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治系列 法西斯主义 |
流派和衍生 法西斯主義歷史 |
編輯 |
法西斯主义(英語:Fascism;意大利语:fascismo)是一種獨裁主義的政治運動,在1922年至1943年間的墨索里尼政權下統治了義大利。類似的政治運動,包含了納粹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蔓延整個歐洲。法西斯主義通常結合了社團主義、工團主義、獨裁主義、極端民族主義、中央集權形式的社會主義[1]、軍國主義、反無政府主義、反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2]、反共產主義、和反自由主義的政治哲學。法西斯主義可以視為是極端形式的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大英百科》對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是:「個人的地位被壓制於集體—例如某個國家、民族、種族、或社會階級之下的社會組織。」
1919年,出现了最初的法西斯组织:德国工人党、意大利“战斗法西斯”和日本的犹存社。1920年4月,德国工人党改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1921年11月,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成立,1922年10月发动进军罗马的政变,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1926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体制开始形成。在日本,继犹存社之后,出现了民间法西斯团体和军队中的法西斯运动。此外,匈牙利以霍尔蒂为首的军事独裁逐步走向法西斯化,1923年~1926年在保加利亚建立了常可夫的法西斯统治,1926年毕苏斯基在波兰建立称为“萨纳奇”的法西斯体制。
20世紀1920年代末,西方國家大萧条所带来的动乱,使法西斯主义恶性发展。纳粹党迅速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1月,阿道夫·希特勒在德国上台,2月制造国会纵火案,3月通过《授权法》,继之一系列法西斯法案出笼,至次年8月颁布《国家元首法》,对国家生活进行了全面改组,建立起极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就军部为中心,从首先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26年日本基本上建立起法西斯统治,1940年大政翼赞会的成立,标志着法西斯主义体制的形成。在世界上,1933年10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法国的火十字团、英国的法西斯联盟、美国的自由联盟和黑色军团等法西斯团体也興盛一时。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国际现象。它反对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建立以超阶级相标榜的極權主義统治,实行全面统制和恐怖镇压;进行由政府全盤計畫經濟和人民生活的宣傳,鼓吹民族沙文主义、奉行重分世界的战争政策。法西斯主義代表的是社會在經歷一連串經濟動盪,各種民主政府挽救經濟的手段都告無效,在經歷中央集權和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的惡性循環後,人民訴諸絕對獨裁者的聲浪所必然造成的。
目录 |
[编辑] 法西斯主義一詞的範疇
政治意识形态 |
---|
政治系列 |
|
|
政治主題頁 |
編輯 |
法西斯主義一詞有時候(無論支持者或反對者)也被用以稱呼其他同時期的獨裁主義政權,例如东条英机時期的大日本帝国、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Engelbert Dollfuss)時期的奧地利、胡安·裴隆時期的阿根廷等。這一詞也被用以稱呼一些較為長期的政權例如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時期的西班牙、萨拉查時期的葡萄牙,但這經常引起爭議。近年來法西斯主義一詞逐漸成為負面的用詞,某些政權(如印尼的蘇哈托)都被其反對者貼上法西斯主義的標籤。
雖然如果放寬法西斯主義的定義,所有獨裁主義國家都包含了其中一些特徵,但大多數理論家傾向於較嚴格的區分其中的差異。法西斯主義在1920年代的義大利崛起,混合了工團主義的概念與反物質主義的國家理論;後者已經與極端的民族主義相連結。一些人將法西斯主義視為是針對共產主義與馬克思主義崛起的反動,無論是在哲學上或政治上,不過法西斯主義也反對民主的資本主義經濟和自由放任政策—在這點上與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相同,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在1944年的《通往奴役之路》一書中主張,正是因為德國自經濟大恐慌以來訴諸的社會主義政策,訴諸以政府手段解決所有面臨的經濟危機,卻忽略了經濟危機正是因為政府干預所造成的,最後導致經濟計算問題的惡性循環,在民主議會無能掌控經濟的情況下,要求絕對獨裁者掌權的聲浪便不可避免的蔓延全國。
法西斯主義視國家為一種擁有積極權利的組織實體,而非一種設計用以保護群體和個人權利的制度,法西斯主義也不認為國家權力應該受到監督。法西斯主義傾向於否定馬克思主義對於社会等级的概念,並且普遍反對阶级斗争的概念,而改強調種族間的鬥爭、和青壯族群推翻年邁族群的鬥爭。這表示法西斯主義對於民族主義和神秘主義的信念,以及認同權力和力量即為正當性的概念,讚揚以戰爭和勝利來決定真理和價值。這些概念也可以在社会达尔文主义裡發現。這些概念都直接的與人道主義和啟蒙時代的理性主義特徵對立,這也是法西斯主義與自由主義和後來的馬克思主義浮現主要差異的地方。
法西斯主義的特色是以極權主義的方式由國家控制所有層面的生活: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和經濟的。法西斯國家管理並控制生產工具。法西斯主義將民族、國家、或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制度或組織之上,法西斯主義使用明確的民粹主義用詞;呼喚英雄式的群眾力量恢復過往的光輝;並要求對單一的領袖效忠—通常到達个人崇拜的程度。法西斯主義的領導人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們以訴諸利他主義的宣傳方式來正當化對於個體的壓迫。舉例而言,阿道夫·希特勒便曾說過:「由於個人已經完全將他的自我屈服於共同體的生命上,個人自我保存的本能於是便能發揮至極限,並且能在必要時替共同體犧牲他的生命。」
法西斯主義吸引了不同層面的人口支持,包括大企業、農夫、地主、民族主義者、心存不滿的一戰老兵、卡尔·施米特和马丁·海德格尔等知識份子、中小企業和保守派,以及一些允諾將給予工作和麵包的貧窮人口。在一些國家如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以及一些其他國家),法西斯主義的支持者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工人阶级和極端貧窮的自耕農。支持者的層面廣泛使法西斯主義與其他的極權主義國家產生差異。
在軸心國於二戰失敗後,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政治光譜上的貶抑詞,在1945年後便非常少有政治團體會以此自稱,某些政治意識形態的擁護者也常被其反對者貼上法西斯主義的標籤。
[编辑] 定義
許多不同的政權曾自稱為法西斯主義,而法西斯主義一詞的定義則相當複雜而具爭議性。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其他學者們都曾在法西斯主義的本質和理念定義上有著劇烈而曠日費時的爭論。
法西斯主義一詞源于1919年3月23日在米兰成立的“战斗法西斯”(il Fascio di Combattimento),这是一个反社会主义的民间军事组织。而Fascio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Fascis,拉丁文原义是指“捆在一起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柄斧头,是古罗马高官的权力标志,象征着万众团结一致,服从一个意志,一个权力”。因此“战斗法西斯”采用了古罗马执政官前放置的棒束作为标志和名称。義大利的Fascisti也被稱為黑衫黨—源於他們以黑衫作為制服的風格。
梅里厄姆-韋伯斯特詞典(Merriam-Webster) 定義法西斯主義為「一種政治哲學、運動、或政權(如同黑衫黨),將國家和種族的地位置於個人之上,並主張一個中央集權化的專制政府,由獨裁領導者所率領,嚴格的經濟和社會組織化,並強力鎮壓反對勢力」[3]。
Robert O. Paxton對於法西斯主義的定義在近年來獲得比較多的支持:
-
- 「法西斯主義可以被定義為一種政治行為的形式,有著顯著的社會衰退、羞辱、和受害心理,並以對於統一、力量、和純正的崇拜加以補償之,在這種社會裡以群眾為根基的激進民族主義政黨與傳統的精英份子連結—雖然並不穩定但仍有效的互相合作,拋棄民主自由並追求暴力,以及沒有道德或法律限制的內部清洗和外部擴張的目標。」(Anatomy of Fascism, 頁218)
贝尼托·墨索里尼定義法西斯主義為右翼的集體主義意識形態,反對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民主和个人主义。他宣稱:
許多學者將法西斯主義定義為擁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特質的意識形態:強烈的民族主義、經濟的社團主義、一個權力極大的獨裁領導者,將民族、國家、和集體的地位置於個人或團體之上。
Stanley Payne在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1980)一書裡使用了一連串冗長的列表來定義法西斯主義,包括了獨裁主義國家的創立、國家的管制、國家整合經濟層面、反自由主義、和反共產主義[4]。符號學家翁贝托·埃可在他的論文裡也採取了類似的定義方式[5]。近年來,對於法西斯主義的定義也傾向於強調民粹的法西斯主義詞彙—強調民族和種族相結合的「重生」[6]。
許多學者認為法西斯主義是從左翼政治衍生的社會運動,不過許多學者也認為法西斯主義最終與右翼政治相結合,尤其是在獲得國家權力之後。當談論到納粹主義時這個問題又更為複雜了,納粹主義是從「國家社會主義」衍生的社會運動,但在希特勒掌權後便改變了其特質。
法西斯的主張既是政治性的也是經濟性的,學者們研究這些成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汉娜·阿伦特的研究主要是專注於政治上的,認為那些通常被視為法西斯主義的政權(如納粹主義),是屬於更大層面的極權主義[7]。聖荷西州立大學的經濟學教授Thayer Watkins則認為法西斯主義是與社團主義相連結的,社團主義強調國家對於經濟的壓抑,Watkins認為全世界大多數的政府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社團主義的成分[8],他認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只不過是大萧条時期普遍出現的社團主義國家之一,他認為當時其他不同的政治系統如西班牙、阿根廷、和美國也都是社團主義國家。
在納粹德國和法西斯義大利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擊敗後,法西斯主義一詞成為極端貶抑的用詞,這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納粹在二戰中的危害人類犯罪。在今天,非常少有政治團體會自稱為法西斯主義,這一詞經常被用以稱呼那些被認為表現出獨裁和極權主義行徑的個人或政治團體;突顯這些人壓制反對聲浪、干涉個人行為、促長種族主義、或其他試著集中政治權力的行徑。由於這一詞已經成為貶抑詞,判斷何種政治運動和政府才屬於法西斯主義的議題也極具爭議性。
[编辑] 義大利法西斯主義
[编辑] 早期歷史
Fascio(複數:fasci)一詞源於意大利语,這一詞在19世紀晚期出現,用以形容激進的政治團體,但並沒有針對哪種特定的政治立場。一部分民族主義的fasci後來在20世紀發展了法西斯主義的運動。
[编辑] 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
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語為fascismo)是獨裁主義的政治運動,在贝尼托·墨索里尼的領導下統治了整個義大利,從1922年至1943年為止。義大利的法西斯主義結合了社團主義、極權主義、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和反共產主義的成分。嚴格來說,法西斯主義所針對的只有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政權,但這一詞也經常被用以形容類似的意識形態和運動。
[编辑] 納粹主義和法西斯主義
- 參見:納粹主義
法西斯主義與納粹主義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議題。雖然現代一般認為納粹主義是由法西斯主義衍生的一種分支,但一些人仍主張納粹主義並非法西斯主義,要不是因為兩者之間差異過大,便是因為他們認為法西斯主義不能作為一種通稱來形容。
[编辑] 差異
納粹主義與法西斯主義的主要差異之一在於,納粹主義強調國家的目的是為了達成那些於根其民族和種族的理念,尤其是在社會工程的文化上,納粹主義強調以犧牲其他所有種族來達成德國民族的繁榮。相較之下,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則認為文化因素應該替國家服務,國家不需替某些特定的種族服務。法西斯主義的政府目標是為了將國家的地位置於所有其他事物之上,因此法西斯主義可以說是一種強調政府中央集權至上的理論。而納粹強調的則是「民族」(Volk)和「民族共同體」(Volksgemeinschaft)。
納粹主義認為政府和政黨都只是用以達成某些特定人民的理想的工具,而法西斯主義則是明確地反社會主義的中央集權主義形式。納粹的運動—至少在其意識形態上,則認為以階級為根基的社會是不可取的,並且希望跨越這種既有的階級社會,團結所有階級的種族成分。社團主義國家的中心思想的確是精英政治。不過,法西斯主義的根基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於社團主義,而社團主義則被認為是取代阶级斗争的產物。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並非一直同盟,尤其是在1934年,希特勒下令冲锋队暗殺奧地利的恩格爾伯特·多爾夫斯,以替未來的德奧合併鋪路,這造成墨索里尼調派軍隊前往奧地利—義大利的邊界以準備和希特勒開戰,但最後墨索里尼仍在西方國家的壓力下決定和希特勒同盟。
[编辑] 反共主義
- 參見:反共主义
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崛起的政治制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間期,歷史學家如愛德華·霍列特·卡爾指出自由主義在這個時期嚴重緊縮,而且幾乎已遭淘汰。1917年俄国革命的成功在歐洲引發了一連串的革命浪潮。社會主義的運動分裂為社會民主主義和列宁主义兩個派系。接下來形成的第三国际引發了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內部的激烈爭論,造成俄國革命的支持者們分裂出來,在大多數工業國家(和許多非工業國家)形成了各自的共产党。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整個歐洲都出現社會主義的暴動或暴動威脅,最顯著的是在德國,由羅莎·盧森堡和卡尔·李卜克内西在1919年發起的斯巴達克同盟最終失敗了。在巴伐利亞,共產主義者成功的推翻政府並建立了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從1918年維持至1919年。短命的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也在库恩·贝拉的領導下於1919年成立。
俄國革命也引發了在義大利的革命運動,勞工們發起一連串霸佔工廠的行動,但革命最終仍失敗了。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法西斯主義便是為了應對這些情況而產生的,法西斯主義在訴諸勞工階級支持的同時也反對馬克思主義,法西斯主義也訴諸於資本家,作為抵抗布尔什维克的堡壘。左翼領導的運動造成數年的不穩定情勢,使得許多義大利的保守派開始恐懼共產革命可能無法避免,在保守派和義大利國王的支持下,法西斯主義終於攫取政權。
在整個歐洲,許多各國的貴族、保守派知識份子、資本家和企業家開始支持法西斯運動。在德國,許多右翼的民族主義團體浮現,尤其是戰後的自由軍團,先後擊垮了斯巴達克暴動和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隨著1930年代世界性的大萧条,自由主義以及資本主義的自由形式似乎已經終結了,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運動迅速增長。這兩者之間也不斷的爭鬥,最顯著的例子是西班牙内战。這場戰爭成為了一場代理人戰爭,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獲得法西斯國家和其國際上的支持,而共產主義運動與無政府主義、托洛茨基主义所組成的人民陣線結盟則獲得蘇聯的支持。
最初,蘇聯主張與西方國家組成一個聯盟以對抗納粹德國,並以各國的人民陣線組織來對抗其國內的法西斯主義。這個政策由於西方國家對蘇聯的不信任而沒有成功(尤其是英國)。德國、法國與英國之間的慕尼黑協定使得蘇聯更加擔憂西方國家意圖誘使納粹德國首先攻擊蘇聯,英國與蘇聯缺乏外交協商使得情況更加惡化,蘇聯最後決定改變政策,在1939年與納粹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莫洛托夫在他的自傳裡寫道,當時蘇聯的想法是這份條約能替蘇聯爭取時間備戰,斯大林一直以為德國在1942年前不會發動攻勢,但最後希特勒仍選在1941年中旬發動攻蘇的巴巴羅薩作戰。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又成為互不兩立的仇敵,在雙方看來,這場戰爭是一場意識形態之間的戰爭。
[编辑] 新法西斯主義
- 參見:新法西斯主義和新納粹主義
新法西斯主義是用以稱呼那些在二戰後才出現並擁有某些或眾多法西斯主義成份的運動。新法西斯主義運動混合了法西斯主義、納粹主義、以及其他國家的法西斯運動。
[编辑]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 ↑ "collectivis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7.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12 Jan. 2007 <http://www.britannica.com/eb/article-9024764>.
- ↑ Calvin B. Hoover, The Paths of Economic Change: Contrasting Tendencies in the Modern Worl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25, No. 1, Supplement,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Forty-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r., 1935), pp. 13-20; Philip Morgan, Fascism in Europe, 1919-1945, New York Tayolor & Francis 2003, p. 168
- ↑ Fascism - Merrian-Webster Online Dictionary - 於2005November 17采訪。
- ↑ Payne, Stanley (1980). Fascism: Comparison and Definition, 7,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 ↑ Umberto Eco (1995). "Eternal Fascism Fourteen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shirt".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June 22): 12–15.
- ↑ Griffin,Roger (1995). Fascis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Arendt,Hannah (1973).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Harvest Books. ISBN 0156701537.
- ↑ The Economic System of Corporatism - Applet-magic.com - 於2005November 17采訪。
- 阿道夫·希特勒. 我的奋斗 (1992). London: Pimlico. ISBN 071265254X
- "Labor Charter" (1927-1934)
- 贝尼托·墨索里尼. Doctrine of Fascism
- Paxton, Robert O. 2004. The Anatomy of Fasc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SBN 1400040949
- Georges Sorel. Reflections on Violence.
[编辑] 外部連結
- 法西斯主義, 由Sheldon Richman
- 法西斯主義和錫安主義 - 世界錫安主義者組織
- 法西斯主義 Part I - 了解法西斯主義和反猶太主義
- 法西斯主義的運作
- 法西斯主義: 它是什麼?又該如何與之奮鬥? 由托洛斯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