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自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设镇,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筑城以来,至1842年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进而发展成为20世纪上叶东方首屈一指的国际都市,再到目前的再度勃兴。如同上海的大半地区都是从海洋变成陆地一样,上海的变迁也堪称“沧海桑田”的历史。
目录 |
[编辑] 史前文明
上海最早只有西部一带是陆地,但是这并不妨碍先民们的到来。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上海最早的文明是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接着是崧泽文化(据今5500年),2004年春季的青浦崧泽文化墓葬考古发掘中[1],发现了上海最早的人类遗骸。然后是良渚文化(距今4200年),它的晚期已经相当发达,以玉器最为著名。马家浜-崧泽-良诸文化,有着传承的关系。良诸文化已经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良渚文化衰亡得很快,衰落原因假说目前主要有:一、洪水说;二、发展受阻或遭受入侵说。
最后是马桥文化(距今3200年)。这种文化的出土文物较良诸文化相比,数量和质量都下降了,而且文化风格上更加受到闽江流域考古文化以和山东岳石文化(东夷)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999年,专家在松江的考古中发现了广富林文化,据近期研究[2]这是一个来自中原的人群,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到达了太湖流域,并在随后的几百年内渐渐融入当地而消失。
相关年代参考:夏(距今约4100年-3700年);商:(距今约3700年-3150年);西周:(距今约3150年-2850年)
[编辑] 东周至唐
上海春秋属吴,越灭吴,转属越。战国,楚灭越,又入楚。楚国时,上海在内的江南一带又成为了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据说上海的另称“申城”,就是源自春申君的“申”字。
秦在今天的上海西南地区置海盐县。
[编辑] 宋元
[编辑] 明
[编辑] 清朝初期
[编辑] 晚清时期
[编辑] 鸦片战争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在南京签订,规定除原有的广州口岸外,新开辟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四处为对外通商口岸(简称“五口通商”),供英国侨民前去居住、经商。
[编辑] 开埠初期(1853年以前)
- 上海开埠:1843年11月17日,首任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抵达上海到任,标志上海正式开埠。当年从广东来了最早的一批英国洋行:怡和洋行、宝顺洋行、和记洋行等,他们发现上海是五口中最靠近丝绸和茶叶产地的一个港口,看好它的发展前景。划给他们经商居住的地段是县城以北黄浦江西岸,从洋泾浜(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不久,沿着江边供纤夫拉纤的泥泞的道路旁,建成了最初的一批洋行建筑,一般为2层外廊式建筑。李家庄以北到苏州河的地块上则建起了英国领事馆。1843年,也有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进入上海。
- 英租界:中国方面希望根据以往的惯例,实行华洋隔离居住的政策,于是在1845年11月29日,由上海道台和英国驻沪领事共同商定了第一次土地章程(也称“地皮章程”)。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次年,在上海的英国侨民成立了自治机构——道路码头委员会,并修筑界路(河南中路)以明确租界的西部界限。上海开埠初期,英租界内严格实行华洋分居,界内只有少数世居此地的中国农民,英美等外国侨民约300人。界内修筑成方格形的道路网。
- 青浦教案与英租界的第一次扩展:1848年,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前往青浦县传教,引起纠纷。作为补偿,11月27日,英租界第一次扩充,西界从界路(河南中路)扩充至周泾浜(今西藏路),面积也相应扩展到2800多亩。
- 美国人进入上海: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内容参照了中英《南京条约》。此后,美国的传教士和商人也开始前来上海。19世纪美国在上海最著名的商业机构是旗昌洋行。由于传教士的目的是向中国居民传教,所以他们并不聚居在租界,而是分散居住在县城的各个角落。1848年,上海地方官府同意美国圣公会主教文惠廉的请求,允许美国侨民在虹口开辟租界,但并未正式划定界限。上海开埠初期,虹口美国租界由于有苏州河的阻隔,甚为荒凉,只在江边建成少数的船坞、码头,和为水手们服务的娱乐场所。
- 开辟法租界:1844年10月,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48年,法国领事开始驻扎上海。1849年4月6日,上海道台宣布将紧邻县城北门外,北到洋泾浜的986亩土地辟为法租界。不过,法国来华经商的商人始终寥寥可数。因此,开埠初期的法租界虽然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却几乎没有什么开发。只在江边有一两个法国的洋行,法国领事馆寄居在天主教会的一处中国式平房内(四川南路),县城北门外的小街上(河南南路)有两排中国人的房屋。其他地方则仍然保持着乡村本色。
- 开辟徐家汇教会区:与之相比,来自法国的天主教传教机构则显得相当庞大。耶稣会早在上海开埠之前的1842年,就已经秘密潜入上海附近的乡村。1847年,他们选中上海郊外的村庄徐家汇建立江南传教区的总部,此后在附近地段陆续建成包括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和圣衣会),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男子中学,女子中学,育婴堂等数十个教会机构,形成一大片教会区。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2省。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圣依纳爵座堂,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教堂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1]
[编辑] 上海租界形成国中之国
- 小刀会起义:1853年9月7日,活跃于广东和福建籍水手中间的秘密会社小刀会发动起义,占领上海县城,烧毁了上海县衙和海关等处,杀了上海知县,囚禁了上海道台。1855年2月17日,小刀会退出上海县城。
- 泥城之战:1853年3月,太平天国占领南京。4月12日,上海租界内的外国人迅速做出反应。在英、法、美三国领事的倡导下,召开上海租地西人大会,通过由侨民组织义勇队(上海商团)的决议,实行武装中立,以维护租界的安全。1854年4月4日,清军企图通过租界进攻占领县城的小刀会起义军,义勇队在英、美海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强行阻止清军过界,史称泥城之战。
- 工部局成立:1854年7月11日,上海外国租地人举行大会,通过第二次土地章程,成立独立的市政机构——工部局,建立警察武装。
- 太平天国东进对上海的影响:1860年8月17日,太平天国军队首次攻打上海。1862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军队第二次攻打上海。1862年8月 太平天国起义军第三次攻打上海。
- 法租界自设公董局:1862年5月1日 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成立 为了保全上海法租界的独立性,法国驻沪领事爱棠宣布法租界退出工部局,代之以上海法租界公董局。
- 英美租界合并:1862年11月,在沪外国商人提出将上海开辟为自由市的计划,不受制于任何国家。此项计划由各国领事报呈各国驻中国的公使,最后被各国公使以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为由驳回。1863年9月21日,美租界与英租界正式宣布合并。
1864年5月1日 《上海会审公廨》成立。1869年,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公布。
[编辑] 租界的初步繁荣
从1860年以后,上海开始进入初步繁荣的时期。随着长江和北方沿海口岸向外商的开放,上海地处长江口、居中国南北海岸线中点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更多的外商——以英国商人为主,其次是美国商人,后来又加上欧洲大陆普鲁士、丹麦、荷兰、瑞典、比利时等国的商人,以及1871年以后的日本商人,都纷纷选择上海作为他们在中国的贸易基地,并设立了领事馆。在这一时期来沪最著名的外商机构,如英资太古洋行。
[编辑]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转折
- 甲午战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上海形势也趋于紧张,碍于各国在上海的势力,日本暂对外宣布上海为中立区域,并许诺不将战火蔓延到上海。根据战后的马关条约,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办工厂。此后,上海迅速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 1899年公共租界大扩展:1893年 上海美租界正式划定
- 1900年法租界扩展:
- 义和团运动期间:1900年8月17日 上海进入警备 年初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影响不断扩大,在上海的外国势力开始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
[编辑] 中外冲突事件
- 四明公所事件: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上海法租界的发展日趋加快,对土地的需求剧增,四明公所位于法租界的边缘地段,是旅沪宁波人的同乡会兼公坟。1874年 ,法租界认为有碍卫生,计划将其迁出租界,原址开辟道路,于是强行收缴四明公所的地产,发生暴动,死伤数人,此后筑路一事逐搁置。1898年,上海发生鼠疫,法租界当局重提筑路一事,与公所民众发生冲突,死十二人,形成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
- 黎黄氏事件:1905年,由于公廨错审黎黄氏案件,上海民众发生暴动,围攻巡捕房。
[编辑] 民国时期
[编辑] 1910年代
- 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清朝迅速灭亡,上海一时变得无政府化,会审公廨的司法权逐完全操纵在领事手中。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由于改朝换代,清朝的遗老遗少有不少人选择避居上海租界。民国的新势力尚且稚嫩,从中央到地方,军阀当道,社会呈现出一片无序混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同时,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由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战场远在欧洲,但在上海租界内,列强原有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了,在上海租界占据优势的英法等国迅速将德奥排挤出租界的权利机构和社交生活,英国在亚洲的盟友日本则得到允许,获得德国人留下的空位。1917年8月14日,中国对德宣战。并且宣布废除德、奥在华的一切特权,收回两国在汉口、天津的租界,并关闭驻在各地、包括上海公共租界内的领事馆。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在上海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 法新租界的拓展
- 公共租界的推广计划与越界筑路
自从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之后仅仅十余年,由于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发展的北区(商业区)、西区(住宅区)和东区(工业区)的绝大部分地段已经建成新兴的市区。1915年1月27日,公共租界工部局又推出《推广租界草案》,3月4日刊登在《工部局公报》上。然而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趋于扩大化的影响,此次的扩张计划被搁浅。
- 五四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租界问题,未果。1919年5月7日,上海的抵制日货运动爆发,义勇队戒备租界。
[编辑] 1920年代
- 江浙战争:又称齐卢战争。民国初年,上海虽然在行政上属于江苏省,但驻防上海的历任淞沪护军使均属于皖系,事实上受治于浙江督军,不受属于直系的江苏督军节制。1924年9月,江苏督军齐燮元,联合江西孙传芳、安徽张文生,向浙江督军卢永祥发动进攻。9月18日,齐燮元的军队攻陷杭州及浙江全省,卢永祥退往上海。10月,两军在上海近郊发生激战。13日,卢永祥下野东渡日本,江浙战争结束。这次战争破坏相当严重,造成规模不小的难民潮涌入上海租界。
- 五卅运动:1925年5月,上海日资内外棉纱厂第八厂发生枪杀罢工工人代表顾正红的事件。5月30日,数千名工人、学生、群众前往租界组织大示威,部份学生在南京路被捕。其余学生及群众涌到老闸捕房门前交涉,英国籍捕头下令向群众开枪,打死13人,打伤40多人,另外逮捕49人。工部局宣布戒严。是为“五卅惨案”。事件激起中国社会各界对外国在华势力的不满情绪,各地普遍发生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回租界,取消列强在中国的各种特权的要求。在上海,由于中国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上海公共租界的大规模越界筑路宣告终止。
- 清党之役:1927年,
[编辑] 1930年代
在1930年代,上海的繁荣达到鼎盛时期。在1920年代,汉口、广州、香港几大商埠都因为受到政治风潮的冲击,繁荣大为减色,不少中外商人转往上海发展。1928年,南京被确定为中华民国首都,原来大批聚集于北京、天津的政客又纷纷南下,其中很多都选择在上海租界中定居。
- 建造高层建筑:
- 一二八事变:1932年,
- 淞沪会战:1937年,
- 孤岛时期
[编辑] 1940年代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编辑] 1950年代
[编辑] 1960年代
[编辑] 1970年代
[编辑] 1980年代
[编辑] 1990年代
[编辑] 参看
中國地方史1 2 | |
目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 | |
北京歷史 | 天津歷史 | 上海歷史 | 重庆歷史 | 黑龙江歷史 | 吉林歷史 | 辽宁歷史 | 山东歷史 | 河北歷史 | 山西歷史 | 陕西歷史 甘肃歷史 | 青海歷史 | 江苏歷史 | 安徽歷史 | 河南歷史 | 湖北歷史 | 浙江歷史 | 江西歷史 | 湖南歷史 | 四川歷史 | 福建歷史 | 广东歷史 贵州歷史 | 云南歷史 | 海南歷史 | 香港歷史 | 澳門歷史 | 西藏歷史 | 廣西歷史 | 新疆歷史 | 寧夏歷史 | 內蒙古歷史 |
|
目前由中華民國實際統治 3 | |
台灣歷史 | 台北歷史 | 高雄歷史 | |
目前未屬中國實際領土 | |
蒙古歷史 | 越南歷史 | 琉球歷史 | 釣魚台歷史 | 帕米爾高原歷史 | 薩哈林州歷史 | 猶太自治州歷史 阿穆爾州歷史 | 濱海邊疆區歷史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歷史 | 圖瓦共和國歷史 |
|
備註:1. 請參看中国历史地理学 2. 請參看中國條目 3. 請參閱台灣問題。 |