,Ubuntu被提名為特色條目了(其他主要參與者User:Wikijoiner、User:Lion.guo與User:笨笨的小B),可否賞面鑑閱,給予一點意見,謝謝指教。--孔明居士 14:23 2006年7月20日 (UTC)
二次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編輯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動員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09:42 2006年8月17日 (UTC)
- 謝謝您的邀請。基本上我對於這樣的活動之基本宗旨與目的不是很贊同,因此不大適合幫忙推廣,但仍然祝大家寫作愉快。我會在有空時以自己的節奏撰寫新條目,以期能對整個中文版有更多的貢獻。--泅水大象 訐譙☎ 02:51 2006年8月18日 (UTC)
- 我也認為太過計較名次與數字,反而會模糊當初大家參與編輯的初衷是什麼。--泅水大象 訐譙☎ 12:53 2006年10月2日 (UTC)
有沒有興趣創造《一九九五閏八月》和「鄭浪平」這兩個條目?
台灣的維基人大家好!現在的時候是「二零零六閏七月」,實在忍不住想到《一九九五閏八月》這本「危言聳聽」的所謂「預言」類型暢銷書籍,以及「鄭浪平」(本名待查)這位原本在某報社擔任默默無名的小記者,因為「突發奇想」的創作《一九九五閏八月》書籍,上市後造成極大的銷售量,「鄭浪平」也因此得到極為豐厚的版稅後就「逃離」台灣並移民國外了!結果《一九九五閏八月》的「預言中台兩岸將會發生戰爭」之內容根本沒有實現,購買此書的台灣讀者真是白白浪費金錢的被耍了!
現在正是「二零零六閏七月」的期間,台灣的維基人有沒有興趣來創造《一九九五閏八月》和「鄭浪平」這兩個條目呀?
--影武者 16:49 2006年8月31日 (UTC)
- Tom Clancy寫了很多類似的小說,甚至有些幾乎與現實一致(例如民族主義狂熱者開飛機撞國會山莊 vs. 911撞紐約世貿與五角大廈),但也從沒有人認為他是「危言聳聽」。小說就是小說,縱使情節很逼真它還是一本小說,買書看書的人一點都沒有被耍,只有相信它會成真的人才是自己缺乏判斷力。如果您覺得對這兩個主題有興趣,請自己動手撰寫,我個人對此類事物興趣缺缺,恐怕幫不上啥忙。--泅水大象 訐譙☎ 17:38 2006年8月31日 (UTC)
-
- 真是感謝泅水大象用戶對我如此「正經」的回應。剛才另一位Howard61313用戶努力的查詢,已經找到「鄭浪平」的本名叫做「鄭紀恩」,目前在洛杉磯的華文電台擔任政治評論員。我認為台灣維基人在對那人的條目創造,可將「鄭浪平」和「鄭紀恩」作雙定向,而《一九九五閏八月》的書名也可和《一九九五·閏八月》作雙定向,歡迎台灣維基人努力創造吧!--影武者 07:52 2006年9月2日 (UTC)
關於下川三國名字
在Talk:下川三国正在進行「改名」投票,請閣下發表意見。 --すぐる@武蔵 14:39 2006年9月13日 (UTC)
2006台灣秋聚
您好,SElephant!我是新來的送報生LittleBot,一個由笨笨的小B操作的機器人。
2006年台灣維基人秋聚已經開始接受報名了,這次的聚會將討論中文維基年會與國際年會參與者的心得、圖像著作權、維基的編輯與維護、以及協會的籌備進度。歡迎您報名參加,也可以到秋聚的籌備頁參與討論。--LittleBot 13:09 2006年9月14日 (UTC)
歡迎成為Wikipedia:专题/日本的其中一員
如果自問你有興趣參與日本相關的條目,我們歡迎你參與Wikipedia:专题/日本的計劃,當然,你可以自由決定是否參加,本專題可以協助你在編輯日本條目的時候,有更大的幫助,詳情你可以參考該頁的內容。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討論頁提出。
鐵道專題及其子專題重整
Wikipedia talk:專題/鐵道#鐵道專題及其子專題重整--蒼空 翔 有事點我 05:58 2006年9月24日 (UTC)
諾貝爾獎得獎人傳記計劃
作為一部百科全書,連諾貝爾獎得獎人傳記都不齊全是說不通的。為此本人有建議如下:
- 設立一個標準模版,現有的Template:諾貝爾獎獲得者太簡單,希望可設立可選填,有更多項目的模版。
- 為所有得獎人編寫/翻譯傳記,並要中立及可查證,最少逹到可推薦的標準,甚至GA/FA。
- 為所有相關貢獻設立條目,現有條目則要註明這是諾貝爾得獎貢獻。
- 完成時間不是問題,進展慢也不是問題,但一定要不斷有進展。
請各位在此提出意見,並把這訊息傳給其它使用者--Johnson Lau 07:32 2006年9月30日 (UTC)
「上傳檔案」頁面的名稱
有關「上傳檔案」頁面的名稱,「台灣繁體」應該改名為「台灣正體」才對!--影武者 11:21 2006年10月7日 (UTC)
- 我對於使用『繁體』還是『正體』並沒有什麼強烈的偏好,因此不會針對此點提出任何意見。--泅水大象 訐譙☎ 14:53 2006年10月7日 (UTC)
有關鐵路Template
最近發現部份鐵路Template間沒法緊貼,中間會有空位。經試驗發現於模版內,內容最後的}}與noinclude之間,不能有空行,故}}之後必須緊接noinclude,不能由於排版美觀而把noinclude改在下一行,才可以如日維基當中的模版那樣緊密排列。--Onsf 08:07 2006年10月14日 (UTC)
- 你不說我還沒注意到模版間原來有空行這件事呢!既然如此,就著手修正一下囉......--泅水大象 訐譙☎ 08:42 2006年10月14日 (UTC)
雪国的中文译文
我会退了阁下删除的中文译文部分,因为中文读者是通过中文译文欣赏作品的。译文的介绍也是有意义的。特此解释一下。--蒙人 ->敖包相会 17:16 2006年10月17日 (UTC)
- 譯文欣賞是一回事,但是不同譯文版本間的評論又是另外一回事,該條目段落中比較可以看出,前一版本「雖看不見窗外」是誤譯,因為這和之後的「連那小姐的面孔也成了透明似的」邏輯連貫不上。另外「野山」的使用不如「山野」。「在黃昏景色中流動」比「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稍遜一籌。葉渭渠的版本雖然忠實原著,但有些行文羅索。這整段文,個人認為是嚴重違反維基百科『只紀錄事實,不進行評論』的NPOV宗旨,因此不應該繼續保留在條目本文中,這是我將這段內容移到討論頁的主要理由,請理解!--泅水大象 訐譙☎ 18:12 2006年10月17日 (UTC)
Wikipedia:投票/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
Wikipedia:投票/有关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是否延续正在进行。欢迎您积极投票并提出宝贵意见。--左图右史 04:24 2006年10月23日 (UTC)
回复
您好,我是Dbslikacheung;谢谢您的提醒,其实我现在也注意到这问题,可能会与维基百科本来的一套格式不衔接;嗯,想在此顺便问一下,哪里可了解到维基百科的格式呢?感谢! =] --dbslikacheung 14:09 2006年11月7日 (UTC)
- 实在很欣赏您对编辑维基百科的标准化和格式一统化的重视,我在这方面很相近努力,盼望能让我了解更多;敬请回复! ^.^ --dbslikacheung 14:17 2006年11月7日 (UTC)
有關小神父所寫的聖神修院
對神父我來說,香港的地方我不去過就不寫。聖神修院這個小東西也花了好些小麻煩才完成了,豈知在尚有發展空間就被人拿了去評選,實在令小神父有點不知所措,希望象兄能夠多多指教小神父,以達盡善盡美。
另外,小神父我很久沒有在「邪惡的島」上混了,說真的,除了死過網令我的上島的習慣減退了外,最大的問題就是有點東西不知為什不知不覺地變了似的。總之就是如此了,不知象兄你如何看?--惡德神父 13:08 2006年11月19日 (UTC)
- 本來神父對於名利之類的東西也不是太在意的(給我一個小小的教宗位子就可令我滿足啦,多簡單!),豈知今次的條目在胡裡胡塗下被人拉了去評選,才發覺自己對一些東西還是會牙癢,神父可真是修為不足,修為不足啊!
- 有一個附加的問題,不知維基是多久一次來一個「維基獎勵」(那些什麼什麼專家呀之類的獎)的申請和評選的呢?--惡德神父 07:52 2006年11月22日 (UTC)
有些事情不爽,所以來談談
本來是想來請教在城市攝影方面的技巧的,但還是有些不太爽的事想先談談。明明條目在屬於大眾的,人人都有改的能力,但一條條目被人可可兒的拿了去評選時,就好像所有的修改責任都落在神父身上,而那些可以由別人改的東東看來也是要我自己去改般,而出了什麼問題也不是說得清楚,情況實在有夠哈哈的。好了情況就是如此,不過至少這不會比叫我對著學校的猴子般叫我勞心勞力,希望亂來的事快些結束算了。--惡德神父 14:49 2006年11月22日 (UTC)
第三次動員令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會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盡力,在活動時間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Wolfch 06:53 2006年11月27日 (UTC)
请支持北京城池条目
在下与User:Kallgan、User:鸟甲、User:Ksmao等同仁共同参与编写的条目北京城池现在正在被提名为特色条目。恳请君能投下支持的一票并提出意见,谢谢!--不中举的秀才(江南贡院) 10:32 2006年11月29日 (UTC)
Wikipedia:互助客栈/求助#我有野問呀!
泅水大象兄你好,多謝你的幫忙和指教。Cybercavalier 03:39 2006年12月12日 (UTC)
想和你交流一下心得
能和你交換MSN messenger和SKYPE帳戶嗎?!~ 尤其是參與我們在Skype上的管理員討論室。 謝謝!! Stewart~惡龍 06:27 2006年12月15日 (UTC)
- 很抱歉拖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忘記回覆你的訊息,其實我雖然知道管理員討論室的存在,但因為工作忙很少在用Skype帳號乃至於久久都沒真的上線。相對之下使用MSN Messenger會比較容易找到我,因為不大方便直接公開帳號,就麻煩你多費點功夫跟虎兒或KJ他們幾位要一下吧!--泅水大象 訐譙☎ 10:05 2006年12月18日 (UTC)
希望你能參與討論
現在維基缺乏一個公用的繁體頁面,此事必須盡快獲得解決,希望你能參與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關於設立簡繁公用頁面的討論。--真實事求是(☎) 12:42 2007年1月2日 (UTC)
關注馬來西亞簡體/新加坡簡體
這件事起源於繁體公版的討論,這讓我回想起一年半前我提出將新加坡簡體更名為馬新/新馬簡體一事或是另設馬來西亞簡體,但沒甚麼注意,如今看到這樣的討論,個地方維基人只會維護本身的語言色彩,我沒法再忍受這件事了,我希望你能夠重新注意這件事。阿仁 05:56 2007年1月7日 (UTC)
關於LAN的譯名
你好,首先感謝你找到了JALways的譯名,我之前一至找不到,以為並未有相關名稱。另一方面,我很有興趣想知道你在寰宇一家中編寫LAN Airlines、LAN Chile和其他分公司的譯名是從那裏找到的呢?LAN是否有特別含義?先行感謝。TThk 18:45 2007年1月7日 (UTC)
- 經調查LAN是西班牙文『Línea Aérea Nacional』的縮寫,翻譯成英文是『National Air Line』也就是國家航空的意思。LAN原名LAN Chile,很顯然它是『智利國家航空』的意思,不過最近因為要讓該公司旗下擁有的各子公司在名稱上有一致性,所以將母公司LAN Chile的名稱改成LAN Airlines,旗下擁有包括如LAN Ecuador、LAN Peru、LAN Argentina這些冠上其他鄰近國家名的子公司。雖然直翻來說航空公司的名字應該叫『國家航空』最正確,但因為世界上存在很多譯名相同的航空公司(至少LAN自己的諸多子公司都是可以這樣翻),因此我建議保留使用LAN Chile原本的譯名『智利國家航空』作為區別。--泅水大象 訐譙☎ 19:23 2007年1月7日 (UTC)
回覆
我的意思是她的原名跟藝名的讀音是相同的,就是這樣。--費勒姆 費話連篇 07:06 2007年1月8日 (UTC)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TokyoMetroLines ColorAlightmentDraft.pn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谢谢!--Jusjih 08:39 2007年1月12日 (UTC)
請參與Wikipedia:投票/讨论特色条目评选改善建议
您好,現在Wikipedia:投票/讨论特色条目评选改善建议正在討論與投票中。這是一個關於如何改進特色條目評選機制的投票,歡迎您參與討論! -- あるがままでいい(talk) 05:52 2007年1月21日 (UTC)
關於標籤的問題
謝謝你的勸言,我自己也知道在這事件中我過於激烈,有時發言甚至不恰當,但我也多次要求大家體諒。我也會儘量控制我的情緒,可是,我在這裡屬于那種極少數群的那種,突然被群體圍攻,又沒人出來幫我解圍,我覺得我的文化被矮化,不被受重視,我覺得身為馬來西亞人在這裡遇到這種攻擊,如果我靜靜不出聲,我覺得我自己好沒有尊嚴,好窩囊,所以除了強烈反擊外,我已經不知道我能夠做些甚麼,這樣的心情恐怕不是你可以完全理解的。阿仁 02:24 2007年1月25日 (UTC)
來自User:Gjsr的留言
我昨晚,我對格拉斯哥大學在英文版的wikipedia的文章進行了中文化翻譯,但是早遲卻被shizhao恢復到最先開始的狀態,我強烈要求恢復我的勞動成果。同時,我在最後一次的編輯,其中包括大學table和logo的編輯也因為shizhao 無法找到.....:( —以上未簽名的意見是由Gjsr (對話 • 貢獻) 在(10:48 2007年1月26日 )所加入的。該内容發表于[User talk talk:SElephant],我因爲應該轉移此處.--Guests 03:40 2007年1月26日 (UTC)
波音系列"B"的問題
謝謝您的提醒,以後"B"字以"波音"兩字代替,應能減少爭議。Loveaozora 泡茶✈01:33 2007年2月1日 (UTC)
關於「佛羅明」
泅水早晨! 我個人意見是(1):根據私人認識的荷蘭語比利時朋友意見,使用「法蘭德斯」來形容全部名字 - 例如:數日前的「西法蘭德斯省」都是從英語名「West Flanders」翻譯;今原荷蘭語名稱失色! (2):「佛羅明」一名形容英語"Flemmish/Flemings"比利時操荷蘭語民族的名字,並曾在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形容。 Minggieming03:55 2007年2月2日 (UTC)
请求帮助
马来西亚慈济是我今天查出的侵权条目,后来贡献者在Talk:马来西亚慈济中申诉(看来他不会汉语,用英语的),我在其对话页User talk:Bobbyliew中回复了一次,然后他又在Talk:马来西亚慈济中说明情况和询问如何办。我不是很懂应该再怎么答,您看看能不能帮我处理一下,谢谢。--氢氧化钠 NaOH 10:11 2007年2月27日 (UTC)
- Done!--泅水大象 訐譙☎ 10:35 2007年2月27日 (UTC)
民航機的條目命名問題
最近感到民航機的條目名稱有些混亂,除了波音和空中巴士部份比較統一之外,其他的則無一定標準,如L-1011等,希望能建立一個新的命名制度,讓條目名稱較為一致。---アオゾラ-|有種就來譙™ 12:19 2007年3月13日 (UTC)
密集阵的转换
象兄,经过长期的维基实践,我个越来越不喜欢简传转换了,因为太多的时候转换出来的东西都是怪怪的。象这个密集阵,台湾叫方阵快炮,其实Phalanx在大陆也叫方阵,只是在指这种武器的时候叫密集阵。而近迫系统也是台湾译法,大陆比较流行近防系统,即近程防御系统。所以如果要转换最好两个一起转换,否则会出现“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或“方陣近程防禦武器系統”这样大家都不适应的名称。其实我在编辑这个条目的时候也尝试转换,但发现实在太麻烦,还不如不转换,只在开头把各种名称交代清楚,正文根据个人习惯写来的好点儿。另外再提三点,第一请不要加入密集阵对方陣的系统自动转换,因为大多数时候大陆也叫方阵的;第二台湾所谓快砲不知道是不是比较正式的术语,照我的理解这种炮在大陆叫速射炮(但是请注意,我们不说“密集阵速射炮”),不知道我这种理解对不对;最后,请问你的浏览设置是什么,我的是不转换,我觉得这样能更直观地了解别人的编辑。我估计多数资深维基人都是这么设置的吧。--Mukdener|留言 14:05 2007年3月20日 (UTC)
- 感謝來訊。關於您提到的語言轉換標籤的使用問題,無關對錯,但是我抱持著的理念可能與您不完全一致。基本上,我認為很多維基人在參與編輯的過程中都太過重視以『編者』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但我卻認為好的百科全書,應該是要以讀者的便利角度來思考事情才對。基於這個原因,我非常強烈主張繁簡轉換應該要保持使用,也花了很多時間經常幫忙訂正這些轉換標籤,期望能建立一個縱使非維基百科常客也能輕鬆閱讀的環境(換言之,不同地區用語混雜的版本是不適合的,因為一般讀者對於混用情況的接收度,顯然比維基常客來得低很多),因此我並不支持因為怕麻煩就『只在開頭把各種名稱交代清楚』而不需轉換的方案,相反的,我認為應該來好好思考該如何設定轉換讓繁簡兩邊的讀者都能看得很舒服(縱使這得多花點人工,不過沒關係,我願意自告奮勇出這份力氣)。至於系統自動轉換一事倒是別擔心,事實上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去使用過系統全面轉換的對照表,而是集中在各篇文章的T標籤與A標籤之補正上。最後,關於慣用編輯介面一事,其實我都是習慣把系統預設在zh-tw狀態(以便確定實際上呈現在其他台灣用戶眼前的頁面是否正確易讀),然後再利用編輯頁面來檢查沒轉換的原始編輯碼呢!無論如何,還是感謝您來訊討論,我再來斟酌一下該怎樣轉換會比較完善一點,也請您幫忙訂正一下轉換後簡體用語部分的用詞是否真的合乎中國大陸的用語習慣吧!--泅水大象 訐譙☎ 16:51 2007年3月20日 (UTC)
象兄,我想在对读者友好这一点上我是赞同你的观点的,但是我认为在自动转换功能没有健全并最终定型之前手动的转换以尽量少加为宜。争取尽量在编辑和阅读之间取得平衡。--Mukdener|留言 17:58 2007年3月20日 (UTC)
關於Japanese模板
本人將會在模板考慮加進兩個新參數,以增加準確性,歡迎到Template talk:Japanese提供意見。--費勒姆 費話連篇 14:20 2007年3月25日 (UTC)
第四次動員令
第四次动员令将在4月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欢迎各位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及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出木杉〒 02:14 2007年4月1日 (UTC)
- 我對動員令這種活動方式的理念不是很贊同,因此請原諒我不真的去參與或推廣了。—泅水大象 訐譙☎ 03:55 2007年4月1日 (UTC)
雜學
偶爾流連到你的用戶頁,突然發覺你所說的雜學說得很對! --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22:24 2007年4月5日 (UTC)
沒錯,我可以算個雜學的愛好者,其實維基百科的連結,對以雜學方式學習的人來說是挺方便。hehe--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8:18 2007年4月11日 (UTC)
其他的相關討論就麻煩你了
有關武器翻譯或者是戰鬥機之類的討論就麻煩你了。現在台灣這邊出聲音的也只剩下你對這方面比較有概念了。謝謝。—cobrachen 15:16 2007年4月9日 (UTC)
- 感謝來訊!其實跟Cobrachen兄比起,實在不敢說自己對於武器翻譯這類的事物有多好的程度,頂多是看了不少軍事雜誌,有些興趣因此家裡有些相關的書籍收藏可以查閱就是。大家共勉勵吧!有時一些鬧場的雜音是難以避免的,但長遠來說,我還是對於維基百科的參與者有信心,這裡有理性願意好好討論事情的用戶還是佔了大多數,而我認為能夠獲得這些人的認同與支持,遠比那些偶爾冒出來、難以溝通的閒雜人等來得重要。不是嗎?—泅水大象 訐譙☎ 14:05 2007年4月11日 (UTC)
您好
您好,大象兄(我可以這樣叫您嗎),謝謝您在互助客棧的留言,我的忍耐力實在不足,怎麼做出如此傻事?千無一用是書生鬧場,我竟然理會他,我把這事處理得不太好。十分謝謝您!歡迎到我的對話頁留言,謝謝。—卓別林 ☎晉見 ★西出之日 01:21 2007年4月12日 (UTC)
请参与Wikipedia:同行评审
您好,我在同行评审内提出了zh-cn:星际旅行;zh-tw:星艦奇航記;zh-hk:星空奇遇記这个条目,目前我需要您宝贵的意见,希望您可以抽空关注一下。先表示感谢。--PhiLiP 08:52 2007年4月14日 (UTC)
汽車品牌列表
泅水大象 兄 您好: 有見到您在汽車品牌列表上方的討論內,見您對此條目相當的用心,所以有點冒昧的向您說明一下。 2007年4月12日-2007年4月16日間,有對汽車品牌列表做些許修正,摘要如下:
一、刪除內容
- 刪去下方多餘分類:見「21:31 2007年4月8日」排版
- 刪去部份內部連結:見「調整內部鍊結」
二、調整內部鍊結
- 未有適當品牌譯名或僅有某(單一)地區才有的品牌譯名,不予內部鏈結。但是,以創建條目的品牌內部鏈結,不再更動。另外,中國汽車品牌本身已有中文名稱者,亦不再更動。各取兩處地區(例:Bentley:台灣譯名:班特利/賓特利,中國譯名:宾利,香港譯名:賓利)相同中文譯名,做為內部鏈結名稱。
- 品牌中文譯名字數未達四字品牌譯名(例:馬自達汽車、龐帝克汽車),品牌譯名後加註「汽車」二字。品牌四字譯名以上(例:瑪莎拉蒂、本田技研、林寶堅尼、克萊斯勒、奧斯頓馬丁),品牌譯名後不加註「汽車」二字,必免搜尋字串過長。
三、排版內容
- 汽車品牌列表:前以詳述。見「刪除內容」和「調整內部鍊結」
- 原創國家列表:排列內容排版方式。
- 車輛集團列表:區分為汽車(轎車)、商用車、機車三類
- 附註欄位:除特別說明品牌歷史(例:Acura 本田汽車專為北美市場所設定的專屬品牌)或品牌特性(例:Alpina 以BMW為基礎的改裝廠)仍維持在欄位旁的附註區內之外,其餘改家註在品牌譯名旁,並增加至下方新創排版的備註區內。
如有表達不清楚的地方,請多多包含 ^_^"—普渡慈航 05:54 2007年4月16日 (UTC)
- 謝謝您還特地來訊通知我,其實我也有持續在關心該條目的修改,辛苦了!關於您的修改原則上我覺得都蠻不錯的,唯一一個比較困惑的部分,是為何一定要在廠名少於四個字的品牌後面加上『汽車』二字?考量到有些品牌並不見得只有生產汽車產品,再加上目前中文版的命名原則,在沒有混淆可能的前提下,都建議盡可能使用比較精簡易懂的條目名稱為主,其實我覺得除非有混淆可能(例如『三菱汽車』與『三菱電機』是完全獨立的單位),否則並不一定要加上『汽車』二次才對。至於預設內部連結的名稱選擇上,對於還未創見的條目要選誰當預設,我沒什麼意見,但一旦有條目創建後,就應該以該條目創建者或主要貢獻者慣用的譯名版本作為優先考量,其他版本作為重定向,我想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原則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