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面积 | 2986平方千米 |
人口 | 128万人(2002年) |
行政级别 | 县 |
邮政编码 | 232200 |
电话区号 | 0564 |
寿县是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的一座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屬於地級六安市。古称郢、寿春,曾是楚国故都,也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
寿县北濒淮河,南倚大别山,古代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东周时先后是蔡国、楚国春申君的封地。楚末年,为避秦国压力,而把都城迁至此,遂名“郢”。楚都城遗址位于今县城内。城南还有楚相孙叔敖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安丰塘(芍陂),该塘使用至今,现为一水库。
秦代称寿春,为三十六郡之一九江郡的治所。汉初先后为外姓王英布和宗室淮南王的王都。淮南王刘安曾在此主持编著了《淮南子》。东汉末年,袁术也在此称帝。三国曹魏晚期,这里相继发生过两次重大兵变。
东晋时,前秦南征,以寿春的八公山、淝水为战场与东晋军激战,史称淝水之战。“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皆出于此。
隋唐改称寿州。当时兴起的“寿州窑”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瓷窑,其产品兼具南北风格,颇受朝野青睐。
宋代设寿春府。这一时期,寿春的名门望族吕氏连续出现了吕夷简、吕公著、吕公弼、文彦博、富弼等多位文臣宰相,为一时之盛。宋所建的城墙保留至今,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七大古城墙之一,并以具备完善的防洪功能而著称。在1992年江淮地区特大洪水期间,寿春古城曾收容30万难民,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前往视察时,所乘坐的直升飞机就降落在寿县古城墙上。
明复为寿州。清末,太平天国的英王陈玉成在这里被诱捕。1912年寿州改为寿县。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古城曾长期维系了宋代格局,但近年来,遭到地方政府的严重破坏,历史风貌已大都无存。
寿县境内河汊纵横,盛产粮油,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目前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县城以西的正阳关为淮河、淠河、颍河三水汇流之地,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大码头,已有千年历史。淮河在此拐弯,其水位对于淮河流域的防洪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 行政区划
下辖17个镇,7乡,1民族乡。
- 镇:寿春镇、正阳镇、保义镇、双桥镇、迎河镇、板桥镇、堰口镇、石集镇、众兴镇、三觉镇、炎刘镇、小甸镇、瓦埠镇、丰庄镇、涧沟镇、刘岗镇、双庙集镇。
- 乡:张李乡、窑口乡、荆塘乡、大顺乡、茶庵乡、八公山乡、安丰塘乡。
- 民族乡:陶店回族乡。
[编辑] 文化和旅游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丰塘(芍陂) 寿春城遗址 寿县古城墙
- 淮河南岸最大湖泊:瓦埠湖
[编辑]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行政区划(省会:合肥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