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初级中学(简称初中)是中等教育的阶段之一,许多国家的教育部门将普通中学划分为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其中,初级中学是学生在小学结束后所进行的教育,而在初级中学这一个阶段结束之后,下一阶段将会是高級中學。
[编辑] 各地学制
- 中国大陆: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一部分,由小学六年级升入。小学升入初中的政策由区县级教育委员会划定,主要有考试政策以及电脑派位政策。初级中学分重点校与普通校,而各校也有重点班(也称实验班)和普通班。初中共有三年,即七、八、九年级(原初一至初三),不分文科及理科。一般情况下前两年学习新知识,而第三年主要是准备中考,之后升入高级中学、中学专科或职业学校。
- 香港:沿袭英国的中学制度,初中共有三年(中一至中三)的学制,之後可升讀兩年制的高中(高一至高二),經過香港中學會考後,可升讀兩年制的大學預科班,以準備參加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即香港的大學入學試)。不過,自2009年開始,香港會改行三年制高中,學生最終將會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現有的兩個公開考試分別會於2011及2013年被正式取消。
- 澳门:没有固定的学制标准,由各学校自定。
- 台湾:把初级中学称为国民中学(旧亦称“初级中学”,但因九年国民教育的实施而改名),共三年。虽然和国小分开,但在教改以后效仿美式学程的作法,将国中视为国小课程的延续,不再称呼国一~国三,而改称七年级~九年级(但大多數的學校仍然維持舊名稱),之后升入高級職業學校、高級中學或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