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安德特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尼安德特人 | ||||||||||||||
---|---|---|---|---|---|---|---|---|---|---|---|---|---|---|
汉诺威动物园中陈列的尼安德塔人头骨
|
||||||||||||||
分類 | ||||||||||||||
|
||||||||||||||
|
||||||||||||||
†Homo neanderthalensis King, 1864年 |
||||||||||||||
|
||||||||||||||
Palaeoanthropus neanderthalensis |
尼安德特人(拉丁文學名Homo neanderthalensis,又译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在大约12万到3万年前冰河時期本來居住在歐洲及西亞的人種,性格溫馴。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现代人并不是尼安德塔人的一支,就是说,尼安德塔人和现代人不同种,分别为尼安德塔人种和智人。现代人从15万年前在非洲出现,大概在5万年前离开非洲,3万5千年前才到达欧洲。尼安德塔人与现代人形成种系发生上的平行系群。但现在智人是人属下的唯一一个种。而尼安德塔人的遗迹最早是1856年在德国的尼安德谷(Neander valley)所发现。但刚开始他们并未被辨识出是跟我们属于不同的人种。对于两个人种的相似与不同,以及他们可能有过怎样的接触(如果有的话),出现激烈的讨论。
[编辑] 解剖特征
尼安德塔人身高1.5到1.6米左右。颅骨容量为1200到1750 cm³。现代人的则为1400 - 1600cm³。身体的特征为,额头平扁,(就是说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前突。骨骼强健,有着耐寒的体格,具体就是肱骨与尺挠骨的比例,以及股骨与胫骨腓骨的比例比现代人大,这是典型的适应寒冷气候的解剖特征。他们生活在欧洲,肤色应该是浅色的。这一反20世纪初,尼安德塔人黑皮肤,多毛,会使石器的“猿人”形象(更多是动物)。
[编辑] 生活方式
尼安德塔人看来是相当稀少的动物,已经在法国北部发现尼安德塔人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品中发现一颞骨,通过研究发现,它属于一个尼安德塔人。就艺术品本身,它们的一端被切出一条沟,应该是被人用绳子绑起来的。而现代人的艺术品,则是在其中打洞,并将之用绳串起来)。其营地的遗迹大多是工具。但是尼安德塔人的工具数万年都没有改革。因此认为他们的智力比现代人低。他们没有弓箭,要有特殊的策略去围捕动物。他们会与熊等动物争夺栖身用的洞穴。
[编辑] 命运
尼安德塔人的遗迹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都有所发现。这些遗迹有骨骸、营地、工具,甚至艺术品。尼安德塔人的遗迹消失的时候,大概正是在现代人进入欧洲的时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智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于气候突然寒冷起来。尼安德塔人为避寒而躲进山谷,群体之间缺乏联系,近亲交配增多,加上现代人与之的竞争,导致了尼安德塔人的灭亡。
但根據 Discovery Channel 最近播出的節目表示,尼安德特人未必被智人滅絕,反而可能因為遺傳上居於劣勢,所以都被現代人同化,例如在葡萄牙发现的一具4岁小童的尸骨,其中的解剖显示了很多尼安德塔人的特征,如提到的肱尺桡骨的比例和下颌骨的形状。但是他配有装饰品,下巴的强健构造,而且他生活在尼安德塔人灭绝的3千年后,刷新了灭绝的时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