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巢湖市 | |
市委书记 | 夏望平 |
现任市长 | 郑为文 |
行政级别 | 地级市 |
政府驻地 | 居巢区 |
面积 | 9423平方千米 |
人口 | 454万人 |
电话区号 | 0565 |
邮政编码 | 238000 |
![]() |
巢湖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市政府驻居巢区姥山路。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454万。境内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
目录 |
[编辑] 行政区划
市辖区: 居巢
[编辑] 地理
[编辑] 位置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东,地理位置东经117°00′~118°29′,北纬30°56′~32°02′,处于江淮之间,南濒长江,北抱巢湖。与周边合肥、滁州、安庆、六安、南京等城市在陆地上接壤,并与芜湖、马鞍山、铜陵三市隔江相望。
[编辑] 面积
巢湖市全市面积9,423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063平方公里,河湖等水域面积1,266.7平方公里。
[编辑] 地形
全市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其中以丘陵、平原为主。巢湖平原(皖中平原)素有有“皖田肥美”之名,为安徽省重要的水稻、棉花、油菜及水产区,据《资治通鉴》记载,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在今庐江、无为一带屯田养兵,发展农业。
[编辑] 气候
巢湖市的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的特点。一年之中,一月的平均温度为最低,约为2.4~2.8℃;七月平均温度最高,约为28.2~28.4℃。全年平均气温在16℃左右,年平均最低气温约-7.5℃。
[编辑] 交通
巢湖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比较便捷。铁路方面,淮南、合九铁路穿境而过,正在施工中的合宁铁路也将途经居巢区北部;公路方面,国道312线、合巢芜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以及规划中的北沿江高速公路、合巢马高速公路、巢庐高速公路、南京三桥至西埠高速公路、巢湖经无为过江高速公路等构成了发达便捷的公路交通网,并且随着巢湖—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巢湖—铜陵长江大桥、巢湖—马鞍山长江大桥等陆续通车,巢湖市的公路交通必将更加便利;水路方面,长江流经巢湖市境内182公里,具有十分便捷的航运途径,市政府准备利用外资在和县郑浦段兴建万吨级深水码头,目前正展开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并且巢湖新港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并交由专家进行评审,此外依托芜湖朱家桥外贸码头也可以通江达海;航空运输方面,巢湖市区距离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分别只有60公里和100公里左右,可以很方便的“借船出海”。
[编辑] 历史
本市所辖的四县一区,皆历史悠久。早在秦时,已于今和县置历阳县。北齐天保六年(555年),改历阳为和州。隋开皇初,改潜县为庐江县。唐武德六年(623年),以历阳县所属之旧龙亢县地置含山县。唐武德七年(624),改襄安为巢县。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再析巢县、庐江地置无为县。后至清末,各县之称谓、境域、隶属关系虽常更迭,但其建置基本未变。民国元年(1912年),上述5县均直属安徽省。民国36年4月到38年1月,上述5县均属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8年1月,成立江淮第五专员公署,辖含山、和县、江全、巢县、肥东、巢湖(为原肥东、巢县两县滨湖毗邻区域)6县。民国38年6月,成立巢湖专员公署并撤销皖西专署及江淮五专署建置,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肥西县、含山县、和县、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解放后,1950年-1965年,全省行政区域调整较大,期间巢湖、宣城两专员公署合并成立芜湖专员公署。1965年5月,经国务院批复,巢湖专员公署于同年7月25日恢复,治巢县城关,辖巢县、无为县、庐江县、肥东县、和县、含山县6县。1971年3月,巢湖专员公署改称巢湖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东县划归合肥市。1984年1月,巢县改为县级巢湖市,仍属巢湖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99年7月,巢湖地区改为地级巢湖市,原县级巢湖市改为巢湖市居巢区。
[编辑] 历史人物
巢湖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全国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众多。楚汉相争时有政治家范增;三国时有军事家周瑜,天文学家、数学家王蕃;唐宋年间有诗、词人张籍、张孝祥等;近现代有北洋海军将领丁汝昌,法学家周新民,翻译家高植,古文学家、古史学家丁山,地质学家俞建章,林学家齐坚如,生态学家侯学煜,金石书画家童雪鸿,肺科专家吴绍青和诗人刘岚山、田间等。此外,还有抗日名将无为人戴安澜,巢湖“三将军”冯玉祥、张治中、李克农,以及射击世界冠军许海峰等等。
[编辑] 外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行政区划(省会:合肥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