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性別: | 男 |
---|---|
政黨: | |
籍貫: | 中國安徽省 |
出生: | 1882年 中國安徽省 |
逝世: | 1948年 黑海 |
冯玉祥(1882年—1948年),祖籍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人。中国近代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
清末1896年加入淮軍,1902年改投袁世凯的武卫右军。1911年任由武卫右军改编而成的新编陆军第二十镇任第八十标第三营管带,曾參與滦州起义。民国后历任團、旅、師長。1921年率其部隊入陜西,在陕西督军阎相文意外自杀之后,接任陕西督军,並以此地為地盤扩充,其軍隊因此被稱為“西北軍”。1922年出任陸軍檢閱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在参战途中率军返回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曹锟,推翻直系军阀政府,逐溥儀出宮,脫離北洋軍系,改編所部為“國民軍”,電請孫中山北上。因无法抗拒直、奉系军阀的压力请来段祺瑞主政,遭到排挤。1925年,馮玉祥参加反奉战争失利,退回陜西,後赴俄考察。
1926年自蘇聯考察回國,在綏遠五原誓師,任國民革命軍聯軍(後改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司令,宣佈所部加入國民黨,出潼關参加北伐。1927年宁汉分裂之际選擇與南京合作,响应蒋介石在军中清除中国共产党人。1929年,馮玉祥不滿國軍編遣會議比例式裁兵原則的決議,稱病離開南京,並於5月出任“護黨救國軍”總司令,但迅速被南京方面內外夾攻而失敗,被迫離職前往山西。1930年聯同閻錫山、李宗仁等與蔣介石對抗,引发中原大戰,兵敗後遷居山東。
1933年5月26日与吉鸿昌、方振武、佟麟阁在察哈尔张家口建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時任察省主席的部將宋哲元並不支持,但又不便反對,因而離職,之後馮率軍攻下由偽軍佔領的多倫,引起一陣騷動,但不久後便離察返魯。抗战时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委,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撤职。1946年赴美国考察水利,並發表反蔣言論。1948年参加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同年响应中共中央号召,由美返国参加新政协,不幸中途因轮船出事而於黑海遇难。
笃信基督教,故有“基督将军”的称号。他还有“爱国将军”和“倒戈将军”的称号。
重大事件(1916年─1930年) | 北方陣營 | 南方陣營 | 其它人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