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姓名 | 趙佶 |
庙号 | 徽宗 |
谥号 | 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 |
在世 | 1082年—1135年 |
在位 | 1101年—1125年 |
年号 | |
建中靖國 | 1101年 |
崇寧 | 1102年—1106年 |
大觀 | 1107年—1110年 |
政和 | 1111年—1118年 |
重和 | 1118年—1119年 |
宣和 | 1119年—1125年 |
宋徽宗(1082年10月—绍兴五年四月甲子1135年6月11日),名赵佶,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1125年)。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署名签字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趙佶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1]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他本人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传世名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等(均藏于故宫博物院)。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徵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其中以新黨蔡京任丞相與宦官童貫為將軍所引致的問題最嚴重。金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金太宗遣諳班勃極烈完颜斜也、完颜宗望、乙室勃極烈完颜宗翰分兩路南下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金太宗再次命東、西兩路軍大舉南下,兵部尚書孫傅把希望放在道士郭京身上,妄以「六甲法」破敵,但神兵大敗,金兵分四路乘機攻入城內,金軍攻佔了汴京。宋欽宗遣使臣何㮚到金營請和,宗翰、宗望二帥不允。
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二帝被俘北上,四月七日,曹才人如厕时,被金兵姦淫。八日,一些宫女到金兵帐中避雨时被金兵姦淫,死者甚多[2]。徽宗却无可奈何,途中食物匮乏,風雨又起,饿殍遍地。七月二十日,二帝遷到中京(今北京),父子抱头痛哭。天會六年(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抵達金上京會寧府。二十四日,二帝及男女宋俘均坦胸赤背,身披羊皮,跪拜太祖廟,行「牽羊禮」,在乾元殿拜謁金太宗。吳乞買封宋徽宗為昏德公,欽宗為重昏侯,十月二十六日,二帝遷往韓州(辽宁省昌图八面城)[3]。在韩州,金人将城内女真住户全部迁出,只供二帝等二千余宋俘居住。据《宋俘记》载:「给田四十五顷,种莳自给。」据《南征錄彙》说这还是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格外开恩,要求性格阴鸷的完颜宗翰等不可像虐待辽天祚帝那样对待宋废帝。
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又將二帝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城北舊古城)軟禁。到达五国城时,隨行男女仅140余人。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寫詩,读唐代李泌傳,感触颇深。五年后,天會十三年(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病死於五國城[4]。
天眷三年(1140年),金主战派完颜宗弼(兀朮)率领金国军队南侵,先在开封正南(偏东)的顺昌败于刘錡所部的「八字军」,再于开封西南的郾城和颖昌,在金国女真精锐部队所拿手的骑兵对阵中两次败于岳飞的岳家军,只在开封东南面的淮西亳州、宿州一带战胜了宋军中最弱的张俊一军,在宋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家军前,金军已被压缩到开封东部和北部。完颜宗弼开始转向接受议和。
皇统元年(1141年) 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公升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5]。同时南宋朝廷解除了岳飛、韓世忠、刘錡、杨沂中等大將的兵權,为《绍兴和议》做好了准备。十一月间,宋、金为《绍兴和议》达成书面协议。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南宋朝廷杀岳飞,据《宋史》载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议和所设前提。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高宗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6]。同年八月十餘辆牛车到達临安,十月,南宋将徽宗暂葬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名曰永固陵[7]。
目录 |
[编辑] 宋徽宗部分书画作品
[编辑] 家族列表
- 父親︰宋神宗
- 母親︰钦慈皇后陳氏
[编辑] 妻
- 显恭皇后王氏
- 皇后郑氏
- 懿肃贵妃王氏
- 贤妃韦氏
- 贵妃乔氏
- 贵妃刘氏
- 贵妃刘氏
- 妃崔氏
[编辑] 兒子
宋徽宗有共生有31子,其中有25位能活到成年。
- 長子---趙桓,宋欽宗,北宋末代皇帝,母显恭皇后王氏
- 次子---趙檉,早殤,封袞王
- 三子---趙楷,封鄆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 四子---趙楫,早殤,封荊王
- 五子---趙樞,封肅王
- 六子---趙杞,封景王
- 七子---趙栩,封濟王
- 八子---趙棫,封益王,母贵妃刘氏
- 九子---趙構,封康王,即宋高宗,南宋創建者
- 十子---趙材,早殤,封邠王
- 十一子---趙模,封祁王,母贵妃刘氏
- 十二子---趙植,封莘王,母懿肃贵妃王氏
- 十三子---趙樸,封儀王
- 十四子---趙棣,封徐王
- 十五子---趙(木咢),封沂王
- 十六子---趙栱,早殤,封鄆王
- 十七子---趙栻,封和王
- 十八子---趙榛,封信王,母贵妃刘氏
- 十九子---趙椿,早殤,封漢王
- 二十子---趙屋,封安康郡王
- 二十一子---趙楗,封廣平郡王
- 二十二子---趙機,早殤,封陳國公,母懿肃贵妃王氏
- 二十三子---趙梃,封相國公
- 二十四子---趙樾,封瀛國公
- 二十五子---趙柍,封建安郡王,母贵妃刘氏
- 二十六子---趙椅,封嘉國公,母贵妃刘氏
- 二十七子---趙棟,封溫國公
- 二十八子---趙楒,封英國公,母贵妃刘氏
- 二十九子---趙桐,封儀國公
- 三十子---趙柄,封昌國公
- 三十一子---趙樅,封潤國公
[编辑] 女兒
宋徽宗还有34女(見《宋史》和《靖康稗史箋證》中《开封府状》《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
- 嘉德帝姬:名玉盘,建中靖国元年六月,封德庆公主。改封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嘉德。靖康之变時28岁,初嫁左卫将军曾夤,靖康之变后,为金宋王完顏宗磐妾,完顏宗磐被金熙宗诛杀后,嘉德帝姬没入宫中侍金熙宗,死于天眷三年十二月,后追封夫人。
- 荣德帝姬:名金奴,母显恭皇后王氏。初封永庆公主,改封荣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荣德。靖康之变時25岁,初嫁左卫将军曹晟。靖康之变后,为金完顏昌之妾,完顏昌为金熙宗诛杀后,荣德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 顺淑帝姬:政和三年前死于宋。 初封顺庆公主。薨,追封益国。及改帝姬号,追封顺淑。
- 安德帝姬:名金罗,初封淑庆公主,改封安福。寻改号帝姬,再封安德。靖康之变時22岁,初嫁宋左卫将军邦光,1127年靖康之变后为金之都统完顏闍母所占,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即被折磨死于完顏闍母寨。
- 茂德帝姬:名福金,初封延庆公主,改封康福。寻改号帝姬,再封茂德。靖康之变時22岁,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茂德帝姬容貌最美,因而为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茂德帝姬先为金二皇子完顏宗望所占,后完顏宗望死,又为完顏希尹所占。第二年,即天会六年八月即被折磨死于完顏希尹寨。
- 寿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寿庆公主。薨,追封豫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寿淑。
- 惠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 安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初封安庆公主,改封隆福。薨,追封蜀国。及改帝姬号,追封安淑。
- 崇德帝姬:宣和二年薨于宋。初封和庆公主,改封崇福。寻改帝姬号。下嫁左卫将军曹湜。再封崇德。
- 康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母懿肃贵妃王氏。
- 荣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 保淑帝姬: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 成德帝姬:名瑚儿,靖康之变時18岁,初嫁向子房,入金后入洗衣院[8]。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 洵德帝姬:名富金,靖康之变時18岁,初嫁田丕,靖康之变后,为金珍珠大王完顏设也马之妾,设也马即国相完顏宗翰之子。
- 悼穆帝姬:名金仙,初封徽福公主,政和三年改帝姬,靖康之前薨逝于宋,追封悼穆(感觉象是谥号)。即《开封府状》之徵福帝姬,“徵”字或恐为“徽”字之误,亦或相反。
- 显德帝姬:名巧云,靖康之变時17岁,初嫁刘文彦,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 熙福帝姬:《宋史》上为「熙淑帝姬」,《宋史》记载:初封熙福公主,及其薨逝,改帝姬,追封熙淑。这可能是《开封府状》上记载其为“熙福帝姬”的原因。政和三年前逝于宋。
- 敦福帝姬:名三金,政和三年前逝于宋。遍查《宋史》,帝姬无敦福者,政和三年前,公主亦无封敦福者,因此疑敦福帝姬即《宋史》上之“敦淑帝姬”,又《宋史》记载其初封寿福公主。因此疑《开封府状》上之寿福帝姬和敦福帝姬乃同一人。
- 顺德帝姬:名缨络,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時17岁,初嫁向子扆,靖康之变后,为完顏宗翰所占,后离开完顏宗翰寨去五国城,为金习古国王所拘,很快死于习古王寨中。《宋史》言其改嫁习古国王,這不一定。看金人之行为,则习古王强占顺德帝姬恐难免,但是应该未嫁。
- 仪福帝姬:名圆珠,靖康之变時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四皇子完顏宗弼所占。
- 柔福帝姬:名多富、嬛嬛,母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時17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顏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顏宗賢所占,间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后又为完顏宗賢带归,最后完顏宗賢将其嫁于徐还。 1130年逃回宋。1142年被宋高宗趙構生母韋氏指為假冒被趙構誅殺。但《隨園隨筆》和《竊憤續錄》認為韋氏在金國也歸蓋天大王完顔宗賢,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為名聲計殺柔福帝姬以滅口。
- 申福帝姬:政和三年之后薨逝于宋。
- 保福帝姬:名仙郎,靖康之变時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三月七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 仁福帝姬:名香云,靖康之变時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五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 惠福帝姬:名珠珠,靖康之变時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宝山大王完顏斜保妾(斜保为完顏宗翰之子,完顏设也马之弟)。
- 永福帝姬:名佛保,靖康之变時16岁,未嫁,入金后入洗衣院。此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载。
- 贤福帝姬:名金儿,靖康之变時16岁,未嫁,靖康之变后,同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折磨死于刘家寺。
- 宁福帝姬:名串珠,靖康之变時14岁,未嫁,靖康之变后,为兖王完顏宗雋之妾,完顏宗雋被金熙宗诛殺后,宁福帝姬入宫中侍金熙宗。
- 和福帝姬:名金珠,母贵妃刘氏。靖康之变時12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后未见其出洗衣院之记录。
- 令福帝姬:名金印,靖康之变時10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 华福帝姬:名赛月,靖康之变時9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 庆福帝姬:名金姑,靖康之变時7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入金宫侍金熙宗。
- 纯福帝姬:名金铃,靖康之变時4岁,入金时候尚幼,入金入洗衣院居住,长大后先为完顏设也马之妾,后被遣嫁王成棣(即《青宫译语》之作者)。
- 恭福帝姬:名小金,靖康之变時才一岁,未北迁。
另以下2位是34位中的別名。
- 崇国公主,母显恭皇后王氏
- 冲懿帝姬,母懿肃贵妃王氏
[编辑] 注釋
- ↑ http://m-museum.npm.gov.tw/page2_3.html
- ↑ 《靖康稗史箋證》之六:《呻吟語》。
- ↑ 《宋俘记》载:“十月二十六日虏徒二帝、诸王、驸马、内待、宫眷于韩州。”
- ↑ 《宋史•徽宗本纪》:「二年二月丁卯,金人胁帝(指徽宗)北行。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
- ↑ 据《氏族典•赵姓部纪事》所言:“天水赵之望也。”天水为古郡名,即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
- ↑ 《宋史·高宗本纪》记,绍兴十二年(1142年)夏四月丁卯(5月1日),「皇太后偕梓宫(徽宗灵柩) 发五国城,金遣完颜宗贤护送梓宫,高居安护送皇太后」。
- ↑ 元人陶宗儀的《輟耕錄》記載,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5年),杭州一位姓楊的和尚盜掘宋陵,但發現宋徽宗棺內只有一根朽木。大抵是當年金人將趙佶的屍體按當地的習俗予以火化。
- ↑ 即金國的官方妓院。
前任: 兄宋哲宗 |
中國大宋皇帝(北宋) 1101-1125 |
繼任: 子宋钦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