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結再落下的自然現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
雪只會在很冷的溫度下才會出現,因此亞熱帶地區和熱帶地區下雪的機會較微。以香港為例,現有的紀錄只有1893年1月才下過。但非洲的高山有「赤道雪」的奇景。而某些主題公園會提供人工雪給人玩。
雪花是在雲內由微小的冰晶互撞黏在一起後形成豐富多樣的形狀。沒有兩個雪花是完全相同的,但雪花仍然謹守著最初的冰晶基本的六角形對稱標準結構。透過顯微鏡可以看見雪花錯綜複雜的構造大多都是六角形的,而雪花的中心一定呈現出對稱的六角形,它之所以有這樣的形狀,是因為它要在平面上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佈置,它是結晶學的研究對象之一。
天氣非常寒冷時,冰晶不易黏在一起,雪呈細粉狀的小雪珠。雪珠是雲中溫度低於攝氏零度的許多小雲滴在冰晶上互相碰撞凝結而成,仔細觀察雪珠的形狀,可以看出小雪珠是由許多細白的冰粒聚集而成的。當冷空氣逐漸向前推移,上升氣流減弱,雲中水氣直接在冰晶上凝結成較大的形態,此即我們所見到的雪花。如果溫度接近冰點,則會落下溼雪,形成較大的雪花,特別是無風的時候。大型的星形雪花直徑可達5到7公分。
但多數的雪花在落下地面的途中融化成雨,只有當地面附近的空氣夠冷,才能讓雪花落到地面成雪。
但我們看見的雪花有更多種的樣子。原因在於雪花在大氣中生成,而大氣狀況複雜多變。因應溫度與濕度的改變而有相對的變化。 雪花可能是自己融化,或與另一片雪花相撞,或是相互擠在一起破壞,每片雪花結晶都是經歷了獨特的方式生成,但也有撞成一團的八角型雪花 像一個銅幣那麼大的雪團可能由一百多片雪花聚成,因為互相碰撞的關係,雪花都已變了形。這樣的雪,如果尚未開始融化,是捏雪球的好材料,不過不能供研究者研究雪花的形狀。
目录 |
[编辑] 形成
- 大氣中的水汽直接凝結成冰,就是雪。也可說是雲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時會吸熱,所以地面氣溫會比下雪時低。
[编辑] 條件
- 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
- 充分的水汽。
- 0℃(冰點)以下。
[编辑] 雪文化
- 雪與冰在中國文化內象徵純潔,如成語「冰清玉潔」。
- 威爾遜·班特利是第一位的雪花拍攝者。
- 开普勒曾寫過一本研究雪花結構的書,叫《六角的雪花》(De Nive Sexangula)。
- 科赫曲線形狀很像雪花。
[编辑] 娛樂
[编辑] 电子显微镜下的雪花
[编辑] 雪害
[编辑] 参看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图片与多媒体文件
维基文库上的源文
維基教科書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維基物種上的物种分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