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mmissions/Updates:
boundless - educate - edutalab - empatico - es-ebooks - es16 - fr16 - fsfiles - hesperian - solidaria - wikipediaforschools
- wikipediaforschoolses - wikipediaforschoolsfr - wikipediaforschoolspt - worldmap -

See also: Liber Liber - Libro Parlato - Liber Musica  - Manuzio -  Liber Liber ISO Files - Alphabetical Order - Multivolume ZIP Complete Archive - PDF Files - OGG Music Files -

PROJECT GUTENBERG HTML: Volume I - Volume II - Volume III - Volume IV - Volume V - Volume VI - Volume VII - Volume VIII - Volume IX

Ascolta ""Volevo solo fare un audiolibro"" su Spreaker.
CLASSICISTRANIERI HOME PAGE - YOUTUBE CHANNEL
Privacy Policy Cookie Policy Terms and Conditions
User talk:Cncs wikipedia - Wikipedia

User talk:Cncs wikipedi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特别提示:欢迎共同加入印度与南亚主题条目!!

关于CNCS | 交谈 | 条目征集 | 条目编辑1 | 条目编辑2 | 印度与南亚主题条目 | 编辑维基百科应注意事项 | 对话存档A | 对话存档B

你知道嗎?
你知道吗?栏目已经更新

恭喜您!您最近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条目巴基斯坦地理經推荐後,獲選於首页新条目展示。如果您想推荐其他您感興趣的新穎条目,请到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進行推选。在您创建或大幅改進的所有条目中,总计有6个条目獲推荐作首页展示。

目录

[编辑] 欢迎回来!

Cncs!好久不见,欢迎回来!--Mountain(Talk) 01:44 2005年5月9日 (UTC) CNCS:Image:Chongqing Map.jpg 图中巫山县(蓝绿色)误作巫溪县,望改正。218.206.15.194 16:55 2005年7月17日 (UTC) Category:县级行政区,下面会有几千条,想好以后如何再做子分类么,还是一股脑放在这个分类里?--鑫淼 08:06 2005年8月24日 (UTC)

[编辑] 问候中文维基元老

从我关注的条目株洲县上,看到了您的大名。 烦请多多指教。--维基动力引擎 13:54 2005年8月26日 (UTC)

  • 您好!对于我没能即使回复您的邀请我感到非常抱歉。原因是我从05年下半年就没能再登陆WIKI,好像是因为用IE上网时WIKI被屏蔽了(我是在05年2月看了《疯狂英语》关于WIKI的报道才成为维基人的,后来也问过他们无法登陆的原因得到了这个答复)。现在我用FIREFOX。以后请前辈多多指教!陈钧

[编辑] 關於縣級行政區的分類

我覺得這個分類實在太大量(全中國差不多有兩千個吧)太費事(光是把現有的都放進去大概就要費上一千次編輯數左右)又不好查找,應該不是很有必要吧。

縣級行政區都會放在各省行政區底下(數量大了以後,最後會進一步放到地級行政區的分類底下按縣級市、區、縣分好,參見category:福州行政区划),這樣應該已經很足夠了。另外,也不是只有中國才有縣級行政區,這分類名稱也不是很適當。

我是建議刪除這個分類,請教您的意見。--Ffaarr 01:21 2005年8月27日 (UTC)

[编辑] 关于古罗马第一军团失踪之谜

我觉得仍然和网页上的内容太雷同,因此投入删除列表,请指教。--的的喀喀湖上的幽灵 (talk to Louer) 15:42 2005年9月9日 (UTC)


[编辑] 非常抱歉

马上将其恢复 --  Moses+ 

[编辑] 版权标志

请您在您拍摄的几张张家界照片上加上版权标志,请参照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方洪渐 03:59 2005年10月18日 (UTC)

[编辑] 为什么删除我未完成的作品查尔斯·巴贝奇?今天凌晨刚放上去的啊!

雷厉风 18:18 2005年10月18日 (UTC)

[编辑] 您好!

您好象是湖南省长沙市人,我也是,我家在东塘附近,做个朋友吧?有MSN MESSENGER或QQ或SKYPE吗? 我的是:
MSN:chenshaoju@hotmail.com
QQ:840748
SKYPE:chenshaoju
陈少举 23:17 2005年10月24日 (UTC)

[编辑] 凤凰青龙

您好,我认为神兽“凤凰”和“青龙”作为这两个条目的内容是合适的,不需要加括号注释。讨论请往Wikipedia:互助客栈#凤凰。--Isnow 14:54 2005年10月30日 (UTC)

[编辑] 关于图片

你好!那张Image:Cztoutlines.jpg的图片是User:Efm画的,我本人认为有一张更清晰的规划图才能反映一体化的蓝本。

关于一体化的目标,我认为是以经济一体化为主,合为一个城市在现阶段并未提出。但很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区划调整,三市无必要合为一市,但很多行政上的事务是可以统一操作的,国外的城市群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以方便来往。

[编辑] 關於古代兵器的分類

你好,可否在古代兵器分類頁面說明一下「古代」的定義,這樣比較便於之後的分類。謝謝。--ffaarr (talk) 07:55 2005年11月6日 (UTC)

嗯!這樣我比較清楚了,我很贊同這個分類,除了作為軍事裝的一環之外,它也可以作為軍事史的一個子分類,另外按照這個方式,是否category:冷兵器裡的條目大都可以放在古代兵器的下面,還是有些可以劃歸兇器。?--ffaarr (talk) 10:20 2005年11月6日 (UTC) 嗯!同意,我想這幾個是可以同時存在,各自有其作用的分類。--ffaarr (talk) 10:59 2005年11月6日 (UTC)

我想這樣細分的確會比只有一個範圍較大的冷兵器要有意義多了。也比較能體現兵器本身的不同性質。--ffaarr (talk) 11:44 2005年11月6日 (UTC)
我想既然大致上的原則先確立了,等有時間間精力時再來慢慢處理吧:)。--ffaarr (talk) 12:43 2005年11月6日 (UTC)

[编辑] 嘿!

米问题~~我过几天就去拍13:14:52 2005年11月6日 (UTC) :P 陈少举 13:14:52 2005年11月6日 (UTC)

[编辑] 關於地方行政區分類

移至Wikipedia talk:中国城市归类,请进入Wikipedia talk:中国城市归类讨论

[编辑] 倡议回复

非常支持呀~~~应该怎么弄呢?PS:关于照片,因为长沙市天气最近在变天,气候很不好,我会尽量在本周六或周日去拍的。:P陈少举 12:13:48 2005年11月9日 (UTC)

[编辑] 嘿!照片拍摄好了~

我已经补上去了陈少举 04:49:34 2005年11月12日 (UTC)

有的有的,但是太多了,我用电子邮件打包发给你,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是?~~另外,能帮忙建立个挖沙船的条目吗?照片在这儿: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Image:TuTengDiaoSu.jpg 谢谢啦~陈少举 05:09:07 2005年11月12日 (UTC)
哇~~看到了~~~真是太谢谢了,为了一张照片去特意编写条目……感动ing... 陈少举 14:14:05 2005年11月13日 (UTC)
版权?我允许那些照片属于公共领域,放心使用。:P 另外,所有的照片上次都通过QQ发送给你了呀~陈少举 14:24:59 2005年11月13日 (UTC)
嗯~我会去查些资料,然后补充上去的~ :P

[编辑] 关于分区图

你好!听取了你的建议,我最近已经把分区图基本完成了。你可以看看,并告诉我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我会继续加工的。另外我还想做名胜分布图之类的。若还有什么想法,欢迎共同讨论!-涓生 18:00 2005年11月17日 (UTC)

[编辑] 地图的模版

最近看到你写了不少关于经济区方面的文章,同时绘制了政区分布图,图很精准。请问在哪里可以得到政区的详细模版来绘制这类型的地图?如Image:Wuhan Metropolitan areas.png。我也想补充城市的这类政区图。多谢。-- 涓生 12:00 2005年11月28日 (UTC)

[编辑] 地理的模版

Hi! 你把亚洲国家的模版都换成了东亚、南亚之类的小模版,我之前也这样做过,但现在认为这并不太恰当,请参考Template talk:Asia,还有虽然国家的条目现在是都很短,但百科全书中这些条目应当是很重要的,总会有“长大”的一天的。--本本一世 12:08 2005年11月19日 (UTC)

[编辑] 关于条目重复

Cncs你好,侵权条目能够在改为重定向之前必须删除,因为否则的话它们留在历史中。首先加入侵权告示也是对作者的一个警告。--Wing 10:35 2005年11月21日 (UTC)

[编辑] 长沙条目

你好!最近学习繁忙,没有多参与编辑,只写了一个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建议:长沙文化全部或者主要部分回到长沙条目中。作为长沙条目的主要构成,不在主条目介绍的话感觉内容缺乏;教育、地理、体育和交通在主条目单独存在并扩写;经济可以从长沙经济中恢复部分来介绍,现在的部分留得太少;传媒和娱乐扩写;人物的介绍值得商讨,现在太少,全列又太多。可以参见成都中山市涓生 20:34 2005年12月1日 (UTC)

[编辑] 关于长沙的交通等

我看到你的消息了.抱歉,我现在只能用"自由门",封锁太严重了.我会尽量收集信息,然后补充上的.我是陈少举.

[编辑] 重点寺院

你关于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的移动、修改,个人感觉若干处存在不妥:

  • 命名:以中国为中心
  • 内容:没有提及该重点寺院的评定年代、背景,该目录只是一个1983年的参考,并不代表这些寺院目前就是影响较大的“重点寺院”,每个寺院都在新形式下发展,有的发展的比较好,有的就可能退步。所以片面地命名为“重点寺院”,不论年代,可能跟实际不相符。 --farm (talk) 09:01 2005年12月18日 (UTC)
对你的遭遇,我表示同情与慰问。条目名称中不包含1983年,个人难以认同。毕竟这是20多年前的一个文件,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足以表明其中寺院目前之地位,而不在此目录中的寺院,其影响力有的远比目录中的一些寺院要大的多。 --farm (talk) 10:32 2005年12月18日 (UTC)
坦白地讲,跟你交流有点累人。给你两个链接:

加1983年的原因是:这是1983年的东东,仅供参考,并不代表其现在的影响力。这个条目存在的原因:仅仅作为一种有文件参照的参考,全国的寺院数以千计,142座仅是一小部分。 --farm (talk) 11:22 2005年12月18日 (UTC)

没有其他意见的话,我会将该条目恢复到原来的内容,加上你的分类。 --farm (talk) 11:25 2005年12月18日 (UTC)

你搞的也不错,加了原来我粗心而造成缺少的天津、黑龙江。感谢你关心佛教条目,现在看起来比原来有进步。当然这只是个目录,其中涉及的大部分条目,都空空如也呢。 --farm (talk) 12:13 2005年12月18日 (UTC)

抱歉,昨天后来睡觉去了。--farm (talk) 00:41 2005年12月19日 (UTC)

[编辑] 做个湖南页吧

可以组织起来。--刻意 10:39 2005年12月20日 (UTC)

  • 我来自湘潭,高中在长沙待了三年,现在北京,大三。我很佩服你写了那么多的湖南条目,你又是管理员。我十月份才正式开始编写,我并不太喜欢这种写作方式,在这里也没有什么长远打算。但我希望关于湖南的条目可以写得更好些。--刻意 09:15 2005年12月21日 (UTC)

[编辑] 要考试了

哎,星期天要英语过级,再两个星期就考试了~考试完毕后再上Wiki~ :P 陈少举 09:17:18 2005年12月23日 (UTC)

[编辑] 关于最后修改的 Template:Infobox Country 问题

你好像把货币单位去掉了,还有,为什么要吧 <li> 的标记换成 ·呢?--SXPCrazy 03:36 2005年12月24日 (UTC)

[编辑] 不好意思

很不好意思,由于学习的原因,现在忙不过来,只能等以后有机会合作了。--耐特拉克 [[User_talk:Netluck|<font color=green><big>'''Netluck'''</big><font>]] 11:22 2005年12月31日 (UTC)

[编辑] 庆贺与讨论湖南主页

首先感谢CNCS的长久努力,终于建立起了属于湖南人的湖南主页!

日后我希望能参与湖南主页的维护,也希望更多朋友能够参与。

现在来给点小小的建议:

  • 主题色是哪一种?蓝色或是紫色?文字的背景可以使用淡的颜色,比较符合大多数读者的口味。
  • 主页的总介绍稍长,可以短一些,删除中间一些较专业性的用语,如“地图坐标为东经109°~114°、北纬20°~30°”、极限温度、降雨量等,专业性强些的介绍可以放在连接里。
  • 有少数链接没有建立条目。这个我会现在开始补充。涓生 19:40 2006年1月2日 (UTC)

;太感谢Cncs了,我崇拜你!可惜这几天考试太多了,不能再来这里了。--刻意|Talk 04:17 2006年1月3日 (UTC)

真是太COOOL了!我寒假一定好好补充 :D 陈少举 15:28:23 2006年1月4日 (UTC)

[编辑] 关于表格

在搜索长条目的时候意外发现您编写的2004年中国大陆城市竞争力排名是中文维基里面最长的条目,有200多K,原因是表格使用了html的代码。我按照Wikipedia:使用表格的方法把这个化简了,最终表格显示基本没区别。-- polyhedron(古韻) 留言 21:51 2006年1月4日 (UTC)

[编辑] 關於「地級市」的分類

[编辑] 夜歌

我正在编写夜歌,不知道兄台有没有意思。我觉得资料不足。--刻意|Talk 11:04 2006年1月8日 (UTC)

  • 我说的是“夜歌子”(yagozi)是死了人唱的,长沙、湘潭、益阳好像都有。现在在农村里还有,大概是在要埋人的前一个晚上唱,一直到天亮。--刻意|Talk 12:31 2006年1月8日 (UTC)
  • 应该和哭丧是两码事,现在会唱的人少了,放录音机了。做道场是做道场,那是道士做。夜歌不需要专门去请,甚至有混饭吃和娱乐性质。--刻意|Talk 14:28 2006年1月8日 (UTC)
  • 我们那里夜歌要到十二点吃过点心以后才开始唱,(所以才叫夜歌)那时候道士都唱累了,道场做完了,看的人基本上走光了,可能是不想冷场才唱夜歌子。哭丧我想应该是要哭给别人看的,是白天的吧。我也只有看过一两次。似乎说别人的歌唱得差就说“唱夜歌子一样”--刻意|Talk 15:07 2006年1月8日 (UTC)

[编辑] 關於長江城市

呵,很同意你的看法,其實我平常遇到這樣明顯有錯且裡面條目不太多的分類,大多會直接按較合理的方式重新分好。那天剛好事情比較多所以就想說直接提刪除再讓別人來作就好。(意外的收獲是,多點人討論讓較多人能分享一下分類命名原則也不錯)--ffaarr (talk) 00:38 2006年1月13日 (UTC)

[编辑] 圖片版權標籤

我看到你之前上載的Image:Yulu-Moutains2.jpg沒有圖片標籤,可以加上嗎?謝謝。--minghong 15:11 2006年1月13日 (UTC)

[编辑] 过年了

新年快乐!回家途中,休息一个月.--刻意|Talk 11:52 2006年1月14日 (UTC)

[编辑]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Chang-zhu-tan-map1.jp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Image:Chang-zhu-tan-map1.jpg|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合理使用準則等指導頁面。谢谢!----百無一用是書生 () 16:49 2006年1月18日 (UTC)

[编辑] 长沙评选特色条目

我已经把长沙列入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认为其已经达到标准。请您前往发表看法。--涓生 02:19 2006年1月31日 (UTC)

多谢你的建议!今天我实在是没时间了,明天就有考试。如果可能的话,你能不能对这些部分先进行修改?一些过于赞美化和地方化的词语就调整一下,还有长沙之最的问题,换个标题也许好些。“毛泽东与长沙”干脆建个新条目吧,条目毛泽东也太长了。

另外是长沙历史方面,开始我也只写了不多的文字,但上面有人建议应该多写一些。我想目前的篇幅还是正常的。--涓生 14:33 2006年2月2日 (UTC)

真遗憾,我假期也没回长沙。现在还在国外进行考试。照片都是去年7到9月时回长沙拍摄的。祝你春节愉快!--涓生 14:37 2006年2月2日 (UTC)

[编辑] 关于“长沙”条目

长沙条目中的第一句,“长沙,别称“星城”,湖南的省会”,我在“湖南”前面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知你为何要去掉?我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因很简单,中文维基的读者是全世界中文使用者,而非仅仅中国人。就好象我们在英文维基里突然看到“里士满”条目里说“里士满是弗吉尼亚州的首府”一样会令读者一头雾水,而如果注明了“里士满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首府”,则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理,中国城市的条目,我觉得最起码也应该在一开始注明其国别,以让其他国家的中文使用者能够清晰的知道该城市所处的位置。不知你认为如何?--长夜无风 18:51 2006年2月2日 (UTC)

另外,我在“市委书记”前面加上“中共”两字也是为了能让中国大陆之外的中文使用者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这个职位的定义,不知道你去掉的原因又是为何?比如“长沙市委书记”,这个职位的全称就是“中共长沙市委书记”,我的修改有不准确的地方?--长夜无风 19:00 2006年2月2日 (UTC)

那是想当然啊,我看得懂英文,但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国的州都不认识。我一个朋友,日语翻译,前段时间转贴了琉球国的一段日文给她看,她问我琉球群岛是在哪里?分类和条目不同的,湖南的分类因为是中国行政区划的一个子分类,所以没必要再注明中国湖南;而条目,我觉得应该在开始注明一下非常必要,也才严谨,传统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都是这样做的。--长夜无风 02:45 2006年2月3日 (UTC)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关于分类我没任何意见。我说的是条目,可以参见别的一些城市条目,香港成都中山市,都会在条目的第一段内容说清楚是“中国”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城市。--长夜无风 10:25 2006年2月3日 (UTC)

[编辑] 關於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新年好!! 我看了一下那個表格,目前是依照我中學時學的地理來看(我們以前的地理都是教中華民國時代而非現在中國的行政區劃),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問題,只有山西省的省會,在民國初的確是叫作陽曲,但至少在我的中學課本上(大概1990年前後的課本)都已經稱作太原了(但清苑、歸綏都還是叫清苑歸綏),目前手上沒資料,也許我有過幾天有去圖書館再查看看它在中華民國政府這邊是什麼時候把它改名的。--ffaarr (talk) 12:58 2006年2月7日 (UTC)

[编辑] 邀请您参加对于模板的分类

你好!看到您对于模板(Template)的修改和维护,我希望邀请您参加对于模板的分类,以便更好的使用和推广模板。请参考Wikipedia:发展建议Category talk:维基百科模板上的内容,并提出意见建议。谢谢!:) 无名无形 02:28:59 2006年2月9日 (UTC)

[编辑] Template:拼音系統比較表

這個比較表列在條目中會不會太長^^??

我覺得已經可以獨立成一個條目了 --愛索 12:00 2006年2月16日 (UTC)

[编辑] 中文維基年會地點選擇通知

您好,中文維基正在籌辦首屆年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參與年會的籌備工作。

目前已投票決定年會日期為2006年8月26日-8月27日舉行( http://0rz.net/1110P ),2月19日起開始進行年會地點的選擇投票( http://0rz.net/4114e )。

地點的選擇規則(採用vipuser案):

  1. 先进行为期2星期的第一轮投票,所有在投票前注册的维基人都可以参与投票(每人投任意票)和讨论,选出支持率最高的前3名的城市。
  2. 一星期讨论并确定各个城市的举办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優點、弱點、機會、威脅),讨论并进行审核确定符合条件的城市。
  3. 如果有2个以上城市符合基本条件,进行为期一星期的维基见习编辑参与的第二轮投票(建议结合,个人可能出席的城市)。

--Jasonzhuocn...._交流 16:35 2006年2月19日 (UTC)

[编辑] 湖南条目分类

cncs,我看到你写的很多作品,在行政区划领域你也是元老了,不过我的有些意见不一样。

1,关于市辖区,你的意见是对的,市辖区与县虽然行政级别一样,但独立性整体性两者不一样,从地理实体来讲,理论上全国省以下应当全由县和较大的市组成,县与市应当是相当的,市区是城市的紧密性的组成部分。另外,湖南市辖区可以产生歧义即湖南-市辖区。但是在现行中国行政区划制度下,要完整表现其体系,又不能不将县级的市辖区整合进去。那么在分类上就得和其他单位保持一致。而且现在中国的市辖区从整体上说对城市的依附性大大降低,例如许多县级市是将整县改区,很多大城市整县改区也一直在持续。它与县的差别在缩小。

现在我认同这种地方分类:

  • 县--湖南的县--湖南行政区划|2(后缀显示级别)
  • 县级市--湖南县级市--湖南行政区划|2
  • 。。。--湖南城市|2
  • 地级市--湖南地级市--湖南行政区划|1
  • 。。。--湖南城市|1

把区归成长沙市辖区也行,但就无法归入这个类了。

2、我认同采用官方结构与名称。从这一点上湖南的县湖南县份好,虽然语言上有些人稍微有些突兀,不过我倒觉得还通,反而湖南县份这个名字对我有些怪。Efm 14:42 2006年3月20日 (UTC)

关于Efm所说的第一点,广东有很多的范例,顺德区南海区新会区番禺区花都区……一大串了,原来都是知名的县级市,现在纷纷改成市辖区。关于第二点,我想说的是,官方的名字比自己制造的名字好,这里是百科全书,准确性比语感的突兀的更重要。--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22 2006年3月20日 (UTC)

我们会经常见到,“某某省下辖多少个地级市,多少个市辖区,多少个县,多少个县级市”等这样的介绍,那么用“某某省的市辖区”来做分类的名称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但因为维基在条目名和分类名的取名上一贯很少用“的”字,所以直接用了“某某省市辖区”。--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6:55 2006年3月20日 (UTC)

湖南原来用的分类方式,大概为:
  • 湖南城市
    • 湖南地级城市
    • 湖南县级城市
  • 湖南行政区划
    • 湖南地级行政区
    • 湖南县级行政区
Efm改变后的分类方式为:
  • 湖南城市
    • 湖南地级市
    • 湖南县级市
  • 湖南行政区划
    • 湖南地级市
    • 湖南市辖区
    • 湖南县级市
    • 湖南的县
    • 湖南民族自治县
在原来的分类方式中,我觉得是有问题的,“湖南地级城市”和“湖南县级城市”这两个名字并非中国的官方用名,平常官方文书和媒体报道都不会用到这两个词,而根据从属关系,“湖南县级城市”是指“湖南县级市”,应该又归于“湖南县级行政区”的类目下,那县级市分开了一个类目,是否同级的县、自治县又得独立一个类目?而县级市和县、自治县都独立一个分类了,那么同是县级的市辖区为什么就不能独立成分类呢?比如广东的顺德区南海区新会区番禺区花都区等,比一个广东的县无论重要性和知名度都大得多了。而你说的把市辖区的分类归于城市的类目下,比如把番禺区归类于广州市\广州行政区划\广州市辖区,那会不会分类过细?而且很多小城市只有一两个市辖区,有必要这样分吗?--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7:37 2006年3月22日 (UTC)

[编辑] 欢迎您对于中国条目的结构发表意见

关于本条目的结构,我个人觉得应该先是地理、历史,然后是文化。把历史部分提到前面,可以首先给读者一个关于中国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Pierre 12:26 2006年3月26日 (UTC)

谢谢您的欢迎,如果您有时间,欢迎您发表一下您对这个条目的意见,谢谢!--Pierre 12:41 2006年3月26日 (UTC)

好的,谢谢您。--Pierre 12:48 2006年3月26日 (UTC)

[编辑] 有關管理員「保護」權限的行使

你好,Cncs wikipedia,我剛剛檢查歷史日誌,注意到有幾個模版與圖片,目前或曾經由你設於保護狀態,並且你是這些頁面的唯一編者或主要編者。我覺得這樣做有不妥,亦與維基的政策或理念不合。僅管維基的保護政策目前還沒有翻譯成中文,不過英文版可暫供參考,其內容也不外乎維基的基本理念。

  1. 首先,保護應是在發生問題後的補救性預制措施。三個條件是:一、已經發生問題;二、非常確信同樣的問題會在該頁面發生;三、其他補救或防制手段(如警告或封禁用戶)已經被考慮,考慮的結論是保護該頁面是需要並有效的。例外的情況是:高訪問流量頁面及官方/系統頁面,前者是因為破壞首頁的行為曾有發生並確信會發生,後者是因為官方/系統頁面不需要普通用戶來編輯。
  2. 其次,管理員不應該因為具備此能力,就對自己參與編輯或參與討論的頁面施行保護;這並不是管理員的權限與職責範圍。例外的情況是:自己參與的編輯,僅限於回退破壞等單純、簡單、修復性編輯,而無關任何具體的編輯性或討論性事務。
  3. 再次,保護的時間應為最小。除了永久保護的官方/系統頁面,其他頁面的保護應在狀況(即保護理由)解除後,予以解保護。
  4. 另外,所有的保護或半保護頁面,應加註{{protected}}之標示。對於模版,可將此標示置於討論頁。

涉及的頁面列於下面:

祝維基快樂。--roc (talk) 23:14 2006年3月26日 (UTC)

嗯,謝謝你的及時回覆。不過在Image:Scaling ladder in ancient China.JPG的歷史中,並沒有看到其他用戶的編輯,我覺得這樣的保護,最好是在所擔心發生的事情確實發生後,再做矯正比較妥當。矯正的方式,比如提醒用戶、封禁持續破壞的用戶、若不能封禁或封禁被認為注定無效則保護頁面。在缺乏前次留言中三個條件第一條的情況下,若進行保護其理由似乎不夠強。(另外,我發現這幅圖片沒有著作權聲明,可否考慮使用cc-by-sa-2.5或cc-by-2.5?如果採用自由著作權的話,也可以考慮轉為上載至維基共用)。對於Template:拼音系統比較表,我看過台灣少年和fdcn的編輯,我覺得他們的編輯並不是胡亂修改,反而有其合理之處。表格的語言,宜採用MediaWiki的標準(如:{|, |+, |-, |等);MediaWiki未提供的,宜採用W3C制定的HTML/XHTML及CSS標準。而微軟系的FrontPage給出的代碼,其通用性通常不好。針對模板及表格的編輯意見,管理員可以考慮首先將問題提出。根據問題的覆蓋面,可以考慮利用個別模板的討論頁,或專門的Wikipedia:維基專題,或Wikipedia:互助客棧/技術。希望能對事情有所幫助。--roc (talk) 05:27 2006年3月27日 (UTC)
是的,其他管理員認為不妥當的地方,在自己權限之內的,已在第一時間做出修正(例如,解除保護及恢復刪除,見前列各項日誌所載歷史);而認為可更改進的地方,不在自己權限之內的,也已提出建議(例如,圖片的著作權授權方式標示)。維基百科是允許人人編輯的百科全書,並藉此追求最佳百科品質;其實這正是為什麼我在看到前面所列諸情形重複發生後,鑒於我們都是中文維基管理員一員,希望能夠就我們維基的政策及理念向你解釋,並希望此類的事情不再發生。--roc (talk) 18:30 2006年3月27日 (UTC)

[编辑] 有关国家森林公园

Cncs您好。有关“国家森林公园”条目湖南省部分是否可以为了“顾全大局”即保持本条目以及其他所有“保护地”内容的一致而把你省单列的国家森林公园所在行政区域和建园年份删除了?另外你省有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已于2005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更名,即“桃源洞”改称“神农谷”,这点请您了解。Cybercicada 05:41 2006年3月27日 (UTC)

[编辑] 湖南的国家森林公园

请您注意,自2005年12月底新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公布后全国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确实数量为627处,另外本条目其他省区大部分国家级森林公园虽无列明,却是按批建国家级森林公园之年份排名。经您最新修改后你省国家森林公园从原来的26处减至25处,与法定的全国627处有出入,且“九疑山”应为“九嶷山”之误,请复查。也请不要把已更名之国家森林公园重复计算。Cybercicada 07:47 2006年3月27日 (UTC)

[编辑] 请问将“Google”替换为“古狗”有何依据?

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似乎都没有这样的主流说法。如不介意,我计划近日改回。--Hy48 16:11 2006年4月4日 (UTC)

  • 对于您的回复,我的意见是:百科全书应该采用使用广泛且较为官方的名称作为条目的正式名称。而“Google”较“古狗”无疑是更广泛更正式的。(例如动植物有许多俗名和学名,不同地区的主要使用名称都不一样,我们总不能就因此采用某一地某一人群的习惯名称,当然我们可以用重定向页来一定程度解决问题)
    1. 从绝大多数知名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来看,“Google”的结果都至少数倍的多于“古狗”。
    2. 从“古狗”的搜索结果来看,一方面多集中于海外,一方面大都在使用“古狗”一词后注释(Google)。而Google一词,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是通用的。在99.99%谈论到的这家知名的互联网企业的相关内容的文章中,Google一词至少要出现一次,来指代它。(我明确的意思就是,有“古狗”出现的场合,通常也有“Google”出现,而有“Google”出现的场合,未必有“古狗”。)
  • 这些说明了“Google”一词无疑较“古狗”更具有广泛性。
  • 就官方地位来言,Google的公司的任何地区主页都是使用Google作为中文官方名称,而非“古狗”。您提到有一些媒体使用“古狗”作为中文译名的事实,很遗憾,限于时间和网络环境的原因,我不能一一验证,但是我认为显然有更多的与之相当的媒体采用“Google”作为中文新闻中的名称,而且即使是您提到的媒体也往往将两者并用(如果您觉得我过于武断,请烦劳给出更多有力的支持材料)。
  • 我绝非否认“古狗”的存在事实,但是我更倾向于把它当作别名,而是不是正式名称。希望您将其作为重定向名,而不是正式名称。
  • 如不介意,我计划于近日改回。--Hy48 07:47 2006年4月5日 (UTC)
刚看到古狗这名字,觉得很有趣。我真的用古狗去找,二十多万结果,不算不广泛吧!我反而觉得,这名字有点讽刺意味。--Gary Tse 07:51 2006年4月5日 (UTC)

请参见Google雅虎。条目名称还是以官方名称为好。--Isnow 09:32 2006年4月5日 (UTC)

[编辑] [推广]陈露中文条目申请参与特色条目评选

您好,今天我在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里面提交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陈露的中文条目参与特色条目评选。这次参评特色条目,是为了让该条目以及与花样滑冰有关的其它中文条目吸引更多维基人的关注,更加符合中文维基百科的规范,也为了自己积累经验。若您对陈露这个条目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望不吝赐教。也欢迎您参与该条目的编辑。谢谢!--漢龍TC@ 14:14 2006年4月7日 (UTC)

[编辑] 關於牛奶公司

我在google搜尋牛奶公司,只找到此條目中所提到的牛奶公司。請具體指出其他名為牛奶公司的是哪些?--Toblerone 14:24 2006年4月22日 (UTC)

    • 今日牛奶公司的全稱確是牛奶國際有限公司,不過在歷史上,此公司多被稱為牛奶公司,這是不少書籍內文皆使用的名稱。與其他以牛奶公司為名的公司不同,它的註冊名稱就是牛奶公司,英文是Dairy Farm即牛奶牧場之意,沒有冠上香港等字眼。現在使用全稱也可以,不過我想知的是有沒有其他公司的註冊全稱亦是牛奶公司,因我在google找不到。--Toblerone 14:57 2006年4月22日 (UTC)
    • 參考:置地饮牛奶 兵不血刃--Toblerone 15:01 2006年4月22日 (UTC)
      • 可能因為繁簡及google地區的分別。其他牛奶公司似乎是地區性的簡稱。--Toblerone 15:11 2006年4月22日 (UTC)
        • 根據維基的方針,假如沒有相同名稱,牛奶國際有限公司無需要硬加上香港或做任何消歧義。這不是其所在地大或小的問題。再者,牛奶國際有限公司的業務不只香港,還有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也不是小公司。中國和美國皆有國務院,因此大家都要在條目中加上國名。不可以說中國人口比美國多就不加上國名吧。--Toblerone 15:19 2006年4月22日 (UTC)
          • 別動氣,關於公司條目,其實我也贊成使用全稱,不過我見User:Shizhao則很喜歡把全稱移動到簡稱。我也認為牛奶公司條目可保持現狀,只是想找多點資料。--Toblerone 15:50 2006年4月22日 (UTC)

[编辑] 条目评选

欢迎到Wikipedia:条目评选湘潭评选。欢迎提出批评意见。--刻意 07:22 2006年4月23日 (UTC)

看到信息,不过我是湘潭人,现在北方,更重要的是还没有那玩物,所以很难办到。--刻意 00:11 2006年4月25日 (UTC)

[编辑] 欢迎您对中国条目提出修改意见

中国条目已经提请Wikipedia:同行评审,欢迎您前往发表修改意见。谢谢!--Pierre 16:16 2006年4月27日 (UTC)

[编辑] 英迪拉·甘地提請特色條目評選

英迪拉·甘地已提請特色條目評選,請到Wikipedia:特色條目評選加入你寶貴的意見。--Dracula·聊天室 07:04 2006年4月29日 (UTC)

    • 謝謝你的支持,此條目除我以外,還有賴大家的意見和協助。再度感謝。--Dracula·聊天室 14:35 2006年4月29日 (UTC)

[编辑] 開普敦提請特色條目評選

開普敦已提請特色條目評選,經過上次提名失敗後,從英文版基礎上再增補及重寫了不少部分。請到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加入你寶貴的意見。(抱歉,兩日內麻煩各位兩次。)--Dracula·聊天室 10:55 2006年4月30日 (UTC)

    • 首先感謝你的意見,歷史方面在確實有點累贅。在最開始之時,我已發現有不少重複的地方,所以我把那些地方給刪掉了。英文版中有很多資料都從缺,我也有另外尋資料擴充。不過,由於南非各地方政府政治體制以及分區都有所不同,故我認為將該列表留下也是有用的。排版方面的問題以及文筆上的問題我會再改善一下,分段方案似乎你所提議的比較合理。謝謝!

--Dracula·聊天室 12:19 2006年4月30日 (UTC)

[编辑] 关于杜哈梅积分Duhamel's principle

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描述振动响应的(常微分方程的解),后者是描述波的传播的(偏微分方程的解)。概念的确比较绕,呵呵

不过还是谢谢你的关注和修改:) --Sandycx 07:09 2006年5月1日 (UTC)

我把译成英文了,谢谢 --Sandycx 08:24 2006年5月1日 (UTC)

[编辑] 湖南维基人分类

你好,我已经建立好Category:湖南维基人,希望你加入分类并且进行进一步管理和完善。--涓生 21:55 2006年5月3日 (UTC)

另外,我希望联合中国中部各省的维基人,发起中部条目提升计划。由于维基的封禁,各省维基人都相对减少许多。如果能够联合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的维基人,共同编写希望提升的条目,那么大家都能促进有关中部省份的维基百科条目。如果你有意向,欢迎讨论该计划应该采用的命名,以及如何运行等。--涓生 22:47 2006年5月3日 (UTC)

建议采用名称:Wikipedia:中国中部主题公告栏。--涓生 23:04 2006年5月3日 (UTC)

[编辑] 邀请您参与新条目娘子关的评选

我新创作的条目娘子关,已经提交 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了,麻烦指点并据个人观点作出投票。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5日 (UTC)

  • 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对条目进行了大的修改,请移步看看,并在 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投票。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6日 (UTC)
  • 关于娘子关照片会侵犯版权问题已经做了申明,你提到的照片是另一位维基人添加的。我看了照片,已经做了版权申明了。信陵使 23:07 2006年5月7日 (UTC)

[编辑] 回复条目提升的讨论

你好,看了你把Wikipedia:湖南维基人列表恢复了,我说明我为什么要合并。这是因为台湾维基人和香港维基人的成功先例给我带来的想法。单纯列一个Wikipedia:湖南维基人列表,却不能对湖南相关条目有任何促进作用,也没有任何相关的编辑组织,所做的仍然是分散的编辑。而建立了Category:湖南维基人,却能很好的联系大家,方便的访问同一个网址来建立彼此间的联系。至于地域观念,我想,能在Wikipedia:湖南维基人列表上留言的人,也一样会在Category:湖南维基人上留言。至于加入不加入这个分类则是个人选择了。所以我想,如果列表仅能作出留言,那绝对是不够的。列表至少要努力让看到的人想办法加入其中参与编辑湖南相关条目,不然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你认为在Wikipedia:湖南维基人列表上,建立起一个为湖南条目合作的栏目(换句话说,就是把Category:湖南维基人的作用转换到列表去),我也认为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如果认为“参与者太少”,那么您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我建立了Wikipedia:中国中部主题公告栏,也就是为了把内地省份分散的维基人联合起来,至少可以共同编辑出优秀条目,不至于一个人疲于奔命,也至少减弱了地域观念——湖南人可以共同编辑嵩山,河南人可以编辑长江等等。我也想过建立中国大陆主题公告栏,但由于北京和广东已经有相关计划,并且中国大陆实在是范围过于广泛(完全可以在维基百科自己的条目提升中解决),所以经过很缜密的思考,我认为建立中部(或中西部)主题公告栏是最合适的方式。其实,只要有10多个活跃的维基人,这个计划就足以推行了。

至于共同编辑的条目还是有很多的,我已经列举就不再多说明了。再说并非一定要编辑六省的共同话题吧?六省自身的很多著名事物,均可以参与共同编辑。你认为“题目太大”,我不这么认为。另外,我并不是刻意要按照经济板块分的,而是其他名字都不合适。如华中,仅三省;华东更不行;中南其实包括了广东,除去后省份依然四个。最合适的,还是按照中国中部的区域划分来进行共同条目提升。

这是我的见解,欢迎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涓生 15:39 2006年5月5日 (UTC)

[编辑] Image:Xinsrc 0220502231051265124455.jpg

创建之日我已添加来源及版权表示,该图片摄于1940年百团大战时间。依照中华民国著作权法规定,该图片已属于公有领域。--學習第一|有事找我 02:36 2006年5月7日 (UTC)

[编辑] Image:New wiki logo.PNG

这张由cough2005年4月上传的图片,无论当时是个什么日子,制作者是怎么想的,这张图片是用于上么目的,它已经严重地侮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且具有明显的政治攻击性。)我认为应该将侮辱性的图片删除。请您到互助客栈或删除投票讨论。--刻意 08:37 2006年5月8日 (UTC)

[编辑] 娘子关

娘子关”条目的四张图片中,已有三张图片被证实为侵犯版权,另一张虽然有可能没侵犯版权,但由于上传者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仍被提请到删除投票中,在等待着结果。所以阁下可否重新考虑一下在“Wikipedia:新条目推荐/候选”里对娘子关的投票?我们毕竟不能助长侵犯版权的行为。--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11:53 2006年5月8日 (UTC)

[编辑] 关于“侵权”图片问题

对于娘子关陕甘宁边区里被认为“侵权”的图片,您提出的自拍意见。我很抱歉,我没有这个条件,如强烈反对,我可以删除条目中引用的图片。当然也希望您能帮忙解决问题。——user talk:信陵使

[编辑] 我的话说完了

辛苦死了,一个人辩论不容易,真的是心平气和的写完的。刻意不会来这里,也许有点不好意思的感觉,在这里的人继续努力!

[编辑] hihi

好久不見,台灣這邊五一沒有放假,是4月初清明節前後會有個較小的春假,最近在維基這邊主要是寫些大英百科有而這邊沒有的中國歷史條目,然後作一些分類整理。你最近如何啊?--ffaarr (talk) 00:46 2006年5月13日 (UTC)

[编辑] Re: 關於社會團體

我不清楚《香港法例》的版權是否容許其被轉載至維基文庫,所以恕我不這樣做了。 -- Kevinhksouth (Talk) 08:50 2006年5月18日 (UTC)

[编辑] Template talk:中国君主列表/南北朝/南朝/宋

若你有時間的話,請發表意見。 謝謝。 --Nlu 17:32 2006年5月23日 (UTC)

[编辑] 一點新建議

各位,有關維基創作獎的方針有一點小建議,請參閱Category talk:維基創作獎。--Dracula·聊天室 17:03 2006年5月24日 (UTC)

[编辑] 關於行政區劃的正式名稱

您好,關於行政區劃的正式名稱,我是依照User:长夜无风的提議而做的,他原先在互助客棧提議,我看見有幾個人附和,所以就先自告奮勇的報名移動湖北的各級行政區劃,不過後來經人提醒,現在正在舉辦一個投票,請見Wikipedia:投票/中国大陆行政区条目名称投票,也希望您能在投票中提出您的卓見。在投票結束前,我不會再繼續往下做,謝謝。--Theodoranian|虎兒 =^-^= 16:08 2006年5月27日 (UTC)

[编辑] 感谢帮助

多谢你对Wikipedia:中国中部主题公告栏的支持,希望会有更多人参与其中。研究了这方面课题后,经济和行政方面的你就最在行了。--涓生 17:43 2006年5月27日 (UTC)

看了你的提议,我很支持扩写中国中部中部崛起计划。你的提议涵盖了大部分想法,我只能说一些更具体的了。我们还可以重点叙述这几年各省分别获得的成就,以及河南湖北湖南三省三个很具有特色的城市群,这都在龙头之争中可以体现出来。另外有一点是不是可以提到和分析,就是目前政策上对中部和东部的差别对待的具体体现,如税收差别、财政、开放程度等等。我没有学过经济就只能从新闻得到信息了。还可以写中部目前的问题,如行政堡垒限制省与省、市与市的合作(烟酒不能互通),市管县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压制,产业未形成成熟的生产链等等。当然也要写发展远景和所拥有的优势了。--涓生 15:32 2006年5月28日 (UTC)

[编辑] 有關 韓國新鄉村運動(新村運動)

您好!我對韓國確實有興趣,但水平極低 (曾遊覽首爾等地2星期,能看懂大部分的巿招) 如此而已, 若要翻譯該條目實有困難。我先綜合英文、日文相關資料試試,另找韓文維基裡頭通曉中文的人幫忙。--Morning2k-|好說! 11:12 2006年5月29日 (UTC)

[编辑] 韓國新鄉村運動

但我在韓語維基的1970年那裡找不到任何「新鄉村運動」的內容,近似的只有在4月11日舉行的第一屆「地區之日」,但那條目是還未寫的。 >__< 而且,似乎在古狗上,中文找到的內容比韓文更多。--石添小草 11:33 2006年5月29日 (UTC)

然也,我在英文、日文維基也沒找到類似的內容,只能跟 CNCs 兄說聲抱歉,將來若找到合適的資料可以一起來翻譯。--Morning2k-|好說! 15:46 2006年5月30日 (UTC)
  • 新乡村运动:暫時寫了這堆垃圾,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不過,算是一個開始吧。大家努力!--石添小草 14:41 2006年6月1日 (UTC)

[编辑] 经济部分的分工

经济方面,是在中国中部进行详细介绍,还是在中部崛起计划中详细介绍?我看你留言的意思是不是要在中部条目中详细介绍经济状况,中部崛起计划中把中国中部中的经济部分作为背景,然后以叙述计划为重点?无论如何,我还是先把经济部分也写在中国中部吧。--涓生 22:07 2006年5月29日 (UTC)

请发至juanshengwiki@126.com。我也能力有限,会尽力做的。--涓生 14:08 2006年5月30日 (UTC)

我已经把图片上传Image:Central China econ cities.png。如果还有哪里需要修改的请指出,我会继续加工的。

另外我把中国中部放入了新条目推荐/候选。这样可以扩大宣传一下的。--涓生 21:57 2006年5月31日 (UTC)

[编辑] 生平或年谱

这个没什么异议,叫毛泽东年谱更适合些,比如鲁迅年表。开始时是把毛泽东在长沙那节写成了传记方式,结果有人认为不符合维基模式,我就改为年谱的了。--涓生 20:52 2006年6月2日 (UTC)

[编辑] 地级行政区

  • 大虾,地级行政区实际上仅限于“地区”,按中国官方的归类,地级市是不能归作地级行政区的,虽然我们可以理解它为一个中国的2级行政区。你思考一下这个吧。Efm 08:37 2006年6月4日 (UTC)
  • 事实上,你可以去google一下,权威的将地级市划为地级行政区的例证我没有查到。“地级行政区地区、自治州、盟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域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但是它们的政权性质不完全相同。地区是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将其所辖区域划分的分区管辖范围。地区设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而不作为一级行政组织。现在有的省已将地区和较大的城市合并,撤销地区,实行市管县的体制。例如,1983年江苏撤销原来的7个地区,将全省的县划归11个市管辖。截至1990年底,全国地级行政区尚有151个。”这151个应该只是限于地区、盟等,而不包括地级市。
  • 新华网中国的行政区划一文如此阐述:地级行政单位:
    • 地级行政单位是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包括地区、自治州、行政区和盟。
    • 地区——是省、自治区的派出机构,管理几个县、自治县和市,不是一级地方政权。地区,1975年以前称专区,设专员公署。始设于国民党政府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后称地区,设行政公署。
    • 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建立的介于省级和县级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域,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一级政权机构。自治州下分县、自治县、市。
    • 盟——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地级行政区域。原是蒙古族旗的会盟组织,设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是一级政权机构。盟包括几个县、旗、市。
  • 所以,请你明确给我一个现在的地级市是地级行政区的主体的出处。Efm 13:08 2006年6月4日 (UTC)

[编辑] 關於portal

您好,{{portal}}改完後,並非我沒有檢驗鏈接,而是有意為之。因為目前所有的wikipedia:主題/×××正在向portal:×××遷移,對於遷移後原重定向也刪除的主題來說,原先的{{portal}}鏈接就不正確,當然,我改變的{{portal}}對wikipedia:主題/×××也不正確。我保持指向portal,是為了讓相關主題的維護者加快遷移。

不過,由你的回退,我得考慮緩一些做這件事。對應用它的條目的編寫者來說,還不明白。—自由主義者  2006年06月4日12:52 (UTC+8 20:52)

[编辑] 关于消歧义

CNCS,您好,我觉得你在一些条目里挂的条目消歧义模板不合理,比如“长沙国”,它是没有歧义的,不应该在上面挂条目消歧义的模板,如果挂了的话,容易让别人觉得“长沙国”还有别的歧义。我觉得你可以把“长沙”放到“参看”一节中,这样更为合理。--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20 2006年6月7日 (UTC)

可能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是Template:otheruses这个模板,你在长沙国马楚等条目中运用到都是不合理的,它应该用在条目名称有歧义,又用到“主条目消歧义”方式时才使用,比如在巴塞罗那这个条目中用到Template:otheruses模板就合理,但如果在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用到就不合理了,因为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这个条目名没有歧义,同理,长沙国马楚也是没有歧义的,所以也不应该用到Template:otheruses模板来消歧义。--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6:40 2006年6月7日 (UTC)

[编辑] 阜成县 or 阜成区?

老兄请多指教。另外你上skype么?skype上有一大把人了。--用心阁(对话页) 08:53 2006年6月10日 (UTC)

我们都在skype上啊,也欢迎你的加入。--长夜无风(风言风语) 09:17 2006年6月10日 (UTC)
呵呵,太快了,那我就把阜城区搬到阜城县了,你现在在搞河北吧,那我就先停手,本来打算搞衡水。--用心阁(对话页) 09:19 2006年6月10日 (UTC)

[编辑] 神农架林区

我還沒有很清楚你的問題,剛才看了看神农架林区,發現你恢復的歷史版本生效了的啊?有時候可能緩存有問題,不能立即顯示修改。如果我理解錯了,你可以再描述詳細一些。—自由主義者  2006年06月23日16:12 (UTC+8 00:12)

[编辑] 請確認是否有侵權問題

您好!您在諡號中添加的內容〈独特风景线 古代谥号、庙号与尊号之谜〉一文內容太過相近。為保護維基百科,免有侵權疑慮,請:

  1. 重新改寫。內容可以一樣,但是必須以不同的句子陳述。
  2. 加上參考資料來源。

--mingwangx (talk) 03:22 2006年6月29日 (UTC)

[编辑] 同行評審

澳門主權移交正在進行Wikipedia:同行評審,歡迎提供意見?--18164 09:47 2006年7月5日 (UTC)

謝謝你在Wikipedia:同行評審/澳門主權移交的意見,本人亦終於有時間查查移交前澳门各界的反應,原來與香港完全不同。資料與研究數據已擴充在過渡期和影響部分。--18164 03:51 2006年7月29日 (UTC)
謝謝你早前曾給予條目意見,澳門主權移交已於8月14日提交Wikipedia:特色條目候選。煩請稍移玉步,看看條目是否滿意。--18164 03:32 2006年8月18日 (UTC)

[编辑] 问候

谢谢您的关切。 不好意思,因为网络原因,今日才重新回到维基。--维基动力引擎 15:19 2006年7月13日 (UTC)

[编辑] 文件删除請求:通知

您好。您上传的文件Image:株洲城区.PNG已列入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中,具體原因及討論請參閱該頁面。圖片可能是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資訊,如是者請盡快補充,否则文件一定会被删除。同時藉此機會提醒您,维基百科極為注重著作權,请参考相關的Wikipedia:图像使用守则#版权Wikipedia:版权信息#图像指导以及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等指導頁面。谢谢! -- tonync (talk) 00:46 2006年7月21日 (UTC)

[编辑] 「動員令」活動

部分維基人設計了每人貢獻二新條目的「動員令」活動,歡迎參加。 詳情請參閱Wikipedia:社區主頁之公告欄。--18164 07:23 2006年7月24日 (UTC)

[编辑] 二次动员令

为了增加中文维基的条目数量,8月15日到10月1日为止,请每个维基人編輯至少5个新条目,条目必须符合维基的规则,内容至少要达到条目标准,不可以是小条目或小小条目。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提高所编写条目的质量,内容,甚至达到推荐新条目的水平。写成后请在二次動員令设内部链接。

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请将此动员令贴到至少5个还没收到此动员令的维基人讨论页上。就算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首次動員令”效果不太大,就是因為沒有在傳播。

現在中文維基有9萬註冊用戶,只要有4000人參加動員令,10月1日就會增加2萬條目,意味著中文維基將迅速超越俄文維基,進而突破10萬條目大關,而且是很漂亮的突破10萬大關,因為增加的是有質量的條目,非濫竽充數者。請大家盡力幫忙完成這壯舉。就算是新人,也不要害怕,儘量貢獻新條目,若有問題就改正,參加這次動員令活動,或者可以讓新人們更快的掌握如何編輯條目。--18164 08:18 2006年8月17日 (UTC)

[编辑] 聚会回应

你好!很高兴现在还可以在维基遇到,大家似乎都很忙,各有一段时间没有参与维基编辑。最近维基已经解封,来维基的中国大陆用户越来越多。我想再等一段时间(约一个月),当常上维基编辑的湖南用户稳定并且已经有一定数量(目前似乎只有3位,还一位是刻意)后,我们再商讨聚会的事宜也不迟。我现在身在长沙,很方便参与聚会!--涓生 01:43 2006年11月15日 (UTC)

我在北京,只有寒假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湖南,我的有效联系方式uelidu#gmail·com--刻意 10:39 2006年11月15日 (UTC)

[编辑] 第三次動員令

為增加維基百科條目素質以及增加維基人的團結性,第三次動員令將於12月內舉行,是次動員令增加更多規則,參與是次活動的維基人,希望你能夠盡力,在限期內最少對新增及修改五條條目,我們極力鼓勵您將條目提升至新條目推薦,甚至是優良條目以及特色條目的水平。無論您對是次活動參加與否,也煩請閣下花兩分鐘的時間將此訊息傳遞給五名維基人,上一次的動員有已經有六十多名的維基人參與,由於上次動員令有廣泛的宣傳,所以在此亦無謂賣弄花巧,希望今次朝著200名維基人參加為目的,這樣的話,將會有1%的條目將會達到作為正式條目水平。詳情請參閱Wikipedia:動員令/正在進行的動員令。--Flame 00:50 2006年11月30日 (UTC)

呵呵!不错啊!


[编辑] Re:關於刪除提議回覆

呵呵,下次說明了便沒有問題(其實這inuse這個模版很好用)。本人也不覺得您會建立一些無內容的條目。--Eno TALK 02:40 2007年2月7日 (UTC)

[编辑] Re:動員

首先感謝你的invite.
我手上還有一些翻譯要做(大量的美國縣expand),不過閒時我都會來幫幫手,ok嗎?--Eno TALK 03:29 2007年2月15日 (UTC)

[编辑] meeting

基本上没问题 但不能保证有时间过去 qq联系Efm 05:36 2007年2月15日 (UTC)

[编辑] 來這裡投投票!

請來一來這裡
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申請罷免管理員
投投票;和
到這裡發表一下意見:
http://zh.wikipedia.org/wiki/互助客棧/方針 內的 Wikipedia:管理員的離任內的長期沒有活動
謝謝!--Eno TALK 05:41 2007年2月15日 (UTC)

[编辑] Re

完全沒有問題,我只是建議你去投票的,我無意強迫你們~--Eno TALK 07:16 2007年2月15日 (UTC)

[编辑] 很高兴能够接受到你的邀请

很高兴能够接受到你的邀请,尽管我对南亚历史还不是很熟悉,但是我也想尝试一下。Shizhao在这方面好像有研究, 何不邀请他一同参加?--用心阁(对话页) 07:21 2007年2月22日 (UTC)

[编辑] 翻譯的條目

有{{TArticle}}可以用喔。此類模板放在條目正文有自我參考的問題,請置放於討論頁。--Jnlin討論) 16:17 2007年2月26日 (UTC)

[编辑] 有關「印度大臣」和「印度事務大臣」

十分多謝你的留言!我在作出修改之前,也有考慮過你的理據,但我最終採納「印度大臣」,是出於以下原因的:

  • 「印度國務卿」這種叫法似乎是別處所沒有的,由於類近於個人創作,所以我並不建議使用。據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1]和雅虎的中英詞典所示[2],「國務卿」僅指美國國務院首長,綴上「印度」二字似有不妥。
  • 「Secretary of State」意指「國務大臣」,但若果每次均以「國務大臣」稱呼,就會變得累贅,所以我們往往以「能源大臣」、「教育大臣」等等來稱呼「國務大臣」,而省卻「國務」二字。所以在「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一例中,順理應譯作「印度大臣」。
  • 其實以「印度大臣」命名並無不妥,因為英國政府本身也有這樣的做法,以「Secretary of State for Scotland」為例,不單止香港立法會的文件譯作「蘇格蘭大臣」[3],蘇格蘭政府當局的中文版文件也是以「蘇格蘭大臣」作為中文翻譯[4]。如是者,就可以證明「印度大臣」之命名是有例可循了。
  • 坊間一向也有中文書籍以「印度大臣」作為「Secretary of State for India」的翻譯,如果他日有需要的話,我建議可把條目名稱改為「印度大臣 (英國)」以作識別。
  • 以「事務大臣」命名的話,我認為英文名本身要有「Affairs」一字。以「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onwealth Affairs」為例,應譯作「聯邦事務大臣」,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宜譯作「聯邦大臣」,首先,因為沒有「Secretary of State for Commonwealth」這官職存在;第二,以「聯邦大臣」命名又會與「聯邦關係大臣」一職產生混淆。同類以「事務大臣」作命名的官職有「憲制事務大臣」和「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等,但是「印度大臣」則應該不在此列之內也。
  • 我也明白「印度的自治和半自治地位」之背景,但對英文職位名的命名人而言,相信他當初十居其九都是沒有考慮這點因素的,所以我認為譯名應盡量「忠於原作」,避免另加額外訊息。

另一方面,其實我認為「India Office」應像我們翻譯「Prime Minister Office」做「首相辦公室」一樣,譯成「印度辦公室」,不過這已是後話。至於就英文人名譯名而言,我也同意要作深入的討論,達至共識,可是卻不知有何渠道討論哩。--Clitheringtête-à-tête) 16:42 2007年2月26日 (UTC)

已加了你的MSN到我的聯絡清單了!不過實不相瞞……我明天有期中考試,我想要到下星期才可以詳談我的看法……--Clitheringtête-à-tête) 17:06 2007年2月26日 (UTC)

[编辑] 關於英國貴族名稱

你好!有關由你所創建編寫的條目,在人名的編譯上我有以下的建議,希望你會作出回應!

  • 就內文而言
    • 當我們在文章中列出一位英國貴族之名稱時,一般而言,除非他/她有更廣為人知的稱呼,我們是要以其封號來稱呼之的。以你所命名的「羅伯特·阿瑟·塔爾博特·加斯科因-塞西爾」為例,在內文中這樣稱呼他是完全違反歷史通則的。理由是,由於這些「全名」都不廣為人知,所以不論在社交場合,抑或是任何書本(包括翻譯書籍),都不會以全名來指某人,所以在此例子中,他的封號「索斯伯里侯爵」才是一般學界對他的稱呼。又以「阿瑟·韋爾斯利」為例,若果我們在內文中不以「威靈頓公爵」取代的話,恐怕只有很少人會知到阿瑟·韋爾斯利是誰。
    • 誠然,有些貴族,如「斯多克東伯爵」(即哈羅德·麥美倫)和「德威弗爾伯爵」(即戴維·勞合·喬治)等等,我們都不會以封號稱呼之,這是因為這些人在晚年才獲封為貴族,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都不是貴族,所以「哈羅德·麥美倫」和「戴維·勞合·喬治」才成為了社會一眾所廣泛使用之名稱。對於些很早就已經是貴族的人(或一出生就世襲為貴族的人),社會上就以他最廣為人知的封號作為稱呼(一名貴族可以有多於一個封號)。
    • 那為甚麼在二戰以後,如你所言,譯名會愈來愈短?這是因為自20世紀初開始,英國的上議院開始喪失已往既有的政治實權,漸漸落到由平民主導的下議院手中。由於平民不是貴族,自然就沒有封號,譯名就自然更短;加上中文維基的英國人條目當中又正正以政治人物條目為主,所以就連帶給人有近代的人名短了的感覺。另一方面,自從英國政府又制訂了「官方人名」,主要政府大臣都給予「漢化」的中文譯名,所以名稱就更進一步的縮短。
    • 以中國封號去理解英國封號是不可行的做法,因為兩者在文化和貴族制度上存有根本性的差別。加上,中國人一向不以封號稱呼某公侯將相,並不代表英國人也沒有以封號稱呼某內閣大臣的傳統。在以你所編寫的「印度事務大臣」內,歷任人士名單為例,至低限度應該列出該人士「最廣為人所常用的稱呼」,只列出全名,不單使該列表失去反映以往貴族掌權的歷史特色,對研集歷史的人來說,看到一堆陌生的名字,在研集上只會帶來不必要的阻礙。
    • 在以封號稱呼的時候,也要小心命名的法則,在條目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中,就有將「埃德溫· 塞繆爾·蒙太古」後面誤加上「伯爵」銜頭,而事實上這個人是沒有任何封號的。同時,「伯爵」、「子爵」這一類頭銜也不是隨便加上,而是必須融合於封號的,例如我們不可寫成「阿瑟·韋爾斯利公爵」,而是要寫成「威靈頓公爵」。--Clitheringtête-à-tête) 07:51 2007年3月2日 (UTC)
  • 就條目名稱而言
    • 我十分之同意條目名也有統一的必要,但看到了上面「威靈頓公爵」和「索斯伯里侯爵」的例子,就解釋了為何我要把貴族條目名稱譯成這樣。當然,我要重申,在「普遍性原則」所規範下,以「戴卓爾夫人」作為條目名是無可厚非的。
    • 若然條目名稱不一併列出封號,在編寫貴族爵位條目時,也會出現困難。以三文治伯爵條目為例,爵位共世襲了11代,當中有三人同樣叫「愛德華·孟塔古」,兩人同樣叫「約翰·孟塔古」。這種「同名同姓」的情況在英國世襲貴族中是很普遍的。而長遠而言,這些人物條目總會開始編寫的,到時候就難免要加上封號,不過,到那個時候才加上的話,工程將十分浩大。
    • 其實現時有關條目名稱之分歧大約只有兩個,第一,封號應放在括號內,還是置於逗號之後;第二,應以「世」還是「代」來區別爵位的縱向差異。究竟那個配搭較好,我本人也沒有甚麼意見。

我希望上面的解釋可以使你明暸於文章和條目名稱中使用封號的重要性。至於命名法則,若果可以投到相關的討論版作更廣泛的討論,並讓其他維基人作出投票統一情況的話,我想會更好,可是我卻不知有沒有這樣的門路哩。--Clitheringtête-à-tête) 08:13 2007年3月2日 (UTC)

[编辑] 再回覆

你提到「肯特的瓊安例子」,真的很有趣!我查過英文版維基,這位女士是有名無姓,也有「肯特女伯爵」(或「根德女伯爵」)和「威爾斯王妃」頭銜。不過「Joan of Kent」卻應該是後人一般對她的稱呼吧。由於人物年代久遠,與我一向關注的範疇有些差距,所以我也很難給予肯定的答案……不過,如果依《大英百科》台灣中文版所譯,「肯特的瓊安」是正確的譯法。因為另一位中古時期的威爾斯王妃「Catherine of Aragon」,《大英百科》也譯成「阿拉貢的凱瑟琳」。

另外關於「第一代德文郡公爵」的例子,如你所推論,譯成「威廉·卡文迪許 (第一代德文郡公爵)」會最具系統性。我想我們在討論版所寫的建議應交予所有維基人討論和投票,再列入命名指引,長遠就可讓所有有志編寫條目的未來維基人提供統一的指引。--Clitheringtête-à-tête) 14:11 2007年3月3日 (UTC)

[编辑] 關於祭 (日本)系列相關

致管理員閣下: 對於閣下對以上的系列條目的修改,我覺得不是恰當的名稱,原因是祭祀是祭的一種,但祭不一定祭祀(日式觀點:如文化祭、學園祭等)。所以我會暫時還原。如果閣下有任何意見,可在talk:祭 (日本)或我的用戶頁提出。另外是如果閣下要移動及為條目改名,請先知會原作者或譯者。謝謝--すぐる@武蔵 12:11 2007年3月4日 (UTC)

我看見閣下的回覆,知道閣下的用意,我亦覺得閣下的看法很對。但祭祀祭 (日本)最好不要合併,因為我不想有人送我地方色彩的模板。祭祀其實可以為其他祭作簡介,然後引導用戶到他們想去的地方。其實中國及日本各有各的特色比較好,因為..中國的祭祀不熟識,而日本的祭正在學習當中。最後感謝閣下的意見,如果有其他的意見請再找我,謝謝。 --すぐる@武蔵 15:03 2007年3月4日 (UTC)
真對不起,我只是對日本語有部分的閱讀能力,要我寫還是要點時間。另外,我現在翻譯祭 (日本)只是都更加了解當中的內容及其相關。如果閣下看過我的用戶頁,閣下就會知道我的特長只時日本海軍相關罷(←真是個混帳的漢奸)。老實說,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所以很難下手(←說謊,根本就是不懂)。真是對不起閣下,看來我要找幾本書看看了(真慚愧)。 --すぐる@武蔵 15:44 2007年3月4日 (UTC)
噢!你用簡化字?我有否說錯話嗎(看看有沒有拿武器的反日人仕←開玩笑)?你的話很正確,的確日本的祭真是不太好。如何弄一個貼題加乎合日本文化的名稱很難,所以兩害取其輕,我就直譯算了。其實我剛看到閣下的修改覺得不錯,只是覺得用祭祀好像嚴重了少許,所以才還原。不過條目名稱祭 (日本)還是不要改比較好(祭り還可以代表節慶),日本語一詞多義有點麻煩。最後,我打字很慢,真對不起。感謝閣下的意見,謝謝。 --すぐる@武蔵 16:06 2007年3月4日 (UTC)
對不起,原來閣下是前輩,小弟剛才多多得罪了。原本閣下在維基百科已差不多4年了,對閣下來說我只是黃毛小子吧。不過為甚麼我好像之前沒有見過你,看來我活動空間真的很小。另外,我看見閣下的回覆,真是很正確,因為中文和日本語部份詞語是相通的,認識多點比較好,方面工作吧(寫與翻譯條目)。時候不早了,看來如果閣下的回應我明天才可回覆。最後,真是很高興認識閣下,請多多指教。謝謝。 --すぐる@武蔵 16:24 2007年3月4日 (UTC)
你好,看到閣下的留言,我明白閣下的用意,不過我只是盡點作後輩應有的禮貌。不過話說回來,閣下的資料真不少,看來閣下認識的人(宗教界?)真多。另外,我家附近有一間道觀,我可以在它有祭祀的時候拍點照片或找點資料,不知閣下意下如何?--すぐる@武蔵 13:25 2007年3月5日 (UTC)

[编辑] 关于跨语言链接

关于跨语言链接,刚刚处理完,只在英文版本中加入。另外,南亚的历史对我太难了,看了看印度的文官制度。--用心阁(对话页) 10:49 2007年3月8日 (UTC)

[编辑] Wikipedia: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杂志

请关注即将出版的维基百科新杂志。并向您约稿,请按照栏目为杂志写一篇对应的文章吧。——[[user:信陵使|信陵使] 05:47 2007年3月19日 (UTC)

[编辑] 謝謝

謝謝你在User talk:Chaplin/tool對我的邀請,我會幫忙翻譯工作,但一點小小的提醒,下回到我的對話頁直接留言,否則我不一定看得到,謝謝。--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 ☆★☆戰績 09:23 2007年3月22日 (UTC)

十分謝謝你的回應。翻譯嘛,我也沒什麼問題的,就是沒有速度。嘻嘻,一起合作吧!第四次动员令在4月1日开始了,为期一个月,欢迎你参加。

此次动员令与前三次不同,是以增加某领域条目为目的的小动员令。这次共举办6个主题的小动员令,翻譯動員令生物動員令異國(寰宇)動員令體育、奧運動員令音樂動員令暗黑动员令,是些大家感兴趣,或维基条目贫乏,需要人编辑的领域,前5个由各维基人选出,最后1个由主持人决定。

第四次动员令要求参与者贡献5个条目,其中二个必须是推薦新條目,才算完成,详细规则请看这里

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請將此動員令貼到至少5個還沒收到此動員令的維基人討論頁上。就算暫時不想參加編輯條目,也請幫忙散發動員令,因為能否將動員令傳播出去,是成敗關鍵之一。一起努力吧!希望能與你保持聯絡,很高興我的貢獻有人關注。—王者之王 入宮晉見王者之王西出之日 13:17 2007年4月1日 (UTC)


[编辑] Re:Hi

猜得好!前一段时间比较忙,但有机会跟Cncs兄合作真是学了不少东西呢,还有对你翻译南亚条目的热情感到很佩服,以后如果有地图或插图之类需要汉化我很乐意帮忙。至于繁简问题呢,其实做繁體版也并不难,有需要的话当然可以提供繁简两个版本。有关南亚主题我还有一件事想问你一下--在开伯尔山口一条我注意有翻译"Landi Kotal"为吴兰,因为作地图时搜索不到此中文译名,你觉得是否可以改为兰迪科塔尔呢?最后,请你继续加油吧!-- Qingdou 10:26 2007年4月9日 (UTC)

呵呵我在网上搜索了一阵还以为自己挺了不起,没想到你都已考虑到当地人是怎么称呼此地了,阁下对翻译的精神实在可敬可佩!看到巴基斯坦地理条目已翻译完,真是辛苦你了,我看这条目不列为特色条目就太可惜了…… -- Qingdou 13:49 2007年4月10日 (UTC)

[编辑] 朝鮮歷史問題

「真不知閣下怎樣理解多久的日子才算很長,不是因為清朝衰落,不是因為馬關條約,不是因為二戰,朝鮮半島還不是獨立國家,現在的朝鮮半島南邊至少還有美國駐軍,北邊受美國的制裁。」你這句說話錯了。最起碼,元朝以前,高麗一直都是獨立的國家。這樣的比較是不合適的。--石添小草 16:55 2007年4月9日 (UTC)

[编辑] 新條目推荐

您的條目很棒啊!已投支持。有否放在優良條目評選?—卓別林 晉見西出之日 13:49 2007年4月10日 (UTC)

[编辑] 中国地理

谢谢邀请,我去看了一下,工作量会很大的,这条目太大了,我能力有限,现在不敢接这种大部头,不过很有意思的,尤其是那个冰封沙漠对地图的执著,我应该会关注的,提提意见。Efm 16:57 2007年4月11日 (UTC)

[编辑] Hi

hi,閣下你好。看了你對巴基斯坦地理的整合修改,真的不錯。只是感覺版面存在簡體繁二種文字,影響整體美觀,無他意。其實使用哪種都可以,只求一致而已。如若閣下有時間,邀請參加印度與南亞主題的合作。Cncs對話)13:00 2007年4月12日(UTC)


[编辑] Re:Hi(字體問題)

Cncs您好!我已習慣多種字體語言並行。就中文部份而言,衹有在編輯時以及選擇不轉換閱讀才會有遇到您所謂整體美觀問題。就我個人而言,中文字不論哪一種字體均是很美的。時代不斷推演,字型與文體一直在變化。我選擇的是接納與欣賞。
另外,對於您譯作與充實文章的精神深感佩服,因為每一筆結果都對求知的維基百科用戶有著莫大的幫助。Thank you very much and for your good opinion and suggestion. ^^ Muma 01:17 2007年4月13日 (UTC)

[编辑] 中國地理

我對這個條目非常有興趣,畢竟地理也是我的重要興趣。但是這條目實在太大,不好做。不過,待我完成漢朝臺灣歷史高雄歷史后,應該會寫看看。(另外,地圖確實是大問題,不要讓維基淪為大陸的憤青論壇與百度那種地方,我的建議是按事實情況處理,同時標注未定界)—出木杉 05:22 2007年4月13日 (UTC)

[编辑] 关于刻意上维基

我现在也帮不上忙,他的校园网的状态描述太少,无法得知具体不能上的原因。如果他能发送邮件的话,建议他在中文维基的google groups邮件列表提出,可能会有更多帮上忙的人。—自由主義者  2007年4月13日07:47 (UTC+8 4月13日15:47)

他用過無界瀏覽自由門沒有?这两个破网工具在局域网中也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如果确实不行,可以直接使用這兩個維基代理網站:[5][6](第一個是Https,所以可以編寫及瀏覽敏感條目)。—瓜皮仔Canton 08:04 2007年4月13日 (UTC)

可以使用花园,或使用这个网址,内含多个代理,可逐一尝试链接、编辑。—Dzb0715^_^ 09:09 2007年4月13日 (UTC)

[编辑] User:千無一用是書生

請您協助我吧!若翻查歷史就知道,User:千無一用是書生不斷地攻擊我,我已精疲力盡了!請您幫助我吧!—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9:15 2007年4月13日 (UTC)

十分謝謝您的留言與關注。想不到您這資深維基人也曾有與其他資深維基人的這一段歷史呢!希望可以多點合作,有沒有興趣一起翻譯印度獨立運動迪耶普戰役?希望多點聯絡與合作,我沒有MSN的,但對話頁也很好。編安!—Chaplin 晉見西出之日 06:42 2007年4月14日 (UTC)

很好,在動手之前,就先做那譯名表吧!不過中國地理我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Chaplin 來喝杯茶吧!日頭西出 08:52 2007年4月15日 (UTC)

Static Wikipedia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7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

Static Wikipedia 2006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

Static Wikipedia February 2008 (no images)

aa - ab - af - ak - als - am - an - ang - ar - arc - as - ast - av - ay - az - ba - bar - bat_smg - bcl - be - be_x_old - bg - bh - bi - bm - bn - bo - bpy - br - bs - bug - bxr - ca - cbk_zam - cdo - ce - ceb - ch - cho - chr - chy - co - cr - crh - cs - csb - cu - cv - cy - da - de - diq - dsb - dv - dz - ee - el - eml - en - eo - es - et - eu - ext - fa - ff - fi - fiu_vro - fj - fo - fr - frp - fur - fy - ga - gan - gd - gl - glk - gn - got - gu - gv - ha - hak - haw - he - hi - hif - ho - hr - hsb - ht - hu - hy - hz - ia - id - ie - ig - ii - ik - ilo - io - is - it - iu - ja - jbo - jv - ka - kaa - kab - kg - ki - kj - kk - kl - km - kn - ko - kr - ks - ksh - ku - kv - kw - ky - la - lad - lb - lbe - lg - li - lij - lmo - ln - lo - lt - lv - map_bms - mdf - mg - mh - mi - mk - ml - mn - mo - mr - mt - mus - my - myv - mzn - na - nah - nap - nds - nds_nl - ne - new - ng - nl - nn - no - nov - nrm - nv - ny - oc - om - or - os - pa - pag - pam - pap - pdc - pi - pih - pl - pms - ps - pt - qu - quality - rm - rmy - rn - ro - roa_rup - roa_tara - ru - rw - sa - sah - sc - scn - sco - sd - se - sg - sh - si - simple - sk - sl - sm - sn - so - sr - srn - ss - st - stq - su - sv - sw - szl - ta - te - tet - tg - th - ti - tk - tl - tlh - tn - to - tpi - tr - ts - tt - tum - tw - ty - udm - ug - uk - ur - uz - ve - vec - vi - vls - vo - wa - war - wo - wuu - xal - xh - yi - yo - za - zea - zh - zh_classical - zh_min_nan - zh_yue - 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