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起源 | 公元前59年以Florentia的名称出现 | ||||
大区 | 托斯卡纳 | ||||
市长 | Leonardo Domenici | ||||
面积 | 102平方公里 | ||||
人口 - 本城(2004年) - 大都会区 - 人口密度 |
356,000人 大约500,000人 3,453/km² |
||||
时区 | UTC+1小时 | ||||
北纬 东经 |
43°47'北 11°15'东 |
||||
www.comune.firenze.it |
zh-cn:佛罗伦萨;zh-hk:佛羅倫斯;zh-tw:佛羅倫斯(意大利语:Firenze)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和佛羅倫斯省的首府,位于亚平宁半岛北部,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并曾一度是意大利的首都(1865年—1871年)。历史上有许多文化名人诞生、活动于此地,比较著名的有诗人但丁、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政治理论家马基雅维利、雕塑家多纳太罗等。1982年,佛罗伦萨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徐志摩在1920年代詩集《翡冷翠的一夜》將此城名稱译为翡冷翠,更为贴近意大利语发音;而但因为从英语转译的“佛羅倫斯”(Florence)一名已经广为流行,所以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两种名称都有人使用。
目录 |
[编辑] 历史
佛羅倫斯于公元前59年建城,當時只是安置罗马帝国退役士兵的地方,从公元4世纪开始设置罗马天主教教区,曾先后被拜占廷帝国、东哥特人、伦巴第人和法兰克人统治,公元1115年开始成为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特许的自治城市。从13世纪起,因为皇帝和教皇的纷争,城市中政界分为皇帝支持的齐伯林派和教皇支持的盖尔非派,盖尔非派胜利后又由于依附教皇和强调独立分为黑盖尔非派和白盖尔非派,最终黑派胜利,但很快政权落入美第奇家族(Medici)手中,美第奇家族曾经出过几任教皇,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统治持续将近300年。1737年由于和奥地利王室连姻,佛羅倫斯划归奥地利帝国统治。1859年法国军队击败奥地利,1861年佛羅倫斯加入意大利王国,意大利王国于1865年定都佛羅倫斯,1871年迁都罗马。二战时德国法西斯军队于1943年至44年占领了佛羅倫斯,城市受到盟军的轰炸。1966年穿过佛羅倫斯市中心的阿诺河氾滥,许多文化古迹受到了破坏。
14世纪开始,由于当时佛羅倫斯财富积累,城市富裕,美第奇家族作为文化的保护人,鼓励新型艺术的发展。当时法国在阿维尼翁另立教皇,教廷分裂,控制能力减弱,又由于1348年“黑死病”(鼠疫)在欧洲流行,大量人员的死亡。人文主义的思想开始出现,其后在欧洲各地迅速蔓延的文艺复兴运动正是从佛羅倫斯开始出现的。
[编辑] 文化
佛羅倫斯市中心的艺术学院(Galleria dell'Accademia),保存有米开朗基罗的著名的雕像“大卫”和“大奴隶”,圣十字教堂(Santa Croce)安放有米开朗基罗的墓和迁葬的但丁墓。最著名的鲜花圣玛利亚教堂(Duomo or "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的穹顶突兀在城市上空,成为城市的象征,市徽的鸢尾花图案就是象征这个教堂。原来美第奇家族的“圣洛伦佐宫”是由多纳太罗(Donatello)设计建造的,收集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品。
佛羅倫斯是世界各地艺术家心中的圣地,中国著名画家,第一枚猴年邮票的作画和亲自雕版的大师黄永玉还在佛罗伦萨置地自己设计建房,取名“无数山庄”,取自古诗“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诗意。
[编辑] 友好城市
[编辑] 外部链接
- Florence: Virtual travel in the city of Renaissance (English/Italian)
- Florence Travel Guide (English/Italian/Deutsch/French)
- Florence Photos (English)
- 佛罗伦萨名胜佛罗伦萨名胜照片
- 佛罗伦斯地图 - 世界地图 搜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