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城隍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馬公城隍廟亦可稱媽宮城隍廟,是位於台灣澎湖縣馬公市內的古蹟廟宇,供奉城隍爺。澎湖地區共有兩座官設城隍廟,另一是較早期興建的文澳城隍廟。之所以會有兩座,是因早期澎湖地區的發展集中在文澳一帶,但文澳地區腹地較小,發展有限;隨著媽宮(今馬公)發展,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清廷將澎湖廳署遷移至媽宮,建設媽宮城,也連帶設立了媽宮城隍廟。故澎湖地區以一邑而有兩座官祀城隍廟。類似的情形在台灣地區亦發生於鳳山縣,但主因是鳳山縣先後有舊城與新城建設之故。
[编辑] 沿革
馬公城隍廟始建於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因固有之澎湖廳城隍(今文澳城隍廟)廟廳狹小,由當時澎湖海防糧補通判謝維祺倡議另建,獲台灣知府蔣元樞鼎力支持,於今馬公市北、南澳館東興建媽宮城隍廟,1779年(清康熙四十四年)完工。1885年(清光緒十一年)因中法戰爭,法軍佔領澎湖,媽宮城隍被燒毀;1886年由通判程邦基在今馬公市重慶里重建。其後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澎湖廳署遷移至媽宮,媽宮城隍廟的官祀地位於焉鞏固。[1]
[编辑] 建築
初建之媽宮城隍廟為三進帶左右護龍之建築。因澎湖地區位處海峽中央,多風害,媽宮城隍廟亦曾多次修建。今日所見的媽宮城隍廟,風貌基礎奠定於1932年(昭和七年;民國二十二年)的改建,為五開間、兩進兩廊的合院式建築,三川殿上有通判程邦基所獻立之「悔者遲」、「你來了」匾額。三川殿後有重簷歇山頂的拜亭,正殿神龕供奉城隍爺,左右分立文武判官。正殿左室供奉註生娘娘,右室供奉臨水夫人。東西兩側廂房祀有註錄司、陰陽司、褒善司、註壽司、速報司以及罰惡司等。
[编辑] 參考資料
- 《台灣的城隍廟》,黃柏芸,遠足文化,ISBN 986-7630-7-1-8
|
|
---|---|
基隆市 | 二沙灣砲臺(海門天險)- 大武崙砲臺 - 槓子寮砲臺 |
台北市 | 台北府城(北門、南門、小南門、東門)- 圓山遺址 - 大龍峒保安宮 - 台北公會堂 - 艋舺龍山寺 -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 - 芝山岩遺址 - 專賣局(菸酒公賣局)-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 台灣總督府(總統府)- 監察院 - 行政院 - 臺北賓館 - 司法大廈 - 嚴家淦先生故居 - 蔣中正宋美齡士林官邸 |
台北縣 | 淡水紅毛城 - 大坌坑遺址 - 廣福宮(三山國王廟)- 鄞山寺(汀州會館)- 林本源園邸(林家花園)- 理學堂大書院 - 滬尾砲臺 - 十三行遺址 |
桃園縣 |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
新竹市 | 新竹驛 -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 進士第(鄭用錫宅第)- 竹塹城迎曦門 - 鄭用錫墓 |
新竹縣 | 金廣福公館 |
苗栗縣 | 鄭崇和墓 |
台中市 | 臺中驛 |
台中縣 | 霧峰林宅 |
彰化縣 | 彰化孔子廟 - 鹿港龍山寺 - 元清觀 - 道東書院 - 馬興陳宅 - 聖王廟 |
南投縣 | 八通關古道 |
雲林縣 | 北港朝天宮 |
嘉義市 | 嘉義舊監獄 |
嘉義縣 | 王得祿墓 - 新港水仙宮 |
台南市 | 臺南孔子廟(全臺首學)- 祀典武廟 - 五妃廟 -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赤崁樓 - 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大天后宮(王府邸、北極殿)- 開元寺 - 臺南三山國王廟 - 四草砲臺(鎮海城)- 開基天后宮 - 台灣府城城隍廟 - 兌悅門(臺灣府城)- 臺南地方法院 - 臺南驛 - 原臺南州廳 - 原臺南測候所 -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 延平郡王祠 - 臺南天壇 - 開基武廟原正殿 |
台南縣 | 南鯤鯓代天府 |
高雄市 | 鳳山縣舊城(東門、南門、北門) -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 旗后天后宮 - 旗后燈塔 - 旗后砲台 - 雄鎮北門砲台 - 鳳山縣舊城孔子廟 - 中都唐榮磚窯廠 - 玫瑰聖母主教座堂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舊打狗驛 - 高雄新驛(高雄願景館) - 陳中和墓 |
高雄縣 | 鳳山龍山寺 - 竹仔門電廠 - 鳳鼻頭遺址(中坑門遺址) |
屏東縣 | 恆春古城 - 魯凱族好茶舊社 - 下淡水溪鐵橋 |
台東縣 | 卑南遺址 - 八仙洞遺址 |
澎湖縣 | 澎湖天后宮 - 西嶼東臺 - 西嶼西臺 - 媽宮古城 - 西嶼燈塔 - 馬公金龜頭砲臺 - 湖西拱北砲臺 - 馬公風櫃尾荷蘭城堡 - 文澳城隍廟 - 媽宮城隍廟 |
金門縣 | 邱良功母節孝坊 - 瓊林蔡氏祠堂 - 陳禎墓 - 文台寶塔 - 水頭黃氏酉堂別業 - 陳健墓 - 金門朱子祠 - 虛江嘯臥碣群 |
連江縣 | 東犬燈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